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8800000011

第11章

就在苏轼离凤翔任的前一年(嘉佑八年)三月,宋仁宗去世,皇子赵曙即位,是为英宗。英宗大赦天下,优赏诸军,苏轼也以覃恩之例,从月傣六贯、岁米二石的八品官转为正八品官的大理寺,71殿中L之职。韩琦被任命为山陵使,主持仁宗人葬事务。朝廷发诸路率4.6万余人修奉山陵。韩琦乞内藏库钱150万贯,绸绢225万匹,银5万两助山陵役及赏责。帝从之。

山陵役起,全国各地都为之集钱运物。苏轼在凤翔,奉命输南山木为皇陵木,他见“渭水涸无泥”,“千夫挽一木,十步八九休”的民工劳苦情况,发出“民劳吏宜羞”的叹息。时任霸州文安县主簿、礼院编纂的苏洵,见山陵役劳民伤财,立即写了(上韩昭文论山陵书》,力主薄葬。苏洵在文中说:“窃见先帝以俭德临天下……今一旦奄弃臣下,而有司乃欲以末世葬送无益之费,侵削先帝休息长养之民,掇取厚葬之名而遗之,以累其盛明。故洵以为当今之议,莫若薄葬。窃闻顷者癸酉赦书既出,郡县无以赏兵,例皆贷钱于民……况夫(府库)空虚无有,一金以上非取于民则不获,而冒行不顾,以洵近世失中之礼,亦已或矣。”苏洵言辞激烈,韩琦看了该文后也为之变色。朝廷听从了苏洵的建议,一切费用从省,并命令山陵所用钱物由官府承担,严禁扰民。

苏轼从凤翔回到京城后,已是治平二年二月了,人判登闻鼓院。英宗以前就听到了苏轼的名声,就和群臣计议,欲以唐故事(唐玄宗起用李白)召人翰林,知制浩。宰相韩琦说:“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说:“且与修注如何?”韩琦说:“记注与制浩为邻,未可邃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帖职与之,且请召试。”苏轼与苏辙参加了考试,苏轼复人三等,得直史馆,苏辙被任命为大名府留守推官。苏轼后来听到了英宗与韩琦的对话,对韩琦很感激,说:“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五月,苏轼的妻子王弗辞世,年龄才27岁。他悲痛欲绝,向前来吊唁的亲友反复叙述妻子生前的处事品性,说她对待父母谨慎勤勉,深得全家人的喜爱;说她初嫁时“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亡妻王氏墓志铭》);说她相随自己于凤翔时,有年冬天屋旁的大柳树下一块地方在雪后忽然隆起,且土堆上的积雪溶化,有人说土堆下一定埋着贵重的药物,建议他挖出卖钱,王弗劝诫说:“要是我父亲碰到这类事情,他一定不会挖取这非分之财”,他听后就打消了获取意外钱财的念头……苏洵心里也很难过,对苏轼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你必葬其诸姑之侧。”在以后的岁月里,苏轼一直深切地怀念着这位亡妻,十年后他在密州有天晚上梦中与王弗相会,醒来后梦中情景依然清晰在目,于是提笔写了《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箱。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上片向死去的妻子诉说死别的哀痛及十年来自己的境况。下片通过记梦再现了青年时代的情景,写了梦中相会时的哀痛。全词低徊婉转,文意凄绝,感情真挚,为后人所叹赏。

苏轼授官直史馆(为皇室编修国史的官)以后,很有机会看到皇室收藏的珍本名画,所以感觉蛮好,很满意这个官位。苏辙则去大名府赴任,开始了从政生涯。

宋英宗治平二年九月,苏洵与姚辟合修的《礼书》写完了,共100卷,还没来得及上报,苏洵却病倒了,而且病势沉重。由于三苏名重一时,王公大臣几乎都来探视病情。欧阳修对苏洵尤为关切,多次写信宽慰他,并提出了一些治疗方法。苏洵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自觉治愈的希望不大,开始安排后事。他对两个儿子说,在他死后一定要完成他未写完的《易传》;他的哥哥苏澹早亡,子孙未立,要记在心上妥为安置;他的妹妹嫁给杜姓人家,死后因家贫没有安葬,回家后要体面地葬人坟地……治平三年四月二十五日,久病在床的苏洵永远闭上了双眼,终年58岁。

苏洵的死讯惊动朝野,欧阳修、曾巩、张方平、苏颂、姚辟等130多人写了悼念文章及挽词。韩琦与苏洵交情甚厚,然而“知其才而不能用”,此时愧恨交加地写诗哭道:“名儒升用晚,厚愧不先予。”欧阳修为哀悼苏洵写诗:

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惊返旧间。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三千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

诗的意思是说苏洵以布衣身份进京,以文章及识见而名声远播,但没有得到朝廷重用,苏轼兄弟及乡里人只能以礼安葬他了;苏洵死后知音难再觅,只能翻阅他的遗着以寄托哀思。

曾巩在《苏明允哀词·引》中说,苏洵文章“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极高而中肯地对其文章(主要为散文)作了定位。

英宗听到苏洵的死讯也很哀伤,赐给苏家一些金帛。苏轼兄弟因父亲遗恨自己一生不得志,所以辞去所赐,为父亲求赠一官。英宗赠苏洵为光禄寺卿,并令有司船载苏洵灵枢回四川安葬。

利用士大夫们前来苏家吊唁的机会。苏轼、苏辙哭着请求欧阳修为父亲写了墓志铭。母亲程氏的墓志铭一直未写,兄弟二人又求司马光为他们的母亲写了墓志铭。京城的事情刚一结束,他们带着父亲苏洵及苏轼妻子王弗的灵枢从水路经三峡返回四川,这年八月苏洵被葬于眉州彭山安镇乡可龙里老翁井侧。

纵观苏洵一生,他在哲学和政治见解方面敢于标新立异,不肯人云亦云,“务一出己见,不肯摄故迹”。他晚年作《易传》,从许许多多附会学说中还《易》的真实面目,在深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苏辙说父亲这部作品是:“先君晚岁读《易》,玩其艾象,得其刚柔、远近、喜怒、逆顺之情,以观其词,皆迎刃而解”。在义与利的关系上,苏洵认为“义利、利义相为用,而天下运诸掌矣”,是说治理国家要懂得义和利是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与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背道而驰。苏洵还认为“贪生怕死、好逸恶劳”是人之常情,问题是该怎样去引导它,不至于其泛滥成灾,他说“民之苦劳而乐逸也,若水之走下”,应该用文明成果来教化和匡正这种普遍的惰性。苏洵把“不肯摄故迹”的个性也表现在为文上,其文章观点新颖,议论深刻而切中时弊,以致欧阳修说苏洵“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蓄充溢,抑而不发者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下,出人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苏洵是北宋古文运动的推动者。他反对时文,推崇古文,主张为文要有鲜明的个性,以平白晓畅语约而意尽为好。苏洵的文章气势雄伟,张方平评价说“如大云之出于山,忽布四方,倏散无余,如大川之滔滔,东注于海源”。例如他的《项籍论》等文章都有行文雄放、风驰雨骤之势。苏洵的文章还以结构严谨而曲折多变,语言准确而生动朴实见长,如在《六国论》中有“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句子,可以说准确生动至极。苏洵的诗作不多,但各种诗体都写过,而且都很有特色。他进京以后当了官到去世这段时间里,与姚辟合编《礼书》一百卷,着了《溢法》三卷,写了《易传》十卷,但却没有来得及完成。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其文章一直是人们学习的范本。他中年发愤,在无所师承的情况下自成一家,其文上继韩愈、欧阳修,下开苏轼兄弟,使自己立于名家之林。

《老苏先生会葬致语并口号》中诗云:

万里当年蜀客来,危言高论冠伦魁。有司不入刘责第,诸老徒推贾谊才。一惠独刊姬《谧法》,六经先集汉家台。如公事业兼忠愤,泪作崛江未寄哀。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铁碗重拳猛击利益集团,深改严革成就震世伟业。雍正帝在执政期间,勇敢吹响了向贵族利益集团、士绅利益集团等各种利益集团斗争的号角,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贪墨的吏治之风得以根本扭转,康乾盛世得以继续。 雍正帝的一生,勤政务实,政绩杰作,是一位勇敢反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大改革家,是一位真正的治世之君。即位后各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小利益集团的纷纷倒台,种种新政的陆续出台,无不反映出这位大改革家睿智、勇敢、坚韧、勤政和进取本色。没有雍正帝的整饬和改革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
  •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茅以升》由赵泰靖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零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 悲剧英雄:项羽

    悲剧英雄:项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悲剧英雄项羽》讲述了军事天才的凄美爱情,英雄末路的悲怆选择。一场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一段英雄美人的爱情传奇、一个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曼珠沙华学院:一场爱的涕零

    曼珠沙华学院:一场爱的涕零

    他,冷峻帅气的高贵殿下,本以一世无情,却不料,遇上她他,温柔邪气的高贵王子,本以一世孤傲,却不料,遇上她她,纯真可爱的普通女孩,因为一场意外,遇上他,遇上他他为她,愿弃生命于不顾,只为守护她永世他为她,坠落为魔无反顾,只为守护她永世三人行,一人伤,而这一伤呢?她该选谁,这一伤注定永世长存这一场永世的纠缠何归?彼岸花,开彼岸,花叶永世不相见,终点在哪里?
  • 千年冥恋

    千年冥恋

    相思幻境,客死梦乡。敌国的剑,爱人的手,刺穿的胸膛,永世的殇。意外得来的珠子,复活了她存在于青铜戒中的魂灵。她认定薄性男子皆秦姓!她要带他们入梦——永生不醒的梦。这是她千年来唯一的等待!
  • 霸王宠:阔少请温柔

    霸王宠:阔少请温柔

    爱情,就是双方都喜欢,最终开花结果。女人,可以为一个男人放弃一切,所以,男人,必须要温柔对待对方。
  • 春江诡府

    春江诡府

    钱塘关家是当地最有名望的家族,而现在的当家人是关家的二少爷关翼虎,关翼虎年纪轻轻便是纵横商场和官场的奇才。关翼虎尚不到而立之年却已娶妻九房,而且八房和九房同时从上海远嫁到这个小镇。八房是上海最大黑帮青红帮帮主的妹妹,九房是上海市市长的外甥女,一黑一白出身的两个妙龄女子同时嫁给一个夫君。喜事降临关府的同时,诡异之事也同时出现,新婚当晚门口的石狮子眼睛流血,恐怖开始蔓延……
  • 三界武皇

    三界武皇

    大晏国,仁王十三年,五月,玉乌城,虚江畔,虚江神主自江中冲天而起,带动整条几十里长的虚江,冲击玉乌城,一时间,玉乌城尽毁。一片废墟水国之中,一个竹篮顺水漂流,一个白嫩婴儿静卧其中,望着蓝天白云,发出笑声。十五年后,大离国北地,群山连绵,月离门中,一个名叫风宇的少年,将迎来十六岁的生日。一段传奇,就此展开。
  • 妖纹

    妖纹

    林凡是修真界一个小门派中彻彻底底的小人物。他有一亩灵田,饲养灵兽十几只,但每月只有可怜的一点晶石。可是有一天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从小佩戴的一块玉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此以后,凡是被他杀死的妖兽,魂魄竟然都会莫名其妙的被吸入到珠子之中,而且林凡竟然有了奇怪的能力,就是能够施展出那些妖兽的法术,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身体竟然有妖化的现象!玉中世界,种仙草,养灵兽,从此逍遥快活。
  • 凰惊天下:至尊小毒妃

    凰惊天下:至尊小毒妃

    【正文+番外全部完结】姐不就偷了个死人头骨么,至于么?成为八岁天才公主,却瞬间沦为废材?尼玛逗姐玩儿呢!那红眸冷凝,世人欺她,笑她,何以处之?很简单,为敌者-杀!风起云涌,绝世天才域外归来,誓要逆了苍穹,灭尽神佛!唯独那倾国妖孽笑靥如花,“小东西,待你长发及腰,本王娶你可好?”凰轻挽小手一扬,抚上他的胸膛,“少年,看在你美的逆天的份上,勉强留下暖床吧。”妖孽轻笑一声,按住她的小手,“来,今夜携手本王,摸索下生娃之道-”当极品女痞遇上妖孽邪王,携手大杀四方,天下,尽匐脚下!某女痞扬言:妖孽在手,天下我有!横扫千军万马,唯我至尊!某萌宝:娘亲,妖孽爹爹叫你回家吃饭了-
  • 落寞的时光

    落寞的时光

    马波涛对自己的人生完全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上学,辍学,和狐朋狗友们胡混。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被救赎……直到她的出现。她的美丽和纯洁几乎让他自惭形秽,他的人生从此出现了转折……
  • 嫡女翻身:美人倾流年

    嫡女翻身:美人倾流年

    穿越而来,背负本尊嘱托。她斗庶母,整庶姐,只为早日离开牢笼。黎雪学士:偶然邂逅,他对她一见倾心,发誓此生一定要得到她。祈天皇子:只是一眼,便确定她就是他一直在找的人,此生身边之人非她不可。浣月太子:无意间的一丝温情,融化了他心中的千里冰封,此后穷尽一生追逐她的身影。而此后曲折的身世之谜,纷乱的世间万象,使她和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纠缠在了一起。五国纷争,群雄争霸,只因多了一个她。天下万民,不及她唇边浅笑清雅。无上权势,难敌她眉间惆怅凄艳。笛声散尽,繁华落幕,世间仅存一个她。明月落红应满径,且向花间留晚照。此时面对着世间最优秀的三个男子,她将栖于何方,情归何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生孤注掷以沫

    一生孤注掷以沫

    风相濡:“以沫你知道么?我的心从你出生那一刻就开始只为你波动。”虞以沫:“相濡你知道么?从我在8岁见你那个懵懂的年龄,就已经无法自拔的爱上你啦。”世间纷纷扰扰,与我何干。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