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8900000034

第34章 看透释然,自在心安(4)

世上有真正的聪明人,也有自作聪明的人。真正聪明的人,说透了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清楚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比如人要学一艺一技,有二种方法,一个是自己摸索,一个是找一个老师。自作聪明的人,往往喜欢自以为是,自已摸索,由于对自己盲目地自信,他会花很长时间去获得前人早已成熟的经验,假如他去投一个老师,他花很长时间摸到的经验,也许就是老师的一句话。所以,这样看来,自作聪明的人,其实是个笨人。

在学佛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自已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完全是自己在摸索,如果一开始就找一个老师,恭敬地跟老师学,就不会走这样的弯路了。

人生在世,应学会聪明,当聪明人,做聪明事。

自作聪明的人,总是事事处处想着自己,把劲用在战胜别人上,只琢磨人,不琢磨事;

自作聪明的人,总是事事表现得比别人有能耐,好像谁也没有自己聪明,不论组织和个人,谁也不如自己,谁都敢不上自己,盲目骄傲自满,对谁也不在乎,谁也放不进他的眼里。

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想着自己如何不吃亏,少吃亏,自己少干点,多得点,凡是吃亏的事一律不干。只要对自己有利,怎么干都行;对自己没利的事,谁说也不行,惟利是图。

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担心犯错误,更害怕别人说自己有错误。一旦有了错误,千方百计进行掩盖,总是找理由,推卸责任,善于欲盖弥彰,瞒天过海,得过且过。越是容易犯错误,错误也总是跟他过不去。

自作聪明的人,总是对谁都满不在乎,飘飘然,忘乎所以,老子天下第一,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自以为是,好像周围的人都不如自己,只有自己最聪明,把自己看得很高很大,翘着尾巴做人。实际上,把自己看得最高最大的人,自作聪明的人,翘着尾巴做人的人,往往到头来摔得最狠,教训也最深刻。

自作聪明的人,总是自以为很聪明,而且还经常不断地向周围人耍小聪明,结果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其实,真正聪明的人总是处处表现得谦虚谨慎,谨小慎微,无论在接人和待物上,总害怕有闪失,害怕影响了他人,害怕给他人和组织造成了损失,干什么事情都尽心尽责,一丝不苟。

一个人想聪明,做聪明人是好事,但绝不能自作聪明,更不能随便耍小聪明。社会的确需要许许多多聪明的人,但绝不欢迎自作聪明的人。老实人是最聪明的人。

聪明的人,害怕别人说自己聪明;自作聪明的人,害怕别人说自己不聪明!

活在希望中,才能找到快乐

从前,有一位财主,拥有万贯家财,却不知快乐是何物。他看自己家的长工,整天乐呵呵的,他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财主决定请教惠虚禅师快乐是何物。

当他眉头紧锁的来到禅院的时候,院里有一只野猫愁眉苦脸,懒洋洋的走过,恰逢一只小猫在快乐地转着,想要咬住自己的尾巴。

财主叹了口气问惠虚禅师:“您说它累不累呀,干嘛咬自己的尾巴呢?”惠虚禅师笑着说:“你看它这样多快乐呀,其实,要想要咬着自己的尾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这个过程你看它有多快乐呀!人又何尝不是呢,人也是需要生活在快乐中的。有快乐就有希望,如果一个人连一点希望都没有的话,快乐怕是谈不上了,恐怕他连快乐这个词都不敢去想。正是因为有了希望,看透了人生,不论身处什么环境,都会抱着那份希望勇敢坚强地活下去;正是因为有了希望,人才会在希望中找到快乐的方向呀。”

财主突然明白了什么,原来快乐一直就在自己身边,需要的是一双发现快乐的慧眼和一颗慧心。

佛在心中

其实,一个人快乐与否取决于他的主观意识和态度。从心理上的投射现象来看,人在观察事物时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而是依着各人当时的心情和经验加上情感色彩,再把它看成某种形态。有的人处于贫困艰难之中仍不改其乐,但有的人处于优裕的环境,却忧郁寡欢。从这些现象就可以看出客观环境并不是决定欢乐与否的主要因素,个人的主观意识与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悟透、握住、看开、放下,才能有快乐相伴。禅宗说过,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会常在;你要是心境开朗,眼前就会一片明亮;你要是经常知足,就会感到幸福;你要是不计较名利,就会感到一切如意。禅宗是在引渡世人应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环境并不能决定我们是欢乐还是忧伤,而我们对环境的认识和态度却能决定我们的情绪。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甚至是极其不幸的事情,对待这些事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面对现实想办法适应,从而得到快乐,另一种是让忧郁与悲哀毁灭自己。仔细观察和分析一下快乐的人们,不难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于接受并适应那些无法避免的困境,善于解脱,善于从苦中求乐。人要做情绪的主人,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善于适应才能找到快乐。欢乐并不是凭借自己主观的幻想,而是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客观现象做全面的了解,再修正自己不合理的认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人间世态】

彼此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在一个旅游景点,有一对伴侣,可能因为人多的缘故,小伙子不时地将手臂围住女孩,并轻声地问:“累不累?”“晚餐想吃些什么?”女的不耐烦地回答:“我已经够烦了,连吃什么都要来问我?你个大男人不能做主呀。”小伙子一脸无辜地低下头,而后说了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让你决定,是因为希望能够陪你吃你喜欢的东西,然后看到你满足的笑容,把今天的不愉快暂时忘掉。我们在一起,彼此应该做到这一点,因为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女孩听后满怀愧疚地说了声对不起。小伙子如释重负地说:“没关系,我们出来旅游就是为了消解工作上的劳累与烦恼,如果因为这一点小事还要和你闹别扭,那我才不是真正的男人呢。其实,只要你开心、你快乐就好。”

安心释语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琐碎、枯燥的工作与人情世故。家本应是避风的港湾,如果把白天的烦闷都带回家里,把一脸的不快乐都带回家,那么家就成了忧伤的收容所。那样,自己的不快乐也会传染给家人,使得家人跟着一起不快乐,甚至有时还会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心爱人的身上,使得本应温馨和睦的家庭遭到破坏,何苦呢?想想真的有些不值。

想必大家都看过孔雀开屏,当孔雀尾巴的羽毛竖起来,远远看去,就像是五颜六色的屏风,来回摆动、婆娑起舞的时候,会让你觉得再美的花也没有孔雀的羽毛艳丽。这个时候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去看看孔雀后面的样子。如果你一定要看个究竟,想看看孔雀开屏后的尾部,那你一定会大失所望,或许连先前的美感都会消失殆尽。这就说到了一个角度与心态的问题。同样的事物站在不同角度与心态去看待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当一件事摆在面前,哪怕有许多过错,我们也要学会从中看到希望。沙漠中,两个旅人手中各有半壶水,心胸开朗的人会说,“哈哈,我还有半壶水呢,一定能走出沙漠的。”而悲观的人则会自怨自艾:“唉,我怎么会忘了多带几壶水呢,现在只剩下半壶水了,怎么可能走出沙漠呢?”一个说“还有”,希望在心中;一个却说“只剩下”,绝望已埋在心底。快乐不快乐,显而易见。

世俗中,因为我们牵挂太我,思虑太多,太在意个人得失与形象,太在意旁人的目光与议论,我们便活得紧张,活得劳累。其实如果我们真能放开得失,悟透活着的真谛,对生活中的琐屑小事开得开,放得下,那快乐就会在我们身旁。请记住,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活着,而是为了快乐而活着。

禅机故事

我自调心

俗语云:浮华若梦,人生若萍。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我们该抱着怎样的心情来面对呢?

有这么一位禅师,在悟道之前有很多罪过,他一直想弥补这些罪过。于是,他悟得真谛后,不居住在寺院反而回到俗世的生活中,过着俗世的生活。只是,他每过不久就会回到他的寺院——匡救寺讲法弘道。就这样,他在俗世和寺院的生活之间来回的替换着。他在寺院的讲法非常精彩,吸引了很多人,甚至同城另一个寺庙的弟子都跑来听,引来了那个寺庙住持的记恨。那住持怒气冲冲地去找当地的县官,诬蔑禅师道:“匡救寺的禅师在蛊动邪说,以非法来谈佛法,听说要造反了。这真是佛门不幸!希望官府维持佛门清净。”有人知道了,赶紧通报他。但是,他怡然自得地说:“没事的!他怎么说由他,我自己心中最是清明。即使死了也没什么,可悲的是哪些不明事理的众生呀。”

在俗世生活时,他会出入酒场,交一些江湖人物,过着一种放浪形骸的生活。这自然也招来一片议论之声。有一天,有人过来问他:“大师,你这样子还是佛门弟子吗?你何苦这样的糟踏自己呢?”他听了,哈哈大笑,然后,神色自若地答道:“我自调心,关你何事?”

同类推荐
  • 守望

    守望

    范康在《守望》中记述对国有企业改革、工会组织建设、职工权益保障、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的体会和思考,是他的个人见解,有的观点不一定新鲜,也不一定实用,甚至不一定正确,但他二十多年来坚持学习思考、笔耕不辍的精神值得称道。
  • 陇南文化

    陇南文化

    本书讲述了陇南地区的文化特色,浅显易懂的文笔,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 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本书为作者多年从事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探索,记录了浙江多年来走在前列的非遗保护历程和实践,是读者了解浙江非遗工作的一个窗口。全书主要分为四讲:第一讲为学法讲义,第二讲为论坛讲演,第三讲为会议讲话,第四讲为市县讲评。
热门推荐
  • 发个微信去灵界

    发个微信去灵界

    肖凡为长辈守夜,无聊之中拿着微信摇一摇却摇到了一个饿死鬼从此肖凡的普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做神医泡院花、学雷锋泡警花、当大侠泡鬼花……看肖凡一人携众鬼闯荡花花都市!微信在手,天下我有!
  • 天台传佛心印记

    天台传佛心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狂野法师

    狂野法师

    我拥有黑色的眼睛,我却用这双眼睛来毁灭世界!拥有野蛮人,黑暗精灵血统的法师,将会统治无数的位面。谁说法师就一定是站在那里拿着法杖扔魔法,我就不一样,暴力法师,一样狂野。不一样的法师,不一样的魔法世界!尼欧拥有一对截然不同的眼睛,一只看向光明,可以带给亲人祝福,另外一只代表死亡,送给敌人。魔法战争,光与黑暗的战争,位面战争。法师将不再是龟缩在后面单单释放魔法的所在,而是可以冲锋陷阵,冲杀在最前方,同样可以展示暴力美学的职业。————-----------------------------------------------------------------苍龙会用心写好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同时求收藏,推荐票,希望大家留下宝贵的意见,另外征求版主,龙套,可发站内短信,也可在书评区申请。谢谢大家!
  • 画鬼人

    画鬼人

    世代相传的看门人慢慢走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他们的后代却再一次踏入了漩涡之中。好人坏人,在利益面前终究是没有界限的。湿魈,粽子,气魃,这些早就已经深埋在地底的东西再一次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古老的《竹简编年》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传承已久的《易经》到底删减了什么。陆家,于家,秋家,金家,柳家,这五家之间的恩怨纠葛早就和古老的一切联系在一起。
  • 诸天

    诸天

    一本《诸天经卷》和远古祭祀“血河图”被上古灵兽饕餮窃取凡间,引发了一场浩。莫干山纨绔子弟莫小峰在一次劫乱之中被饕餮掳劫而去,坠入“九幽晶焰”,从而染上了“血煞”之气,心魔乱性,欲罢不能。缙云门弟子王崇益无意之中将“九阳神丹”之气灌入体内,吸收了天地“九大纯阳”,由一个平凡弟子走向了修真高手。几经波折,锤炼之苦,莫小峰究竟命运如何?天宗首座天父身份几许,鲜为人知?
  • 傲世神君

    傲世神君

    天地交征,阴阳无极。无数修行者在这苍穹之下迈向神格之路。冷君从零出发,开始了一段神怒鬼狂逆天之旅。
  • 街尾茶馆有佳人

    街尾茶馆有佳人

    在喜来街街尾有一家没有名字的茶馆,茶馆老板付清乐整天无所事事,闲得发霉。喜来街街头有个燕府,燕府二公子整天无所事事,闲得发霉,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付清乐。这么好的苗子,不调戏,可惜了。
  • 盛年白狐传

    盛年白狐传

    一只笨笨狐仙的终极人7养成史,本是天宫无所事事一散仙,被贬下凡之后,竟要顾虑那些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此乃姑娘下凡头一遭历练,办砸了怎生了得?不理那没了心的倒霉星君,且看我如何大展身手、持家有道!……咦,月圆之夜出了岔子,怎地尾巴还露在外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嫁给林安深

    嫁给林安深

    低调,神秘,才华非凡。这就是世人对于林安深的所有了解。而作为助理,简璐对他了解其实只比外面的人多两点。一,林安深不与任何人交流。无论语言,眼神,肢体。二,林安深厌恶任何声音。无论说话声,歌声,好听的,不好听的。
  • 邪佞总裁的宝贝

    邪佞总裁的宝贝

    变化无常的平凡女孩儿夕子遇到了性情难定的蓝,平凡的生活便起来了无数风波,当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却因为某种原因而情错思错的时候,留下的黑夜里可否有光明的存在。平凡人的爱情故事染上了不平凡的气息,着实令人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