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2900000025

第25章 心系唐室

狄仁杰在武则天统治时期虽然几起几落,但总的来看,武则天对狄仁杰还是比较器重的,尤其晚年更是优礼有加。武则天为了改朝换代,不惜官爵,滥授于人,以收买人心,确属事实,但是考课颇严,一旦发现不称职者,迅速黜退。唐人陆贽评论说:“往者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而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宋人司马光也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这些评价都是比较客观、中肯的。武则天对于狄仁杰的任用也是体现了任人惟贤的原则,晚唐诗人皮日休说:“呜呼!天后革大命垂二十年,天下晏如不让贞观之世,是遵何道哉?非以敬任公乎!不然者,来俊臣之酷不能诬,诸武之猜不能害,房龄之谏不能逆。”《全唐文》卷799皮日休《狄梁公祠碑》。皮日休认为武则天所以取得了较大的治理成就,关键就在于任用了像狄仁杰之类的贤臣,使他们得以施展才干,才取得“天下晏如不让贞观之世”的业绩。皮日休的这种看法虽然是主要针对狄仁杰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而言的,推而言之,与陆贽、司马光等的评价又何尝不是殊途同归呢?

武则天能重用狄仁杰此类贤臣,被重用者也尽心竭力、忠于职守,辅佐武则天治理好国家。以狄仁杰为例,他无论在地方任官还是到朝廷任职,都颇有建树,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政绩。但是忠于职守,勤于国事,并不等于狄仁杰赞成大周革命,辅佐武则天,也不等于拥戴她称帝。在狄仁杰心目中始终都把自己看成是唐朝旧臣,把武则天视为李唐的皇后,这一点在狄仁杰的言行中有明确的反映。他被来俊臣诬陷下狱后,在供词中公然宣称:“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可见他一贯以唐室旧臣自居,尽管此时他已是大周的宰相。圣历元年(698),武则天与狄仁杰商议皇位继承者人选时,狄仁杰当面对武则天说:“陛下身是大帝皇后,大帝寝疾,权使陛下监国;大帝崩后,合归冢嫡。陛下遂奄有神器,十有余年。今议缵承,岂可更异!”《资治通鉴》卷206圣历元年三月《考异》引《狄梁公传》。在当时持狄仁杰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如王方庆、苏安恒、王及善、吉顼等一大批人,均是如此。苏安恒在上疏中明确指出:“陛下虽居正统,实因唐氏旧基。故《诗》曰:‘惟鹊有巢,惟鸠居之。’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全唐文》卷237苏安恒《请复位皇太子第二疏》。公然认为武则天建立的大周政权是鸠占鹊巢,来路不正。这些都是武则天所熟知的公开的言论,至于私下的议论尚不知有多少。这就说明在武则天的大周朝廷中有一大批朝士是心系唐室的,他们尽管不反对武则天对天下的统治,但是却把武则天的统治时期视为唐朝统治的继续,把忠于职守与忠于武氏家族截然分开。正因为如此,当武则天对朝政的控制稍有松弛时,便爆发了推翻其统治地位的政变。

以上这种看法在民间也普遍存在着。如圣历元年,突厥侵扰河北,武则天命刚刚恢复太子地位的李显为河北道元帅,以讨伐突厥。在此之前,朝廷召募兵员一月有余,只有不满千人应募,听说太子亲任元帅的消息后,应募者云集,很快就召募到5万多人。可见人心之向背。这种状况和镇压宗室起兵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有一则故事说,狄仁杰任宰相时,他的堂姨卢氏就居住在洛阳郊外午桥南别墅,尽管与狄仁杰所居的尚贤坊相距不远,但她从未入城,与狄仁杰不相往来。倒是狄仁杰颇为殷勤,每逢节日都要前去探望,不废以下事上之礼。有一年冬天,大雪过后,洛阳郊外银妆素裹,适逢狄仁杰休假,他便踏雪前往探视姨母。进门之时,正好碰见表弟身背弓矢手提雉兔,也从外面?归来,“顾揖仁杰,意甚轻傲。”狄仁杰没有计较表弟的态度,对其姨母说:“我现在朝中为相,表弟有什么要求,愿意竭力去办,一定遂其心愿。”卢氏回答说:“吾止有一子,不欲令事女主。”狄仁杰听后感到十分惭愧,唯唯喏喏而退。卢氏与其子对武则天的这种态度,在百姓中是有一定代表性的。狄仁杰在这种场面中的心情也是真实的,正因为他不赞同武则天改朝换代,但又无力扭转局面,所以才感到惭愧。如果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自然也就不会感到愧疚了。

后来,狄仁杰力主迎归庐陵王李显,挫败了武承嗣、武三思谋图获得皇位继承权的企图,目的就是恢复李唐的统治地位。不仅如此,在李显恢复太子地位后,狄仁杰曾进行过一次恢复李氏统治的尝试。根据《旧唐书》卷92《魏元忠传》的记载:“昔则天在三阳宫不豫,内史狄仁杰奏请陛下监国,元忠密进状云不可。”这是中宗即位后,御史袁守一劾奏魏元忠时所说的一段话。这里提到狄仁杰的官职是内史,他得到这一官职是在久视元年(700)正月,同年九月狄仁杰就死去了。故狄仁杰提出这个动议当是在这年正月至九月之间。另据记载,武则天这年四月曾驾幸三阳宫。五月,武则天服用了僧人胡超进献的长生药,“疾小瘳”。说明武则天在三阳宫的确患病了,服药之后病情稍有好转。狄仁杰请求让李显监国当在此时,结果被魏元忠阻止而未成。自古以来皇帝因事离京或患病,请太子监国本是常见之举,唐太宗生前也令当时的太子李治(唐高宗)监过国。为什么此次狄仁杰请李显监国,魏元忠竟密表进奏阻止呢?根本原因就是唐太宗父子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而武则天母子之间却大有隔阂存在,弄得不好武则天的统治地位将会受到威胁。三阳宫位于嵩阳县(河南登封)境内的大山之中,距洛阳160里,“有伊水之隔,坂之峻,过夏涉秋,水潦方积,道坏山险,不通转运,河广无梁,咫尺千里。”根据记载,武则天在这里直到七月仍无返回洛阳之意,打算避过暑热,天气凉爽之后才返回。当时左补阙张说曾上疏请求武则天尽早返回洛阳,不宜久在山中,其中理由之一就是交通不便,运输困难。指出武则天“安山谷之僻处,是犹倒持剑戟,示人柄。夫祸变之生,在人所忽,故曰:安乐必诫,无行所悔。”以上见《唐会要》卷30《三阳宫》。这些话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就是婉转地告诫武则天不要给人造成政变的机会。狄仁杰之所以于这个时候提出要太子监国,是大有深意的。魏元忠反对狄仁杰的提议,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否则,当皇帝离京且患病不起时,皇太子监国理所应当,为什么还要坚决反对呢?难道不怕贻误国事吗?

明代学者李贽说:“梁公始者几危,后得免于虎口,遂有悟于黄帝、老子之旨,同尘合,与世委蛇。”《藏书》卷9《狄仁杰传》。也就是说狄仁杰在吃了苦头之后,遂采取黄老之学,无所作为以避免再遭不幸。这种观点为清代学者王夫之所坚决反对,他根据狄仁杰一生的所作所为,认为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无不正之言,无不正之行,无不正之志而已矣。”《读通鉴论》卷21《中宗》五。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狄仁杰既然持身以正,为何不洁身自好,避而不仕?对此王夫之认为在这个时期唐朝不会灭亡,武周也没有一直延续下去的可能。理由是武氏家族中如武三思、武承嗣之流都不过是市井小人,醉生梦死,“逐声狂吠”,没有什么治国安邦的能力和智慧,并不难对付。如果狄仁杰这些贤臣洁身自好而不仕,任这些人胡作非为,等到武则天百年之后,再如汉末那样起兵于南阳,枭王莽于渐台,就会使中原陷于战乱流血之中。“何为弃可为之时”,任其妖乱?他认为狄仁杰在朝中坦然行事,抑挫诸武,请复庐陵,安排忠直之士于津要,才是忠君爱民的直臣行为,值得千古颂扬。王夫之的这种观点是比较切合实际情况的,考察狄仁杰一生所做之事,的确不存在偷生苟活的现象,相反却是始终留心朝政,直到临终前还上疏谏止武则天佞佛。

狄仁杰身为武周宰相,却心系唐室,千古以来非但没有受到指责,反而受到历代士人的赞扬,被视为匡复唐室的名臣。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人们对武则天取代李唐,建立武周政权持有不同的看法。由于人们对这一举动的否定,必定就会对否定这一政权的人的行动予以肯定,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

同类推荐
  • 唐太宗李世民(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他年轻始就与父、兄、弟等人登上隋末群雄逐鹿中原的乱战的舞台上,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又以无比的气魄与军事才能,统率部曲,平定国内多次割据势力,使得李唐政权实现了真正的统一。于武德九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兄长建成及弟弟元吉,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同年,李渊让位,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年号“贞观”。
  •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纪晓岚一生的处世哲学,在于把世间的一切力变为己力。他知道,借物为小借,借势为大借。只有善借力者,才能平地起风雷。他有一套自己的法则和战术,巧妙处世,迎上取下,侍君才媚兼施,为政刚正不阿。他的官场经验可以简单归纳为几点:第一,靠山要找得准。他明白,没有靠山,在官场上举步维艰。选靠山,一定要有眼力,看准了。不可选小人,不可选庸人,不可选不办事之人。第二,看大势。乾隆禅位之际,纪晓岚毅然决然和一帮正直大臣站在新皇帝嘉庆一边。第三,不要放任自己的物欲,“心肥为取祸第一事”,只有保持对物欲的节制谨慎态度,方可不为暗处虎视眈眈的敌人留下把柄。纪晓岚为人为官的策略还很多,相信看过这本书的人,一定会有所收获。
  • 长征领导人5

    长征领导人5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徐志摩,以“情诗”闻名于世,本书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调讲述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传奇人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诗人生命中不可错过的三个女人,他与她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感情纠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带你亲临“情圣”徐志摩的世界,解析大诗人不为人知的婚姻内幕。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热门推荐
  • 365天不抱怨的智慧

    365天不抱怨的智慧

    积极乐观的人,才能成功开启多彩的人生;一味逃避的人,只能生活在抱怨、失败的怪圈中。如何才能丢掉抱怨的习惯,选择正面的思维方式呢?本书将会给你答案。本书共365篇,每个月一个主题,每天一篇独立的箴言、短文、故事,可以告诉你,如何进行正面思考,如何获得不抱怨的智慧。
  • The Aeneid

    The Aene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少男之恶魔心

    美少男之恶魔心

    平凡的安晓沫的美男梦有一天竟然成真了!校草上官文青无缘无故的成为了她的男朋友,就在安晓沫享受着甜蜜的恋爱时光时,上官文青却突然离去,一场邪恶的阴谋正在展开……
  • 百年姻缘玉佩连

    百年姻缘玉佩连

    随着一块玉佩进行时空穿梭,迷失在时空之中,找不到原本的路……
  • 听歌二首

    听歌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银光

    银光

    本书传递对生命的认知和解读,还有对生活的感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正义与邪恶;纯真与污浊……我们的爱情纵横交错在都市中,然面对生活,爱情该如何,生命又该如何绽放光芒?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又有谁能不犯错呢?只是犯的错有大和小,严重和轻微……那又该受到怎么样的惩罚?是冥冥注定吗?本书通过叙写主人公的故事来阐述我们的生活,但不管怎样说希望每个人都能多点包容,多点微笑,多点快乐,多点开心……
  • 静思

    静思

    嗯?顺治有什么了不起?董鄂到底迷人在哪里?孝庄太后也不一定就那么难搞定嘛。有吃有喝有人伺候不用干活就有钱拿的好职业,在现代没找到,莫名其妙穿越之后倒是找到了一份。……失宠的妃子……这真是一份有保障而没有前途的希罕职业啊……俺不想失业,所以俺要在这里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当好差站好岗。只要没什么变数……但是,生活里避开不开的,就是变数啊……
  • 元气小少年

    元气小少年

    身为穷家子弟的唐枫,被天河镇最衰落的门派御剑派门主吴迪收留入派,并决定在四个月后的武道赛中制胜。可天赋极差的唐枫又怎能制胜天河镇呢?一次奇遇令他的人生从此颠覆,从此开启了武修之路。
  • 十年爱

    十年爱

    身为一个男孩子,尤其还是一个正在青春期的漂亮男孩子,赫勇总是能在各种知名不知名的节日里收到很多张漂亮的贺卡和小礼物。不过对于我们乖宝宝赫勇同学来讲,这些贺卡除了看着很漂亮,实在是一无是处,还不如那些漂亮的小点心,至少能在观赏之余还能让他一饱口福。唔!好吧,他承认,他人生的两大乐趣一个是打篮球,另一个就是吃。无论是精致的西餐中餐,还是街边的大排档,只要是美味的东西,他都喜欢,而且来着不惧。好吧好吧,他承认,就是因为他太贪吃了,所以才会被蒋程那匹饿狼当成食物给吃掉了……
  • 夜色星空

    夜色星空

    在另一个世界中,各个可居住的星球星系得到开发,如:工业星系、学院星系、住宅星系......当然,也有很多危险系数极高或低、不宜居住的星球星系,如:炎月之星、落禾星系、异兽星域......因此,也多出了一些特殊的职业和所属公会,如:星际漂流者(公会:漂流者联盟)、星标狩猎者(公会:狩猎者联盟)、器械士(公会:武器公会)、药师(公会:落禾公会)、飞行者(公会:飞行联会)、寻矿人(公会:能源盟会)。星际漂流者熟知各个星球星系的状况,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因为星际漂流者不但需要从书籍上了解各大星球星系,还需要自己亲身去探寻星球星系的地理情况、生物状况,而其中不乏一些危险系数(亲,字数限制,看文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