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1900000051

第51章 仁孝尊亲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周朝在封建时,按照功劳大小,分别把姜太公和周公封到了齐和鲁这两个地方。周王朝的这种封建,虽说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也确是能够辖管其阔远疆土最有效而且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对于稳定和巩固周统治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齐与鲁两国自然、人文环境以及先齐和先鲁文化的差别,特别是建国方略的差异,形成了既彼此关联却又走向各异的文化风格。鲁文化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仁者型文化系统。而齐文化则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形成的智者型文化体系。孔子在《论语·雍也》里对齐鲁两支文化作了这样的概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明确了两支文化的特质。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齐俗急功利,喜夸诈,乃霸政之馀习。鲁则重礼教,崇信义,犹有先王之遗风焉。”除对两支文化特质作了更形象的阐述,其间的贬褒好恶也很分明。

两支文化这种分化走向是源于其两国不同的担纲人,也就是鲁国的周公旦与齐国的姜太公。鲁国君是制礼作乐、建章立典,被尊为儒学奠基人的周公旦,即所谓的周公,是一位自幼在制礼作乐环境中成长,由宗法和礼乐制度培育出的王公贵族。他在制定鲁立国之策时,注重宗法,崇拜祖先,提倡述而不作,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周公在周初的封建中虽然被封于鲁国,他并没有走马上任,他留下来辅佐年幼的成王,由其长子伯禽赴鲁国就任。伯禽既然为礼仪世家周公的传人,其子承父业,子循父道就是必然的。他在执政期间极力推行周礼,后代子孙也沿例奉行以礼治国之道,使得周的礼乐典章制度在鲁国得以完好地保存并传承下来。及至春秋,礼崩乐坏,周礼渐趋冰消瓦解,而独鲁之礼治坚挺不倒,令万邦瞩目,以至各国纷纷来朝。晋国宰相韩宣子就曾多次访鲁,他在“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鲁春秋》时,不由感慨道:“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周大分封之初,太公曾问伯姬“何以治鲁”。答:“尊尊而亲亲。”这种尊亲思想也即后来周公治国之道。鲁国分封之初即享有尤厚于其他诸侯国的待遇,可以享用天子礼乐,是“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国”,明白地标示其所有的“亲亲”宗法意味。

伯禽入鲁后,因“变其俗,革其礼”,摒弃殷民土著文化,革除其旧有的礼法,而代之以周礼,使仁爱为本的尊民、崇礼、明德、喜乐、爱诗、重文、尚仁的礼治思想在鲁国得以传承。《汉书·地理志》谈到鲁国的风俗时有“其民有圣人之教化”之说。宋欧阳修的“孝慈、友悌、忠信、仁义”之说也正是对鲁“尊尊亲亲”礼治方略的具体阐释。

“尊尊”,是尊敬应尊敬的人,讲究尊卑贵贱有序;“亲亲”,即亲爱应亲爱的人,讲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悌之类的伦理道德。关于这一话题,有两则故事很有代表性。其一是很小时候听父亲讲的发生在鲁国的仁孝教化故事,后来的一首诗作为这个故事的佐证: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父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这首诗是写闵损的,即被后人誉为“二十四孝”之一、位七十二贤之列、以孝行闻名于世的闵损。闵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弟子。闵损在很小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后来续弦,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在其父亲面前对三个孩子表现得一视同仁,而背后里常常虐待闵损。尽管这样,闵损却从来没有在其父亲面前提过其继母的恶行。在寒冷的冬季里,继母因为给闵损做的棉衣看起来比她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还要厚深得丈夫嘉许,而闵损穿着这样的衣服却冻得瑟瑟发抖。其父亲以为其身体不好,就要其继母为其棉衣加厚,再三加厚后,闵损仍然是不堪其冷。有一次与其父一起赶车外出,闵损冻得连缰绳都抓不住,掉在了地上。父亲恨他没出息,一气之下拿起马鞭朝闵损抽去,棉衣被抽破,露出漫天飞舞的芦花。得知了真相的父亲一定要休了继母。闵损就跪下来替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继母听说后,终于悔悟。闵损的孝行不仅感动了父母,也深得远近之人的赞赏,其仁义孝行广为天下传播,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另一则故事是从书中得来的,是关于孔府的“世代恩亲”张姥姥的仁义故事。

唐五代时期,天下大乱,孔府由于远离朝廷而被断了恩赏。孔子第四十二代孙文宣公孔光嗣靠在当地做个泗水令,勉强支撑门户。当时孔府有个洒扫户,原姓刘,叫刘末,后来进孔府当差,改名孔末。孔末是个无耻小人,他一直觊觎孔家袭封爵位,就在一天夜里纠结一帮人杀死了孔光嗣。正巧那天孔光嗣的独子孔仁玉去了乳母张妈妈家,因怕留祸患,孔末就追到张家,逼迫乳母交出孔仁玉。张妈妈有个儿子与孔仁玉年龄相仿,而且两人都是秃头,张妈妈就将儿子和孔仁玉互换了衣服,将自己的儿子交给孔末,以牺牲自己的亲骨肉为代价将孔家这唯一的根苗保护下来。孔仁玉后来改名换姓,生活在张家,并与张氏母子相称。孔仁玉十七岁的时候进京赶考,被授以太学士。十九岁的时候上书皇上奏明孔末乱孔的真相。明宗派人查办,诛杀孔末,让孔仁玉回曲阜袭爵,断了宗的孔子世家才得以中兴。孔仁玉为报张妈妈舍子救命和养育之恩,奏准皇上,认张家为“世代恩亲”,张妈妈官称“张姥姥”。从此,孔府上下都尊称张妈妈为“姥姥”,孔仁玉授给张姥姥一根楷木做成的龙头拐杖,可以用它来管教孔府衍圣公的一品夫人。张姥姥死后,“姥姥”的官称和龙头拐杖就由她的长房儿媳继承,世代相传。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懋在《孔府内宅轶事》中描述她小时候见过的“张姥姥”:

那是一位农家妇女,五十来岁,粗布裤褂,紧扎着肥大的裤腿脚,一双小脚,挎着个竹篮子。酒席筵上在达官贵客中毫不在乎,呼三吆四,大吃大喝,临走时,竹篮里还要装满吃食。

就这样一个大字不识也可以说是粗陋的农村妇女,在传统礼仪潜移默化的熏染下,在大义面前,她会毫不犹豫地弃利就义,牺牲自己亲生骨肉以成全圣人后裔。这正是我们重义轻利、修己安人、仁民爱物、厚德载物,讲求忠恕之道的鲁文化,也是人们惯以乐道的山东人讲情义,本性仁厚而富有牺牲精神的情缘本由。

同类推荐
  • 为祖国而歌

    为祖国而歌

    望着渐渐高上去高上去了的长空而静肃着的事是有过的,望着漠漠长空里孤飞的鸟而静肃着的事也是有过的,但从没有独立山头向遥空虚抱的雄伟之感。所以,一切英雄梦在这里当然寻不着足迹。这里有古老的街灯,街之上有浑浑的长天在漫漫地四垂……春天来了么?真地来了么?然而唧唧的呢?息息的呢?
  • 艽野尘梦

    艽野尘梦

    作者以地名作为每一章的标题,记录了他从成都到达藏区,又从藏区返回内地的传奇经历。其中详细描述了沿途所经过的昌都、江达、工布、波密、鲁朗、青海无人区、通天河、柴达木、丹噶尔厅、兰州、西安等十几个地区的“绝版”山水风光、人文习俗,尤以惊心动魄的藏地历险和传奇感人的生死爱情动人心魄。整个回忆录也客观描述了英、俄等国觊觎下复杂的西藏局势、清朝封疆大吏之间和军队内部的勾心斗角以及辛亥革命对西藏和川军的重大影响。
  •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十年一起走

    TFBOYS之十年一起走

    本书主要讲女主与三小只相遇的故事。有事请加作者QQ:1176069030或加群号439298924
  • 懒女孩的美体圣经

    懒女孩的美体圣经

    世界上没有丑女孩,只有懒女孩。女孩个个都爱美,却苦于拼命节食,大量运动,想要轻而易举地变得美丽、苗条、优雅、性感、仪态万方,而且富于魅力……懒女孩的春天来了,原来美体可以这样简单,实现美丽梦想如此轻松。
  • 夏沐乔阳

    夏沐乔阳

    “青春”是什么?青春的她暗恋着他,懵懵懂懂的花季、雨季她在他身上停留了三年。可是,我爱的少年已经长大他已不是我当初我爱的少年了。我们俩就像李珥和许弋一样……“未来”又是什么?她遇到另一个他?一次次的伤痛在她身边发生,你若对我无情,我走!你若对我有情!我一辈子懒定你了!宋先生!想忘记曾经的伤痛,那就必须需会放下!夏沐乔阳……夏婷潇、沐凉、夏有乔、宋承阳,我们在这个时代见过,遇见她很美好。
  • 残魏

    残魏

    坎坷三百余年,边患未除,世家、外戚、宦官内斗不止,民间又起波折,魏朝是借此浴火重生,还是就此消亡,引世人长叹?
  • 重生宠花暖且香

    重生宠花暖且香

    重活一世,人生理想很简单,吃最爱的食物,穿最靓的衣服,住最华丽的屋子,嫁最美的男人。言景行:原来本侯是排最后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光带走忧伤

    时光带走忧伤

    年少时光的相遇,桔梗的牵引,校园里的时光不再蹉跎。景辰:“慕时,你的告白都霸屏了,怎么办?”慕时:“关我什么事”景辰:“你耳背,是你的告白”慕时嘴角勾起:“我谢谢他们”谢谢他们替我宣传,阻挡一切烂桃花。景辰:“可我哪来的桃花”你的桃花早被我砍干净了......
  • 十一分爱

    十一分爱

    喻之之站在女性的立场,细细阅读着女性的心灵,她在努力表达那些微妙与复杂。从她叙述故事的情节到细节,都会看到一种关爱一种体贴。于是,心灵的门打开了,人物也就鲜活起来了。小说集里的这些作品题材不同,叙述风格结构方式也各有特点,然而也共同之处,那就是一种由衷的关爱与体贴。
  • 一世盛月

    一世盛月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传奇,回首往事,能够蔚然笑嫣,足矣。不论是大人物小人物,只要认真就值得喝彩。每个年龄段都有它的精彩,或平平淡淡或离奇曲折,人生最好的时候就是此时此刻。这里有英雄儿女,有少年热血,有古道柔肠,有阴谋阳谋,更有温馨感人的生活,无数豪杰,江山如此多娇。画卷展开,渲染上一世足迹,你我共长天!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鱼类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鱼类

    本书帮你如何认识鱼类,阐述了保护濒危鱼类,合理开发渔业资源对人、社会以及同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