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8800000049

第49章 先做牛马,再做龙象

星云法师语录:

佛光山在短短三十年间,之所以能有现在的规模,是许多人“作牛作马”,服务大众得来的成绩,我丝毫不敢以“龙象”自居。随着时代的进步开放,佛门僧伽的数量普遍提升,这本来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情,但目睹许多人出家之后,即高高在上,自称“僧宝”,藉“自修”之名,懒于说法,懒于度众,懒于活动,懒于利生,长此以往,不仅是个人的堕落,也有违于佛教的真义。社会上也有许多人只知道坐享其成,一旦失败,就怨天尤人,甚至为了名利虚荣而作奸犯科,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

想在世间做个完美的人,先要经一番相当的学习磨练。木头想做成器具,也要经千刀万斧地凿刨;若想刻成佛像更要施精细之工,不经刻磨永远是个木头。木头做成器具只能供人使用,雕出佛像来就受千万人礼拜。所受的苦不同,得到的代价自然也不一样,你要勇敢接受磨练,这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得菩萨苦,方能成佛道。

星云大师出家之后,到栖霞律学院就读,也是从为人添饭、管理茶水、看守山林、搬运木柴等基本作务开始学起。到了暑假,律学院的人每天得早出晚归到山上采无花果,以增加常住收入;寒假虽然为期稍短,但仍然忙得不亦乐乎,尤其农历春节的大扫除,单单擦拭全寺的玻璃就要花掉一个月的时间。每逢干旱时期,我还发心到江边挑水,一次来回要三个钟点左右。

后来,到焦山佛学院继续学业,除了上课之外,还兼作管理油灯、烧煮饭菜等事务。总之,劳动的工作从来未停息过一天。晚上没有照明设备,星云大师就以拜佛、打坐来消磨时间,虽然真正读书的时间并不多,但奇怪得很,他对佛法的体会却能够与日俱增。现在想来,才明白那种如“牛”似“马”般忙碌的作务生活,使星云大师活学活用,“读”遍长老大德行事的风采,“读”尽寺院运作的方式,“读”通生活中修持的要诀。

当初星云大师创办佛教教育事业,当时高雄师资不多,许多老师都是特地从台北请到佛光山来授课,常常抵达的时候已是深更半夜,但无论多么晚,星云大师都会伫立在山门口,恭候他们驾到,甚至为他们煮宵夜点心,看他们吃完就寝,才安心返回寮房。

学院草创初期,没有经费聘请行政人员,他不但一人身兼数职,还得到殡仪馆、太平间通宵诵经来弥补学生食宿开支。后来,几个徒弟陆续赴日深造,星云大师一个人从工友打杂、编印讲义到教务行政、辅导训育,忙得不可开交。一些没有恒心的学生中途退学,他的心中不知生起了多少的叹息,多少的无奈。但几十多年来,星云大师仍像“牛马”一样,无怨无悔地耕耘著这片菩提园地,只为了作育僧才,让佛法能远播四海,光照普世。

六○年代,星云大师编印过《觉世旬刊》、《人生杂志》、《今日佛教》,从写稿、编辑、校对、发行,都是他一人包办,尤其《觉世旬刊》,每十天一次的发行,就像车轮一样,无法停息,光是写稿、改稿的辛苦,看稿、催稿的繁琐,不曾经历者很难了解其中的味道。

尽管多少个晨昏在文字堆里度过,多少个深夜在绞尽脑汁中煎熬,既没有拿过一文稿费,也没有得过一句鼓励,但是星云大师心甘情愿,在所不惜,尤其看到许多人因此而走入佛门,更是高兴不已。《觉世旬刊》发行到一千四百多期,不但在佛光山与信众之间负起沟通的功用,而且被许多人视为初入佛门的指引要津。

由于《觉世旬刊》的顺利发行,又带动了《普门月刊》的出版,一批批的有志青年投入其中,接受挑战。多年来,尽管法务倥偬,星云大师却未曾放弃“文化牛马”的职志,不时推陈出新。像近两年来,三百万字的《佛教丛书》和三十万字的《佛光教科书》陆续推出,无不是多年来如“牛马”般服务大众的切身体会。

一日一菩提

不要只看到别人的开花结果,要知道最初的播种耕耘是十分重要的,所谓“想要千人头上坐,先在万人脚下行”,唯有先作众生的“牛马”,才能成为顶尖的“龙象”。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在浮躁的世俗社会中,很多人都试图从弘一法师的文字作品中获得智慧,继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找到心灵的归宿,鉴于此,通过对民国时期有关弘一法师的资料的查找甄别,本套从书收集了所有现存的弘一法师的全部文字,《弘一法师全集》由此而诞生。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如果他刚好是法相庄严俊美,又有诗意的智慧、传奇跌宕的身世的圣域之王仓央嘉措,那这个道理,就是他用出世者的眼光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如果向我们传达这一智慧的作者,又刚好是一位在伊拉克的巴格达经受过战火、在耶路撒冷见证过巴以最激烈的冲突,去过北极,重走过“丝绸之路”,内心有过深度挣扎和痛苦、最后又归于宁静的人,那我们读这本书,得到的就是双重智慧,摆脱浮躁心境、回归心灵安宁的双重通道。读仓央嘉措,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他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以及他用出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种种。
热门推荐
  • 永远没有分外的工作

    永远没有分外的工作

    本书认真剖析了责任心对个人与企业的重要影响,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对案例的细致分析,指出了责任心乃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职场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会,即使你的职业是平庸的,但只要你在工作中本着一颗负责的心,它同样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
  •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本书特以清代扬州学派文论为题,深入考察有关问题,希望弥补现时中国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不足。除了有助我们了解清代经家学文论的特色外,这项研究亦可以增进我们对传统儒家文论的认识,为其他类似的研究张目。
  • 红颜未嫣

    红颜未嫣

    世界第一杀手,为报血海深仇,深入虎穴,却被最亲的人背叛,含恨而死。穿越到古代,她是花痴女,被家族抛弃。没关系,她不稀罕,她志在报仇。然而她却发现自己身世迷离,危险重重。且看她如何在古代游刃有余,重生归来,报得不共戴天之仇。
  • 小心一点哦琴

    小心一点哦琴

    某倾在阳光的沐浴下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自己十岁的时候。某倾可爱的眨了两下眼睛,接着发出两声阴险的笑声。郯谈是吗?你现在才十岁,斗的过老娘吗?看我不整死你!但某位“很单纯”的美女不知道,不论是大郯谈,还是小郯谈,都不是好惹的。某倾在阳光的沐浴下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自己十岁的时候。某倾可爱的眨了两下眼睛,接着发出两声阴险的笑声。郯谈是吗?你现在才十岁,斗的过老娘吗?看我不整死你!
  • 筮仕金鉴

    筮仕金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官常典刑部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刑部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刘备用人有一绝

    刘备用人有一绝

    刘备的管理方法是最中国化的管理方法,那就是“人情管理”。所谓人情管理,就是用人情来管理,有时以法管人,人不服人,人不服法,就要“乱”,甚至“叛”。有时以情管人,人就甘愿被管理,甚至主动投入你的帐下。“缠”字诀。刘备相当能缠人,三顾茅庐,把诸葛亮缠死了,没有办法,只好出来帮他。 “叹”字诀。现在的老板也懂这个,一旦手下向他要钱就大叹困难了,说什么“公司现在正处于紧张阶段,过了这一阵子就好了”。“让”字诀。刘备虽是集团老大,却长期让诸葛亮当老大。
  • 虎授

    虎授

    一人一虎被卷进了一个千年阴谋之中,他们究竟怎么才能摆脱命运。
  • 异世之我为道士

    异世之我为道士

    我是一个盗墓贼,也是一个道士,我被坑爹的师父给弄到了异世,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思想,我呆在了异世,管你风云鹊起别来我家,管你破天踏地别来我家,否则嘿嘿.....
  • The Moon and Sixpence

    The Moon and Sixp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