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5100000001

第1章 励志篇

南辕北辙

战国时期,有一个北方人,要到南方的楚国去。他从太行山脚下动身,骑着马儿朝北进发,一路上遇人便说:“我要到楚国去!”脸上还流露出一股兴奋劲儿。

有些路人看到了,好心地劝说他:“到楚国去,应该要朝南走,你为什么反而向北跑呢?”这个北方人回答说:“不要紧,我有一匹好马,它可是我国有名的千里良驹,你看它跑得多快啊!”“不管你的马跑得怎样快,朝北走,总是到不了楚国的!”路人说。“不要紧,我还带有充足的旅费哩。”路人又说:“旅费多也不济事,朝北走,无论如何是到不了楚国的。”“不要紧,我还有一个顶好的马夫,他可是我国赶马技术领域里数一数二的高手,我有他帮我赶马,还怕到不了楚国吗?”那个北方人说道。可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马愈好,所带的路费愈多,马夫赶马的技术愈高,只能是离楚国愈来愈远。

读故事,悟道理:

一个人做事,如果方向不对头,那么,条件越好,主观努力越大,就只有使他距离目标越来越远。

熟能生巧

宋朝的时候有个人叫陈尧咨,他善于射箭,同时代人没有谁能比得过他,他因此很自傲,自称为小由基,把自己比作古代神箭手养由基。有一天,他在自己花园里练箭时,有个卖油的老头走过来,只见那老头放下油桶,站在篱笆墙外看热闹,陈尧咨见有人观看更来劲了。他摆好靶子,搭箭上弦,叉开步拉满弓,只听“嗖”的一声,箭不偏不倚正好中的。陈尧咨心想:老头,今天就叫你开开眼,看个够。于是他一连射出十几箭。只有一两箭未中,其余全是正中靶心。陈尧咨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他举起弓跳跃着,在庆祝自己的胜利。他本以为卖油老头儿看了一定拍手叫好,可是抬头看时,只见老头捋着胡子点头微笑罢了,没表现出十分赞许的样子。陈尧咨很纳闷儿,走上前问卖油的老头说:“你懂得射箭吗?看你的表情,好像我的射箭技术还有什么地方不精吗?”卖油的老头说:“我不懂得射箭技术,不过这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手熟罢了,我看你的手法练得还不够熟。”陈尧咨听了这话之后非常生气,说:“当今世上没有谁的箭法可以跟我比,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呢?”卖油老头看见陈尧咨发怒,便解释说:“我不会射箭,我只会卖油。就拿我倒油的技巧来说明射箭的道理吧。”

老头拿出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个带孔的铜钱放在葫芦嘴上,然后用勺舀起油往葫芦里倒。一勺一勺把葫芦都灌满了,油从铜钱眼里通过,铜钱上却没沾上一滴油。

陈尧咨看了之后,拍手叫好。卖油老头又笑笑说:“我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我一年四季练得手熟罢了,并不值得骄傲,这与古时庄子‘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道理没什么两样。”陈尧咨听了卖油老头的话,看了他倒油的技术,觉得非常惭愧。

读故事,悟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情,时间一长就觉得很简单,不能因有一点儿成绩就沾沾自喜,这样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邯郸学步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地方的人,走路的样子八字朝外,摇摆蹒跚,十分难看。

当地有一个年轻人,从小在这里长大。在他小的时候还不觉得,后来等他长大了就觉得这里的人走路的姿势实在是太难看了,所以就想学习一下走路。后来,他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相当优美,于是就跋山涉水前去学习,年轻人风尘仆仆地来到赵国首都邯郸。

来到邯郸,走在繁华的大街上,果然,这里每个人走路的姿势都十分优雅,走起路来,不紧不慢,神态大方,一抬手一投足,都显示着高贵的风度。

年轻人自惭形秽,连忙跟着路上的行人模仿起来,人家迈左脚,他跟着迈左脚;人家迈右脚,他也跟着迈右脚。可是学了几天,怎么也学不会,而且越走越别扭。年轻人心想:一定是因为自己的恶习太深了,不彻底抛弃自己的老步法,肯定学不好新姿势。

于是,这个年轻人从头学起,每迈出一步都要仔细推敲下一步的动作,一摆手、一扭腰都要认真计算尺寸。

他学习得很刻苦,每天都废寝忘食。来到邯郸三个多月,每天都在不停地练习,虽然如此,却始终没能学会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路样子也忘了个精光。当他要回燕国的时候,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先迈哪条腿,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

读故事,悟道理:

学习别人的长处,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一味模仿,不仅学不到别人的本领,反而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子夏胜肥

春秋时期,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夫子的学生。有一天,两个人在街上碰见。曾子上下打量着子夏,吃惊地问道:“老兄一向瘦骨伶仃,怎么近来肥胖多了?”子夏得意地说:“我战胜了,所以发胖了。”“这是什么意思?”曾子疑惑不解地问。“过去,我在书房里读到尧舜禹汤的道德仁义,十分羡慕。可是当我走到街上看见世俗的富贵荣禄,心中也十分羡慕。两种心思在我的胸中斗个不停,未知胜负,所以我痛苦不堪,不思茶饭,人也瘦了。”曾子好奇地追问道:“那现在谁战胜了呢?”

读故事,悟道理:

在一个人的意志中,最难的是克制自己、战胜自己的各种私心杂念。人贵有自我修养,一个人能做到这点,才算是真正的强者。

秉烛而学

春秋时期,晋国原本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参与大国争霸战争。

但是到了晋平公姬彪登上国君的宝座时,晋国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国内的韩、赵、魏三大家族共同执掌晋国的朝政,大权旁落的晋平公名义上虽为一国之君,实际上形同虚设。尽管如此,他仍然不学无术,不思进取,对韩、赵、魏三大家族束手无策,不能重振朝纲,每天只知吃喝玩乐,得过且过。

他在位的二十六年中,毫无建树,使晋国的形势越来越衰弱,面临着被韩、赵、魏三大家族瓜分的危险。晋平公到了老年,反思自己平庸的一生,忽然产生了一种要求学习的强烈欲望,但又感到来日不多,怕学不好,因而心情十分矛盾。

有一天,晋平公对晋国的乐师师旷说:“乐师,寡人的年纪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恐怕为时已晚了。”师旷说:“君侯,既知时间已经晚了,为什么不点亮蜡烛呢?”晋平公想:我说时间晚了,是指年纪大了,而不是指时间到了夜晚,他却让我点亮蜡烛,这不是开玩笑吗?晋平公想到这里,就对师旷说:“乐师,寡人虽无太大作为,但怎么说仍是你的国君,哪里有做臣下的戏弄国君的呢?”师旷说:“臣虽双目失明,但还不至于眼里没有君。臣的话自有臣的道理,怎么敢戏弄国君呢?”晋平公说:“乐师,你说说有什么道理?”师旷说:“我听说过几句话,不知君侯有兴趣听没有?”晋平公说:“近日寡人心中苦闷,也无人跟寡人说真心话,近臣都是一些溜须拍马的献谗之辈,你能跟寡人说真心话,寡人当然有兴趣听了。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师旷说:“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好学,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光辉灿烂,前途无限;一个人在壮年时期好学,就像中午的太阳一样,光辉正盛,大有前途;一个人在老年时期好学,好像蜡烛的光亮一样,它的光亮虽然不如太阳的光辉,不也比在黑暗中走路更强吗?”

晋平公拍手叫好说:“说得好啊!”

读故事,悟道理:

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不应该取笑那些勤奋好学的老年人,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他们的精神。

食鱼无反

春秋时期,齐景公到已经灭亡了的纪国土地上游览。看到纪国的废墟上,瓦砾遍地,野草丛生,狐兔出没,乌鸦乱飞,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让人目不忍睹。

齐景公坐车正要离开这里,忽然有一个侍从举着一只金壶献给齐景公,齐景公问:“这么贵重的壶是从哪里得到的?”侍从说:“从废墟中捡到的,不敢据为己有,特意献给君侯观赏。”齐景公接过金壶,打开壶盖,往里边一看,发现壶中有用朱砂写的文字,这是两句铭文:食鱼无反,勿乘驽马。齐景公看后称赞说:“太好了!铭文中有这样的话。‘食鱼无反’,是讨厌鱼的腥味,就不把鱼翻过来继续吃;‘勿乘驽马’,是讨厌劣马跑得不快不远。”齐景公认为自己解释得好,因而流露出得意的神色。这时,宰相晏婴说:“大王差矣,臣以为不是这个意思。”齐景公见晏婴反驳自己,心中很恼火,便问:“那你说是什么意思?”晏婴回答说:‘食鱼无反’,是留着鱼的下一面不吃,为的是不要耗尽民力;‘勿乘驽马’,是告诫君王不要把无德无才的大臣安置在自己身边!”齐景公不相信晏婴的解释,于是反问道:“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铭文格言,为什么纪国灭亡了呢?”

晏婴回答说:“纪国的灭亡,是有原因的。我听说过:贤德的君王治国有方,把施政纲领、措施写成文字,悬挂在街巷的大门上,让民众遵守。可是纪国有好的治国铭文格言,却把它写在金壶里,不让民众知道,国家怎么能够不灭亡呢?”

齐景公点头称赞说:“还是相国见解高明!”

读故事,悟道理:

治国的主张如果不让民众都知道,即使再好也不能发挥实际效用。

嗟来之食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年发生了大灾荒,百姓没有粮食吃,背井离乡,到处逃亡,有饿死在他乡的,有饿死在路上的。全国一片饿殍景象,情形十分凄惨。齐宣王想尽一切办法救济灾民,但还是无济于事,齐宣王只能干着急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民逃荒到别的国家去。有个名叫黔敖的富人,派出去很多人大发慈悲在路边摆些饭食,等待着饥饿的百姓来吃。有一个几天也没有吃饭的饥民,用衣袖遮着脸,用绳子绑着鞋子,饿得眼睛都睁不开的样子,走上前来。黔敖看见了他,就左手端着饭碗,右手提着水壶,高声吆喝他说:“嗟!来食。”意思是:“喂!来吃吧。”黔敖认为在这么严重的荒年里,粮米比黄金还值钱,自己能施舍些食物给饥民,已经是了不起的义举了,所以说话的声音大些,言语也不客气。

那个人一听,觉得黔敖很不礼貌,挫伤了自己的自尊心,就扬起眉毛,瞪起眼睛,看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受这种侮辱,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种程度!”

黔敖也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不对,向他道歉,但是他坚决不吃,不愿意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怜悯和施舍。最后,这个人终于饿死了。

读故事,悟道理:

一个人的气节往往比生命还重要,我们在给予别人帮助的时候更要尊重别人的人格。

讳疾忌医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公。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蔡桓公说:“国君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恐怕将会加重!”蔡桓公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蔡桓公对身边的近臣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说:“国君现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恐怕会更加严重。”蔡桓公还不理睬他。扁鹊走了以后,蔡桓公很不高兴。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说:“大王,您的病现在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到时候后果可是不堪设想。请国君三思!”蔡桓公仍旧不理睬他。又过了十天,扁鹊又去朝见蔡桓公,当他到了大殿上看到蔡桓公的脸色以后,什么话也没说,回身就走。蔡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还是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现在国君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五天以后,蔡桓公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蔡桓公不久就驾崩了。

读故事,悟道理:

一个人身上如果有了小的缺点错误不及时改正,那就会酿成不可救药的大错。

吴五百

从前,淮河上游有个和尚到吴地来化缘。

有一天,和尚在街市上的一间酒店里喝酒喝得酩酊大醉,然后他就撸起袖子,袒开衣服,站在路口对行人撒起野来。过往的行人非常害怕,见了他都纷纷躲开。

和尚殴打行人的事被吴地官府知道了,于是就派人将和尚抓了起来。吴地官府把和尚捆绑起来,戴上枷锁,写道公文交给差官吴五百,让他把和尚押送回老家去。

古时,押送犯人是个苦差使。吴五百很不情愿地接了这个苦差使,心中非常生气,于是就把一腔怒气都发泄到和尚身上。他责骂和尚说:“你这个秃和尚,因为你犯罪,我才被派了这千里之外的苦差使,我非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不可!”

一路上,天不亮吴五百就把和尚踢醒赶路。吴五百为了折磨和尚出气,手里拿个大板子,使劲地驱赶、殴打,让和尚不得休息。就是在晚上睡觉时,也用绳子把和尚的脚给捆绑起来,和尚苦不堪言。

就这样,他们一路前行。有一天,吴五百押解和尚来到奔牛埭这个地方,和尚不堪虐待,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掏出腰间的钱,买来一壶好酒。

然后,他热情地邀请吴五百说:“差官,走了一天,你也怪累的,何不过来我们俩喝几杯呢,也好解解乏。”

看和尚请他喝酒,非常高兴,不假思索凑过来端起酒杯就喝。他喝完一杯,和尚就给满一杯。再喝完一杯,和尚再给满一杯。吴五百就这样一直喝到深夜,直喝得烂醉如泥。

和尚见吴五百醉倒,于是便开了自己身上的枷锁给吴五百戴上,脱下自己身上犯人的衣服给吴五百穿上,又用大绳子把吴五百的脚捆绑上。然后,和尚穿上吴五百的衣服,找来了剃头刀,剃光了吴五百的头发,然后推倒墙壁逃跑了。

吴五百喝得烂醉如泥,到了第二天日落时,才醒来。他睁开眼睛一看,不见了和尚。他四周环顾一下,发现墙壁被推倒,惊讶地说:“呀!和尚跑了!”

他想起来去追,却看见自己身上穿着犯人的衣服,戴着和尚的枷锁。他想动一动,脚被绑着,他摸摸头,头发剃得光光的。他立即在客店中大叫起来,说:

“和尚还在这里,只是我不见了!”

读故事,悟道理:

人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因地位改变而失去自我。

愚公移山

古时候,在北山有位老汉,平时不太爱说话,很多时候都是明明知道的却装作不知道,村里人都以为他傻,于是,大家都叫他愚公。

愚公年龄将近九十岁了,这天他在院里散步,抬头看到门前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有几百里,高万丈,心里就想:乡亲们每天要出去都得从山上走,这多费事,如果没有山的话,几个时辰就可以到县城里,进出就畅通无阻了,那多方便。

于是,他把全家人都召集过来,和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家人虽然觉得这想法如果要实现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但由于愚公的想法是利人利己的,大家就都表示赞同,说干就干。这时愚公的老伴提出疑问,说:“凭你们这些人的力量,我看连座土堆都平不了,何况这两座大山呢?再说,挖下的土石往哪里放呢?”大家研究了以后决定:“把它放到渤海边上去,土再多也没问题。”

当天,全家人就开始行动。邻居寡妇的儿子才七八岁,也过来帮忙。他们有的挖土,有的凿石,还把凿下来的石块和挖出的土用筐子等工具运到渤海边上。他们整天忙碌在工地上,一年四季很少回家。

村子里有一个自以为聪明的老人,人们都叫他智叟。有一天,智叟看到愚公的举动觉得很好笑,便对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你已经快九十岁了,就算你能活一百岁,那还有几年?你认为几年之内把这两座大山移走,这可能吗?真是异想天开!”

愚公坚定地说:“不错,我是老人,活不了几年了。但是我的决心下定了,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这样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我们可以一代一代地搬下去。而山呢?搬掉一筐土,就少一筐土,这样下去还怕它不平吗?”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听了愚公的这番话,无言以对,悄悄地溜走了。

愚公的决心和毅力感动了上天。上天就派了两个力量特别大的神仙下凡,把两座大山移走了,愚公移山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读故事,悟道理:

藐视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精神无疑是我们干事业、干一切工作所需要的。

束家养猫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有个姓束的人家,特别喜欢养猫。束家养的猫,有黑的,有白的,有黄的,有花的……共计一百多只,真可称得上品类繁多,应有尽有。如果开个猫类博览会或猫类展览馆,也绰绰有余。

俗话说得好,一物降一物。猫的本能就是捕捉老鼠。自从束家养猫以后,家里的老鼠被消灭了,不仅如此,连左邻右舍的老鼠也几乎被捕捉光了。

老鼠没有了,猫也就没有吃的了,它们常常饿得大声惨叫。束家主人看见它们一个个饿得瘦骨嶙峋的样子,听见它们哀哀的叫声,心里很难受,于是就每天到集市上买肉喂猫。

大猫生小猫,小猫长大后又生小猫,子子孙孙不断繁衍,老猫也都渐渐死去。剩下的猫的后代失去了捕捉老鼠的本能改为吃肉了,竟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老鼠。它们饿了就号叫,号叫了主人就能给肉吃。它们吃饱了,有的去晒晒太阳,有的烤烤火炉,有的躺在暖和的炕上,都懒懒散散、舒舒服服地待着。

老鼠们知道束家养了自己的天敌,都辗转相告,纷纷逃窜。它们逃到了城南,就在那里安营扎寨,住下来了。于是城南家家都闹起了鼠灾。粮食袋子被咬破了,衣服也被咬坏了,厨房的碗筷被弄得乱七八糟,屋地、墙脚被掏出了许多鼠洞,洞里洞外,到处都是鼠粪。

在一个书生的家里,老鼠成群结队地跑出来。有一只老鼠掉到一个大瓮里,大瓮肚大口小,又光又滑,老鼠爬不出来,急得吱吱叫。这个书生得知束家养了很多猫,赶忙从束家借来一只猫,放在大瓮上,让它去捉老鼠。这只猫从来没有见过老鼠,它看见老鼠的怪样子,听到老鼠吱吱的叫声,认为老鼠是个怪物,它沿着瓮口边慢慢地踱着步子,不敢跳下去捕捉。书生一气之下,把它推到瓮里。猫很害怕,对着老鼠大叫起来。过了好长时间,老鼠估摸着猫也没有别的本领,就咬一下猫的脚,试试猫有什么反应。谁知那只猫竟然用尽全身力气,奋力一跳,从瓮里跳了出来,夹着尾巴逃跑了。

读故事,悟道理:

天赋再好,如果不加以锻炼和学习,也会退化,成为废物。

守株待兔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民,以种田为生。有一天,他下地干活,阳光太强烈,不一会儿的工夫就大汗淋漓,于是就靠在田里的一棵大树下乘凉、休息。可能是干活太累了,没一会儿的工夫他就进入了梦乡。

等他醒来准备再次到田里耕作时,突然看见一只兔子飞快地跑过去,正好撞上了刚才他睡觉的那棵树,结果把脖颈给折断了,死在树下。

那个农民跑到树下,把撞死的兔子捡起来一看,又肥又大,足有四五斤重。没有费丝毫力气就逮着一只兔子,农民心里就别提有多兴奋了,于是就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拿回家了。晚上,全家人美美地吃了一顿兔子肉,还剩下一张兔子皮。他开始异想天开:如果天天都能如此就不用再辛辛苦苦地劳动了,既有兔子肉吃,又可以把兔子皮攒起来到集市上卖,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想到这儿,他就忍不住心里的兴奋睡着了。

到了第二天,他又去到了田里,不过这次他可不是干活,而是等兔子。等来到了地里,在大树下等了一整天都没见兔子的影子,便悻悻地回家了。

到了第三天,他还不死心,又到大树下等,结果又没等着。

从这以后,这个农民就不想再干活了,他只一心一意想得到现成的兔子。于是,放下了锄头,每天坐在那棵大树下,老是等待着。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转眼到了秋天,他再也没有捡到撞死的兔子,可是田地却荒芜了,庄稼颗粒无收。可是再也看不见第二只兔子来撞树了。

读故事,悟道理:

不能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规律。妄想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的心理,是十分愚蠢的。

二人学弈

战国时期,齐王拿不出好的办法来治理齐国,使齐国不如以前那么强盛了,有人说:“大概是齐王的天资不够聪明吧?”

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听说了,就从植物生长的规律对这件事情进行分析。他解释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温暖的阳光而害怕寒冷的气候。如果在阳光下晒它一天,在寒冷的空气里一连冻它十天,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也一定长不起来,这就是‘一曝十寒’的道理。”

接着,他又对怀疑齐王不聪明的人说:“你不要怀疑齐王不够聪明。我和齐王见面的次数太少了。我偶然见他一次,等我离开以后,别人就陆续到来。他像植物一样被寒冷的空气包围着,被火热的太阳炙烤着,他虽有成长的希望,结果还是长不成。这不能说他天资不聪明。”

随后,孟子就人的天资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讲了下面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秋的下棋能手,人们都称他为弈秋。他的棋艺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非常高超,经过大大小小的比赛,他从来没有输过。久负盛名的弈秋认为如果自己死了,就没有人再掌握这些高超的棋艺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就招收了两个徒弟,要把自己的高超棋艺传下去。

下棋是一项脑力劳动,需要天资聪明,头脑灵活。在招收徒弟时,弈秋对要来学棋的人进行了智力测验,从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等方方面面考察。考试非常严格,经过层层的筛选,最后选出了两名智商最高的人,收为徒弟,其他的人都被淘汰了。

有幸成为全国闻名棋手弈秋的徒弟,被选上的两个人别提有多高兴了。能选出智商最高的人为徒弟,弈秋也十分高兴。

举行过拜师仪式之后,弈秋开始教两个徒弟学棋。

这两个徒弟的智商旗鼓相当,但是学习态度却是完全不一样。其中一个徒弟,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听弈秋讲课。另一个徒弟虽然也坐在那里听弈秋讲课,可是他的心早就溜走了。他心里惦记着天空飞翔的鸿雁,考虑怎样用弓箭把它射下来,弈秋讲课的内容,他根本没有听进去。

结果,两个人的学习效果也是大不相同:前一个徒弟成了弈秋棋艺的传人,后一个徒弟什么也没学会。

读故事,悟道理:

学习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即使拥有高智商和好老师,但是如果学习三心二意,也是一无所获。

负荆请罪

春秋战国时期的蔺相如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政治家,他出身卑微,原是赵国的一介寒士,赵惠文王时,因秦国向赵国强索“和氏之璧”,蔺相如奉命怀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完璧归赵。

后来在渑池会上,蔺相如迫使秦王击缶,使赵王免遭屈辱。他的大智大勇,举国钦佩,因此赵王十分器重他,一下子将他提升为上卿,地位与老将廉颇持平。

当时在赵国任大将军的名将廉颇看到赵王对蔺相如如此厚爱,便恼羞成怒,说:“我为赵国攻城略地,征战沙场、出生入死,大小数百战,屡建大功,才做了上卿。而这个蔺相如,出身低贱,什么才能也没有,光凭一条三寸不烂之舌,竟跟我平起平坐,叫我这张老脸搁到哪里去?”他还到处扬言,如果碰到蔺相如,一定得当面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了,就处处避开廉颇。他怕上朝碰面,就推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在大街上看见廉颇的马车迎面驰来,他连忙命人掉转车头让进小巷里。

蔺相如的部下看见主人对廉颇一再退让,也觉得面上无光,便相约要告辞而去。蔺相如劝他们不要走,问他们:“廉将军同秦昭王相比,哪一个厉害?”

“当然是八面威风的秦昭王厉害!”大家异口同声回答。蔺相如微笑着说:“对啊,就是这个威慑天下的秦昭王,我都敢当廷斥骂,羞辱他的满朝王臣。我蔺相如虽不中用,难道独独害怕廉将军吗?”

他目光炯炯环顾众人,又说:“我只是想到,强秦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如果我们两虎相斗,赵国就危险了。我的一再退让,是把国家安危放在前头,把个人恩怨放在后面。”

后来这番话传到廉颇耳中,他又羞又愧,深受感动,于是就脱光上身,背着一条带刺的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他一进门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请求蔺相如狠狠鞭打他这个狂妄无知的人,蔺相如急忙上前扶起廉颇。从此,廉颇和蔺相如建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将相和的故事也成为了千古美谈。

读故事,悟道理:

在危急面前,要识大体,顾大局,放弃个人恩怨,将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马夫之妻

春秋时期,晏子担任齐国的宰相。

有一天他坐着马车外出,经过闹市。俗话说:“宰相家人七品官”,因此给他赶车的马车夫高高地坐在驷马大车上,神气活现地挥着马鞭,扬扬得意地吆喝着。

马车夫的妻子在家门口看到了丈夫的行为,对丈夫大失所望,就关上房门,暗自流泪。等马车夫回到家里,妻子拿起了已经打好的包袱就要走,并说要同他离婚。

马车夫慌了,忙问原因。

妻子说:“晏子虽然身长不到六尺,但却是一国堂堂宰相,名闻诸侯,今天我看他坐在马车上,穿着朴素,低头沉思,态度谦虚;而你呢,虽然身长八尺,不过一个马夫。原本以为你会从晏子身上学到些优点,没想到你在心理上已经感到满足,看你赶车时那副神气和派头,就好像你是宰相!我不愿跟一个骄傲自满的人过日子。”

马车夫听了很惭愧,以后每次赶车,都十分检点自己的言行。

后来晏子无意中发现了这个马车夫的变化,他感到很奇怪,于是便问马车夫是什么原因使他的态度转变得这么快,马车夫如实相告。晏子称赞这个马车夫能够从善如流,后来推荐他当了大夫。

读故事,悟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有志者不自满,自满者无大志。

所树非人

春秋时期,魏文侯在位的时候,有一个叫子质的人因为做官犯了罪,魏文侯罚他永世不得踏入魏国半步。

于是,他不得不离开魏国北上谋生,辗转来到了赵国。

他觐见赵简子并说:“我算是看明白了,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对别人施恩德了。”

赵简子说:“为什么呢?”

子质愤愤不平地说:“魏国殿堂上的士、卿由我培养提拔的占一半,朝廷里的大夫由我培养提拔的占一半,边境守卫的人由我培养提拔的也占一半。谁料到如今殿堂上的士在君主面前说我的坏话,朝廷里的大夫用法律威吓我,边境守卫的人拿着武器拦击我,我已经心灰意冷了,所以我不再对别人施恩德了。”

赵简子说:“您的话错了。打个比方吧,如果春天栽种桃李,夏天就可以在桃李树下乘凉,秋天就可以吃到桃李树的果实。但是如果春天栽种蒺藜,夏天就不可以采摘它的叶子,秋天也只能得到它长成的刺啊。由此看来,结什么样的果实在于栽种什么树。现在是因为您所培养提拔的人不对啊,所以君子应该事先选准对象再培养提拔。”

读故事,悟道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人才的培养提拔应该慎重,就像种树一样,应该先择后种。

愚公之谷

春秋时期,齐桓公很喜欢打猎。

有一天,齐桓公外出打猎。看到一只梅花鹿正在低头吃地上的草,于是就拉弓搭箭向着梅花鹿射了出去,但是没射到,却使梅花鹿受到惊吓,疯狂逃跑。齐桓公紧追不舍,追着追着,追到一个山谷里。梅花鹿不见了,齐桓公也不知道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他知道自己已经迷路了。

齐桓公正在着急之时,看见一个老翁走了过来。齐桓公便问:“老人家,这个山谷叫什么名字?”老翁说:“这个山谷叫作愚公之谷。”齐桓公觉得很有意思,又问他说:“为什么叫作愚公之谷?”老翁说:“这是以我来命名的。”齐桓公更不理解了,就问:“看老人家的仪表,并不愚蠢啊,为什么说你是愚公呢?”

老翁就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这个老翁原来喂养了一头母牛,母牛生了一头小牛,小牛逐渐长大了。老翁把长大的小牛卖掉,用这笔钱买了一匹小马驹。一个年轻人看老翁放牧一头母牛,后边还跟着匹小马驹,就强词夺理说:“这匹马是我的,你偷了我的马。”老翁说:“这是我的马,你怎么说是你的呢?”年轻人说:“你前面牵着一头牛,后面跟着的却是一匹马,试问牛怎么会生出马来呢?这马是我的。”说完便把马牵走了。

乡亲们听说这件事以后,都认为老翁愚蠢,小马驹被别人抢走了,为什么不知道向官府去告状?这不是愚蠢是什么?于是,乡亲们都管老翁叫愚公。

老翁讲完了自己的故事说:“又因为我从小就住在这个山谷里,因此乡亲们就把这个山谷命名为愚公之谷。”齐桓公听后,也说:“老人家你确实有点愚蠢,你为什么就把马白白地给了他呢?”愚公也不向他解释什么,只是微微一笑,随后便用手给齐桓公指了一条回都城的路。齐桓公告别了老翁,回到了都城。第二天,早朝时候,齐桓公把这件新鲜事告诉给相国管仲。管仲听到这件事后,严肃地整理好衣服,拜了两拜说:“这是我的过错啊。

假如在唐尧时代,咎繇当法官,哪里会发生强抢人家马驹子的事情呢?那个时代里,如果被欺侮到这种地步,老翁也一定不会给啊。这位老翁知道今天司法不公正,所以就把小马驹给了那个不讲理的年轻人。让我回去整顿一下政事,使司法公正,保护百姓,严惩恶人。”

读故事,悟道理:

当政者应该思想敏锐,见微知著,从小事中看到关系国家治乱兴衰的大政方针。

后来居上

西汉时,汲黯、公孙弘、张汤三人都是汉武帝的臣子。当汲黯居高位的时候,公孙弘和张汤还是小官。后来,公孙弘、张汤都被提拔了,他们的官职和汲黯平起平坐,于是汲黯就处心积虑地在武帝面前去弹劾公孙弘和张汤他们,并且多次以莫须有的罪名毁谤他们。但是武帝不但不听他的话,而且还升公孙弘为相国,封张汤为御史大夫。汲黯看到他们的官位越来越大,已经超过了自己,这还不算,以前自己手下的属吏们也都和自己并列了,甚至有的还超过了他。汲黯就觉得很不公平,于是他就上朝去见武帝,见到汉武帝后,就抢步上前说:“陛下用人好像堆积木柴,后来者居上。”

汉武帝听了没有理他。

读故事,悟道理:

在一定的条件下,落后可以转化为先进,后来者可以居上。

望洋兴叹

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得扬扬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得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儿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我就是这样的人啦!”

读故事,悟道理: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学问是无穷无尽的,人们永远不应该骄傲自满。

黔驴技穷

相传古时候,贵州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商人从外地买来一头驴子,专门用船运了回来。周围的人听说了,都非常好奇,纷纷前来观看。过了一阵子,观看的人少了,但是贵州多山,驴子派不上用场,那商人只好把驴子放在山下。

有一天,山上下来一只老虎,猛然看见这头驴子,因为它从来没有见过驴子,觉得驴子的个头比自己高,腿比自己长,蹄子比自己硬,不禁大吃一惊:

“哎呀,这个庞然大物是什么东西?大概是神灵下凡。”老虎不敢暴露自己,于是慌慌张张躲进茂密的树林,偷偷观察驴子的动静。

第二天,老虎按捺不住好奇心,便试探着走出树林,想悄悄地走近驴子。谁知被驴子瞧见,猛然间“昂——”地大吼一声,吓得老虎拔腿就逃。

老虎拼命地逃了一阵,却发现后面没有动静,于是又小心翼翼地踱了回来,看到那头驴子还照样在那里吃草。老虎逐渐壮着胆子接近驴子,接连几次,老虎逐渐发觉这头怪物并没有多大本事,就连那空洞的叫声也已经听惯了,觉得虽然声音很大,但是并不凶狠。

于是,老虎越靠越近,又试着用脚爪去挑逗驴子,然后再用身子去撞它。驴子对老虎的这种挑衅有些受不了,恼羞成怒,撂起后蹄朝老虎踢去。这一踢可就漏了底,老虎灵活地躲开了,暗自高兴说:“好家伙,原来只有这点本事!”于是,老虎大吼一声,猛扑上来,咬住驴子的喉管。任凭驴子吼呀踢呀都无济于事了。

老虎舔干了最后一滴血,才满意地离开了。

读故事,悟道理:

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早晚都会被强者战败的。要想战胜敌人,就要摸清对方的本领。

滥竽充数

战国时期,齐宣王在位时喜欢音乐。在各类乐器中,他最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他觉得这种乐器古朴典雅,吹奏起来娓娓动听。齐宣王喜欢讲究排场,听竽也不例外。他每次听吹竽,都要组成一支三百人的大乐队。他给竽师的待遇很高,因此很多竽师都想到他那里吹竽。

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人,对于吹竽的本领一窍不通。他听说有这样的事,觉得三百人一起合奏有机可乘,决定也碰碰运气,说不准能够讨点赏金,于是,他就加入到合奏的队伍当中。他本来不会吹竽,每当演奏的时候,他就混在吹竽的人群中凑数,装模作样,鼓起腮帮,嘴唇翕动,做出非常卖力的样子,其实根本没有发出一点儿的声音。就这样,他也得到齐宣王赏给的丰厚薪俸。

就这样,南郭先生混了很多年,一点儿吹竽的技艺也没有掌握。后来,齐宣王驾崩,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受到他父亲的影响,也喜欢听吹竽。但是他的习惯和他父亲不一样,他喜欢听一个一个地轮流独奏。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生怕露馅,被齐湣王以欺君之罪刖足,所以挟着铺盖连夜逃走了。

读故事,悟道理:

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只会装腔作势,弄虚作假,迟早要露出马脚而被淘汰的。

山东公子

明朝时期,山东有个富家子弟,人们都称他为山东公子。山东公子因为家中富有,所以从小娇生惯养,特别好安逸,不喜欢劳作,不喜欢吃苦。即使路途很近,就在乡里之间,没有马骑也不肯走着去。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到京城去办件事。他挑选了一匹跑得又快又好的马骑乘,同时还挑选了一批又强壮又能干的仆人跟随。

一路上在仆人的精心照料下,他握着马缰绳上马,握着马缰绳下马,握着马缰绳走过险路,蹚过河水。由于马跑得快,仆人服侍得好,他每天都能走二百里路,然后住宿,得到舒适又充分的休息。他一路逍遥自在,心里十分满足。

有一天,他正在飘飘然之际,突然在路上蹿出了一伙强盗,抢走了他的马匹,抢走了他随身携带的金钱。身边的仆人一看情形不好,于是也乘机逃走了。他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茫然四顾,却没有一个人来救助他。

这时,山东公子左右为难。对于他来说,马匹、仆人和钱财是他出远门的依靠和资本,一旦失去这些能不痛苦吗?因为平时缺乏锻炼,他的腿脚没别人快,他的力气没别人大,前进不能,后退也不能,向左边看,左边没人帮他;向右边看,右边也没人帮他,难道就甘心死在沟壑里吗?

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心里想:我虽然无马,但我有脚。我的脚虽然没有别人走得快,但不是不能走。我身边虽然没有仆人了,但我身上还有力气。身上的力气虽然小,但还能支持住身子。别人走得快像飞一样地到达,我走得慢像砍断脚的残疾人一点儿一点儿挪动,也可以到达。别人可以在庚时到,我可以在癸时到。一个人只要不怕辛苦,不以落后为耻辱,虽然没有马和仆人的帮助,最后也会到达目的地。他仔细地思考了一阵,振作精神,决定回过头来靠自己了。

他想到这里,咬着牙从地上爬起来试着往前走。他的两腿肿了,脚掌磨出了茧子,他忍住了疼痛,忍住了饥饿,一点儿一点儿往前挪蹭,一直挪蹭了半个月才到达了京城。虽然中间经过了很长时间,晚些到达目的地,但他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到达的。

读故事,悟道理:

只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事情,即使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功。

孔融让梨

东汉末年的时候,在当时的北海郡有一个太守,姓孔名融字文举,他是孔子的后人,后来到朝廷做官,因为对曹操的很多做法不满,被曹操所杀害。他非常好客,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中朋常满,樽中酒不空。”

据说在他孩童时期,他的一个亲戚从很远的地方来到他家看他的父母,并且还带来了他的几个表兄弟,家里别提有多热闹了,妈妈叫他洗几个梨子出来招待客人。

于是孔融就在厨房里洗了几个梨,还分配好,一人一个,然后用盘子拿出来分给大家,可是这梨有大有小啊,怎么办?

只见孔融拿出一个最大的梨给了大表哥,然后按顺序把大梨全都给了比自己大的表哥们,这时候,他那个最小的表弟伸出手来管他要梨,孔融从盘子里又拿出一个大梨给了小表弟,小表弟高兴地跑出去玩了。然后,他自己拿出最小的一个梨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他的叔叔看到后就问:“你为什么把大梨给比你大的表哥呢?”

孔融回答道:“因为他们比我大,我得尊敬他们。”

叔叔接着问道:“那你比小表弟大,为什么你给小表弟也是一个大梨?”

孔融又回答:“因为小表弟比我小,我得让着他。”这时候,叔叔、父母都齐声笑了起来。叔叔说:“孩子这么小就懂得这么多,长大后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读故事,悟道理:

人要懂礼貌,就要从小开始学习,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邹忌比美

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位被公认的美男子,别人都叫他徐公。和徐公家离得不远,有一户人家,那家人的主人叫邹忌。邹忌也是一个长得还算魁伟漂亮的男子。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对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你看我和那个徐公比哪个漂亮些?”妻子答道:“当然是我相公漂亮了,他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呢?”徐公是闻名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更漂亮,所以又去问他的小妾:“你看,我和徐公比,哪个漂亮些?”妾也回答:“徐公虽然漂亮,但他离您还差得远呢!他怎么能和您比呢?”邹忌听到妻妾都这样说,感到很得意,心想:连妻妾都这样说我,那肯定就是我最美了。过了一天,有个客人来邹忌家拜访他,邹忌就摆下了酒席去招待他,席间,邹忌又顺便问了问客人:“你认为我和徐公比美,哪个更漂亮一点儿呢?”客人的回答也同样是徐公没有他漂亮。这句话使得邹忌更加得意了,他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漂亮了。又过了一天,徐公来到了邹忌家里,邹忌就把徐公的面貌、身材、姿态等各方面都仔细打量了一番,又暗中和自己相比,始终看不出他什么地方比徐公漂亮。徐公走了以后,他又去照了一回镜子,更觉得自己比徐公大有逊色。

邹忌为这事夜晚睡不着觉。他想了又想,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妻子对我有偏爱,当然要说我漂亮;妾呢,她是怕我的,所以也说我漂亮;至于客人当面捧我,那还不是因为他有求于我吗?”

读故事,悟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当权者要广开言路,不要被假话蒙蔽。

按图索骥

伯乐是古代有名的“相马”专家。

当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儿子很想将这项专门技能继承下来,以免失传。于是他把伯乐手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

《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垒起的酒药饼。”他就按照这一条,拿着经文出去“相马”,按照书上绘的各种图形,跟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

结果,找到了一只癞蛤蟆,用纸包起来,兴冲冲地回家报告父亲,说:“总算找到了一匹马,额头和双眼同书上说的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像垒起的酒药饼。”

伯乐听了,只好哭笑不得地对儿子说:“你倒是找到了一匹好马,但它太会跳,你可驾驭不了啊!”

读故事,悟道理:

一切事情都应该从书本和实际两方面出发才能获得成绩,不能从单方面去衡量某件事物的本质。

造父学驾车

西周时期,有个叫造父的人,他很想学习驾车,当时有个叫泰豆的人,他是国内驾车技术最好的人,于是造父就拜泰豆为老师,向他学习驾车技术。

但是三年过去了,泰豆也没告诉他如何驾车。造父用更加谦虚谨慎的弟子礼节侍奉老师,泰豆这才告诉他:“古诗中说:‘要做个好弓匠,必须先学会编簸箕;要做个好铁匠,必须先学会做皮袄。’你先观看我快步走,你必须走得像我一样快,然后才可以手握六匹马的缰绳,六匹马便可以驾驭了。”

造父说:“谨遵先生的教导。”

泰豆把造父带到院子里,然后就把木桩子埋在院子里的地上,每根大桩的横截面,仅仅能容下一只脚,每隔一步的距离设置下一根木桩,一根根木桩排成一条路。泰豆在木桩路上快步行走,反复走了好几次,一次都没从木桩上跌下来。

泰豆让徒弟也学习在木桩上走,造父跟随着泰豆学在木桩上行走,三天时间,就把泰豆的行走技巧全部学会了。

泰豆感到很惊讶,他说:“你真是很聪明!学习得多么快啊!”

造父说:“学走木桩,与学驾车有什么关系呢?”

泰豆说:“刚才你走木桩,得力于脚,脚又顺应心的指挥。把这个道理推广到驾车上来,使马缰绳和马嚼子协调一致,让车子走得平稳,通过对马嚼子的控制使马车的快慢速度适中。正确的法则在心中,控制马拉车的节奏由手来掌握。这样,内心懂得驾车的法则,对外又能适应马的脾气,因此就能做到进退如同木匠的墨线一样笔直,转弯就能合乎圆规矩尺的要求;上道跑远路,力气也用不完。这样,你就能掌握驾车技术!”

造父问:“这就能成为最好的驾车手了吗?”

泰豆解释说:“你要牢牢记住,马嚼子、马缰绳、手和心之间的关系是:让马嚼子、马缰绳的控制和手的操纵协调一致,手的操纵又顺应着心的指挥,这样就可以不用眼睛看,不用鞭子赶,心里悠闲自得,身体端正不歪,六匹马的缰绳有条不紊,二十四只马蹄踏在路上不出差错。做到这样,车轮和马蹄不论到达什么样的地方,无论是崎岖的山路还是平坦的原野,都是一样的,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危险了。这就是我全部的驾车技术!”

后来,造父果然成了周穆王的最优秀的驾车手。

读故事,悟道理: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只要基本功扎实,做事情便能得心应手,学习知识更是如此。

囊萤和映雪

晋朝的时候,有个穷书生名叫车胤,家贫买不起灯油,夜里读书,就捉萤火虫装在纱袋里照明。还有一个人名叫孙康,冬天常常站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读书。

于是,这两个人苦学的名声被人们到处传颂,大家都将囊萤和映雪作为学习的典范。

有一天,孙康去拜访车胤,正好车胤不在。

孙康问家人:“主人到哪儿去了?”

家人回答:“到河边捉萤火虫去了。”

过了几天,车胤回拜孙康,只见孙康背着双手闲站在庭院中。车胤问:“你怎么不读书呢?”

孙康仰头看天说:“我看今日这个天色,不像要下雪的光景。”

读故事,悟道理:

名和实应该是统一的。但有些人做出了某种成绩以后,在名誉面前飘飘然,变得只图虚名,不务实际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夸氏国的老师

从前,有一个国家名叫夸氏国。

这个国家里有一个道德、学识都出类拔萃的人,国内的很多读书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拿着书本去问他,他经常为这些读书人解答难题,没有不知道的;还有人向他请教琴棋书画等技艺,他没有不娴熟的。

从古至今的郡县设置与废弃、国势的兴衰、政策的对错等等,他没有不通晓其中缘故的。诸子百家的学说和各种离奇古怪的传说,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可见他是个博学多才、见解不凡的人。

有一天,他的邻居对他说:“您这么有学问,为什么不去别的国家走走?去教别的国家的人一些知识,说不定你会很出名。”

他心想:也有道理,出去又能见世面,而且说不准可以收很多的徒弟,让全天下都知道自己的名字,这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好事。

于是,他就离开了夸氏国,到各地周游。他到一县,一县尊敬他;他到一州,一州都把他当作奇才;他到天下,天下的读书人都深感惭愧地说:“我们见到这个人,都感到自己枉为读书人了啊!”

这些读书人跟他到北方游历,愿意做他的弟子。这个夸氏国的人便当上了他们的老师。

这位老师出门坐着舒适的车子,平时坐在讲堂上。众多弟子来听他讲学,他坐着给大家讲授。

他对弟子们说:“我对于学问,也不是万事万物都精通,但我掌握了做学问的要领。大家如果想学习我做学问的要领,可以向我来提问。”弟子们纷纷提出问题,他都一一予以回答。

众多弟子得到了他的学问和他的书,课后都认真阅读老师的书,勤学苦问,深入研究其中道理。

不到一年时间,弟子们全都把老师的学问学到手了。可是他的学问只是向外传授,却没有自我补充和更新,他的才能只有对外付出,却没有增长。他的学生中不乏有非常出色的人才,甚至有些大有超过老师的势头。处在这种境地,他不但没有危机感,反而心中暗想:“我既然成为天下人的老师了,还辛辛苦苦地学习干什么?”

从此以后,他苟且偷安,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只图享乐。后来,弟子又回来向他请教,他的解答也没有超过从前的见解。弟子们很失望,都纷纷离他而去。没有了弟子,他也没法混饭吃了,只好回到夸氏国,国内的人见他灰溜溜的样子,也都不再对他以礼相待了。

读故事,悟道理:

人在事业和求知上不能有满足,因为满足已有成绩,就会不思进取,必然会被社会淘汰。

同类推荐
  • 可怕鬼怪的故事

    可怕鬼怪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成长是每一个孩子必须经历的人生旅程。孩子的成长承载着生命的所有质量,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也许一件小事就能够改变命运,也许一个充满智慧的故事就能够改变人生。《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入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 麻辣一家亲(慢慢长大系列)

    麻辣一家亲(慢慢长大系列)

    李多乐为寻找妈妈的微笑和李多米他们一起策划了代号为“蒙娜丽莎”的秘密行动,结果弄巧成拙;家里出现灵异事件,李多乐居然找到捉鬼秘诀,演绎了一段搞笑的捉鬼故事;为了在妈妈生日这天给她一个惊喜,李多乐他们别出心裁和爸爸一起来了个整人段子……这一家子谁的搞笑细胞最多?谁整的点子又麻又辣?一家人的亲情互动全都展现在你眼前。
  • 盘古与透明女孩

    盘古与透明女孩

    小当的同桌小顽经常讲他表哥班上的女生在一家游乐园里消失不见了。一天,他们进了那外游乐园,接着他们变了:小当老是自言自语,小顽的意识则被老蜘蛛控制。不见踪影的女孩苹果告诉小当一个秘密:盘古一直躲在蛋壳里工作,她说再有五天,天地分开的一刻,就是她和小蛮骑上木马复活的时候。可是老蜘蛛有了一个阴险的打算。
  • 告诉你,我是外星人

    告诉你,我是外星人

    《无敌熊告诉你,我是外星人》一书是“阳光姐姐美美熊”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共六本,按照不同主题分为:无敌熊、勇敢熊、孤单熊、成长熊、奇异熊、温暖熊。每本书根据各自的主题,收录与之相关的4~5篇作品,其中一篇为“阳光姐姐”伍美珍创作,同时挑选了“阳光家族”小作者创作的精彩小说。本书是“阳光姐姐美美熊”系列之一的“无敌熊”,书中收录的故事以大无畏的“无敌”为主题,由“阳光姐姐”伍美珍原创的《毛毛和木乃伊》领衔,携手“阳光家族”明星小作家们为小读者奉上一组既无畏又暖心的成长故事。
热门推荐
  • 一世轮回:神之命运

    一世轮回:神之命运

    命运之神雅怜儿,自愿接受前代轮回权杖的考验。被封了记忆,重生于轮回大陆,她名:云怜儿。她有了父母,有了哥哥,她什么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她的容貌和冷冰冰的性格。话说你这么冰真的好么?不担心交不到朋友么?好吧,狂拽的命运之神不需要这种东西。可依旧有多少个人···不,是多少朵横冲直撞的桃花趋之若鹜,果然,命运之神的魅力无人可挡。话说作为一个神,就算重生也是可以开外挂的么?等级修为蹭蹭涨根本停不下来!宝物丹药神马的更是主动送上前!好吧,神就是神,不是咱们这辈凡人们可以比拟的。且看命运之神如何征服轮回,成就创世!
  • 逃婚千金:滚开,花心坏总裁!

    逃婚千金:滚开,花心坏总裁!

    她,贺兰优,泼辣外加粗线条的火爆女警。最讨厌的男人:花心。他,尹赫莲,纵横商业的巨子,视女人为玩物,花名远播,世人皆知。拒绝欢好的女人:泼辣。相遇时,火星撞地球,水火不容。相爱时,甜甜蜜蜜,天崩地裂,你侬我侬。两年后,贺兰家族的继承人那个小家伙竟然对着他喊爹地,咋回事?
  • 吞噬武神

    吞噬武神

    偶然得到一本旷世元法,蓝泽重生于武神大陆,为了心中的执念,他立地成志,誓要站在这大陆巅峰,从此吞噬苍穹!后万族苏醒,群雄逐鹿,强者无数,在这处处危机的武神大陆,蓝泽一手乾坤,一手吞噬,在无数强者的压迫下,频频突破,逆天而上!且看蓝泽如何掌控天地,逆乱苍穹,一人独战百万敌!武神之路,嚣张为王!
  • 梨花落雨尽芳休

    梨花落雨尽芳休

    她,男权社会的一代女帝,9岁登基,无尽荣华的背后,又是何等心酸?他,女帝治下的首任丞相,14岁拜相,惊才绝艳,风华无双,甘为人臣又是所为何故?风起云涌,当他乱世称霸,问鼎天下之日,她,又该何去何从?
  • 纵横巅峰路

    纵横巅峰路

    一位曾经在巅峰的少年,因为一次大战陨落他是否能重新回到巅峰巅峰
  • 网游:女孩,放开那只禽兽

    网游:女孩,放开那只禽兽

    (正文完)【蓬莱岛社团出品】榜上有名怎么了,不还是把帐号拱手让人了?玩个小号就自在了?不还是被系统给耍的团团转?15级的新人背负着罪恶值,整天顶着红名跑她容易吗?好不容易走狗屎运拿到了门派掌门信物,结果只要死亡等级就清零,这不是坑爹呢?!“身为我的徒弟,你自然是只能被我杀。”多么狗血而少女的对白,只是,师父,为嘛你刚说完这句话就真把我给杀了呢?!并且爆走了身上唯二的装备,难道您是要您的徒弟以后穿着肚兜满地图的跑吗?在游戏里,总有那么几个奇葩,那么几个极品。最让她憎恨的却不是名单上打算封杀的仇人,而是设计组的那群J人。“女孩,放开那只禽兽!让我先来!”“……”“……你为什么杀我。”据说,那天的夕阳特别的红。据说那天,榜上的某高手,被人杀白轮回去了……【温馨提示】女主网游,全文走轻松路线。存稿丰富,更新稳定。
  • 帝后谋

    帝后谋

    三年前,南泱下嫁给草包美人四皇子,助他登基,其后却垂帘执政,毒害亲夫,天下唏嘘——真狠!三年后,南后被废,第一权贵之门南家举家流放,皇帝亲手弑妻,她却死而复生,天下又唏嘘——你妹!我们的宗旨是:像开挂一样虐小三,顺带和皇帝来场说谈就谈的婚后恋爱。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右眼的雨滴

    右眼的雨滴

    魔法师会写出不一样的好作品,魔法师的作品会更好因为有你们的支持!
  • 混沌一体

    混沌一体

    万物皆有生命,混沌乃万物之起源,然混沌也有生命?为何佛会与杀戮为伍?为何混沌一体天下不容?且看黑社会出身的主人公陆帆孤身抗战天下,在无穷无尽的追杀中如何踏上峰巅之上!男儿志在四方,应有血性;儿女情长,自当温柔!前方有路,我必走之;前方无路,我必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