登陆注册
10789800000004

第4章 绝意仕途

一个夏天的傍晚,凉风送爽,景色宜人,芭蕉沐浴着落日的余晖,在肥沃的土壤里,伸枝舒叶,生机勃勃。一汪池塘里,荷花宽大的绿叶衬托着一朵朵出水盛开的荷花,白的、浅的,分外妩媚、妖娆。白石信步在这芭蕉、荷塘旁漫步。远处的群山、一塘荷花、几叶芭蕉,轮廓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特别是那红得如血的朵朵鲜花,更给这夜晚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这诱人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把他的创作激情从心灵的深处召唤了上来,他赶紧跨进屋,沉思良久,提起笔,用淡墨在上方勾勒了几处山峰,接着恣意挥洒了起来,到子夜,一幅《借山吟馆图》便展现在眼前。

自从白石同妻子春君,带着两儿两女,搬到梅公祠一年的时间里,白石主要是读书学诗。这里幽雅的环境,助人诗思。他写了一首诗,专门记述那情景,其中两句是“莲花山下窗前绿,犹有挑灯雨后思”。

这一年中,白石写的诗,竟有几百首之多。

中午时分,白石正在全神贯注地画他的《芭蕉图》这幅画。忽然,大儿子热汗涔涔地送来了一封信。

白石拆开信封一看,原来是朋友夏午诒写的。他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两遍。信上说,他的内人姚无双,从小喜欢画,可是未得名师指点,西安这地方,画师不少,但没有深交,不便聘请,想来想去,还是请白石能北上西安一趟。

夏午诒的信来得很突然,尤其是邀请他去西安一事,大大地出乎于他的意料之外,拨动了他一颗宁静的心。

白石看完了信,沉思了起来。

他已经40多岁了,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应朋友之约去作画、刻印,少则在外住上三四天,长则两三个月,完了事就回家;中间临时有什么急事,随去随回。对于这样的生活,他是舒心的,因为他原先没有什么更高的奢望,淡泊明志,温饱足矣,从来没有想到要发什么大财。

他从小痛恨那些为富不仁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能糊住一家大小的嘴,过清贫、安稳的日子就满足了,所以,在他的心目中,从来没有想到要远离家乡,外出长游。夏午诒的信,打破了他心境的长期的平衡。

清光绪二十八年四月初四的早晨,白石的第三个儿子呱呱坠地了,中午,他又接到了西安来信,是白石的老师郭葆生写的,原来他也在西安。

这是厚厚的一沓信。他轻轻地展开信,一行行熟悉的、秀丽的字,展现在眼前。

……

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

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观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只能常作远游,眼界即广阔,心境亦舒展,捕以颖敏之天资,深邃之学力,其所造就,将无涯矣,较之株守家园,故步自封者,城不可以道里计也。关中夙号天险,山川雄奇,收之笔底,定多杰作。然为画境进益起见,西安之行,殊不可少,尚望早日命驾,毋劳踌躇。

言词之间,情意恳切,剖理明晰,白石看完信,一言不发,暗暗思量,原来这次西安之行,夏午诒是同郭葆生他们商量好的了。

历史上,李白、杜甫不要说,像唐宋八大家,哪个没有在年轻时代远离家门,饱览祖国的壮丽河山,丰富自己的创作源泉?虽然他们是一代文豪,而自己也是湘潭这块土地上闻名遐迩的一个画师啊!他的心有些动了,能有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出去看看,会会友人,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见见各地的风物人情,对于自己的艺术进展,当然会有极大好处的,郭葆生的话,不无道理。

妻子春君已经满月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他同春君抱着新生儿子,高高兴兴地去杏子坞看望爸爸、妈妈、弟弟、妹妹,郑重商量一下西安之行。

春君听到朋友要邀请丈夫去西安,远离家乡数千里,心里很是留恋,因为她13岁过门到齐家当童养媳至今日,他们一直恩爱如初。白石耐心地劝说她,给她念朋友的信,渐渐地,她感到画画需要开阔视野,应该支持丈夫的事业,至于家里的事,孩子渐渐大了,而且老人就在身边,总是可以安排妥当的。

到了杏子坞,白石的父亲齐以德夫妇见添了个小孙子,十分高兴,轮流的抱着,看着,逗着,小屋里充满了欢乐。

白石拿出十多两银子,交给妈妈,作为给老人生活上的一点补贴。虽然他们分居而住,但是,经济上没有分开,白石作画的收入相当的一部分交给了妈妈,自己留了一部分,维持一家的生计。他知道父母劳累一辈子,为他的成长倾注了全部心血,今天,他能够独立生活,有了比较多的收入,应该使老人的晚年生活有改善。

白石把郭葆生等朋友邀请他去西安的事,详细告诉了父母,征求他们的意见。

爸爸默默地听着,不断地吸着烟,不说什么,母亲看了春君一眼问:

“你有什么想法?”

“开始我也是十分矛盾,几千里路,孤身一人,无人照料,有个头疼脑热的,怎么办?”春君回答说:“后来一商量,还是让他去的好。老在家,对他的画没好处,到了大地方,总比咱们湘潭这地方认识的人要多,慢慢的,更多的人知道了他,说不定有大的造就,这样一想,我也通了。”

“西安是六朝古都,听说那地方是不错的。”齐以德终于开口了。“家里你不用担心,我们会照顾好的,而且孩子也大了。只是你从未出过远门,西安离这里多少路?”

“两千里。”白石回答说。

“两千里。”父亲重复了一句。

“是呀,这一路上长途跋涉,千山万水,病了怎么办?西安那里,有朋友照顾,不过毕竟是客居,总不如家里。”

“这些我已经考虑过了,问题不大。我已经40多岁了,现在身体还好,不出去走走,就没有机会了,至于身体,我会注意的。”白石回答说。

“既然这样,那就去吧。”母亲将孙子交给了春君,“家里的事,就不用挂念了,春君能干,我们也时常去照应。”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毕竟这是他第一次远游,所以,整个夏天,直至秋天,他和全家都为这次外出做着各种准备工作。听说西安气候要比这里寒冷,春君特意为他做了棉衣棉裤,两双十分合脚的千叠白底、黑布面鞋。还准备了换洗的单衣、衬衣。总之,一切生活用品,春君都为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离行期渐渐近了,他的心境越来越不平静。在这40年的岁月里,他没有离开这生他、育他的故土一步。没有这么远、这么长时间地离开过父母、妻儿。如今,他要走了,心里未免时时升腾起一股难以言状的依恋、惆怅情感。

已经是深秋的季节,满山遍野的枫叶像一簇簇燃烧着的火焰,给这寂寞的群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风姿。他好像第一次突然发现了家乡是这样的美,家乡父老、兄弟、姐妹是那样可亲、纯真。如今,他要远走了,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对于故土,对于父母、妻儿难免不产生一种难言的深深依恋的心情。

白石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西安。

夏午诒的府弟坐落在城南的一个僻静处。两扇朱红的大门前,一对石狮昂首屹立着。今天,夏家为了欢迎白石的到来,大门从中午开始就敞开着,像要迎接什么尊贵宾客。

夏午诒从清早起,就不断派人到大道上去望。三天前,他接到白石的信,说今天到西安。他找来了白石的至交张仲飓。夏午诒虽然会过白石,不过毕竟不十分了解,仲飓告诉他,白石出身虽然贫寒,但是胡沁园、王湘绮的得意门生,为人耿介傲岸,不事权贵,要他们好好照顾,不可怠慢。

夏午诒听了之后,暗暗钦佩白石的品格和他处世待人的态度,所以,对白石的到来,他亲自作了精心的安排,还约请了郭葆生、张仲飓,还有长沙的徐京立到家里等候。

正午过后,忽然门人急忽忽地跑来报告:“老爷,先生到了,先生到了!”夏午诒一听,急忙向客厅走去,郭葆生、张仲飓等人也跟了出来,只见派去联系的一个家人,挑着行箧,走进了客厅,热涔涔地放下担子说:“客人马上就到,我先走了几步。”

四人一听,马上向门外走去。出门远望,只见西边的路上,风尘仆仆地走过来一个身着深蓝色长衫、千层底鞋的中年人。仲飓一见,小跑步迎了上去,高兴地叫了起来:“白石你到底来了。”夏午诒更是兴高采烈,向白石深深一躬,谦虚地说:“蒙先生不弃,远道而来,实不敢当。”

“你路上怎么走了这样长的时间?”张仲飓问。

“边走边画,走一路,有了兴致,停下来画,很自由。画了不少,时间就长了点。”白石笑笑回答说。

更衣、洗脸之后,大家又在客厅里叙谈。夏午诒引他的如夫人姚无双,款款走来。白石一眼望去,夏夫人年约十八九岁,修长的身材,仪态大方,十分俏丽。

夏午诒领着她走到白石面前介绍说:“这是姚无双,这位就是齐白石先生,是你的老师。”

姚无双满面春风,高兴地看了白石一眼,垂着头,深深地道了个万福:

“谢谢先生远道而来。”白石慌忙离座回礼。

丰盛的晚宴至深夜才尽兴而散,夜色沉沉,什么景物都看不见。家人提着灯在前面引路,大家陪同着白石,到一间夏午诒精心为白石布置的卧室休息。

这样,白石开始了在夏家教画、绘画的生涯。姚无双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但毕竟未经过专门的严格训练,所以,白石从绘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传授。姚无双十分聪颖、好学,闻一知十,学得十分认真,进步也很快。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即将年关了。一天早晨,白石推窗一看,到处是银装素裹,远处的群山、田野、房宇,都被皑皑的白雪覆盖着,一片银装的世界。

雪还在飘飘扬扬地下着。白石第一次见到雪,他静静地站在屋前的天井里,怀着孩子般的心情注视着纷扬的雪花,不时俯下身子,抓起一团团的雪,捏着、闻着。

“好看吧,一片银装的世界。”夏午诒披着貂皮大衣,站在白石的身边。

“美极了,把世界变了模样。湖南是看不到这样的景致的。”白石兴奋地说,头也不回。

“雪景好画吗?”夏午诒问。

“万物都可以入画。”白石侧过脸,看着夏午诒,“关键在于选题的角度,用墨的技巧,说不定用墨画雪,别有一番情趣。走,画一幅小品。”

两人来到画室。白石凝神片刻,挽起了袖子,提起笔,在宣纸上一笔一画地勾勒了起来。那被雪覆盖着的群山,寒风中脱了叶子的树杈、小桥、茅屋,活灵活现地展现的咫尺之上。雪中还伫立着一个青年女子,身披猩红色的披风,给这洁白的银的世界,增添了浓烈的气氛。

夏午诒全神贯注看他落笔、用墨、上色,暗暗称奇。画完之后,夏午诒亲自将画挂在墙上,又找来了姚无双,细细地欣赏起来。

“先生,这画太好了,我是否可以临一张?”姚无双兴奋地问。

当然可以,不过白纸上画白雪,不是很容易的。白石说:“古时有不少画家不敢画白雪,只好通过人物、鸟兽惧寒的形态来表现冬天,被人讥为‘干冷景’。你敢画,这好。不过,不能用白粉,要以墨色为主,一定要把天空及水烘暗,你试试吧。”

姚无双同夏午诒走后,白石又伏案画了第二幅雪景图,正在他勾勒江边小舟时,午诒同仲飓带着一股寒气,推门进来了。

他们没有惊动他,让他静心作画。他也全身心进入了艺术创作的意境,似乎没有察觉到身边的一切。

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白石到西安已经3个月了,夏午诒要进京谋求差事,调往江西,他邀白石和他全家一起赴京。西安这一段,唯一使他留恋的倒不是舒适、安逸的生活,而是西安古都给他留下难以胜数的名胜。这里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一幢幢古式的建筑,一条条整齐的街道,甚至于一山一水一石,都蕴藏着神秘的传说,给人以广阔遐想的境地。他来到这胜远园林之中,好像到了另一个清静、美好的世界,激发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

去不去北京呢?白石很矛盾。离家近半年了,他日夜思念着妻儿、父母。前些天刚接到家信,希望他早点南归。不过,去北京的机会是难得的。

他理不出个头绪。不知回去好,还是上北京好。

这时,夏午诒陪着樊樊山前来看他了,樊樊山是南北闻名的大诗人。

白石一见十分高兴,忙着让座:

“我想最近去看你,你这……”

“我应该来看你,不必客气。”樊樊山笑了笑,巡视了一下屋内挂着的画,站了起来,一幅幅仔细地观赏着。有的画他还站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反复地品鉴着,询问作画的时间、心境。

他不会画,但鉴赏力是很强的。他能凭借作品提供的画面,比较准确地领略作者蕴涵于艺术构思中或隐或现的寄托与情感。

白石的这些画,题材广泛,格调清新、明快,洋溢着对蓬勃生命的礼赞和他对未来的憧憬。明媚的春光,争奇斗艳的花卉,青青的木草,透露着大自然永不衰竭的昂然生命。

回到座位上,樊樊山问白石:

“午诒举家进京,你有什么打算?”

“一时还未拿定主意,想听听大人的意见。”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意见。”樊樊山品了一口茶,似乎在寻找恰当的词语表达他的想法。

白石静静地坐着。

“我的意见,你还是随午诒他们进京为好。即使不长住,看看京华盛况,了解风俗人情,会会文人画师,对于你的绘画艺术,是大有好处的。”樊樊山关切地说:“你要长住,午诒他们走后,我介绍你到我朋友家住,一面作画,一面好好游玩,开阔视野,北京,毕竟是艺术殿堂,精英荟萃的地方。”

白石会心地点了点头。

夏午诒也高兴地笑了起来。

3月初的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夏午诒一家同白石一道,踏上了进北京的路。

从西安到华阴县的一路上,在山坳、田野,到处盛开着粉红色的桃花,连绵不断,长达数十里。绵延起伏的山峦,蔚蓝的天空,艳丽的桃花,把这山河装点得十分美丽、妖娆。

到华阴县城,太阳已经西沉了,白石顾不得一天的旅程疲劳,也无暇去应酬待客,独自跑去看华山去了。可惜天渐渐地暗下来,没有看清楚。第二天一大早,他拉着午诒,匆匆赶到万岁楼,把华山看个尽够。

华山自古天下雄,真是一点也不假。山势屹立,像刀削一样。晚上,脑际浮现着华山的雄姿,他就着灯光提笔画了一幅《华山图》,并题了一首诗:

仙人见我手曾摇,

怪我尘情尚未消,

马上惯为山写照,

三峰如削笔如刀。

他用焦墨,运用腕力,一笔下来,将那山势画得雄奇挺拔,气宇轩昂,尤其是那侧峰,更具神韵。

在华阴住了两天,继续东行,不久就见到了漳河。漳河的水虽然不大,比起湘江来逊色多了,但在北方这黄土高原地带,也别具神韵。清冽的河水,在阳光下,汩汩地淌着,发出阵阵耀眼的光辉。在西安的日子他看到的多是山和古迹。今天突然见到了漳河,好像见到了故乡的湘江,心里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兴奋。

同类推荐
  • 汉高祖皇后吕雉传

    汉高祖皇后吕雉传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虽毁誉参半却止于宫廷内斗,于民休养生息,可谓“明主”。吕雉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她帮助刘邦完成了统一事业,继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吕雉封王诸吕是她临朝后犯下的最大错误。因为她的封王诸吕而使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一度极为紧张,最后引发出一场流血的宫廷政变。虐杀戚夫人和刘如意,表现了吕雉的暴虐和不仁。吕雉是一位性格刚毅、有抱负、有韬略、有作为的政治家。
  • 谁是互联网下一任帮主:亚马逊CEO贝索斯传

    谁是互联网下一任帮主:亚马逊CEO贝索斯传

    本书是亚马逊CEO贝索斯的一本传记。IT界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贝索斯就是这个奇迹,无论是英雄造时事,还是时事造英雄,贝索斯就是这个英雄,而如今这个IT时代便是时事。无论是比尔·盖茨、马克·扎尔伯格还是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这位贝索斯,每位都英雄出少年,凭着一个想法、一个主意创造一个帝国。除去英雄和时事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创造力,二是对技术的执着力。曾经有一个教授说过:在知识领域,最关键的是创新速率和探研深度。他们的成功就是这个道理。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热门推荐
  • 腹黑燕王妃

    腹黑燕王妃

    家人的算计,姐妹的陷害,父亲的嫌弃,靠,这还有活路了吗?人家穿越都是什么皇妃呀,公主啊,什么的,她倒好,穿越成了娘不疼舅不爱的杜凌爱身上。找个乐子竟然还将自己给坑了,谁来告诉她这个坑爹的腹黑男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呀!
  •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是作者高维生的一本散文集,写作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声音和对世界的看法。当白纸上留下真实的、激情的文字,它是留给未来的,而不是过眼云烟,过去后就永远地消失了。《把心灵抓在手掌上》中多的是一些“想法”,对当下和历史的呈现和推理。历史是人创造的,没有了人,历史就不存在了。转身向时空的深处望去,疏散泛黄的浓雾,从一个人的心灵事件,作出判断。作者用木质的情感、朴素的语言,消除一切华丽的修饰,真诚地表达情感的世界。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五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五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道太子

    极道太子

    北方富豪的公子哥项禹帝,乃是一个纯情小处男.智力值和武力值不详...他是善良者的通行证,他是卑鄙者的墓志铭...当他被感情伤害后,一跃而起,搅乱京城沉睡十年的安宁...重归京城,毕生的夙愿...爱与恨的缠绵,他该如何选择?且看项禹帝在京城只手指天....
  • 三界神游

    三界神游

    天降奇少年生逢得天缘游遍万千水踏遍万千山杀遍五湖妖斩遍四海怪一人战天下只手转乾坤
  • 红魔鬼

    红魔鬼

    我是魔鬼,我不只是魔鬼,百年救赎,不负此身红衣,在我之下,皆为蝼蚁,在我之上,亦为蝼蚁
  • 刘蕺山集

    刘蕺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系列之宠妻必须灭妾

    穿越系列之宠妻必须灭妾

    穿越到古代的女人和高富帅相亲相爱的玛丽苏傻甜白狗血文
  • 穿越之我的老公是皇帝

    穿越之我的老公是皇帝

    女主韩夏晴穿越时空,期待已有的老公竟是李世民
  • 蚂蚁之魂

    蚂蚁之魂

    一群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不甘堕落的年轻人,一群尝过酸甜苦辣一遍又一遍的坚持者,一群生活的艰难又满怀梦想的草根们,在尝试过失望、痛苦、委屈、心酸、无奈等等之后锐变成蝴蝶,事业与.爱情就像一场长久的战争,胆小懦弱的人逃避战争,在开始时放弃,坚持不够的人,在战场中牺牲,只有勇敢坚持的人,尽管是伤痕累累,但最后才能拥有美丽的果实。.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苦劳之乐,哎伊呦,无厘头,别是一翻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