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2400000011

第11章 有效地记笔记

一、有效地记笔记,将课堂内容系统化

一些同学上课时做笔记很认真,整整齐齐的,看起来很有美感,有时候还被老师拿起来当作模板展示,可最后考试成绩却不怎么样。而有些同学的笔记看起来杂乱无章,别人看不懂,似乎连他自己看起来都困难,但成绩却出人意料的好,这是为什么呢?

笔记不是拿来当展览品装饰课桌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听课,理解课本知识。

因此,记笔记不在全,不在美观,而在于内容精辟、实用。

学会记听课笔记是上好课、听好讲座的基本功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一份好的听课笔记,记下的是老师讲课的脉络与精华,留下的是自己的见解与发现,基本能概括整个课堂内容,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借助这样的笔记,可以深入地理解课文,巩固对知识的记忆。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尽管好课堂笔记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好笔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融入个人的思考,每一句、每一字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

我们常常会听到周围有人感叹,说课堂要记的东西太多,抄得腰酸手痛的。

言下之意,记笔记花去了太多的精力,成了件痛苦的事情。在这种身心俱疲状态下听课,效果能好到哪儿去呢?

其实,记笔记并不需要那么累,可以先仔细听老师讲,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记下来。这样,不仅脑动,手也动了起来,劳逸结合,既有效地锻炼了思维能力,也加强了书写能力,提高书写速度。

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许多成绩优秀的学生通过不断摸索,都养成了一整套记笔记的方法与技巧,把笔记整理成一份自己独特的学习资料。

一名北大学子从初二开始,就在做笔记方面做到“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科目特点做出不同形式的笔记。比如:做英语笔记时,重点记单词新的用法、与汉语语言习惯相异的地方;做物理笔记时,重点记录物理题中的经典题目。通过摸索着做这样的笔记,他逐渐领悟出所学科目的特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笔记形式,促进了该学科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

正如这位北大学子那样,每一位同学也都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及特点,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记笔记方法。

二、这样记笔记最有效

尽管每个人记笔记的风格各异,记下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些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否则,课堂上辛辛苦苦记笔记只会成为一种负担,对更好地学习没有多大帮助。

做课堂笔记,我们要时刻注意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问题一:老师的每一句话,自己都要记下来吗?记听课笔记绝不是把老师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有时候,老师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常常会旁征博引,说上一大堆话,如果此时要想把所说的话全部记下来,将是一个很大的劳动量,占去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因此,上课的时候,关键在理解。要找出老师话中的重难点,并在笔记上记下来,其他细枝末节听一听就可以了,或者你认为有必要记的,下课以后再补充,以免漏听。课堂上,有些老师的语速比较快,或者喜欢用长句子,甚至常常说一些口头语,这时我们可以不记老师的原话,而是按自己的语言习惯记下来。经过这样的语言转换,记下的基本上都已经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了。记笔记可以不拘一格,只要自己能看明白,能画图的就画图,能标注的就标注,有的甚至可以记在课本上的空白处。

问题二:老师的板书,都要一字不漏地复制吗?

有些老师出于对学生不放心,只要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都会写在黑板上,认为板书越多越好、越细越好。通常一节课下来,能写几黑板,如果同学们一字不漏地复制到笔记本上,只会感觉头晕脑胀。

如果老师的板书太多,自己忙于“奋笔疾书”,就很有可能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有时记下的连自己都不理解,这样的笔记也就白记了。

上这种老师的课,就要学会有选择地记,而不是老师写一句,自己就抄一句。可以先听老师的思路,记下讲解的重要步骤就行。也就是说,要抓住重难点记,而不是低级地复制板书。

当然,要抓住老师板书的重点部分,首先必须对课堂内容有宏观的把握,知道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是难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课前预习,对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问题三:老师没有板书习惯,我们就可以不记笔记吗?

和前面所提到的老师不同,有的老师只重讲不重记,于是有些同学也干脆不记了。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常常空空如也,他的笔记本也“洁白无瑕”。

老师课堂上不写板书,并不意味着他所讲的就不重要,相反,由于不写板书,老师讲课的思路会更清晰,知识量也会更大。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如果没有及时记下来,有些知识马上就会被遗忘,一堂课下来,感觉听到很多,但真正记住的却很少。

笔者在读初三时,就碰到了这样一位历史老师,他上课根本不需要课本,也不需要教案,可他讲的内容却字字珠玑。但要命的是,他从来不写板书。这时候,就要先集中精力听,听他的思路,听他思考、分析、论证的过程。如果他讲的内容,在课本上有相关的地方,就先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标下来,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对于书上完全没有的内容,就尽最大的能力和最快的速度记下来,能记多少算多少,下课了再和同学一起对照补充完整。

问题四:课堂上产生的疑问及想法,有必要记下来吗?

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些问题困扰自己已久,苦思冥想很久也想不出答案,但事隔不久,自己却在偶然间想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但它们就像灵光一现,很容易就会淡忘,此时,记下来是最好的选择。

偶然间蹦出来的想法、见解,通常都是精辟的,而且都是自己悟出来的,是属于自己独特的东西,记下来,聚到一起就是一笔财富。

课堂上,通过听老师的讲解,你可能会突然有了新认识,或者有了新方法,又或者有了新联想、新问题,这些都可以记下来,这是最宝贵的笔记内容之一。

如果你笔记本上记下了很多新想法,即使是一些荒诞的疑问,也都说明你不光在听老师讲,自己也在不停地思考,已经达到了会听课的境界。

问题五:老师即兴发挥的知识,记下来有用吗?

靠背台词的演员不是好演员,靠背教案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老师和演员一样,也需要大量的临场发挥。许多优秀的教师在讲课时,大都会摆脱教案中条条框框的束缚,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理解情况,在大思路不变的前提下,加入许多即兴发挥的东西,这时,有心的学生就得赶快记下老师的补充,这也是老师在讲课时闪现的智慧的火花。

学会引进他人的智慧,是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每一个获得成功的人都注重在平常的工作、学习中吸取他人的优点,把它们转换成自己的能力。老师即兴发挥的知识,也许课下他再也记不起来,但它们却是老师真正的智慧,理解了这些知识,就等于“引进”了老师的智慧。

问题六:课上的笔记,课下需要再整理吗?

由于时间紧,老师不可能预留特定时间供学生记笔记,在边听边记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会漏掉一些重要的知识,如果课后不加整理,就会出现知识的缺陷,影响知识的系统性。

另外,有些同学记下的笔记内容繁杂,东一句、西一句的,显得凌乱无章,对于这样的笔记,就更不能丢掉课后整理这一环节。只有理顺、理清思路,分清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才能让你在复习时一目了然。

为了便于课后整理,有不少同学在做笔记时,把笔记本一折为二,左边的用来记听课笔记,右边的空白处就留下来随时补充相关的知识,这样的记笔记方式很值得借鉴。

经过对笔记的再整理,可以促使我们再次回忆课堂内容,并加入自己更多的思考,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得更系统。也正因为如此,整理笔记要及时,如果课堂讲课都忘得差不多了,重新回忆、思考就会有一定的难度。

问题七:课堂笔记应该束之高阁吗?

如果记下之后就将它束之高阁,记了笔记不看,那要笔记干什么?

记笔记不仅在记的时候要力求高质量,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利用它们,把纸上的知识变成自己脑子里的东西。这就需要对笔记进行复习和归纳,把它们真正地消化掉。

许多同学一年下来,记下了几大本笔记,但他们却懒于翻阅,笔记成了一种摆设。其实,只有时常过目,才能牢记在心。只要有空,就可以经常翻一翻笔记,看看当时都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这对消化吸收并应用于以后的做题和学习实践很有帮助。

况且,对于自己记下的感悟,如果就此让它们存在于你的小本本上,而不是经常拿出来回味,那么曾经的思想火花可能就这样熄灭了,熄灭在你那个本本上,就跟从未被发现一样,那是多么可惜啊!

评估与发展

表2-5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评估自己处于哪个级别。如果你想达到优秀级别,最好先找准自己现在的级别,与下一级别的要求仔细对照,结合上文的建议找到改进的方法,及早实施。

表2-5

自测对照描述及格 良好 优秀

· 认识到笔记的重要性,认真记课堂笔记

· 认识到各科内容结构不同,有意识地做不同的笔记

· 笔记基本能反应课堂内容

· 能结合笔记进行复习,把笔记当成学习资料

·跟上讲课进程,有选择地记笔记

·能针对学科特点,熟练做相应的科目笔记

·笔记思路清晰,知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能时常整理笔记,补充相关知识,丰富笔记信息

·在理解基础上记笔记,每一字、每一句都经过自主加工

·能让笔记与课本各有侧重,相得益彰

·笔记有特色,反映出许多思索亮点

·时常翻阅笔记,能温故知新

自我

评估

整改

计划

同类推荐
  • 世界历史经典故事300

    世界历史经典故事300

    它的特点一个是用一连串的故事将世界几千年的历史串在一起,既有细节描写,又有人物刻画,读起来生动有趣;另一个是文笔简洁,用不长的篇幅就囊括了历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让广大中小学生对世界历史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很显然,如果想为中小学生挑一本历史读物的话,本书就是首选。
  • 基督山伯爵(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基督山伯爵(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少年维特之烦恼(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少年维特之烦恼(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飞扬: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飞扬: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飞扬: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收录了部分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作品。
热门推荐
  • 一枝格桑花

    一枝格桑花

    办公室里的尔虞我诈,爱情里的丢盔弃甲,面临事业、生活和爱情的抉择,一场意外失去生命唯一存在过的证据——记忆。面对“空白历史“的自我,一本神秘的日记的出现让生命开始出现轮转,事业和爱情被重新洗牌。一封神秘的信件到底出自谁给陶格寄去?当她决定去了解已不在人世的日记的主人时,梦境夹杂着更多的疑惑出现,甚至有时分辨不出自己和日记主人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生命洗尽铅华,生活和爱情也被重新定义。当在地下的阁楼出现一本几乎相同的日记时,一切的真相即将被解开。
  • 神医系统

    神医系统

    得到一套“超能神医系统”后,顽劣学生乐毅从此醉心于游戏与现实中。游戏中,行医仗义,周旋于各门派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在现实中,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考试不再挂科,美女投怀送抱……玩网游,和古典美女任盈盈拍拍拖;玩篮球,跟超级明星姚明过过招;实在无聊时,与女神们手拉手谈谈心……快哉,妙哉!
  • 斗异魎神

    斗异魎神

    异斗大陆的上古时期有七位魉神,其中一位契约魉神在死之前用他最后一丝的契约之力立下约定——要将自己的力量和斗灵遗传给他的转世者,并把自己的遗愿传达他的潜意识......杨契就是他的遗传者,他为了完成潜意识里的遗愿而来到央夜学院......
  • 风华绝代:魔妃狠毒辣

    风华绝代:魔妃狠毒辣

    “上刀山下油锅,剥皮抽筋碎骨,想怎么死你说吧!一朝从天降,从此风云变!公子臭名远扬:好色草包、顶级废材、不学无术、目无中人。当“丑鸭变天鹅”,常人眼中的世子爷——美如冠玉、高深莫测、风度翩翩。当“鲤鱼跃龙门”,敌人眼中的小白菜——狂妄嚣张、臭不要脸、流氓行径!当“世子成郡主”,群雄轰动!欣赏有之、肖想有之、追求有之、羞愧有之!总之,这是个扮猪吃虎、风华绝代的二世祖鲤鱼跃龙门、粪土变黄金、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1V1双强,爽宠无误会】
  • 重生之灵枢

    重生之灵枢

    看来人真的是要到生命终结,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的时候,才会真正的明白哪些应该被自己珍视,却生生的错过的。左灵枢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也一样,在自己年幼稚嫩的时候有父母和老爷子爱护,长大些有哥哥宠爱,毕业后有温柔体贴的男朋友,人的一生还能有什么遗憾呢?可是这样如同梦境一般的生活,还真是还的容易遭天嫉妒的,第三者这种东西果然是爱情的一大杀器,梦境破碎了,那始终沉迷于梦境的人,也就只能随之一起消散。可老天怜悯,居然让自己重活一世,那么,那些本应该珍惜的就绝对不会放过,不应该的犯的错误就一定不会再犯。既然重新来过那就要让自己和家人幸福,无论是谁都不可以阻挡。
  • 冷酷总裁风流妻

    冷酷总裁风流妻

    她外表单纯内心腹黑,是腐女美男漫画界的神手,言情小说界的大神。是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大他两岁的“姑姑”,左拥右抱那是常有的,美其名曰,这是创作需要。却对他这根窝边草视而不见,难道是他太没魅力?怎么拐了十几年还没到手!
  • 承诺的重量

    承诺的重量

    "是否还会回来,当初的承诺,什么时候才会兑现?"想着,睡着了,梦里当时的情景清晰可见,却要再面对一次痛苦别离。梦醒,彼此相见,一瞬间的幸福并不是结尾,而是接续而来的一切纠葛,克服是简单的吗?----------------------------全文免费,更新慢,勿骂。
  • 上古之灵幻师

    上古之灵幻师

    “只要你要我做的,我都会去做。哪怕,是死。”这是她曾对他说的话。“我不会让你死的。永远永远,陪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这是他曾对她的承诺。可如今,她坚守着,而他却违背了。“我爱你到底是对是错?”
  • 九轮神谱

    九轮神谱

    天生石体受制于人,无主孤魂逆披使命,当有一天芸芸众生,发现这天这地苍海变迁……大世古今冤魂梦,九轮青天一场空!古今未来的这场棋局,怕是永远也停不下来了,生无生负我今生,死无死撼古不死。
  • DRACULA

    DRACUL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