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48000000014

第14章 二、牛雕精华

在古代雕塑艺术中,有很多牛的形象。基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立体雕塑,一种是浮雕,但是都与一定的器物造型有关。

首先,看一看杰出的立雕牛图像。

牛鼎

1934年10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在河南安阳侯家庄西北岗发掘,次年发现长方形大墓(1004墓),但是该墓已被盗过,仅近现代盗坑就有53个,被洗劫一空。但是幸运的是,大墓底部还保存大批文物,有矛、盔、玉磬等,更重要的是还发现两件鼎,一件牛鼎,一件鹿鼎。其中的牛鼎,高73.4厘米,口长64.1厘米,口宽38厘米,重110.4公斤,面饰牛道纹,足上亦饰牛首,身上加饰立凤,另配上夔龙纹和云纹,内有象形“兕”字。

商代牛尊

出土于湖南衡阳郊区,高7.4厘米,长19厘米,尊呈水牛形,盖前端为牛头,圆眼立眉,有口为流,牛角上卷,盖上也有一小虎,长身卷尾,站于牛背之上。牛躯体丰腴,四肢健壮,短尾下垂。身上多雷云纹。为商代青铜器的精品。

西周牛尊

该器属西周中期礼器,为水牛形象,躯体浑圆雄健,蹄足强健有力,抬头垂尾,状如怒吼,口张开,舌头前伸作流。尊口开于背脊,上有一个虎钮方盖,虎头大,身修长,微向后蹲,欲扑捉状。牛尊多纹饰。此器为酒器。

战国牛尊

1923年在山西浑源李峪村战国墓出土一件牛尊,为稀世珍宝。该器高33.7厘米,全长58.7厘米,背上有三圆孔,每个孔安一釜,为温酒器皿。该器不仅造型独特,纹饰优美,牛鼻上的铜环还标志人们对牛的控制有了最便当的方法。众所周知,牛是比较难驾驭的,人们为了用牛拉车,使牛耕田,必须有效地控制耕牛。常言说:“牵牛要牵牛鼻子。”也就是说牛鼻子是牛的要害,一旦把牛鼻子控制住,整个牛就好驾驭了。于是发明了牛鼻环,即在牛鼻子上穿一环,环上再拴有缰绳,人们可通过牵缰绳驾驭耕牛。那么,牛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庄子?秋水篇》:“落络马首,穿牛鼻。”《吕氏春秋?重已篇》记载一位力士鸟获“疾引牛尾,尾绝力?,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而牛恣所以之,顺也”。其中的“?”即是牛环,这是文献所载,而牛尊的发现从考古上证实了牛环至迟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应用了。

铜牛

在民间传说中亦有铜牛,《会稽郡故书杂集》引《夏侯曾先会稽地志》记有:“射的山西北铜牛山,是越王铸冶之处。昔有铜牛见于灵汜桥,人逐之,奔入北山。掘地视之,悉铜屑也,因名之。”似乎与越王铸剑的故事有关。

1973年在甘肃天祝县哈溪镇出土一件青铜牦牛,高70厘米,重达80公斤。该牛有弯曲较大的牛角,躯体呈粗矮,健壮姿态,有高高隆起的脊峰,后有巨大的尾巴。这是一个雄牛形象,其年代不会迟于元代。

错银牛灯

在江苏邗江甘泉二号墓出土一件牛灯,高46.2厘米,长26.7厘米,牛体粗壮,俯首探角,尾向上弯卷,灯座立于牛背之上,灯盘有短柄,罩部镂孔,上有环耳。灯体饰以精细的错银花纹,十分优美。

唐代铁牛

在山西永济蒲津遗址出土过四件铁牛,该牛是唐开元十二年(724)铸造的,本意是为了固定浮桥之用,也兼有镇水降妖之意。这四头铁牛很庞大,每个长3米,宽2米,高1.8米,重55-75吨,分前后三排,面向西朝黄河而立,牛旁各有一牵牛人,还有铁山两座,呈铁柱状。古代铁牛不限于此,明代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记有:“陕州有铁牛庙,头在河南,尾在河北,禹以镇河患。”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写道“谁能如铁牛,横身负黄河”,描述的正是这只庞大的铁牛。

此外,像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桥头的铜牛,则是清代牛雕的代表作。

除了独立的立体牛雕外,在某些工具、武器和乐器上也有一些立体牛雕,这方面在青铜器中多有反映。如安阳小屯第二十号墓出土一件牛头刀,两角微曲后弯,双耳平贴上耸,两目作臣字形,鼻开两孔,口张很大。在建平石砬山741号墓出土一件夏家店文化的牛首青铜刀,刀较短,折背内刃,柄部有三角形纹饰,柄端为牛首,双角内曲,两目突出。

这些牛体长,短颈,有向上内弯的双角,具有蒙古黄牛的特征。

在西南出土的青铜文化中,也有类似形象。如云南江川李家山、晋宁石寨山的铜鼓、生产工具、生活器皿、乐器上都有立雕牛饰件。当地出土的铜葫芦笙,呈球状,曲管,在曲管顶端有一吹孔,球体上有5-7个插管,在曲柄顶部铸一雄健的立牛。此外,在动物牌饰上,也多有牛的形象。

另一种是浮雕或平面雕的牛形象。

在商代青铜文化中,已发现过牛形象,如安阳1004号墓出土的一件青铜甲胄上,就有一个牛头形象。当时人们认为牛是家畜之王,有力量,甲胄上装有牛头,就会使甲胄的主人也有力量,可以制服敌人。北京琉璃河出土一件伯矩鬲,在其盖和三足上都有牛纹饰。牛在这里不仅是力量的象征,也是占有财产的标志。在燕文化中,也出土过牛首双马纹金饰件。明清以后也多有牛的形象出现,如圆明园遗址所留下来的生肖铜象,就是古代文物的精品。

在内蒙古出土的匈奴青铜器中,有不少铜牌就是牛的形象,常见的是在牌中心站立一只公牛,强健有力,形象逼真。在阿鲁柴登出土一件匈奴金牌,以俯瞰构图,刻画出四只小老虎,由两侧筮咬一牛,该牛双角弯曲向内,牛头昂而不动,丝毫不动,卧在那里,而四只小虎对牛无可奈何。辽宁凌源五道河子出土一件金牛牌饰,长喙,卷尾、怒目,作低首前冲状,表现斗牛之势。在西岔沟出土过一件双牛牌饰,二兰虎沟出土过一件牛牌,为二牛头正面并立,身躯作侧面。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本书介绍了能够代表兰州历史文化的文物珍宝、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让人们由此了解兰州历史发展大体脉络。
  • 国学其实很有趣儿

    国学其实很有趣儿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学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本书就是按照这个分法;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本书是一本纯粹的国学书,让你读后回味无穷;是一本有趣儿的书,让你读后轻松愉悦;是一本有内涵的书,让你通过浅显的语言,领悟厚重的知识。这是一本有品味的书,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国学达人。
  • 中华典故(上)

    中华典故(上)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这里,坐拥七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热门推荐
  • 亲密飞翔

    亲密飞翔

    网络是江湖,是江湖就有高人,不仅仅武艺,还有道法,我就是这高人。我可以挑起网络烽烟,使各路诸侯血流成河。我可以从容收拾河山,让色狼帮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不过,我也是狼。我追逐如花似玉的MM,我也让似玉如花的MM对我趋之若鹜。
  • 命运的摆钟

    命运的摆钟

    生活就像一架摆钟,它有时能顺利的走着,有时候不能。当它顺利的走动时,我们能顺其方向努力,当它不顺遂的时候,我会感到其中的无能为力,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堕落于世界边缘的娼妓。摆钟它的不顺利修的好,而人生不能。但还得尽可能的纠正,摆钟可不愿就这么停下。
  • 怒海魅影

    怒海魅影

    东海之滨,方丈岛上,一座秃了顶的小山丘上一少年静静伫立,眺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中充满着幻想。“海娃,快回家了,没看见乌云压头顶了?”“噢…”农历六月初七,那天刚好是海娃的11岁生日,原本说好的会陪着海娃过生日的爹娘因为生活太过艰苦而选择了出海打渔。海娃本名林枫,农村因为怕孩子不好养就取了一个小名,这个幸运的小名伴着林枫平安的度过了11年……
  • 我玩游戏的那几年

    我玩游戏的那几年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游戏,当这场游戏决定着你的命运时你该如何选择?有人说人生就像梦一场,这个梦惊险离奇,悬疑莫测,我深陷其中,是否能够醒转过来?她是我这一生中的挚爱,可是我为了活下去竟然将她抛弃,我是多么的自私?他是我这一生中的挚友,可是我为了活下去竟然跟他决裂,我是多么的可耻?有人说我是恶魔,有人说我的心是铁做的。但谁能够真正的理解我?这是一场游戏,不是儿戏,我……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哪怕整个世界都反对!
  • 逆天人生之涅磐重生

    逆天人生之涅磐重生

    她的生活寂寞得如同点了单曲播放,当她以为一切已成定局了,上天却又意外地给了她另一个另类的人生。是的,她穿越了,但却不是古代,更不是未来,那会是……
  • 每天读点博弈论

    每天读点博弈论

    博弈论原本为游戏理论,这一理论涉及的“游戏”范围甚广: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 博弈论探讨的就是聪明又自利的“局中人”如何采取行动及与对手互动。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竞相争取高分。所以说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止的博弈游戏,每一步进退都关乎成败。
  • 低碳城市:让我们的城市轻松呼吸

    低碳城市:让我们的城市轻松呼吸

    低碳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低碳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大事。节水、节电、节气,摒弃高碳模式,崇尚低碳生活……就是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以让低碳生活变为现实,让我们为低碳环境、绿色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 奇斗变行

    奇斗变行

    命运是无情的挫败,能成就英雄的机遇,却不能实现英雄的愿望。即使身处绝境,卷土重来,英雄也坚持着自己的意愿!我要保护她……即使与世界为敌!长途跋涉,永不回头!从踏入异世大门的那一刻起。
  • 灏缈神纪

    灏缈神纪

    当我已灵魂耗尽,还能看见你眼眸深处的云影天光,真好。阿雪,等我,来世定不负你。
  • 再婚

    再婚

    再婚在我国经历了先秦(现象普遍存在,儒家思想中禁止再婚)、秦汉(行为依然存在,但是限制思想进一步系统化)、魏晋南北朝(法规沿袭前朝,言论有所放宽)、隋唐(再次放松)、宋代(法律条文的固定少动和礼教思想渐趋严酷下社会风气的改变)、明代(较唐代更为宽松)、清代(妇女改嫁要受到强大的宗族阻力,法规也有刑法的规定)至国民时期(废止了关于妻子再婚必须服完夫丧的规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