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8000000029

第29章 第二十八名 曹雪芹

网络搜索结果:533160条

最大招牌:《红楼梦》

招牌搜索结果:1450000条

名言嘉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荣誉称号:一代文豪

影响力星级:★★

[人物档案]

姓名:曹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

出生:约1715年

逝世:1763年2月21日

祖籍:北京

出生地:江宁(今南京)

逝世地:不详

主要身份:小说家

主要功过:创作长篇小说《红楼梦》,全景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主要著作:《红楼梦》

[人物生平]

曹雪芹的经历人们所知不多。曹雪芹约于1715年生于江宁,他的祖上本是关外的汉人,后归属旗籍。曹家世为多尔衮的家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的妻子曾为康熙帝玄烨的乳母,玄烨登基后,曹家的地位大大提高。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还“侍读”过皇子时的玄烨。从曹玺开始,曹家三代历任江宁织造。曹雪芹的父亲曹颙死后,由其弟即雪芹的叔父曹頫继任江宁织造。由于曹頫参与了争夺皇位的斗争,且站到了雍正政敌的立场上,因此在雍正继位后,曹頫被罢官并抄没家产,曹家从此中落。曹雪芹是一个遗腹子,曹颙去世时他尚未出生。曹雪芹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约在1754年前后,他隐居于京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潜心写作《红楼梦》。在他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穷困潦倒,“举家食粥”,妻子和爱子相继不幸离世,自己也染病却无钱求医。经过“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1763年除夕之夜,曹雪芹在鞭炮声中离开了人世。

[影响力评述]

历史上有许多著作等身的作家,他们的著作在赚取了一些人的眼泪和浪费了一些纸张之后,就湮没无闻了。也有一些作家,他们一生只写了一本书,但却获得了不朽的历史地位,曹雪芹就是这一类作家的代表。由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史家不会为一个小说家作传,因此人们对曹雪芹的生平所知甚少。这样一个身世缥缈的人物,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生活在一个小说繁荣的时代,而他的《红楼梦》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位。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直到今天,红楼梦仍是最畅销的中国古典小说,各种版本不计其数。人们把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称为“红学”,因为一本书而兴起一门学问,可见其价值与影响之大。如果曹雪芹知道,他在穷困潦倒中创作的这本著作竟然使一大批文人学者名利双收,不知会作何感想。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它的作者曹雪芹的一生也是一个悲剧。也许,没有曹雪芹的个人悲剧,也就不可能创作出《红楼梦》这样杰出的文学作品。无怪乎胡适等人认为,《红楼梦》就是曹雪芹本人的自传体小说。文学作品自然摆脱不了作者个人的生活印记,如巴金之与《家·春·秋》,曹禺之与《雷雨》,曹雪芹亦不例外。但文学作品绝不仅仅是作家的自传,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了。曹雪芹家族的变故,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生活基础和个人基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可能孕育出伟大的作家,只能造就出纨绔子弟。曹雪芹个人的不幸,则是中国文学的大幸。当然,曹雪芹以生活的困苦换得了千古留名,应当也是值得的。

曹雪芹的祖上原为汉人,在女真兴起的过程中加入了旗籍。曹的远祖曹振彦在清军入关的战争中屡立战功,曹家逐渐发迹。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的夫人入宫做了康熙的乳母,而雪芹的祖父曹寅则给康熙做过伴读,这无疑加强了曹家和皇帝的密切关系。康熙登基后,即对曹玺委以重任,派他署理江宁织造。这个位置在康熙年间事实上成了曹家的世袭职位。曹玺死后,其子曹寅接任。曹寅即是曹雪芹的祖父,此人不仅有政治才干,而且极有文才,著名的《全唐诗》就是在曹寅的主持下编纂完成的。曹寅死后,继任者是他的儿子,也就是曹雪芹的父亲曹颙,但他命短,接任不到两年就去世了。曹颙死时,曹雪芹尚在母腹之中。曹颙死后,他的弟弟曹頫接任,但曹家的好运也快走到尽头了。1723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继位,曹家的厄运就此开始。1727年,曹门家产被查抄,曹頫被下狱治罪,曹家随即举家北迁,回到北京居住。曹家被抄家时,曹雪芹13岁,家庭的突然变故,必然在这个少年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关于曹雪芹的人品行止,我们只能从当时和他交往的人们的诗词和只言片语中搜寻。《枣窗闲笔》中说曹雪芹“身胖,头光而色黑,善谈吐,风雅游戏,触景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曹雪芹的朋友敦敏说他“雅识我惭褚太傅,高谈君是孟参军”,可见曹雪芹是一个很健谈的人。曹雪芹善画,敦敏有一首诗题为《题芹圃画石》,诗的最后两句是“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曹雪芹的诗才很高,这当然体现在《红楼梦》中的大量诗词上,但即使是和朋友们应和的诗,水平一定也很高,因为敦敏说他“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可惜曹雪芹《红楼梦》以外的诗文几乎没有流传。曹雪芹是一个非常孤傲的人,这也可以从朋友赠他的诗中体现出来:“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曹雪芹的晚年贫病交加,经常处于“举家食粥”的境地。但曹雪芹笔耕不辍,“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就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他在写作中的艰辛与困苦,从《红楼梦》中的一首诗中透露出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是一部内容纷繁,充满争议的作品。鲁迅说:“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部作品的价值,还是看它在多高的层次上反映了世道人心。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所抒写的,是一曲末世的哀歌。作者的眼光是大的,视角是独特的。书中甄士隐在解注《好了歌》时,叹曰: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没有其他小说可以与之比肩。脂砚斋在评价《红楼梦》时说它“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这段话传神地反映了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红楼梦》的最大艺术成就是它写活了诸多栩栩如生的文学人物。在古典小说中,其出场的人物是最多的。而且,《红楼梦》中对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不是敷衍之笔,有些人物只是轻轻一带,就活灵活现,如在眼前。其中的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等,都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但多数人公认,书中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当属王熙凤。曹雪芹借用书中人物的嘴这样描写王熙凤:“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王熙凤这一艺术形象是不朽的。

红楼梦的诗词成就亦被人激赏,其中的《葬花词》名句迭出,意境缱绻,笔者以为可以将它和元好问的《雁丘词》视为诔物诗之双璧。我们来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部分: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人们对《红楼梦》最常用的一个评价,是说它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百科全书”。这是一个被人用滥了的评价,但却是一个非常准确的评价。晚清的一位评论家的评价最能反映它包罗万象的特征:

此书才识宏博,诗书琴棋、骄体词曲、制艺尺牍、灯谜联额、酒令爱书、医卜参禅测字,无所不通,迥非寻常稗官所能道。其地则上而廊庙宫闱,下而田野荒寺;其人则王公侯伯、贵妃宫监、文臣武将、公子闺秀、儒师医生、清客庄农、工匠商贾、婢仆胥役、僧道女冠、尼姑道婆倡优、醉汉无赖、盗贼拐子,无所不备,惟妙惟肖;其事则忠孝节烈,奸盗邪淫,甚至诸般横死,如投井投缳自戕、吞金服毒、撞头裂脑、误服金丹、斗殴至毙,无所不有,形容尽致,可谓才大如海。

《红楼梦》在问世后不久即广为流传,在其没有付梓之前,就已经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多年,且“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嘉庆年间,即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熟语流传。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红楼梦》即被翻译到国外,至今已经有二十多种语言的版本,其中英文版本就有数种,国际上的《红楼梦》研讨会也曾经开过多次。中国有无数的“红楼梦迷”,他们对书中的人物、情节、诗词如数家珍,信手拈来,甚至有人用蝇头小楷抄写《红楼梦》全书,由此可见其艺术魅力。我们用作家王蒙的话来为此文作结:“它(《红楼梦》)自成一个宇宙,一个世界,既丰富又复杂,既深邃又玄秘,既真实生动又意味无穷。”

同类推荐
  • 小飞破明

    小飞破明

    现代愤青张飞,神志意外剥离,其精神感知逆时空飞行,意外传递给了万历末年一少年身上。稚气单纯的的梦想,敢爱敢恨的情怀……小飞糊里糊涂的开始了他在异世的潇洒人生。
  • 我给江青当秘书

    我给江青当秘书

    本书是在江青身边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任秘书杨银禄讲述的“文革”时期的江青。“文革”期间,他在江青身边担任秘书近六年,是一位有资格说江青的人。
  • 那时宋朝

    那时宋朝

    一个二流建筑院校的毕业生,吕小贤,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却因为一次与驴友们一同登山而不幸坠崖,穿越到北宋末年,原本一心追求安稳生活的他,却发现自己的命运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操控,他该何去何从?且看吕小贤如何混迹在北宋末年。
  • 大宋王朝1

    大宋王朝1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红二十四军始末

    红二十四军始末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北方第一支工农武装——红二十四军的筹建、发展以及在险恶环境下最终失败的辉煌历程。它存在时间虽短,但意义重大。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5)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小微的穿越记

    小微的穿越记

    穿越贞观,抓鬼斗妖泡公子逍遥盛世,五灵道法齐斗艺且看黄毛小丫头如何玩转乾坤,成为大唐第一女天师!
  • 灵异录之骗子小天师

    灵异录之骗子小天师

    我祖爷爷是个农村老骗子,靠着一身神棍本事把我养大;在我和别人眼里,我和祖爷爷就是一个封建老骗子带着一个小骗子招摇撞骗;一个电话,让本以为开始新生活的沈倾倾,重新认识了祖爷爷,重头开始审视这个世界,也对自己一直坚信的人生观有了改变,一些列诡异的事情在她身边接踵而生……祖爷爷的离奇失踪,让我逐渐卷入了一个有一个谜团……
  • 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国学经典导读(上册)》、《国学经典导读(中册)》、《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三册,共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礼记》、《孝经》、《三十六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宋词》、《唐五代词》、《诗经》、《左传》、《史记》、《战国策》、《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或“原诗”)、“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或“经典案例”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5·12大地震在陇南

    5·12大地震在陇南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灾难悄然而至!黄土塬的颤抖,呻吟的草原,震波中飘零的“枫叶”,陇原告急。,那些亲历灾难的人们,他们并不孤独。我们开始进入,灾情就是命令,牵一发动全身,目标109,紧急出发,扑向灾区在这艰难的日子里,一种力量让死神让步。他们在等待救援,力辟生命通道,发掘生命的奇迹,我们,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决战109,“天路”送真情,爱心,在这里传递。他们需要重建家园,凤凰涅檗,启开重建大幕,一切为了明天,日子一定会比以前更加美好。
  • 我的七十二冥妻

    我的七十二冥妻

    我本是阴阳差,却意外成了十八厄难命体,孤星煞、无妄灾、恶鬼缠、桃花劫……这是世间最阴毒的诅咒!为避劫续命,我不得已配冥亲,娶鬼妻,谁知接二连三的恐怖事件出现,让我有了七十二鬼妻!最麻烦的是房事,必须在新房中点一对白蜡烛,挂满成串的冥币,然后我缓缓脱下她身上的红嫁衣……把发抖的手伸进她冰冷的身体……
  • 唇齿留香

    唇齿留香

    以近年来我国的餐饮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为背景,讲述了奋斗上进的青年男女姜有原和英建瓴的曲折创业故事和爱情故事。故事围绕着他们的同学关系,亲友关系等,跨越了三代人的纠葛和生活,以及对幸福的定义和追求。
  •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就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可以通过适宜的活动、娱乐来调剂,保持心情舒畅,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卓越管理者的26个智慧

    卓越管理者的26个智慧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给企业管理形式带来巨大冲击。工业革命以来垂直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将逐渐被扁平式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所代替。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平凡达到卓越,管理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优秀企业的辉煌业绩中,无不渗透着管理者的辛劳与汗水。
  • 重生之名媛再嫁

    重生之名媛再嫁

    这是一篇,“伪”弃妇往死里忽悠折腾人的故事!她原是古玩界宗师级的人物,一朝梦醒,竟然变成了一枚“弃”妇,还是空有骨气脾气但没有EQ和手段的可怜虫。她深谙人情世故,在与人斗上,曾经独孤求败,现在竟然重生到一个如此憋屈的人物身上!——爱我之人,必倾心相报,害我之人,必十倍以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