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5000000002

第2章 为什么需要自我察觉

自我察觉是自我认识的基础。

我从1984年开始做心理咨询,1992年开始做心理治疗,这么多年了,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几乎所有心病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与自我认识有关的三个主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

“我是谁?”中包含的问题有:自己的外表、举止、体质、气质类型、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知识水准、潜能以及自己的社会角色是什么等,而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是不是知道自己是一个具有独一无二价值的人。

知道自己是谁,是为了确定自己将往何处去,然而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的所“来”,包括自己的籍贯、家庭状况、社会地位、社会资源、学历、工作经历、生活经历等。

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其实却有着很深刻的意义。

像籍贯、家庭状况、社会地位、社会资源、学历等对人的影响众所周知,如现在非常流行的“蚁族”之说,他们的窘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他们的所来而决定的,他们太缺乏社会资源和支持,所以,起点低、平台窄,因此他们需要有超人的努力与意志,才能够实现其在大城市扎根并且发展的梦想。

然而,还有一个更会影响人的现在和未来、却常常被人忽略的因素,那就是——生活经历。

比如,一个看起来非常挑剔的人,如果你对他从哪里来有所了解,也许你看他的眼光就会柔和许多,因为也许他今天的挑剔是由于他有一个或者一对非常苛刻的父母;再如一个总是担心丈夫有外遇的妻子,往往是因为她小时候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看到并体验过背叛;而一个过分节俭的人,往往有一个不堪回首的艰辛童年。

因此,一个事件是否会引起我们的情绪反应,主要问题不在于这个事件本身,而在于我们早年是否有相似的经历。早年被父母老师苛求的人,今天在单位遇到一个苛求的领导时,往往就会作出过度反应;早年被人欺骗过的人,成年后在遇到谎言时往往就会有与事件不匹配的过激情绪产生。

你是一个喜欢讨好人的人吗?那可能是因为你来自于一个不讨好就无法生存的环境;

你是一个喜欢指责别人的人吗?那也许因为你来自于一个总被指责的家庭;

你是一个喜欢攻击别人的人吗?那一定是因为你来自于一个喜欢用拳头说话的环境;

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吗?那通常是因为你的父母给了你一个美好的童年;

你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吗?那通常是因为你身边有许多有教养的长辈;

你是不是有一个很高的起点?是不是比同龄人有更丰富的社会资源?

我们从哪里来,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还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要穷人和富人的孩子判断一个5分硬币的大小。结果,穷人的孩子对硬币大小的判断要大于硬币本身,而富人的孩子对硬币大小的判断则小于其本身。

上述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从哪里来,并会进一步影响我们将往何处去。

“我将往何处去?”包括对自己未来人生的设计,或说是人生规划,如自己希望在情感上、经济上、社会成就上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法等。

如果说“没有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那么对大多数人而言,没有规划的人生将很难过。而且没有规划的人生非常地浪费生命。放眼世界,那些取得成功人生的人通常都是认真规划自己人生的人,他们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设计自己的人生,对自己希望达到的高度有明确清晰的认识。

高考报志愿,找工作,与人相处,恋爱、结婚、生子,继续学习、下岗、再就业、退休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哪一个离得了对自我的认识?

所以,自我认识解决得不好,即使眼前敷衍过去了,以后也还会再次横亘在我们面前,成为一个想持续发展的人永远也绕不开的问题。

信不信,一个人缺乏自我察觉和自我认识,他会连盘子都端不好?!

比如一个因为一分之差而落榜的高考生,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暂时以端盘子为生。如果他缺乏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正确认识,一心只想着自己聪明,不知道眼前时运不济;只会天天抱怨社会不公,天天感叹自己大材小用,工作中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把老板和顾客当做迫害者,在工作时带着满腔的怨气甚至愤怒而毫无自我察觉,他在端盘子时又怎么可能对顾客展现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和体贴?

以他这种只知怨天尤人,不知脚踏实地奋斗的现状,又怎么可能走出困境?

相反,那些不仅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而且知道自己将往何处去的人,不论因何种原因沦落到何种地步,最终都会以脚踏实地的顽强努力为自己赢取光明的未来。

没有哪件事能绕过自我认识,只是小事造成的影响小一些而已。

小到买衣服,如一个一米八的人却为自己买小号衣服。尽管正常人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但由于不了解自己的体形、肤色等而乱穿衣的人难道还少吗?不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而选错专业、找错工作的人还少吗?

再看高考上大学。

如果说在中国现有高考制度下,一个中小学生的确很难体验学习的快乐,那么,大学本该是一个人体验学习的快乐、享受生命的快乐的起点。

但是,环顾周围的大学生,有多少人正在快乐地体验着学习?又有多少人正在幸福地享受着生命?

这里的问题同样出在缺乏自我认识上。如果一个学生从高中阶段开始有意识地了解自己,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如果他在报高考志愿时又懂得忠实于自己并在必要时捍卫自己选择专业的权利,那么,象牙塔中感觉痛苦和不幸的学生就会少许多,而从大学时代就开始享受学习和生活的人又会多许多。

当然,前提还得是他的家长、老师懂得尊重他的独立性和选择的权利。

为了在自己喜欢的方向上深入而上大学,那是快乐与幸福的;而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甚或仅仅是为了有一个好工作而上大学,那往往会是不快甚至是不幸的,因为那是在以青春为代价。

有一次一个学生来咨询,非常苦恼地述说他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不满,他甚至想要退学重考,但是又缺乏勇气,因此,天天处于退学还是不退学的矛盾中无法自拔。

我问他:既然这样不喜欢这个专业,为什么你当初要报这个志愿?

他一脸无辜地看着我,脱口而出:“我当时负责考试,我父母负责报志愿呀!”

这哪里仅仅是个人的悲哀?!

现代生活节奏太快,人们被种种压力推着往前走,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有关自身的种种问题,也很少有时间去作反思和反省,导致很多人的自我察觉水平变得越来越低,结果不仅局限了对自我的认识,而且也影响到与他人的关系。

生活中,那些在人群中大声喧哗,对他人的侧目而视浑然不觉的人,那些从来不知道根据他人的言谈举止反思自己、调节自己行为的人,都是缺乏自我察觉力的人。

而那些能够根据别人的一个眼神、一次皱眉、一个难以察觉的迟疑、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而及时反思自己,并且在必要时调节自己的人,那些很少在一个问题上错两次的人,那些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的人,那些被他人称作“善解人意”的人,往往都是既善于自我察觉又善于人际察觉的人。

与人相处是离不开自我察觉与自我认识的。比如恋爱,为什么人的初恋难以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而在于初恋时的人不懂自己。

比如恋爱中的女孩子为什么情绪总是反复无常?为什么她刚刚还笑靥如花,转瞬间即阴云密布?她的不满有多少是针对她的恋人,又有多少是针对她自己?

其实,恋爱中的少女之所以会有那样大的情绪变化,不是因为她喜欢任性或者她只会任性,而是由于她认识自己不足,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于是常常在误解甚至曲解恋人之后出现许多失控的言行。

再往深里看,不懂自己到底是谁,不懂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她又怎么可能懂得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恋人?

比如现在有些学生谈恋爱,不是因为情之所至,而是因为“别人在谈恋爱”,因为“别人都谈恋爱了,如果我没有谈,别人会觉得我没能力、没面子”,不为自己的需要谈恋爱而为别人的看法谈恋爱,这样的初恋又怎么可能持久?!

与亲友、同学、同事、师生、上下级相处也一样,如果我们想和别人保持可以持续发展的人际关系,首先就要从自我察觉和自我认识入手。我们要知道自己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身份,并懂得按照基本的社会角色规范行事,否则就很难与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里通常都是被超限满足的,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缺什么,父母亲人就已经给摆在了面前,总这样被对待,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导致他们对自己真正的需要缺乏察觉力,相对应的,也缺乏对他人需要和情绪的察觉。

比如要求老师领导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对自己无微不至、有求必应,要求同事像朋友一样理解自己、关照自己;再如要求老师或上级为自己办私事。这些必然会碰钉子的事,全都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以及自己应遵守什么样的规则而引发。

同类推荐
  • 神推理心理学

    神推理心理学

    如何仅仅通过笔迹就推理出老板变化多端的性格?如何巧用心理博弈推掉上司扔过来的烫手山芋?如何使用心理暗示说服同事你是自己人?如何仅凭微妙的表情就能洞察同事掩饰的秘密?如何赢得大家好感而又避免锋芒毕露?如何运用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判断周边人的行为方式?如何不动声色地提问以获得更多对方不愿透露的信息?国内首部完整分析推理能力的心理学读物,世界上最难最神奇心理学教你拥有最强大脑!
  • 二十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

    二十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尽可能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
  • 人的自我理解

    人的自我理解

    本书作者秉承胡塞尔现象学传统,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从新的理论层面上,对人的自我理解问题进行独特的分析和阐述。通过分析“我”这一指称的独特词法,作者将自我置入一个多元、多中心的背景中,对自我意识,个体与主体间责任,以及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现象学中“自我”理论的重要发展。
  •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本书针对大众日常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提供具体的自我诊断测试、行为分析以及自我矫正(疗法)指南等。涵盖了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忧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以及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普遍心理问题。每种类型的心理异常,都设计了一个针对此心理异常的总体测验或者分类测验,以便读者进一步鉴别心理异常的情况和类别。每个心理异常包括自我诊断测验、测验结果的解释与建议、矫正心理异常的建议措施、预防该类心理异常的建议等。通过书中的诊断性自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趋向,以便及早地发现不健康的心理信号。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通俗的群体心理学知识读物,致力于用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讲述群体心理学知识,满足读者们对群体心理的好奇心,帮助读者们洞察、了解群体心理,进而从中获得领导群体或摆脱群体心理控制的启示。
热门推荐
  • 永恒天域

    永恒天域

    一只神秘的左眼,一双灵巧的手,缔造出一个少年踏上巅峰的传奇。永恒的一百零八天域,战火不断,阴谋交织,谁又能在乱世之中,主宰沉浮!
  • 神魔离天

    神魔离天

    持青紫战戟,双瞳碧透,道:“何须如此,你我曾是兄弟啊。”战戟名离天,踏上巅峰,与君一站。看不一样的神魔,看凌玉成手协爱人与昔日好友一战。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人有无限的潜能,如果能开发并利用它,就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朋友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带上希望上路,创造我们的传奇人生吧!
  • 武道昆仑

    武道昆仑

    在这个术法称雄,武道没落的年代,立志成为踏上武道昆仑的他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奇遇,必须有无上武经残经,神秘战戟。热血,少不了,为兄弟为亲人抛头颅洒热血。激情,11的男女的只要你想的都会出现。自然还有那么一丁点小清新……望诸君品尝!PS:已经签约,请大家收藏多多支持,小昆感激不尽,作揖作揖再作揖!建了一个新群,希望有爱的书友们可以加入:221775415
  • 乱始星球

    乱始星球

    一场灾难,一轮异变,一次机遇,一个故事,一回开始
  • 致命的调皮复仇计

    致命的调皮复仇计

    她因为小时候家里欠债被追杀,不得已爸妈就千辛万苦凑够飞机票钱让她和爷爷奶奶走,他们就和哥哥继续逃亡,不料在半路上飞机遇事故,爷爷为了保护她们牺牲了,自己和奶奶落到一个岛上,在哪里生活了十几年,之后爸妈找到了她,习惯了农村的生活,回到城市的她会遇到什么事呢。。。。。
  • 天玄武神

    天玄武神

    人生常有起落,莫天玄一笑置之。纵是神魔又何妨,全力战之。一将功成万骨枯,恨之又奈何。一夕顿悟,不过几世轮回。守着一人,但看烟火。
  • 太阳悬浮

    太阳悬浮

    人公丁丁轻易释放杀人逃犯,竟然是因为逃犯对自己爱情经历的讲述唤回了丁丁对自己爱情的回忆,尤其是对其中压抑与委屈的回忆,仅仅是因为对同样存在于杀人犯身上的那种压抑的同情。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旅游法。为了填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释义及实用指南系列丛书》,我们特意组织编写了本书。
  • 电话销售28堂实战训练课

    电话销售28堂实战训练课

    本书是一本电话销售方法的原创读本。《电话销售28堂实战训练课》凝聚着一位成功销售人士的推销心经。《电话销售28堂实战训练课》通过原因分析、解决方法、故事导入的三种形式把电话推销方法融入其中,内容简洁、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