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调职业规划重要性的时候,我们开门见山就讲到了经营关系是我们生存之道的基础,未免显得唐突而庸俗,我们先抛开关系这样一个很多人都深恶痛绝的字眼,来看看几个最常见的职业规划误区。
一、你的爱好不一定要变成工作
“我到底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呢?”“这不是我喜欢的工作!”——这是我们工作中最常见到的问题。工作和爱好的关系,需要尽快理清,这也一直困扰着很多职场人士的职业发展。特别对于刚开始工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第一句话不是告诉你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就是自问“我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
在咨询我职业规划问题的朋友中,很多人都说自己喜欢人事或者行政工作,而具体人事和行政有什么区别,他们各自的工作执掌是什么,却鲜有人能说得出。在他们的印象中人事的主要工作就是招人,不断的面试再面试。实际上一旦做了人事工作,很快就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于是很快又要重新定义自己的职业爱好重新选择工作,这就落入不断追求和不断改弦易辙的死循环了。
爱好,我们每个人都有,但千万不要将成功的职业方向理解成满足你个人爱好的那份工作,实际上那工作根本就不存在。同样,当你一份工作做得得心应手,在单位做事游刃有余之时,也要记得千万不要爱上你的工作。
工作就是工作,为单位劳作来满足企业运营和最终赢利等目的的需要,而爱好是满足你私人快感的一种利己主义的追求,前者为老板和股东服务,后者以满足私欲为宗旨,两者的动机并不相同。即使偶尔能够统一,却也是貌合神离,这样的一份满足你个人爱好的工作也将很快消失。
工作是为了满足你所在的企业赢利的需要,它本身是赤裸裸的赚钱机器中冰冷的一环,而爱好是满足你的私欲,是你个人利己主义的载体,两者完全不同。
二、适合自己的,才能作为工作
当你爱上你的工作的时候,就跟你厌恶你的工作之时一样,这种感情同样不可取。将“我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改成“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这才是我们探讨职业规划的先决条件。
那么,“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呢?”
我们来以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为例,阐述职业规划的大致方向。职业规划以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开发自身潜力并最终实现事业发展甚至财务自由为目的,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而是通过谋划来达成的生存之道。说白了,工作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自己更好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去提升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质并实现个人价值,最终回赠社会。
在本科毕业前首先会出现两次传统的职业突破机会,一为考公务员,二为考研究生。
从报考比例来看,大家都趋之若鹜,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你大可不必去强调自己是否喜欢做公务员是否看好研究生的就业,但至少毕业之前的这两次职业突破机会,最好都不要放弃。在这两个尝试都未果后,接下来等待你的就是更大众化的道路——毕业后进入就业市场。
由于国家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进行了大学扩招,10年以来大学招生规模不断膨胀,从每年几十万猛增到接近千万的入学名额,相应的大学录取比例也从十取一提高到全国平均60%以上的水平。可见,读大学来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已经拓宽成万马齐进的阳光大道,说明激烈的竞争将不在高考那三天发生,而是推迟到进入社会就业的那一刻。当初高考后的“金榜题名”和“名落孙山”是对于学生成败的判断,而现在则演变为大学毕业进入就业市场后职场发展的优劣比较。
因此,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对于成功事业的追求,要远远胜于当初对于高考高分的崇拜。从此,事业为重将成为所有中国人包括大学生的人生信条,无论男女。男怕入错行,女人同样如此。本书对于职场人生规划的探讨,则恰逢其时,这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无论做公务员,还是考研继续攻读,抑或是直接进入就业市场,请记住,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三、清楚你的生存之“道”
回到我们所讲的生存之道。在考取公务员和考研这两次机会全部错失或者放弃之后,你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对趋势的把握来改写人生。那么有哪些生存之道呢?我们按照资本的顺序来大致细述下各种常规的职场角色。
1.创业
在一切资源相对公平的理想状态下,如果你有充足的资本那么以资本来产生资本则是最好的选择,比方说开创自己的公司来赚取利润,这就是所谓的创业。当然如果你没有现金资本,那么有着很好的“知本”也同样是资本,可以创业来赚取更大的收益,比方说靠你的金点子,靠你敏锐的市场前瞻性嗅觉,甚至是某个能够市场化的技能照样可以创业。很多人就是后天取得了知识资本后写了上千次的创业计划书最终吸引风险投资资本,从而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人生。再比如说这些年有许多大学生开始创办公司,他们中有许多在大学生创业竞赛中,凭着优良的商业计划书以及政府和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或者资金支持,用来创业的成功案例。创业是最好的就业方向,在本章第五节有更详细的描述。
2.销售
在现金资本和知识资本都缺少的情况下,我们能够看到的第一个以公认的能力和辛勤劳动为基础的行业就是销售,这里先不谈销售策略以及技巧细节,而是侧重销售成功率以及公平性的分析,从而为想进入销售行业打拼的人提供参照。
所有工作中,最接近创业的职业就是销售,和老板一起赚钱。销售这个行业依赖于销售的能力,主要以市场业绩说话也就更加公平,它有两个并不为人所知的特点。
一就是很多销售是没有提成的。我们可以从最上游的原材料到最下游的终端制成品来看,越往后其附加值越高销售难度也自然越大,所以越接近原材料的销售比方说钢铁公司的销售就基本没有提成,再如水电煤气公司的销售。而终端销售比方说牛奶、啤酒、大型设备、车、房等,这些商品的销售才是有提成的,再到竞争更加激烈的甚至需要去上门推销的,比方说保险、广告、信用卡等,有提成则是必需的,否则没有提成等现金激励谁还去做这么辛苦甚至要上门推销的工作呢?
以上两种都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实际上包括各种工业半成品在内的各行各业,是以底薪加提成的薪酬方式来对销售人员予以奖励的,底薪与提成的多寡关键看所销售产品的市场竞争充分度。
销售的第二个特点就是门槛比较低。这也成为许多人找工作未果后的选择,而销售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也是所有职业中最高的,想进入销售行业的高学历人士最好有足够的抗压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当然销售的道路是越走越宽,特别是一个公司里面能够与老板称兄道弟,甚至平起平坐的非销售经理莫属。而且销售的职业未来相当广泛,最上一直到执行总裁的职位甚至自己创业自立门户都是销售未来晋升的选项。假如你有足够的胆识,耐挫力强,也不怕吃苦,那么选择做销售则是能帮助你尽快实现财务自由的好决定。
3.包装和物流
沿着资本传输的路径,我们看到了在销售价格中最后被加上的就是包装和物流的费用,包装是个将来还会继续壮大发展的行业,而物流特别是点到点的运输将会在网络经济中发挥中枢的桥梁作用。一个公司的包装和运输物流部门,因为更偏重于体力劳作的关系而且本身属于耗钱部门,往往得不到重视,而这就给我们学历不高的人一个职场生涯向上的突破口。记住,如果学历不高,物流与包装方面的主管将是你可以全力争取的职位。
4.采购
在一家制造型公司,其最大的成本来自于原材料的采购,因此作为替公司花钱的部门,采购部就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将采购部按照采购种类分成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前者采买公司所需的原材料,后者去洽购公司所需的日用品以及设备和耗材还有各种服务。
直接采购因为金额大且大多需要定制所以成本压力大,聪明的老板都知道直接采购的成本每节省1元钱就相当于前端业务部门增加100元的销售额,因此越是大型的公司其采购部门得到的重视程度越高,而选择供应商的决策权就越是分散。所以这种采买原材料的采购并不好做,而且面对内部多部门的监控和权力斗争以及外部供应商的挑战而步履维艰,需要很强的逻辑分析和沟通协调能力才能胜任。间接采购的预算相对宽松,且选择供应商的流程简单,因此这种间接采购的成本压力以及工作压力相对较小。
采购事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一个公司的采购总监,鲜有做到副总或者更高职位的,这个是采购行业的局限性。
5.研发工程师
采购价值中的最大部分也就是大致超过70%的成本是由研发部门决定的,因此一个公司的产品研发部具有相当的权威。研发部门的人员主要分为机械设计工程师(ME)、电子设计工程师(EE)、软件设计工程师(SE)以及应用工程师(AE),对于技术的要求以应用工程师为最高,通常也是技术总监的候选队伍。
我们在选择做设计工程师的时候需要注意“研发”二字。能进研发部门是最好的,他们在所有工程师当中薪水市场价位相较而言更高,在求职时也最抢手,也最容易实现内部升职。
6.其他
销售接到订单,采购根据设计的要求买来原材料,下面一个增值的环节就主要发生在制造部门。制造主要分生产、测试、质检、计划等部门,特别我们要记住的是生产工艺部、模具部、辅料部、维修部、厂务部等与制造相关的部门都属于制造部,其包括人力成本在内的预算全部算在制造费用中。
在如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以及企业更注重降低制造成本的环境下,这些部门的预算将非常紧张,先不谈加薪的机会少幅度小,单是从同样工作年限的工程师薪资水平来说,制造部门也比研发部门低很多。在我们择业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你的职位决定了你的工资。制造属于辛苦的运营部门,厂长通常在外企被叫做运营总监,但是也许几百个制造人员中几年时间才能成长出一个运营总监,最后被提拔的机会也相当渺茫,所以尽管中国现在是世界的制造工厂,但我们在做职业规划的职业定向时,最好还是避免将制造部门的职位当做自己的首选。
在制造部跟销售部之间通常会有个衔接和协调的部门,这就是项目部,以专业的项目管理为中心,以新产品产出为工作核心的项目管理人员。当然,很多小公司的项目经理都是由其他部门经理来兼职,甚至不设项目组。因此项目经理的市场需求量不大,但这个职位很能锻炼能力,特别是沟通技巧以及管理和协调能力。
其他更多的部门,比如我们常说的人事部、行政部、财务部、法务部、关务部、客服部等,包括公关部在内,都属于公司的非制造部门,其预算大多算进公司产品中的管理成本,薪水范围位于研发部和制造部之间。
上面我们大致探讨了各个行业的自身特点,下面我们对其进行一下总结。与制造相关的工作岗位(生产、测试、质检、计划、仓管、物料、生管、工艺、模具、辅料、维修以及厂务等),由于先天的原因其薪资水平相对较低,晋升的概率也较小。而属于企业核心的研发岗位(软件机械电子系统等工程师和项目管理人员)属于高薪领域,因为得到足够的重视并相对有富余的预算。包括销售、采购、人事、行政、财务、法务、关务、客服以及公关人员在内,被定义为一般管理类岗位,他们的薪水等预算直接决定着企业销售价格的高低,在公司内属于中等薪水范畴,也是当今“白领”所在的主要部门。但一有公司转产关停或者出现经济危机这样的大事,“白领”则首先成为裁员的重点区域,我们在谈的“白领失业潮”也不是空穴来风,光鲜的白领称谓有时也只是虚有其表。
这样分类讲解后,各位就可以对照自身现在所处的职位以及将来的职业方向做一下思考和规划,更重要的是加强自己在这样的职位上的生存之道了。
你的爱好并不需要变成你的工作,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也列出了一些典型的工作岗位,也许有些职业规划误区被你忽略。
大家可以对照表2-2,这就是一个岗位选择图谱。在毕业之前,无论是去当公务员还是继续深造读研究生,这两次考试机会都不要放弃,都是我们推荐的道路。反过来,如果你毕业之后再去争取考公务员或者考研,则不是我们所推荐的,因为你错失的是时机。
TIP 对我们于优毕先业推之荐后的的是职研位发选类择岗,位最。好至避于免所制谓造的型“岗白位领,”岗位,我们将之归类为“半推荐”类别,这是因为这部分工作因其自身在市场中的张力,极容易跳槽,替代性较大,而且每家公司相同岗位的薪资差别较大,这就给了这些白领更多的工作和晋级的机会,但是失业和跳槽的风险显然也在增加,他们的薪水正处于中等层级,所以属于半推荐的工作岗位。
大家可以对应本节上文的描述,好好研究自己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岗位,再来问问自己“我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很显然,你该找具有“推荐”标签的工作,至少也要从“不推荐”的岗位中早日走出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