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8800000012

第12章

苏轼、苏辙在家丁忧三年,宋神宗熙宁元年七月除丧后,遂即埋葬了姑姑。此时朝廷实行任子(托父亲的荫庇而得官叫任子)制,他们就推伯父的曾孙苏彭出外为官。紧接着,苏轼续娶王弗堂妹,王介幼女润之为妻。到了冬季,苏轼、苏辙携家往京城而来,经成都、间中、凤翔,在长安过年,第二年春季到达京师。从此他们宦游四方,再也没有返家。

苏轼返回京城后,任职官浩院(专管颁发官吏凭证文书的机构)。苏辙进京后立即写了一篇切中时弊的力作:《上皇帝书》,呈献给神宗皇帝。苏辙认为无财是当今之急事,要丰财必须解决冗吏、冗兵、冗费的“三冗”问题。此文中指出了它们形成的过程,造成危害及解决的办法。此时在位的神宗年方二十,有强烈的改革愿望,看了苏辙的《上皇帝书》后很高兴,宣苏辙召对延和殿,任命其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

苏轼、苏辙没有料到,这次进京后等待他们的是一场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他们自己也被卷人了这个政治斗争的漩涡中。

变法的背景一是大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后流离失所,阶级矛盾尖锐,孕育着极大的政治危机;二是财政收人少于支出,每年还要把大量物资送与西夏及辽;三是边境战事不断,民族矛盾加重。积贫积弱的现状及潜在的危机威胁着北宋王朝的生存,已到了非改革图强不可的时候了。

这次变法是由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提出和主持的,得到了神宗皇帝的大力支持。为适应变法的需要而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主持,负责制定经济、财政法令。熙宁二年春,朝廷批准实行“均输法”,而后又陆续推行了“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免役法”、“保甲法”等新的政策措施。这些变革的政策后人统称为“熙宁新政”。

熙宁变法在北宋朝野各阶层引起了强烈反响。富豪、巨商、大官僚阶级因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对变法强烈不满。在新法推行过程中有急于求成现象,加之用人不慎,损害了部分贫民的利益。这些人联合起来,形成了强大的反新法阵营,司马光成为反变法派的领袖人物。

苏轼从一开始就站到了元老重臣一边反对变法,先后写了《议学校贡举状》、《上神宗皇帝书》、《再论时政书》等文章,表明了他反对新法的态度。在《议学校贡举状》文中,他反对新法废除以诗赋取士而代之以策论和明经取士的做法,充分阐述了诗赋取士不可废止的理由。半年后,又写了《上皇帝书》奏章,对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持基本反对态度,要求取消制置三司条例司。

上元节神宗皇帝下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盏,以便讨好皇后们。苏轼听说后立即写了《谏买浙灯状》,指出此事不可为。他说:“陛下岂以灯为悦者哉?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而极天下之养耳。然大孝在乎养老,百姓不可户晓,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神宗看了奏章后接受了他的意见,停止贱买浙灯。

苏轼见王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心里很不满意。熙宁二年秋,他为国子监考试官,因试进士发策,出题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符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啥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为问。王安石知道此事后非常恼怒。冬,神宗欲用苏轼修《起居注》,王安石言不可,使神宗也认为“苏轼非佳士”。在变法派排斥异己的情况下,苏轼从官浩院被赶到开封府做事务繁多的推官,他在开封府尽心尽力干事,以为官办事精敏被京城人士称道。

熙宁四年,王安石连襟、御史知杂事谢景温诬陷苏轼服父丧返川时在舟中贩运私盐。苏轼对这些无耻栽赃的话,认为不值得一辩,所以没有申辩。后来由于审讯船工时没能抓到“罪证”,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苏轼深感官场党争的残酷,做京官处处有陷阱,危险四伏,就要求外放,于是被任命为杭州通判。

苏辙因为寡言鲜欲,不愿出头露面显耀自己,获得了王安石的敬爱。这时陈升之、吕惠卿也在制置三司条例司干事,他们看王安石的脸色行事,与苏辙的意见多不符合。王安石出青苗书使苏辙熟议,并说:“有不便,以告勿疑。”苏辙说:“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人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王安石说:“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从此一月多时间不说青苗。

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乞度碟数千为本钱,于陕西潜司私行青苗法,春秋散敛,与王安石的意思吻合,于是青苗法遂行。苏辙去对陈升之说:“昔嘉佑末,遣使宽恤诸路,各务生事,还奏多不可行,为天下笑。今何以异此?”又给王安石上书,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加以罪,陈升之制止了他,于是把苏辙赶出京师,去河南任推官。当时张方平知陈州,请他任教授。

苏轼、苏辙都立志要对社会进行一番改革,曾多次向仁宗皇帝上书,为改革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从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兴废的主张。他们和王安石一样,都立志改革。为何在熙宁之初,却与司马光一起反对开了王安石变法了呢?

首先,他们的思想状况和政治主张不同。苏轼、苏辙从政时间短,对许多社会问题观察尚不够透彻。就土地问题来说,他们只看到富者地日以益,贫者地日以消的不公平现象,没有看到其问题的实质,更没有认识到抑制富豪兼并土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用“均户口”,有计划地移民来解决土地问题。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不能说没有进步因素,但总的来说不大切合实际,也较保守。当王安石大刀阔斧实行变革时,苏轼、苏辙一下子接受不了那种明显超出自己眼界的大胆变法主张,再加之平日在“法治”、“吏治”议论上的分歧,感情上的裂痕更大了,便不由自主地反对新政。

其次,苏轼兄弟受儒家思想的教养和影响极深,其精神境界始终在儒家思想的圈子里打转转。儒家那套传统的仁义道德教条,在他们的思想上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提倡仁政、德治而反对刑罚、功利,始终是他们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苏轼主张“务崇道德而厚风俗”,反对“急于有功而贪富强”,甚至不满神宗“以万乘之主而言利”的做法。苏辙在(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中说“己酉之秋,新政始出。自是以来,凡所变革,不可悉数:其最大者,一出而为常平青苗;再出而为拣兵并营;三出而为出钱雇役;四出而为保甲教阅。四者并行于世,官吏疑惑,兵民愤怨,谏争者章交于朝,诽谤声播于市”,他劝神宗“陛下将安国保民,而与喜功伐、好权利者谋之,臣不知其可也”。苏轼兄弟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束缚,他们迟迟接受不了王安石以变法治国的主张也就不奇怪了。

再者,苏轼、苏辙攻击王安石变法的另一个原因,与他们特殊的境遇、遭际有关。当年他们父子兄弟三人到达京师后,便“一日而名声赫然,动于四方”,国家重臣及文学泰斗韩琦、欧阳修等人对苏轼兄弟十分器重,仁宗皇帝初读他们的制策后也高兴地说:“联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苏轼兄弟对他们很推崇,甚至存有一种对待父辈般的亲情。变法开始后,元老韩琦以反对新法被贬为河北安抚使职务;恩师欧阳修也以反对新法而退休。苏轼兄弟眼看着这些人因为变法的缘故纷纷离朝,心里忧愤不已,加上与反对变法的上层人物交往较多,思想上必会受到深刻的影响,自然会把对恩师靠山的感恩戴德之情,转变成政治上的盲目的同情与信任,所以变法一开始,他们本能的反应就是敌视和反对。就王安石本人来说,他“捐狭少容”,自信心太强,听不进批评意见,不善团结人。他的“天变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不足法”的“三不足”,使一般士大夫实在难以接受。他对反对变法的大臣,不采取团结争取的策略,只是一味排挤或调离京师,最后使遭贬士大夫有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感觉,心理上没有失落感。监察御史刘挚与御史中丞杨绘言“率钱助役官自雇人”之非,安石使苏轼的好友张唬作“十难”以反驳,张琉推辞不办,司农曾布自告奋勇承担了下来。曾布既作十难,且弹劫二人心术不正不为朝廷着想,结果张琥、刘挚、杨绘三人都被贬出京师。户部侍郎范镇因议论王安石之非,为安石所不容,就告老还家。致仕后苏轼去祝贺他,说:“公虽退,而名益重矣。”

客观地说,苏轼兄弟并没有全盘否定新法,而是很有主见地反对他们认为“不便”的方面,对于新法中诸如“裁减皇族恩例,刊定任子条式,修营器械,阅习旗鼓”等限制豪门特权,增强国防实力的措施是表示赞同的。苏轼在《上神宗书》中,批评了工安石新法,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结人心,他说“自古及今,未有和易同众而不安,刚果自用而不危者也”,论证了团结人的重要性,可惜王安石对此点从不注意;二是厚风俗,提倡“当崇道德而厚风俗”,反对“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成一切速成之效”,他反对“巧进之士”,很有见地,因为王安石就在误用吕惠卿上吃了亏;三是存纪纲,反对王安石罢台谏、用私人的做法,以后的事实证明破坏言官的独立性其不良后果是严重的,苏轼本人也在这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辙从变法一开始就反对其中的青苗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预见到了会出现“官吏疑惑,兵民愤怨”的后果。七年后的熙宁九年十月,苏辙原先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写了《自齐州回论时事书》,针对推行变法中的某些弊端,提出:“青苗之既散者,要之以三岁而不收息;保甲之既团者,存其旧籍而不任事;复差役以罢免役之条;通商贾以废市易之令。”他言辞恳切地向神宗皇帝提出废置新法,其具体措施和一些变通的办法也较具体可行。可以说,苏轼、苏辙的思想高度不及王安石,也没有王安石作为眼光远大的政治家的气魄,但兄弟二人从实际出发敏锐地觉察到了新法实行中可能出现的弊端,揭发了一些变法官吏的丑行,为受到损害的百姓们说了一些话,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苏轼、苏辙在京师有许多友人,如文与可、石苍舒、司马光、曾巩、孙觉、刘挚等。文与可因做过湖州太守,时称文湖州,其画派称湖州派。文与可出守陵州,苏轼写诗送别,以竹的高节喻文与可的品德,诗中有“夺官遣去不自觉,晓梳脱发谁能收”两句,称赞与可在官场上超脱的态度,把官职的升降去留看得跟掉头发一样无足轻重。苏辙也写了《墨竹赋》,以主客对答的方式,赞扬了文与可高洁的人格及精湛的画技。苏轼通过与书法家石苍舒交往,写了篇《石苍舒醉墨堂》,他认为书法艺术以自然天成为贵:“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乎烦推求。”这种崇尚自然,反对雕琢的观点,成了苏轼艺术观的核心。

在汴京这一时期,因卷人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中,苏轼、苏辙在文学创作上收获不大。在政论文方面,只写了些立论偏颇的奏议。散文成就不大。诗作很少,多是送友人离京的作品,发泄着对政治生活的冷漠情绪。

同类推荐
  •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本书选取百位与厦门相关的历史名人,以中国画创意为主要艺术形式,再现人物历史真实。诗书画一体刻画阐释人物气质。所撰小传文字,或随笔感性,或研究成果补白,或独家评论,给人留下启迪。每一幅画都配一首原创诗,为点睛之笔。文字内容讲究书法的诗意表达。艺术品格和学术品格相生共存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特色鲜明。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神偷傻后:帝王难逃

    神偷傻后:帝王难逃

    神偷竟然穿越成了一国之后。皇后好啊!可谁想到这皇后竟然是傻子。哼,为了自保,她还是决定继续装傻讹人。搅乱后宫、捉弄官员,四处放电,惹来一堆桃花!什么?皇帝要来收拾她,那现在不跑,更待何时?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2)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冥王劫:鬼夫难缠

    冥王劫:鬼夫难缠

    年轻的网络女作家林菲,在一次晚宴上错进酒店楼层,意外之中救了高冷帅气的总裁刘逸凡。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虽厄运连连、却也好运不断。菲儿,你是我的,我要缠你生生世世......
  • 东方猎魔传

    东方猎魔传

    大梵天创世,三界祥和万年。平和数万载,三界暗流涌动。天劫将至,灵珠转世,跋涉红尘。除魔卫道,以身证佛,大爱无疆。
  • 猎三国

    猎三国

    一次突如其来的旅游事故,北漂杨逸不幸横死,灵魂未灭回到东汉末年,成为北方豪强公孙瓒次子公孙逸。再世为人的杨逸只想好好活下去,有吃,有喝足矣,只可惜时年风雨飘曳,灾祸连绵,庙堂之上,宦官当权,把持朝政,地方城邑间豪强环视,乱军丛生,天下之大,竟然没有一处容身之所。杨逸决心扫清宇内,一统中华,为万民争取一条活路,待君临天下,许她四海为家。
  •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家家都有优等生:38位状元家长的教子经

    家家都有优等生:38位状元家长的教子经

    本书讲述了38位高考状元的家长是怎样一步步将孩子培养成为优等生的。书中所选取的状元分别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吉林、辽宁、黑龙江等18个省市,尽管他们各有来历,却都反映着一个共同的道理——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学校的教育更重要。本书与其说是在讲道理,不如说是在讲故事;与其说是在讲教育,不如说是在讲生活——38位状元的家长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平实朴素地讲述了各家的状元教育经,值得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借鉴与学习。
  • 星际少女寻爱记

    星际少女寻爱记

    北堂不点说: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世界上总有那么多人等着我拯救叶千帆回答:你的愿望不就是拯救世界吗北堂不点有点无奈: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的愿望自己变了叶千帆挑眉:变成什么了变成了想和你在一起,和你穿越时空,和你携手,和你偕老,和你直到天荒地老我也是
  • 无限时代

    无限时代

    2846年,科技发展得特别快,已经有了以前无法达到的程度!不久,在2957年,一场博莱貣亦(比氢弹伤害力高上3000倍的一种炸弹)的试验中导致地球毁灭,活下来的人,一部分传送到了俾睇符克星(人类的第五“地球”)上生活。另一部分人,进入了由倉库公司(专门开发空间的公司,以原子空间的制造而出名)发明的无限空间!这里有有竞争!有希望活下去!活下去,成为亿人之上的人!
  • 乱世十二

    乱世十二

    这是一个神秘的星球,在这个星球上生存着人类以及妖怪,恶魔,魔法师,天使等……在这里分为十大神秘联邦以及五大灭神联邦。他们分别为保护人类和骚扰甚至涉杀人类……从名字就看出哪个是正哪个是邪。也可以说,这是一场无限制的战争……轮轮回回,这里面到底有多少为人不知道的秘密,就让他(她)帮我们揭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