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4000000020

第20章 照军车马渡关河——记我国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王志敏先生

我国当今文博界有一位以古陶瓷研究、鉴定的专家,因其目光如炬、桃李满天下而闻名遐迩,饮誉海外,其弟子中已不乏“国宝”级的大师,而发现和栽培这些“国宝”的“国宝”,便是鲜为人知的老一辈著名古陶瓷研究鉴定专家、原南京博物院资深研究员王志敏先生。而今,王老先生的弟子无论是在学府殿堂传道授业,还是接受公众媒体采访时,都要满怀深情地提及他们的恩师难忘。

尘封的家世

王志敏(1915年-1983年),祖籍四川省阆中市河楼乡国安寺神天窝,其曾祖父王万清(字远峰)和叔曾祖父王万钊兄弟皆为行伍出身,于清咸丰年间派赴江南军务,据《剿平捻匪方略》卷一九七、卷二〇六等清史资料:同治二年八月二十九日,清廷再发上谕,对镇压苗沛霖(按:苗系安徽凤台苗家寨人,咸丰年间因率部疯狂镇压捻军,累功擢至四川川北道道员)集团进行新的部署,谕称:“……富明阿率王万清等力顾淮北,并督同陈国瑞力解蒙围后会攻苗逆老巢。”后因剿灭捻军有功,清廷于同年末发出上谕“补用总兵王万清赏劲勇巴图鲁……另有赏银1000两”(详见《安徽史学》1992年第4期)。王万清因“在营累著成绩,洊升松江总镇,嗣以擒获渠魁,功加提督职衔,赏穿黄马褂。同治三年,因历年在军,积劳致病不起,得推例以世袭荫后”(民国15年,《阆中县志·第五册·卷二十二·人士志·人物·十三》。王万清官至河南总兵,阵亡后谥“昭勇将军”。万清胞弟王万钊,从制营战兵,辗转鄂、皖、赣、浙诸省,洊升营官,并荣膺“勉勇巴图鲁”名号。同治元年,又入李鸿章麾下,总带动字前军,在嘉定太仓一带屡建战功,递升南阳总镇。后又因平剿捻军,叙功补福建提督(以上见《清史稿》卷一一七志九十二职官四)。

据王志敏胞妹王彬女士介绍,因王氏兄弟在江苏一带战功卓著、声名显赫,南京溧水县还曾建有“王公祠”,以彰显业绩,留名青史。兄弟二人皆任清军要职,官至提督;万清独子王登五又袭位于福建水师,曾任三品参将投身甲午海战,勇猛顽强,负伤退役。这些在桑梓故里都算是光宗耀祖、彪炳青史之业绩,但阴差阳错,150年前后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不知何故而今居然只留下一些扑朔迷离的民间记忆。连当地的县志记载中也特别标注:“万清后嗣湮灭,采者不能得详,仅撮概略。”幸亏万清后人近年从南京追根溯源、寻祖认宗,否则差点就会被永远遗忘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多舛的青年

当岁月流逝到公元1915年5月,王万清的曾孙王志敏降生到江苏省扬州市一个小职员家中。王志敏的父亲王炳文从小跟人学徒,在扬州这个历史文化厚重的“博物之都”谋生,自当首选与此相关的技能,于是刻图章、铲砚台、裱字画,后又以行商方式经营古玩。时因局势动荡,社会上常有鱼目混珠的事发生,故长期的生活阅历使老先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尤以对金石字画的鉴赏在当地当时颇有名望。“双目自经秋水洗,一生不受世人欺”,经多方能见广,见广才能识广,王志敏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直接受到扬州历史文化潜移默化的浸润,而且也直接受益于家庭环境的熏陶,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从小就立志要在文博事业上有所造诣和建树。谁知他从浙江省立高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却被北大数学系录取了,当他正要调整心态重新确立人生目标之际,又碰上了卢沟桥的炮火震惊了北平,也震惊了全中国。中途失学的王志敏在亲人的多方资助下,又辗转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同时攻读生物、哲学专业。本想走上科技报国之路的热血青年,在国破家亡的威胁中却又不幸身染重疾,贫病交加的境况迫使他不得不中途辍学。

回到扬州之后,王志敏因生计所迫只好子承父业,重操旧技,在扬州古城邗江路街头摆摊,为过往行人刻章制印,还开过荒货店,聊以糊口谋生。不久又进入当时的私立惠民小学执教,生活稍微安定之余,便在其岳父丁老先生的影响下开始了对古陶瓷的潜心钻研,从此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9年1月,在枪声炮火的硝烟弥漫中,古老的扬州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王志敏有幸进入苏北文管会,在组织的重视和培养下,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很快便在该委员会文物组负责全面工作。1959年又调他到新组建的南京博物院,在保管部专职从事古陶瓷鉴定和编目工作。“南博”是我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其前身系蔡元培先生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仅各类具有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瓷器珍品就多达20余万件,保管部的库房里藏有近6000件实物,需要他们认真鉴定、分类、登记、陈列,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王志敏如鱼得水,鉴赏水平与日俱增。

入道的历练

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的王志敏,自步入古瓷器研究的事业后,一方面不断从理论上夯实功底,一方面又努力在实践中探索,而且尤其注重田野考察和实地挖掘,无论是寒冬酷暑,也不管是窑址残片,他都坚持不懈地实地踏勘和认真揣摩,每有所得,便废寝忘食查资料、搞比较、作分析、写报告,其敬业精神和研究成果深得著名考古专家、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橘等老前辈的赏识。

王志敏在实践中强调学习陶瓷鉴定应采取文理结合的办法,他认为关键还要大量接触实物,不能光看书——鉴定不完全是理性的,感性也非常重要。对中国陶瓷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也应该有全面的了解,这些了解是理性的,但必须先要有感性的基础,要读瓷片、做笔记,剖析所观察到的每件瓷器的特点。据张浦生教授介绍,王志敏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到野外去捡瓷片,几十年如一日,王志敏曾说:“陶瓷器因为是日常生活用品,打碎了人们就把它扔掉了,像南京、西安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往往一动土,地下就有许多瓷片。我们应该像搞地质、生物的人常到野外采集标本一样,研究陶瓷的人也就应该注重采集标本。社会上捡来的瓷片虽多,但没有来龙去脉,科学性差一些,学习鉴定一定要到窑址去考察,采集标本,加以研究,才能解决窑口的问题。”从王志敏俯而读、躬而行、仰而思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古陶瓷鉴定既要有“科学”的手段,但也离不开“眼学”的锤炼,一个优秀的鉴赏大师正是这二者的完美结合。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江苏南通影剧院挖防空洞时,出土了一件越窑秘色瓷皮囊壶。当地文物工作者亦弄不清为何物,便写信给时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姚迁,姚便派王志敏到现场作鉴定。王志敏实地认真察看后作出定论:该皮囊壶釉色淡雅纯正,似一弘湖水,且造型别致器形典雅,在海内外属仅存的孤品,对研究我国陶瓷史和南通地方史均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后又经全国文物专家组鉴定为一级文物,并当选为江苏省十大国宝级陶瓷文物之一。

王志敏一生潜心于自己的事业,神游于古代科技与艺术结晶(陶瓷)的世界,即使在大革文化之命的年代,他也能做到心无旁骛,执著追求。《南京明故宫出土青花瓷》一书的初稿,便是在这个时期经过艰辛努力脱稿的。此后他又克服重重困难,开始向古瓷器研究一个又一个难点发起攻击,并不断填补我国古瓷器研究的空白,续写了许许多多灿烂的篇章。

不朽的青花

从仰韶文化时期的陶罐到明清时期的彩釉,由陶到瓷的每一步进化历史,都是绵延不断、传承有序的。但也有个别时期因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盲点”,如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历时近30年,因政局动荡,经济衰败,瓷器生产烧制很不景气,一直不见有官窑款识的器物,加之民窑又名不见经传,长期以来困扰着古陶瓷研究界,曾误认为此期间无瓷业生产,故被中外学者称之为“空白期”“黑三代”。一向注重田野考古的王志敏先生,从南京明故宫玉带河及周边建筑工地出土的瓷片收集整理中,得出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首次确认了洪武官窑瓷片,提供了陶瓷史上空缺的实物证据。他还发现这批青瓷无论是器形、用料,还是纹饰、款识等均呈现出与宣德、成化不同的风格,再结合其他实物、著述等资料分析和归纳后,大胆提出了关于“空白点瓷”的学说。填补了我国青花瓷研究的又一个空白,也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和认可,这些成果和学术价值都集中反映在他晚年撰写的《南京明故宫出土青花瓷》《明早期后阶段景德镇窑“空白点瓷”》两部专著中。

为培养人才,造就新人,王志敏还将自己的经验整理编印成讲稿(如《六朝青瓷概述》等),除在各类培训班上免费发放外,还多次应聘到南京大学、南京博物馆、华东文物工作队等基层专业考古队授业解惑。他根据实践中涉及最多最常见的一些问题,整理出《学瓷锁记》油印本送给大家,不料一时洛阳纸贵,上海一家出版商闻讯后主动登门拜访,才得以正式出版发行。这本言简意赅、由浅入深的通俗读物不仅在体例上当时还是一个创新,而且也凝结了作者多年来对民窑瓷器、古玩杂件的研究总结,行业内的同仁至今也不敢低估其学术价值。

王志敏矢志不渝几十年,用一生的心血和经历为我国古陶瓷研究、鉴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其后人不完全统计,他在工作之余每年都有大量的著述发表,如先后刊登在《文物》等国家级专业期刊杂志上的《江苏南部新石器时代文化》《从七个纪年墓葬漫谈一九五五年南京附近出土的孙吴两晋瓷器》《漫谈古漆器的处理》《明代民间青花瓷画》《明青花款字》《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简介》《江苏六朝青瓷》等著述,在同行看来都是颇有见地与影响的力作。从以上也不难看出,王志敏先生虽沉浸在古陶瓷研究领域,重大贡献集中体现在明青花和六朝青瓷的分期、断代方面,也是明代民窑青花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但他知识渊博,涉猎广泛,且建树颇多,用一生的成就为我们诠释了“博”与“专”的和谐,树造了德艺双馨的典范。

“我愿此身化明月,照军车马渡关河”,王志敏先生晚年不幸两度中风,即使在右肢偏瘫的情况下,他亦孜孜不倦,以惊人的毅力尝试用左手写作,他深知自己穷其一生的经验和心得,将为后人提供一条事半功倍的成长途径。他结合自己早年学习数学、哲学、生物等专业,又精通日语、英语,运用自然科学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将使文物研究鉴定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许多受他指点,听过他讲课的人而今都多有成就,且薪火相传。其实,在他们身上传承和发扬的更是中华民族博学、执著、坚毅、奉献的文明之光。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曾说过:中华文明的历史几乎就是从陶土到瓷器的进化历程。陶瓷与丝绸不仅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支柱和友好交流的使者,也是异域他邦认识华夏大国的标志性器皿和物品。今天当全世界都在从各方面全面加深对“瓷器之国”(英语单词中国China,本意即为瓷器、陶瓷器)的认识了解时,我们更不应忘掉每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华文明的开拓者和传承者。

同类推荐
  • 大明逍遥录

    大明逍遥录

    抗日名将李如松之死究竟有何猫腻万历四十年的大明京城,究竟隐藏了多少黑手两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学生,究竟是怎样卷入明清鼎革的漩涡之中已经微微倾斜的天平上,在一旁加上两根微不足道的稻草会发生怎样的偏转谍明以伐清,以小而战大尔为大国,而我中华亦不小也!
  • 霸血枭图

    霸血枭图

    男人流血不流泪,铁铸筋骨不下跪,抬头九霄风云动,脚踏九州山河碎。诗一样的悲歌,酒一样的醉人。且恋最美的人,饮最烈的酒,霸业皇图,枭血河山,且与我重铸九州,鼎立乾坤!
  • 史畸

    史畸

    “啊,那个,这是个充满热血、奋斗、努力的小说”“呃,作者告诉我,说是一本狗血、泄愤、奴隶的小说”丁神打断鲁骅玮的话语。“啊,那个,这个...作者还是你自己编吧”说完和丁神离去。V爵爷:“那个,这个...这俩逗比!哔哔哔哔哔哔(消音)。”
  • 我的老婆是将军

    我的老婆是将军

    崇祯末年,大厦将倾,神州即将陆沉。贾万策穿越到了这里,附送一个老婆。当他发现自己的老婆是一个将军的时候,他马上激动无比。在这个乱世,能有一名将军当老婆的人,能做什么呢?“我的老婆是一名小将军,我要把她养成成为一名大将军,一名驱逐鞑虏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爱国家爱百姓爱民族的大将军。”贾万策说道。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把一个小军阀养成为一个大军阀,最后养成为一个统领天下军队的大将军。
  • 盛世小民

    盛世小民

    他,林一凡,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年代;他,不愿做王侯将相,只想在家相妻教子;他,以文成名,以商养家,以工济世;
热门推荐
  • 特种兵在乡村

    特种兵在乡村

    清水沟退役归来的特种兵刘洋,一天在洗衣码头上碰巧遇到了邻家少女蓝小月在洗衣服,不禁被蓝小月的美貌吸引住了,发誓从此不再离开一步,保护好蓝小月的安全。因此刘洋的人生得以彻底改写。护美女,混乡村,斗地痞流氓,完美地演绎着特种兵的风花雪月...........
  • 长安有劫

    长安有劫

    我名长安,苏长安。长安有劫,名桃花。我郁闷,我烦恼,我独怆然而涕下!不就是年少无知一失足成千古风*流人物了嘛!不就是收了那么一房,两房,咳咳……三房正夫嘛!其实,我人生终极目标是很微不足道的——牵着富贵,驮着小油鸡,调戏调戏美男也就心满意足了。奈何五岁那年昏昏沉沉之中露了本性,惹了那一朵含苞待放的小桃花,之后一朵花绽那个百花齐放啊!我郁闷,我烦恼,我独怆然而涕下……既然没有哪个人能被舍弃,既然没有一段情能选择忘记,那我苏长安弃了这繁华盛世,又有何妨?
  • 少主滚开别挡老娘的道

    少主滚开别挡老娘的道

    凤箫离,雪雾老头最不成气武功最差的弟子。腹黑狡诈,聪明机警,疯疯癫癫。计划偷跑,竟然被一人另加一堆黑衣人杀进来?喂喂喂!你们打架就不会选地方?紫凛,紫凤岭中身份尊贵王者之气的少主。冷峻狂傲,翻云覆雨,偶尔抽风。这女人的武功怎么打得这么诡异,要形没形,要力没力,简称猥琐!打跑了一堆黑衣人?有意思!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婚谋已久:腹黑老公太缠情

    婚谋已久:腹黑老公太缠情

    “我给你两条路,要么嫁给我,要么被弄死,你自己选吧,我不勉强。”秦深低头看着面前那张魂牵梦绕的小脸,嘴角的笑都快要藏不住了。席若晴不明白,自己本是路见不平,怎么就把自己给搭进去了。而且,这个男人好像是认真的肿么办?
  • 渎神

    渎神

    江湖恩怨,如发丝缠绕:没有那么多的感情纠葛,没有那么多的恩怨情仇,有的只是平凡中的淡定。为兄弟他浴血奋战,为红颜他不惜与天对抗,生死由己。天下第一神器太初再现,弑天杀神,世间唯我独尊……
  • 飞向蓝天的历程(趣味科学馆丛书)

    飞向蓝天的历程(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飞向蓝天的历程》为丛书之一。《飞向蓝天的历程》内容涉及飞机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阴阳剪纸师

    阴阳剪纸师

    我爷爷是剪纸的手艺人,当然这不是普通的手艺,里边的道道多得数不清,本来我对此嗤之以鼻,可是自打小时候我用童子尿破了死人的剪纸冥婚被索命后,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了这个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 三十花开

    三十花开

    对于女人来说,20岁的日子就像五彩斑斓的棉花糖,甜甜软软,无忧无虑;而30岁的生活则像一团乱糟糟的毛线球,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不管是职业女性还是家庭主妇,各有各的烦恼,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好在,我们有这本书!韩国美女作家南仁淑为你量身打造“30岁的女人书”,帮你解开心结、释放压力、找回自我。阅读本书,就像一个有眼界、有品位的女性前辈,用轻松自如的语调,娓娓道来她的经验。没有板起面孔的说教,也没有空洞虚泛的口号,这是女人说给女人的私密闺房话,听得入耳,也明镜于心。女人如花,一生风景,次第开放。
  • 不朽家族

    不朽家族

    这片土地上发生过许多事情,有现在的,有久远的,在时间的转轮上,都已经慢慢的褪色……只有远方的游吟诗人还在不断的叙述着,这片大陆上勇者的传说……叙述着骑士的忠诚,剑士的豪迈,魔法师的传奇,佣兵的冒险,精灵的美貌,魔怪的邪恶,历久的战争,王国的更替,叙述着大陆上的历史。
  • 金牌皇后:至尊皇后富贵王

    金牌皇后:至尊皇后富贵王

    她叫尹政君,美国哈弗大学毕业,计算机和金融学双博士学位。旗下酒店、地产、航运公司多不胜数。她是商场上的风云人物,更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赌场女皇。这样一个女子竟也遭遇了离奇的穿越事件。看商界玫瑰、赌场女神尹政君穿越到十八岁的懦弱少女身上,又是如何的一段辉煌故事。从此十三小姐华丽丽地蜕变了。恶名昭著的平阳王,切,什么东西,本小姐要休就休,一纸休书,遍贴京城,你,独孤城,是本小姐的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