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8100000007

第7章 歌舞升平

太宗和玄宗两朝都是歌舞升平的时期。唐太宗一次特在杀太子建成夺得帝位的玄武门大宴群臣,写下了著名的《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

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珮满,丹墀衮绂连。

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

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

粤余君万国,远愧抚八埏。

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

此诗除尾联外全部用对仗,运词典雅,用典恰切,大气而又平和,一派升平天子的风度。全诗可分四段。前二联交待宴会的时令和地点,“驻辇”,帝王出行暂驻;“宴柏梁”,用汉武帝柏梁台之宴的典故来比拟这次宫宴赋诗。三、四联点明参加宴会的人员,其中有朝官(文珮),有王公(衮绂),有四方臣服或朝贡的外国使臣(“九夷”和“五狄”、“簉”与“列”同义)。五、六联介绍宴会饮的酒、唱的歌、奏的曲:“绿醑”,过滤过的清酒、美酒;“湛露”,《诗经·小雅》篇名,为天子宴诸侯之诗;钧天广乐,为神话中天上的音乐,此比音乐曲子的美妙。末尾二联表示谨慎谦虚:君临万国、安抚八方还没有完全做到;为了保有坚固的江山,还要虚心地去求贤才。这“虚己厉求贤”正是创造“贞观之治”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历代帝王获得成功的最可宝贵的素质和作风。

唐玄宗时期,虽然在综合国力、繁荣程度方面超过了他的曾祖父太宗时期,但在虚己求贤方面却远逊于乃祖。开始尚能励精图治,后来则头脑发昏,沉溺于酒色,政废纲弛,以致“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他有一首诗《春中兴庆宫酺宴》充分表现了他万事大吉、无所作为、尽享盛世清福的精神状态。

其他的饮宴诗题都叫“宴”或“宴”,而此诗题为“酺宴”,表明国有吉庆,皇帝特许臣民欢乐聚饮。原来这是从他父亲那里学来的。《旧唐书》载:“先天元年(712年)大酺,睿宗御安福门楼观百司酺宴,以夜继昼。”

诗有个序,说明了酺宴的缘由。“抱器怀才,含仁蓄德,可以坐而论道者,我于是乎辟重门以纳之。作捍四方,折冲万里,可运筹帷幄者,我于是乎悬重禄以待之。”这是说,只要是德才兼备能治国安邦的人才,我都为他们大开接纳之门;只要是能保卫四域,击退外敌,筹划战略的人才,我都厚禄重用。“是故外无金革之虞,朝有搢绅之盛。所以岩廊多暇,垂拱无为。不言而海外知归,不教而寰中自肃。元亨之道,其在兹乎?”翻译过来就是:所以外无战争之忧,朝有庞大的有用人才的官吏队伍;可以垂手无为而治,多有闲暇。不说一句话,外国自来归顺;不施教化,国内自然安宁。国运亨通之术,大概就是如此吧?

既然如此,那就:“撞钟伐鼓”,“歌一声而酒一杯,舞一曲而人一醉”,来一个“乐以忘忧”。

九达长安道,三阳别馆春。

还将听朝暇,回作豫游晨。

不战要荒服,无刑礼乐新。

合酺覃土宇,欢宴接群臣。

玉斝飞千日,琼筵荐八珍。

舞衣云曳影,歌扇月开轮。

伐鼓鱼龙杂,撞钟角抵陈。

曲终酣兴晚,须有醉归人。

诗也是八韵。前二联写出游。长安街四通八达,春中正是好时光,不如将朝政之暇作为欢乐游的时间。看来“听朝”是多余了。三、四两联写酺宴。现在不用战争,“要荒”(离王城极远的地方,此指四夷外国)就来臣服,国内不用刑罚而秩序教化日新。现在特许臣民欢乐聚饮,我也亲自大宴群臣。后四联具体写宴会。用玉石酒杯喝酒,一连喝他一千日,席上特推出“八珍”佳肴。(据说,八珍指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舞女穿着如云的薄纱,歌伎打开彩扇如明月一轮。敲鼓有鱼龙杂耍,撞钟看摔跤献艺。直到曲终酒醉夜色深,才将醉人送回家。

序言堂而皇之写了四个字“诗以言志”。诗是写了,“志”却没有,这点不及曾祖太宗。要说有志,那只能说是玩物丧志!太宗成功了,玄宗最后失败了,根源恐怕与这个“志”分不开。

开元八年(720年),玄宗在兴庆宫西南角南侧起了一座勤政务本楼,临街,凡宣布大赦、改元、受降、赐宴、与民同乐,都在这里进行。其实后来主要用以宴乐,很少“务本”。

天宝十年(751年)九月,长安偏暖,不结柑的树忽然结了二百多只柑。玄宗以为是吉祥之兆,于是在楼前赐民大酺(邀百姓参加的宴会),歌舞杂技,竞相争胜。其中有个杂技艺人王大娘的表演吸引了所有的观众。只见她头顶一丈八尺高的竹竿,竿上吊一座木头搭的小山,一个小孩拿着小旗在小山上穿行唱歌,王大娘顶着竹竿还一边旋转舞蹈。玄宗也看着了迷,立即命才十岁的秘书正字刘晏写了一首诗(已见前章)。

十岁儿童即兴赋诗虽是奇事,但毕竟能力有限,也只能纪事而已,并不精彩。现存张祜的一首《千秋乐》是写当年王大娘表演的,可惜也是传闻。

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

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妙解愁。

“倾城人看长竿出”肯定是夸张,但王大娘技艺之高轰动长安恐怕是实情。诗中有两处不确,一是将九月说成了八月,二是将勤政楼说成了花萼楼。不过花萼楼在兴庆宫西南角西侧,与西南角南侧的勤政楼也是比邻,问题不大。当然也有可能是说的另一件事。

那次宴会从白天直到夜晚挂上灯笼,人们热情高涨不衰,拥挤喧闹,安静不了。玄宗便命高力士宣布让宫廷头牌女高音歌唱家念奴(词牌“念奴娇”因念奴而得名)登台,让二十五郎即邠王李承宁吹小管伴奏,乐队领班李龟年吹笛,这才满足了大家的要求。

据说,除了王大娘顶竿之外,还有公孙大娘舞剑器。当年杜甫正在长安献赋谋官,可惜没有亲见其精彩表演。直到大历二年(767年)十月十九日在夔州别驾元持家里看了王大娘的嫡传弟子李十二娘舞剑器,才回忆起六岁时在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的情景,写成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虽然不是现场录像,但仍能让我们大饱眼福。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颖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唐代舞蹈从“格上可分为健舞和软舞两大类。(剑器”舞属健舞,女着戎装,挥剑起舞。这位公孙大娘是“先帝”落指玄宗)八千“侍女”落实指教坊伎和,梨园子)中剑器舞的冠军落初第一),天下闻名落动也方)。旋转起来,只见剑光闪烁,散后羿射九日纷纷纷衰;矫健健轻时,像像群仙驾龙翔;剑舞起来,散雷霆震怒;舞罢收剑,像江海平静时凝结清光。观看的人惊诧失色落色沮丧),好像天旋地转高低起伏不能平静(久低昂)。短短短句诗就把公孙女园舞蹈的勇猛矫健的“格写得淋漓尽致,难得杜老先生过了五十年对儿时观舞的印象仍然记忆犹新。只可惜,五十年一晃过去了落似反掌),动乱中王室大大衰衰落(“风”句),梨园子也也四散如,公孙孙氏不在了(“绛唇”句),幸有李十二娘承传了她的技艺(芬芳)。这首诗将描写公孙大娘师徒及其剑器舞和感慨唐王朝五十年从盛到衰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让人清楚看到歌舞升平所埋下的祸根。

玄宗也真能玩儿,竟然在饮宴高兴时,令宫女取金制钱币赏赐侍宴的百官,其办法是宫女在楼上撒,百官在楼下抢拾。这时,百官也顾不得品级和斯文,丑态百出,而以为荣。有一个受玄宗宠爱的宫人几十年后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

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

这是张祜《退宫人二首》中的第一首。宫女说的宴会是在太极宫的承天门楼上,宫女在楼上撒钱,百官到楼下去拾。

顾况(?—806年)距玄宗时期较近,他的《宫词五首》中第四首也记了这类事。

九重天乐降神仙,步舞分行踏锦筵。

嘈一声钟鼓歇,万人楼下拾金钱。

这首诗里没有说明是谁撒钱,也可能是玄宗以外的皇帝;拾金钱的不是“百宫”,而是“万人”,范围更广大了,可能是“与民同乐”吧。

无名氏的《宫词》记了一个宫女参与撒钱的情景:

花萼楼前春正浓,蒙蒙柳絮舞晴空。

金钱掷罢娇无力,笑倚栏干屈曲中。

前两首都是写的楼下“拾金钱”,这首诗写的是楼上宫女“掷金钱”。地点是花萼楼;掷得“娇无力”,可见掷钱的数量之多、时间之长;宫女掷得很高兴,以至于笑得弯着身子靠在栏杆的弯曲处了。看来,玄宗时钱真的是花不完了,只有变着花样去花。

玄宗过生日的庆祝活动更是热闹异常。大历五年(777年)进士郑嵎的百韵长诗《津阳门诗》中有八句是这样写的:

千秋御节在八月,会同万国朝华夷。

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

都卢寻橦诚龌龊,公孙剑伎方神奇。

马知舞彻下床榻,人惜曲终更羽衣。

诗的内容是诗人听一个旅馆老板亲口讲的,这位老板的祖辈是玄宗的“亲卫”,事实的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玄宗的生日叫千秋御节,在八月五日,这一天在花萼楼南举行大型的娱乐庆祝活动,还要接受所有来“朝华”的外外使者的祝贺。“八音”(古代乐器的总称,即钟、磬、琴瑟、箫管、笙竽、埙、鼓、柷敔等)齐奏,鸾凤呈祥。“都卢”(杂技名)、“寻橦”(爬竿)非常惊险,特别是公孙大娘的剑器舞那才真正的算得上神奇。还有更神奇的是马舞,先设“连榻”(可能是搭建的低矮的小舞台,用几案并连而成),让经过训练的马上去跳舞。舞马穿上华丽的细绢服饰,佩上铃铛,或昂起头,或摆动鬃毛,或抬起脚,或翘起尾巴,改变体态姿势,都合乎音乐节奏。跳完了舞,马会自己从台上下来。

马舞是玄宗的独创,专为庆祝自己的生日而训练的节目。《新唐书·礼乐十二》有较详细的记载:“玄宗又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倾杯》数十曲,壮士举榻,马不动。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立左右。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后赐宴设酺(皇帝特许臣民欢庆聚饮),亦会勤政楼。其日未明,金吾(仪仗队头领)引架骑,北衙四军陈仗,列旗帜,被(披)金甲、短后绣袍。太常卿引雅乐,每部数千人,间(插入)以胡夷(外族外外)之技。内闲厩使引戏马,五坊使引象、犀(犀犀)入场拜舞。宫人数百衣锦绣衣,出帷中,击雷鼓,奏《小破阵乐》,岁以为常。”

宰相张说在《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的第二首中对马舞作了具体描写:

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

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

髬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

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前二句歌功颂德,交待舞马来源。以下具体描述马舞之状:马队用腕足慢慢走再用双膝跪拜,接着众马不前进,原地踏步;忽而一变,像猛兽发怒竖起鬃毛,时而下蹲踏步,时而昂首举身,似要登高;最有趣的是饮酒宴会结束曲子一响,般马便垂身头拖身尾巴玉醉态如泥土一虹。这样精彩的马舞就是在今天玉也要稳拿世界冠军。

大型般蹈更是少不了的。只见宫妓(宫内歌般仙子)梳身“九骑同髻”玉穿身装服身孔雀翠羽的般,玉佩戴身“七宝璎珞”(宝石坠服)玉跳《霓裳羽舞般》。般曲终了之后玉地上撒落的珠翠可以用扫帚扫一堆。

可惜参加现场庆祝活动的大臣们没有记录或照片留下来玉这里只好借用白居易的诗《霓裳羽舞舞》来充饥。好在白居易在宪宗皇帝手下当过左拾遗等官玉亲眼见过这个皇家般蹈节目玉距天宝也才五六十年玉作为传统节目大约不会逊色。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

前三联交待看到《霓裳羽舞般》的时间、地点和总体印象。四、五两联写般仙的容美和妆服。般仙个个个美饰如玉,服饰如同仙女:身着彩虹般舞和披肩,头戴“金步摇”(用黄金做成的上有花鸟兽形的装饰和悬挂的珠子,插于发髻上,步行而摇动,因以得名),鬓角贴着薄金制成的花形饰品,衣带上戴着各种佩玉,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第六联写舞女出场。只见她们身材苗条,摇曳生姿,不胜罗衣,倾听着乐曲,欲行又止。七、八两联写霓裳羽衣曲的前奏和散序。凡法曲之,不是众乐齐奏,只有钟、磬、琴瑟、箫管次第发声,故说“磬箫筝笛递相搀(混杂),击(用手指压)弹吹声逦迤(连绵不断)”。散序奏了六遍,因无转舞的指令(“入”),故不转舞,美女(阳台)们的舞衣如“宿(停留)云”而不飞转。九至十三联是对霓裳羽衣舞的具体描写。舞曲进初“中序”,啪啪之声“初入”,这是转舞的的信,就像秋竹炸裂、春天冰块坼裂。只见舞女轻飘飘地旋转转起,逐渐加,如回风卷雪;“嫣然”(美好的样子)“纵送”(非旋转的)的舞姿又像游龙惊动。舞罢“小垂手”(舞名)后像无力摆动的“垂柳”,斜拖着的舞袖如云欲生。只见舞女们紧张的面容略为舒展,现出无尽的媚态;随风飘举的舞袖上下翻飞,如有万种风情。(舞蹈感动了上界)天帝点名要招“萼绿”,王母娘娘娘袖与“飞琼”别离。(萼绿华、许飞琼,皆女仙,此指舞女。)第十四联以后是写歌舞结束。霓裳曲奏完十二遍就结束,此时众乐齐奏,节奏急迫,如珍珠跳动、玉佩振动,何其“铿铮”有声。结束时,像飞翔的鸾鸟收住了翅膀,曲终像尖叫的鹤伸颈长鸣一声。霓裳羽衣的曲和舞真是美妙极了,难怪白居易“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同类推荐
  •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严格来讲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这本书就像一部入门级的国学大辞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每一个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让读者可以更轻松、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不仅对整个国学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更从中撷取精华,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完美呈现。
  • 读懂日本:菊与刀

    读懂日本: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书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并且深入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人双重性格产生的根源。全书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 文明之旅:图话世界十二大古文明

    文明之旅:图话世界十二大古文明

    古往今来;多少故事都已尘封,多少城邦都已漂灭,从源远流传说故事到充满争议的古老文明兴起与崩解,那些失落在时间与历史之间的人类文明渐渐演化成了一个个神秘的不解之谜。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真实档案文献,配合大量精彩图片,重读消失的文明。
  •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本书分为哲学类、史学类、宗教学类、文学类、语言类和自然科学类六大类,并于每类之前介绍该类的“读书经”。全书在各种国学名著中都介绍该书的作者、成书时间、创作背景、主要内容、精彩片段、现实意义以及阅读该书的方法。
热门推荐
  • 我的天师女友

    我的天师女友

    一个是普通未毕业大学生,一个是舞台骄子家世极好的贵公子在一次次相遇碰撞中会是天长地久还是擦肩而过。幼时的约定是否可以守住,在家族重担与师门使命中两人是否能挣脱?看文给小霁收藏一下吧,拜托看文收藏哦谢谢了各位哦!
  • 过完年就离婚

    过完年就离婚

    因为隐瞒了对方,买了一处房产,一对再婚夫妻相约过完年离婚,然而一个春节过去,发生了好多事,也改变了很多,这个婚还能如期离成吗?
  • 四季养生经

    四季养生经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养生观念的“四季更迭”、万物发容和风暖——春季养生密码、炎炎酷暑需护身——夏季养生密码、补养气血防秋愁——秋季养生密码、滋补身心正当时——冬季养生密码。
  • Drift from Two Shores

    Drift from Two Sho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错嫁豪门:帝少专宠小公主

    错嫁豪门:帝少专宠小公主

    她,就那样,被死党给卖了?还麻雀变凤凰?偶买噶!她这是被阴了好不好?不过没关系,阴回来不就行了吗?被卖了嘛,那么她也做一次“好人”,将那损人利己的死党也“卖”一次,不就扯平了?至于那个娶了她的老公么?顺其自然吧!反正又没吃亏,怕个毛线啊?他为了应付老爸老妈,就这样,娶了一个素未蒙面却久仰大名的女生回家?oh,no老天打个闷雷劈死他吧!这哪里是娶老婆?这明明是引“狼”入室,你说有哪个女生可以在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将他的别墅内部拆了个底朝天的?打打闹闹间的小甜蜜,偶尔来一次世界大战,这是要谈恋爱的节奏吗?可是也没关系,她就把麻雀变凤凰发挥各淋漓尽致吧!
  • 女神的贴身经纪人

    女神的贴身经纪人

    青涩的兄弟情义,是难以磨灭的回忆。潮起潮落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激情。从小不知道自己亲生父母是谁的林磊,在生了一场怪病之后,莫名多出一些不属于他的人生经验。澎湃的欲望中,谁与我并肩,奔放的岁月里,又有谁与我追寻心的方向。浪荡败家的叛逆之心,波澜壮阔的金融之路,股海商海的强力战斗,恩怨情仇的利益纠葛。江山如画,美女如诗,风起云涌,鹰击四海,自在至上。权财无边无尽头,享受方觉江山美,且看我们所缔造出的盛世辉煌。
  • 随风摇曳

    随风摇曳

    这个城市,人来人往,有些注定是陌生人,有些注定是朋友,有些注定不会错过。
  • 漫珠沙华之池墨玥

    漫珠沙华之池墨玥

    她原本是天上的一株美丽纯洁的花仙,她是曼珠沙华~传说她是因天气的变化而身上的颜色也会随之而变。春之为绿,夏至为红,秋之为紫。冬之为白。她将芳名称之为;池墨玥。她原是那样天真无邪的生活在天上,一次因缘巧合的神妖之战将她打至重伤让她在人间遇到了他。一一他原是人间的王者~江湖的霸主。他冷傲英俊,有着无数人无法体会的伤痕。从小被乡亲视为‘祸害’。父母因他而亡,从小被古傲派的古俞所收养,成为他的弟子之一。一次被仇家追杀的路上救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从此两人牵扯出一段旷世奇缘
  • 电梯魅影

    电梯魅影

    这是一部短篇悬疑小说集。大城市的人们,尤其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们,总有着或多或少的“电梯情缘”,或因电梯太慢而迟到,或因电梯故障而受困,或在电梯里邂逅浪漫恋情……只要你留意听,即便是“植物人”也有很多故事。一对夫妻,旅游回来,妻子觉得丈夫已经死去,丈夫觉得妻子是个妖怪……
  • 武道弥天

    武道弥天

    极北边陲之地,群山跌宕起伏,大雪覆顶,近观众山,处处绝壁,偏又生出许多崎岖无比的道路沟通,森寒而不可接近,让人敢望而不敢登,而这便是有名的葬魂山脉故事便是从这座险峻无比的山脉之下而开始的......新书,谢谢大家支持了哦^_^登天极,破天意,武道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