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2000000014

第14章 情结

昨日中午十二点出门,晚上八点半采访归来,饥渴疲惫,困兽般倒在沙发上一觉睡到零点。肚腹里楚歌阵阵,战鼓轰鸣,浑身无力,轻飘飘的无力。哦,原来吃过早点就上机,本想早早吃过午饭赴约拜访启骧先生,可刚打开电脑,侄女她们上视频,接通了楚河汉界,一通海聊……

清晨,赶紧打开电脑放光盘,一边听着启先生字正腔圆的京剧《窦尔敦》,一边欣赏先生的《爱新觉罗·启骧、李味辛伉俪书画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启先生的书法,有其堂兄启功先生之风骨,圆润饱满,堪称当代书界一绝。所书的唐诗宋词,皆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以这样的书法书写出来的经典诗词、儒家启蒙教育经典,读之,品之,赏心悦目,舒服!游目骋怀,似见古人青灯长卷的古朴画面,犹闻温馨的琅琅书声,童真童趣,萦萦心间……

爱新觉罗·启骧,字腾伯,清雍正第九代孙。艺如其人,举手投足优雅倜傥。家学渊源深厚,从小耳濡目染、勤习苦练,终成正果。先生的行书“见贤思齐”“至诚如神”“乐观益寿”“厚德载福”洒脱稳健,正、行、草书的“飞风家”出手不凡。

我与书画结缘由来已久。初读小学,老师命写毛笔字描红,我便大模大样地拿着父亲金光闪闪的黄铜墨盒,在同学中间颇为自得。字没学出来,每天涂抹个大花脸,两手黑黑。没出一学期,墨盒丢了,字也不练了。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不敢把字拿到人前,直到下乡担任团干部负责宣传,写通讯、出黑板报,逼得我不得不急用先学,利用闲暇练字。每在田间地头休息时,随便找根草梗在地上划,晚上回家在灯下写……可写来写去,总不像样。

毕业分到山东,工作中要制图,地质构造图上的地形地物、道路河流、数字标注……要求极严,或隶书或仿宋,或等线或黑体,都有成规。师傅的字那么秀美,我的不成体不成样儿,实在不敢往图上摆,这才狠下功夫,每天晚上去办公室练字,直到十点、十一点。那时候,解释组随地震队辗转迁徙,住在山东辛店老乡家里。冰天雪地里,一有动静,犬吠四起,同志们送我回宿舍。毛巾冻得硬邦邦的,一个小煤火炉还不会生,一屋子烟呛得鼻涕泪水直流,点出炉心里一点点火花,两手护住这点火种,温暖了前心冻凉了后心……后来,业余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魏晋唐宋大家、扬州八怪,西安碑林、泰山摩崖石刻,现代大家潘天寿、徐悲鸿、石涛……中华书画艺术深深地吸引着我。于是,《芥子园画传》松竹梅兰、魏碑、汉隶相伴晨昏,毕业时竟获优秀学员荣誉。

对于书画,虽也曾参展获奖,但身在新闻行业脚步匆匆,有理论少实践。心里那种爱恋,那种说不清的牵念一直伴随着我。在大街上看到牌匾字号,都是某一方的书法精粹,便也口念手摩。每有书画展览都要抽空去看,每每看得如醉如痴,累得腿脚酸痛,饿得肚子咕咕叫,人家要清馆了,才醒过神来。再后来,为我编辑的报纸版面约稿、采访、美编,经常接触一些艺术品和大家,就更割舍不下了,竟有点不务正业的味道,常常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编文艺副刊,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摄影、版式设计,为机关创作黑板报,版面布局、美术字、刊头栏尾,都需亲为……每有所得,就感到从未有过的惬意!

其实,也谈不上别的,就是喜欢,就像自然界里的花草虫鱼总让我陶醉一样。

以前写过书法大家谢德萍,艺术大师徐悲鸿及其家人,书法家罗杨、黄金元、纪怀昌等先生的艺术人生,令我神往,也对年轻的探索者久久凝眸。军旅画家—画云圣手赵军安、工笔画家师晓龙、羽毛画家黄志祥,也曾写过农民画家李凤兰……有的是名闻遐迩的大师,有的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或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草根族付出的艰辛更令人感动。

赵军安,陕西户县人。童年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兄弟姊妹多,常常饿肚子,整个夏天都吃不到一口西瓜。别人吃西瓜,他躲得远远地看着。人家吃完走了,七岁的孩子悄悄走过来,捡起瓜皮躲到一边,啃着上面所剩不多的红瓤,香甜至极!那时食用油凭票供应,每人每月二两。母亲炒菜时,用绑着麻钱的筷子在油罐里面蘸一下,在锅里转转……可他就是喜欢画画!几十年不懈地努力,获全军六十多次大奖,现在是师级画家。

师晓龙,河南开封一农家子弟,他的工笔牡丹与宫庭画几可乱真。靠打工或在家乡办培训班支撑着京城的画室,画得很苦……如今,他的画作已多次获奖,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黄志祥,这位走出大山的四川开江人,考进京城的大学学服装设计。过了十八岁的他,不忍再花父母的血汗钱,自己打工挣钱读书。三百元买个旧洗衣机,每天收来脏衣服,边吃饭边洗衣。第二天上课时,顺便将洗净叠好的衣服送回去。汶川地震,他卖血、捐赠……毕业了,在京城打拼了一阵子,回到家乡发展,养殖珍禽、家禽。看到那么美丽的羽毛白白扔了,真是暴殄天物!从而萌生了作羽毛画的念头……

或许,由于自己对美不解的情结,导致了对草根族的不懈追求而格外感动。尽管大师—那些华光闪耀的恒星堪为吾师,而芸芸奋斗者的故事,也令人心酸、心痛,产生共鸣。总想以自己柔弱的小手抚慰他们的疼痛,给他们当啦啦队—后生们,加油!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

    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读名家名作就是大师的心灵在晤谈。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
  • 逝水流痕

    逝水流痕

    这些文字散碎芜杂,是我这些年屐痕和精神的一种扫描。我把它们整理出版不企望它能行传于世,岁月的流逝和过往的经历让我不敢对明天的事情寄予太大的希求,我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与文字相拥,但过去的我愿意交给朋友们评说,毕竟它是我这些年来的遭际和感怀,被动的和主动的一些行为的原始记录,也是我动荡尘世的一场难得的闲情。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说起孟浩然(689—740),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他著名的五言绝句《春晓》(按,题应作《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确,这首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图画的小诗,几乎我们呀呀学语时便牢牢地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我们许多人启蒙教育中接受的第一首诗。因而,对于这位写出了伴随我们许多人成长的诗歌的诗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他的诗世界,在对他作进一步了解的同时,继续从他的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这其实也是我们评解孟浩然诗的目的所在。既然如此,还请先允许我们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作一概括的介绍,作为前言,弁于其首,权当是我们立足自己的理解为读者所描绘的孟浩然的画像吧!
  • 耳边奔跑的花田

    耳边奔跑的花田

    《读·品·悟·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耳边奔跑的花田》是林卓宇的个人选集,文字从从容容,而且还有一点老辣的意味。他的这份老成持重不仅表现在文字上,而且表现在他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上。恋旧,或者说怀旧的情结,在他的文字中也占了不少的比重。人世的沧桑,世事的变迁,都会在他的心灵上发出或轻或重的声音来。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迁徙,小小的搬家,也会让他发出一阵如梦似幻的感叹。
热门推荐
  • 复活节岛的巨石阵

    复活节岛的巨石阵

    失窃的天神钥匙,可怖的地下迷宫,苏醒的远古战神竟然是机器人……还等什么,翻开“奇迹之旅”你就能得到一次前往神秘遗址的机会!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旅途!数轮挑战智力的头脑风暴。
  • 绝世特工

    绝世特工

    他有着杀手和特工双重身份的男人。他驰骋战场,作战世界。看他如何杀敌饮血,看他如何温柔缠绵.他背负世界第一杀手的头衔,面对狠毒的敌人,直到取下敌人头颅为止。他步步艰辛,最终站在世界巅峰。
  • 误惹腹黑校草:重生18岁

    误惹腹黑校草:重生18岁

    她是懦弱的名门千金,含冤而死。重生18岁,后母伪善,继姐打压。看她辣手催死白莲花,一手虐死绿茶婊。从此笑傲江湖!
  • 江山为聘:夫君太妖孽

    江山为聘:夫君太妖孽

    她本是21世纪一位天才学者,穿越之后却变成了大家取笑挖苦的对象,说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廉耻,竟敢窥视邪尊。某女微微一笑:“从现在开始,邪尊脱了衣服追我三十里,我要回头看一眼,我就跪舔他。”邪尊摸了摸下巴:“她真是这么说的?”某手下:“属下亲耳听见!”不久之后,某女跪在邪尊大门前:“开门啊开门啊,我知道你在家!”
  • 魔天界

    魔天界

    天地孕育之灵伴生魔灵泉,百万世纪罕见修罗族再次临世,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来,天才泛滥的一个时代,一个世间少有的种族的出现,诸王的时代。九地界,三天界,一神界,上古世纪神魔大乱,这是末日还是新的开始!
  • 做最真实的自己

    做最真实的自己

    忘记失神了多久,徘徊过多少橱窗。试图逃脱平凡的生活,却越陷越深。当所有的波澜起伏风平浪静,我用真实面对余生。心若浮尘,锦瑟无端。人的一生相聚亦难别亦难,并不是心心相映的两个人就一定会在一起,之间总是会有想不到的阻隔,让人欲罢不能。做最真实的自己,活得潇潇洒洒。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第三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第三辑)

    本文以传统社区研究的“场域论”为基础,探讨网络传播中场域性互动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文章首先从传统社区传播的场域性特征出发,探讨网络传播的社区性和场域性。然后分别分析了传统门户、BBS论坛和私人博客等三种主流的网络传播的场域性互动、意见表达和舆论形成的特点。最后结合“张殊凡事件”、“王石捐款”事件以及“黑砖窑”事件,探讨网络传播中的场域性互动对社会舆论从虚拟到现实的影响。
  • 龙王驾到

    龙王驾到

    或许是看破尘世,一浪接一浪的战事,一场又一场战争撕破龙星的安宁。那夜,他那无声无息的泪又刺痛了谁的心?
  • 我忘了自杀的原因

    我忘了自杀的原因

    如果我没有放开江阳的手,他就不会死。如果我没有答应帮助江南驱逐江阳的灵魂,他就不会因为对我失望而沦落为怨灵。没有如果。从我放开抓住江阳的手那一刹那,我跟他的结局就注定了。注定绝望。注定痛苦。回过神时,我已经站在了教学楼顶楼。我站在江阳曾经跳下去的地方,透过栏杆看见追过来的江阳正站在楼底,抬头直直地注视着我。我想起江阳临死之前跟我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我等你。他其实一直都在等我。我来了。
  •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