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7900000003

第3章 本书的基本观点

抽象地看,世界是一个现象之网。这个现象之网如同一切网络一样,由实体(即网络中的元素或节点)和关系(即网络中的弧或边)交织而成,这是大家的共识。历代的思想家们的分歧在于,对这个现象之网有着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认识,根本地,对组成现象网络的实体和关系究竟谁先谁后,或者能否理出个谁先谁后有着不同的看法。组成现象网络的实体和关系,其中,实体与实体之间通过关系相连接,我们称之为“相邻”;关系与关系之间通过实体相连接,我们称之为“相接”;关系与实体之间显然既不是相邻,也不会是相接,我们只能称之为“相关”。相关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关系,因为关系只能存在于实体与实体之间,而不能存在于实体与关系之间;同样,相关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实体,实体只能居于关系与关系之间,而不能居于实体与关系之间。因此,相关实际上是实体与关系的“二重性”。作为二重性的相关既是实体,又是关系;既不是绝对的实体,又不是纯粹的关系;相关只是实体与关系的对立统一,只是永远的二重性。相邻、相接和相关为我们认识现象之网提供了三种最为基本的立场和路线,因而产生出思想史上三大基本的哲学和逻辑学的阵营和线索。

从相邻的角度观察网络,是一种“实体观”的观点,认为现象之网最终可以还原为一些各自分离、独立、自存、永恒不变的实体单元,关系则是实体的属性或附庸,是派生物,因此可以将关系予以割裂并归约到实体之中,从而现象之网最终可被解释为一些基本的原子粒子的机械堆积。这样,世界就被看成是一堆原子粒子组合在一起,世界的运动只不过是原子粒子组合样式的改变。从思维方式上看,相邻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分元的观点,极端地是一种“二元论”的观点,试图把世界描述为一些不可再分解的基本结构单元的组合。这种观点正是思想史上历代的形而上学和形式逻辑所抱定的观点,也是经验论和还原论的观点,更是以牛顿力学体系为突出代表的原子论的机械自然观的观点,总在本体论上认为现象世界的背后深藏着某样独立、自存、不变的绝对者(如亚里士多德的“原子粒子”似的抽象实体,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原子事实”,当代逻辑前沿中的“原子世界”。尽管“原子粒子”、“原子事实”、“原子世界”大不相同,且在思想史上总是后者批判、否定并取代前者,但它们在作为机械还原的终点、本质的载体、组成世界的单元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并依次具有一种自相似的“反身迭代”关系,也以此标志着实体观的三个历史性阶段形态);在认识论上认为世界是一个对象化的外在的孤立存在,与我们的认识方式和意义内容无关,而且正如皮亚杰指出的,传统认识论总设定所有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形式都是一样且不变的。归结起来,实体观的认识论常犯的两个错误是:或者否认认识中的先验形式而成为所谓“无主体的认识论”,或者否认先验形式是一个历史性的演化系列;在逻辑学上就是极端的“外延性论题”和“语言图像论”,武断地认为外延与内涵可以被截然地区分开来并将内涵归结于外延,也就是形式主义地只看重逻辑语言的外延、指称和语形,并且还原主义地认为语形结构就是世界逻辑结构的图像(典型地见于早期维特根斯坦),而轻视或取消内涵、意义和语境。形式逻辑虽然能说明对象化存在的形式结构规律,但却永远无法说明自身、整体和运动,因而会要在涉及到反身自指的问题时遇到悖论,在面对整体时陷入无限倒退,并且亦如亚里士多德指出的,因将作为世界基元的实体看作永恒不变而从根本上取消世界的运动性。实体观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所提供的是一幅分裂的世界图景,使我们在寻求世界统一性的道路上永远徒劳奔忙。由于实体观从根本上只承认实体而取消关系,也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割裂和对立,如自然与历史、科学与人文、唯物与唯心、必然与自由、对象与意义、外延与内涵、形式与内容、总体与整体等。要在实体观的框架内消除这些对立是不可能的,由此造成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三个久咬不开的硬核,即所谓“三块硬骨头”,也即涉及整体的层次性问题、涉及自身的意义性问题以及涉及运动的演化性问题。实体观及其形式逻辑正是机械分析法的基础。

从相接的角度观察网络,是一种“关系观”的观点,认为关系才是本原的,是关系“构造”出了实体,因此实体可以通过被分解为关系而最终予以取消。这样,现象之网就被描述为一个浑然一体的关系整体。整体不能被当作总体一样分解为基本单元,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只能自身构成自身,即体现出层次结构。或者说,整体性只能体现为自身构造的环节性。因此,关系观的思维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分层的方法,极端地是“二层论”的方法。极端的二层论必然要彻底取消一切意义上的实体,从而使关系整体成为一个绝对不能割裂的原初的直接的“一”。这样的“一”显然不能被打开,不能被对象化地观照,而是只能体悟,只能在内在的意义直观中与之发生直接的同一,因而表现为直觉、体验、流变、虚无、否定和过程等。关系观的观点正是历代的怀疑论者、直觉主义者、神秘主义者、虚无主义者、过程论者、整体论者等所抱的观点,而且当代的现象学思潮和系统论思想也表现出明显的关系观倾向。关系观在历史上由于一直未能完善地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逻辑方法,即用于揭示关系的整体构造性、层次境界性等的逻辑学,因此,本身很少有独立的建树,而是总只能通过对实体观的形而上学和形式逻辑的批判、否定、怀疑等表现出来,这种情况直到胡塞尔开创现象学研究思路才有所好转。现象学的“现象学还原”和“本质直观”方法,主要地是一种关系观的逻辑方法。关系观及其逻辑的思路,对于弥合实体观及其逻辑所造成的分裂和静止等缺陷,功勋卓著,其对世界的整体性、层次性、意义性和动态演化性等的强调,正是当代思潮的一个主流方向。极端的关系观的后果必然是本体论中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必然是认识论中的神秘主义和主观主义,同样不能使我们得到理想的世界统一性图景,因为它虽然是统一的,却是不可打开、不可捉摸、不可言说、不可交流、不可操作的。

从相关的角度观察网络,是一种“辩证观”的观点。认为实体与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均不可取消,也均不可绝对化,即彻底放弃谁先谁后的逻辑模式。从思维方式上看,辩证观是一种将世界分重的观点,极端地是“二重论”的观点。“重”实际上是“元”与“层”的对立统一,二重论也即是二元论与二层论的对立统一,即既分元又分层。世界之作为辩证观的存在,是实体与关系的二重性统一,即实体与关系的相关,只有相关才是现象之网的核心结构,而不会只是实体或关系,由绝对的实体或纯粹的关系都不能结合成网络,而是只能成为总体或整体,不是总体与整体二重性统一的相关体。既然世界的逻辑结构是一种二重性的相关,也就是状态与过程、形式与内容、对象与意义、客观与主观等等的二重性统一,是真理与境界的统一,是元与层的统一,是平面结构与层次构造的统一,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是结构样式与构造方式的统一,是结构单元与构造环节的统一,归根到底是实体与关系的统一。因此我们寻找世界的统一性只能是一种二重性的统一性,或者说统一性本身即是二重性。遗憾的是,我们至今仍未能充分地发展出一套能胜任这种二重性研究的辩证逻辑体系。因此,我们寻求世界二重性统一的努力,只能从首先发展出一种二重性的逻辑学开始,从批判现有的真值逻辑和作为混合体的辩证法开始,从补充对关系观的逻辑研究开始。相关逻辑所追寻的统一性是包括自然、生命、意识和全部知识现象在内的世界大全的统一性,是一个显得有些野心勃勃的庞大计划。相关逻辑立足于实体与关系的二重性相关,必然展开出一种二重性结构,既具有横向的实体总体之堆积的对象结构,又具有纵向的关系整体之层次的意义构造,总的来看,是一种多层次并存的结构,即格局。所以,辩证观及其相关逻辑正是格局分析法的基础。

同类推荐
  •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

    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所著,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说:“且无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讲水的积累要多(指聚为海),才能使大船浮起来,才能使大鱼飞起来。庄子这话的意思就是我先前讲的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多多地积累包袱。包袱不够多,你就舍不得扔。当包袱多来压得你喘不过气,你就会一股脑儿全扔掉。所以,朋友,现在你正在做的无用功尽管做下去,迷途还不远时,你会走下去,因为你还能看见身后的熟悉地方,还心存侥幸。当迷途已远,身后不见了熟悉的地方,眼前只见深渊,这时你才会下了决心一定要回去。你回得去吗?你回得去。任何时候只要你倾听心灵,就会有感动、有启发、有指引。
  •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一波波是谁?波波的童年、化身白衫老者(孔子)的问题、波波的国外留学生活、一次突发事件引起波波的思考、波波对“悟、空”两个字的解读、与白衫老者(孔子)的初对面、二白衫老者引导波波所看到的“智慧”的世界、“什么都不是!”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什么是“智、慧”呢?“智”字的含义、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的特点、“智”字告诉我们的道理!《论语》为政篇“君子不器”的正确解释!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如何成为君子?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热门推荐
  • 我望眼欲穿看我看不到的你

    我望眼欲穿看我看不到的你

    主吴世勋。可能写的一般般;但,还是希望你能来看。每周2-3更。
  • 韩娱之最佳经纪人

    韩娱之最佳经纪人

    他不是演员,但演员都以与他合作为荣。他不是导演,但导演都相信他推荐的演员。他不是编剧,但投资人却对他看好的剧本趋之若鹜。他曾经贫穷,却在贫穷中遇见了一生最好的朋友。他曾经富贵,却在富贵中失去了所有珍爱的东西。有过潦倒,也有过辉煌,终站在韩娱之巅。问其秘诀,他说,我只是做到了一个经纪人所该做的一切。
  • 穿到异界当纨绔

    穿到异界当纨绔

    古武世家天才罗清历三十三载苦修神功大成,正破碎虚空之际,不料恰逢虚空生电,肉身反遭虚空破碎,尤幸于存亡之际《心魂秘录》突有所悟,由一念不动百念不生之境突破到一念不灭百念丛生万物随心之境,灵魂升华,在破碎的虚空中窜到异界,投生于豪门.《心魂秘录》更高层,要求随心所欲,漠视礼法而背靠豪门,这就被人当成了纨绔。勇者都在墓地,大侠皆成烈士,这世界真危险,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个纨绔吧!外人谤我、凶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我要踢他、踹他、殴他、扁他、辱他、打个半死,再来看他!美人鄙我、笑我、瞪我、骂我、打我、如何处治乎?我且忍她、逗她、吻她、搂她、抱她、再过几天,娶她回家!总结两条原则,不外顺昌逆亡,按原则办事,咱也是有原则的人!打扁砸死比我高的,那我便能安安全全的俯瞰众生。
  • 源灵天齐

    源灵天齐

    被诬陷,贬出最强势力!不服输,努力百倍修炼!知真相,展开疯狂报复!逆苍天,谁敢拿我如何!大陆之巅,才发现,故事并没有结束!战魔族,统三界,魔兽之皇,人族之圣!
  • 庶女巧夺君宠:一朝成凰

    庶女巧夺君宠:一朝成凰

    最爱的男人,竟然是卧底!一场官兵捉贼的游戏上演,血溅碧波大海,心痛如裂,不能同生,但求共死!不料冥冥中自有注定,两人竟然一起穿越了!在陌生的古代,再次相遇,他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墨玉,而她却是被各方追杀欺凌的小书僮。上天为何如此不公?她恶狠狠地想,二十一世纪,我输了!但是在这里,我一定要赢!而他却只是露出一抹嘲讽的笑,“苏谨,这辈子,你休想逃出孤的手掌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弃妃赚钱忙

    弃妃赚钱忙

    当现实中非常流行的“穿越”真正的落到tiffany身上的时候,她会如何抉择呢?某王爷情深款款的道:我愿意重新来过,我愿意给你王妃之位,我愿意。。。。。。司马无情:遇到你,无情也变成了有情。。。。。。欧阳无敌:遇到你,无敌也变成了有敌。。。。。。凤一:自从被你赐姓为凤的那一天起,我就是你的人了。。。。。。男主角:如果我不能给你的幸福,我不会纠缠于你,但是现在,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 凌阁芳菲

    凌阁芳菲

    这是作者出版的一部古体诗词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诗词作品,分绝句、律诗、词、对联共四卷。这些结集出版的诗词作品,绝大部分发表在红网,被人称为“月下古典诗派”代表。
  • 女扮男装:你要对我负责

    女扮男装:你要对我负责

    OWO哎呀呀,我懒,不想打字~~(两位12岁学生作品,请您多多包含~~)
  • 红色英勇勋章

    红色英勇勋章

    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青年,他在美国内战中入伍,希望成为一名英雄。但由于初次参加战斗,他的内心也怀着恐惧和各种复杂心理。因此战斗打响时他被吓得当了逃兵,脱离军团。待战斗结束后他又返回去,一路见到部队死伤的残酷场面。他感到内疚,深怕自己的胆怯行为被战友们发现。后来他在逃跑途中偶然被一名士兵打伤头部,回到自己连队便谎称自己在火线作战时受了伤。伙伴见到他头上的伤口——红色英勇勋章——都称赞他是个英雄。他不敢说出真情,内心感到羞愧。经过内心的激烈冲突和斗争,他决心要勇敢地参加作战,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他英勇杀敌,最后成了一名受到大家赞赏的英雄。
  • 刚好的时光

    刚好的时光

    程辛不过就是出差了几天,回来后发现刚起步的公司被合伙人卖了,还莫名其妙背了巨额的债,简直暴走到无法淡定。“什么情况?”回应她的竟是一纸合约——与A市最大的公司冷氏的劳务合同。冷氏的少东家冷铭逸专业抹黑二十余年,抹黑谁?当然是冷氏集团和冷氏家族,用他的话说:“只要是能给冷氏抹黑的事本少爷都热衷。”当冷少爷再一次成功抹黑拉低冷氏股票,冷昊东决定改变战略:“我管不了你是吧,好,我给你找个管得了你的人。”于是乎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被强行放在一起,日子过的是相看两厌啊!!!!只是这样的时光刚好够爱上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