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48000000013

第13章 一、牛在绘画上的风貌

牛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家畜,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一点在艺术世界中也有一定反映。如在绘画、雕刻、装饰和舞蹈中都有形形色色牛的形象,牛成为艺术创作的来源,也是重要的艺术主题。

绘画是古代重要的艺术形式,但是因绘画材料不同,形成不同的画种,如岩画、画像石、年画、纸画等等,在各类画中都有牛的生动形象。

(一)岩画

在岩石上绘制或雕刻的形象,俗称为岩画。在我国各地都发现有很多岩画,其上多有牛的形象,如内蒙古阴山岩画上,不仅有野牛,还有水牛和黄牛。这说明当时内蒙古阴山地区,气候温暖,水草丰茂,适合牛羊生存。北朝鲜卑歌手斛律金有一首《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牛是当地游牧民族的重要饲养对象,《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驴?、??、??、??。”汉代匈奴还从中原大肆掠夺牛羊,中原王朝也从匈奴地区掠夺牛羊,少者数万,多者千百万头,这些必然会在岩画艺术中有所反映。

在云南沧源岩画中,由于反映的是农耕民族的生活,牛在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除猎牛图外,还有放牧图、牵牛图,有些傩舞场面,还有以牛为牺牲品的内容。

(二)画像石

在刻石上,刻有各种形象,俗称画像石,其实不是绘制,而是刻制,属阴刻浮雕画,其中有许多牛、牛耕的形象,例如:

江苏泗洪县重岗乡出土耕种画像石,其上有一农夫在前引导,另一农夫牵牛,还有一农夫扶犁,犁为二牛抬杠。

江苏睢宁双沟出土一件牛耕画像石,上层为神仙故事,下层为牛耕田和车辆图,也为二牛抬杠式犁。

山东邹城出土一件农耕画像石,前为人挑担,中间为二牛抬杠犁,后为牛车图。

陕西米脂官庄出土一件双牛曳犁画像石,上为庄稼,下为二牛抬扛犁,人扶犁而耕。如此等等,都是画像石上的牛及牛耕形象。另外,在唐宋时期的墓志?石刻上也有生动的牛形象。

(三)画像砖

在砖上也绘有各种牛的形象,这一点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画像砖上最为突出,其中有许多牛的形象,计有牧牛图、犁地图、耙地图、椎牛图、宰牛图等等。在犁地图中,不仅有传统的二牛抬杠,还有一牛挽拉的双辕犁,其实,从犁地到收割,在画像砖上都有生动的描述。其中的宰牛图,有人一手牵牛,另一人手握着锤子,正欲往牛头击去,这是典型的椎牛方式,是一种原始的杀牛方法。

(四)青铜器的牛纹

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经常会有牛首纹饰出现。另外,牛纹在滇文化青铜器上也是很多的,如在河北卢龙县东?各庄商代遗址出土的一件弓形器上,中央有一圆形凸钮,钮两侧各刻一牛纹,形成对牛形象,这是比较少见的。又如在云南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出土的生产工具、兵器、生活用具、贮贝器上,都有大量的镂刻或雕塑牛图像,这些牛是财产的重要标志。在江川李家山第24墓出土一件铜鼓,其上有一组花纹,中央立一竿,下拴一牛,周围有四人翩翩起舞,这当是鬼竿舞。

在牛装饰图案中,还有一种牛与鸟“共生”,共存的形象,宋昊曾《能改斋漫录》卷八载张芸叟诗:“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这说的是夕阳西下,耕牛回村了,牛背上站着寒鸦,宁静自然,反映了农村景物。其实在考古时发现的这类资料很多。

在云南石寨山一号墓58号铜鼓腰部,铸有六只船,两船一组,每组前后各有一人,作奔走状,两船间隔一牛,前组牛身上落一鸟,牛头下也停立一鸟,这是牛鸟结合的最早形象。四川会理三号铜鼓腰部也有两层装饰,上层有小鸟六只,下层分为八格,也有牛鸟组合图案,牛背之鸟多作飞来立足未稳之状,地上之鸟则为站立状态。

这种牛鸟共存的形象,不仅是一组艺术对称美,也表明动物除爪牙相加,残酷斗杀外,还有和平共处,共同生存的一面,这是工匠们对大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古老的自然生态环境。

(五)年画、剪纸

年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又称木板年画,顾名思义,是先在木板上绘画,然后刻成阳、阴花纹,再在上涂墨或其他彩色,铺纸印成美妙的年画。年画的题材很多,有神像、历史故事、生产、生活和吉祥图案等,大部分是迎合农村需要而印制的,因此以表现农村生活为主。由于牛是农民们的宝贝,所以牛必然被画在年画中。如牛郎织女故事就是重要的主题,潍坊印的“大喜牛”、“男十忙”,苏州印的“三百六十行”,杨柳青印的“同庆丰年”等等,都有不少牛的形象,此外,在民间剪纸上也都有牛的题材,这是农民生活的写照,也是对耕牛的赞颂。

(六)壁画、纸画

在壁画、纸或绢上绘牛,在古代很流行,而且随着年代的推移越来越多,以唐代的五牛图最负盛名。

《五牛图》是唐代韩?绘制的一幅纸本设色画,纵28.8厘米,横139.8厘米,无款印。五头牛在画中并列排立,除一丛荆棘外,没有任何背景。但是五头牛的姿态不一,各有神韵。第一头牛黄色,侧面低首在荆丛中作蹭痒之状;第二头牛黑白花色,侧面昂首翘尾作行进状;第三头牛青灰色,正面昂首站立,作嘶吼状;第四头牛浅黄色,侧面回首伸舌,作舔毛状;第五头牛棕色,侧面红绳络首作健步状。

乍看起来,五牛并列,好像比较分散,但仔细琢磨又不一般,其中第三头牛作正面刻画,自然以其为中心,使其他四头牛构成对称画面,牛的犄角各异,头部作一昂一低的变化,眼神作左右盼顾的呼应,使五头牛既有差异,又浑然一体,缺一不可。整个画,画得既单纯统一,又富于变化。这些牛皆为公牛,画家以粗壮健劲的笔锋,描绘出公牛的雄健体魄,造型精美,又以细腻的线条勾画出牛头、牛尾和牛眼睛的细毛,轻柔处与粗处形成对比,使牛顿生光彩。总之,《五牛图》对牛的形体、牛的神态,刻画入微,惟妙惟肖,是一部画牛的杰出作品。

中国古代绘画,在先秦时期追求真实地反映客观对象,主要指事物的外形,因此画技的难、易以逼真为准,而不定形者易画。《韩非子》:“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由于鬼魅谁都没见过,谁都可画,画什么是什么,而犬马就不可乱画了,所以难画。魏晋之后,绘画水平提高,外形绘画解决了,开始追求反映内在的神。顾恺之《论画》:“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谢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是一个画家的亲身感受,认为人有思想感情,既要画人之外形,又要表现人之思想,所以“最难”画了,动物则缺乏人的感情,主要画动物的外形,相对容易画。其实,动物虽然没有感情,但有动感,而画家本身也有一定意境。到了宋代中国绘画又有了新的发展,董?在《广川画跋》:“大抵画以得其形似为难,而人物则又以神明为胜。物各有神明也,但患未知求于此耳。”从绘画历史角度看出,《五牛图》是绘画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总之,《五牛图》是画牛的杰出代表,无论是形,还是神,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使后来者望尘莫及。元代画家赵孟?在《五牛图》图后跋中称赞说:“五牛图神气磊落,希世名也。”元代文人孔克表也说:“天机之妙,宛若见之于东皋西垄间,亦神矣哉。”明人李日华在《六研斋笔记》中甚至说:“神气溢出生,所以千古绝迹也。”

韩?(723-789),字太冲,长安人,唐德宗贞元初,官至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晋国公,吏事之余,好鼓琴,善书画。北宋徽宗年间,宫中还收韩?画三十六件。韩?为官时,重视农业,储积谷帛,为此爱护耕牛,曾下令禁止杀牛,不准牛马出境,主张“营田积粟,且耕且战”。由于爱牛,在画中也以牛题材为多,有《集社斗牛图》、《古岸鸣牛图》、《归牧图》、《乳牛图》等十件。

后人对《五牛图》的创作意图,有种种说法,如宋人赵孟?在图后题跋上说:“昔梁武欲用陶弘景,弘景画二牛,一以金络首,一自牧于水草之际。梁武叹其高致,不复强之,此图殆写其意云。”寓韩?具有隐退之意,因而韩?官宦一世,春风得意,向来无隐退之心。《五牛图》的意图未必如此。然而清乾隆不同意上述看法,认为“一牛络首四牛间,弘景高情想像问;舐?讵帷?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其中的“问喘”为一典,指的是西汉宰相丙吉不关心民间打架斗殴,而关心牛走路上喘的原因,丙吉认为牛喘关系农业生产,民间疾苦。乾隆正需要丙吉这种识大体顾大局的人才。

最后还应该提到,牛在邮票图案中也屡出不鲜,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今天,共发行牛的邮票22枚,涉及15套邮票,其中生肖票2套3枚。

最早是1952年3月15日发行的《和平解放西藏》纪念邮票中有一枚为《西藏农民用牦牛生产》;第二年发行《敦煌壁画》中第四枚为《牛车?唐》;1955年发行的《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第十枚为《畜牧》中有一头黑白花奶牛,1958年发行的《气象》中的第一枚为《古气象仪》上有一牧童吹笛牧牛,1960年发行的《全国农业展览馆》的第三枚《畜牧馆》上有一大母牛和一小牛,1963年发行的《民间玩具》第二枚为《春牛》,1978年发行的《工艺美术》第三枚为《犀牛》,1981年发行《畜牧业――牛》,六枚全为牛的形象,1987年发行的《今日农村》第三枚为《喂牛》,1988年发行的《敦煌壁画》第三枚为《北周牛犁田》,1989年、1994年也发行过牛邮票;1997年发行的《丁丑年》中有《金牛奋蹄》和《牛耕丰年》两枚。从这些邮票中可以看出,牛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类推荐
  •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本书采用以浙江、江苏为主,兼顾上海的方式对此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将“江南文化”具体为浙、江、沪三地的文化,这也是通常所谓的狭义的“江南文化”的概念。具体论述分上、下两编展开:上编部分,主要从“思潮与事件”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涉及“断裂”事件、“新概念作文”事件、《沙家浜》事件、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的论争、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江南的寻根文学、江南的先锋文学等。上述这些事件与思潮当然很复杂,但它们都与江南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江南文化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和必然产物。
  • 品三国中的女人

    品三国中的女人

    从历史沉淀里寻找女人,也从历史文化长流里创造女人。通过这些与男人在一起的女人,展示社会百态和价值取向,为了与《三国演义》里的种种男人步调一致,就此将原有史书上的人物和文化人物改造了、嬗递了,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语,由政治人格渗合道德人格,此种打造了的三国文化女人,颇有伦理色彩,诸如诸葛亮妻相夫教子,徐庶母、姜叙母爱憎分明,曹操卞夫人的贤惠、简朴、孙权长女(大虎)的阴险、刻毒,几都为传统文化圈里妇女的多元模式。它也是三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另类。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星辰,都给了人类无限的探索空间。是谁提出了北斗七星呢?又是谁第一个提出一年365天呢?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为你讲述天文经法知识,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沉醉于历史的海洋,享受丰盛的知识快餐。
  • 听三毛讲远行

    听三毛讲远行

    好想跟着三毛远行,一同去金色海洋吹风,聆听音乐王国的天籁之音,伴着大西洋的七颗钻石感受清风拂面的恬然情怀。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热门推荐
  • 武灵弑天

    武灵弑天

    他拼命修炼只为保护他的尊严;他驰骋天下只为寻求一个答案;他诛灭万千只为找到世间真理;他踏碎九天只为查到她的踪迹;
  • 末日重修

    末日重修

    千年前的吸血鬼亲王,从血棺之中苏醒而出。恍然发现,她的一身修为全部消失不见。无奈,她只能一步步重修而回。不过,末世什么的好讨厌,尤其是在丧尸更喜欢吸血鬼的情况下。脚踹无耻男,舌骂白莲花。叶血蝶表示,姐就是这么嚣张,有本事你咬我啊!————————新人新作,希望各位看官能够收藏支持。
  • 剑心种魔

    剑心种魔

    天才少年,却被认为是修炼废柴,眼看十数年黄金修炼期就此荒废,君莫叹不甘!自行修炼,强行融合阴阳二道,自学成才展露锋芒!可天不随人愿,刚刚学有所成,却被人陷害,被自己的亲爷爷废去一身修为!潜龙于渊必有飞天之时,挫折中,唯有一剑在手!
  • 钱多多掌柜奋斗记

    钱多多掌柜奋斗记

    还在为自己的工作经验不足而担忧吗?还在为上司的百般刁难而觉得恐慌吗?还在为自己如何创业而忙得焦头烂额吗?混了这么多年,当不上掌柜怎么会不累?
  • 梦之苍穹

    梦之苍穹

    “是谁让你动她?”“你居然为了她打我!”“那又怎样?你够了!别逼我打女人。”“梦!我恨你!”......
  • 创新的思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创新的思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马斯洛根据对他的研究对象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的共同特点——每个人都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性或独创性。我们的讨论可以使这些独到之处得到较为完整的理解。但有一点要强调,自我实现型的创造力与莫扎特型具有特殊天赋的创造力是不同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所谓的天才们会显示出我们所不能理解的能力。总之,他们似乎被专门赋予了一种冲动和能力,而这些冲动和能力与其人格的其余部分关系甚微,从全部证据来看,是他生来就有的。
  • 那樱花树下的爱

    那樱花树下的爱

    “我把我所有的爱都给了你,现在想走是不是晚了些。”“我们不会有可能,放手吧。”“做梦!”
  • The Human Drift

    The Human Drif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碧血昊天

    碧血昊天

    练体武学,神通万象,真神,神圣,神王,神皇;道术:道士,道师,天师,道圣,道王,道皇。这里是神通之界,只有晋入神通才能摆脱蝼蚁的命运。
  • 对不起,你太闪耀

    对不起,你太闪耀

    刘璟晗与安以贤,一个普通人与一个大明星。我以为我会一直以一个粉丝爱你;我以为你只是千万分之一。但偏偏造化弄人,你长得像她,让我不自觉的关注你。别忘了,是你先开始的;我没忘,只是有太多枷锁……但我好像真的爱上你了;可我已经累了。那就让我照顾你,带着你走下去;可我已经被别人先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