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1700000030

第30章 李鸿章传·濮兰德(23)

关于勇气,李鸿章有着更为引人注目的道德品质。这是因为李鸿章往往因为其成功的冒险而为人所知。在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与捻军的对抗中,他通常不会在炮口下追求虚名,或者带领部队亲自上战场。他坦言钦佩曾国藩、左宗棠和戈登身上的勇气,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心里对笔的喜爱远远超过了对剑的喜爱,他认为在战场上的苦难经历对一个优秀的人来说是不值得的。他意识到必须有人去面对这些苦难,他知道军事上的荣耀或许是掌握权力的最好捷径,但在他的整个军事生涯里,他最为关心的是如何为国家为自己保住性命,因为生命在他看来是如此宝贵。在政治和公共生活领域,让个人遭受危险的因素总是存在,但他并没有表现出妥协或逃避的倾向。他用沉稳的勇气玩着治国之术的游戏,好像去冒险一般,即使这些危险有着激怒慈禧太后的可能性。

李鸿章在事业的发端时期,站在所有既得利益者和文人学士的对立面做了一件事,这引人注目地表现出了他的道德力量,这件事即1867年他给朝廷呈上了一份著名奏折,其中讨论了中国对外关系(已在此前引用过)。另一个同样引人注目的事情发生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在奏折中公开谴责了太后并警告她说不要再和义和团做疯狂的事情。这篇文章的已经在《皇太后统治下的中国》一书中被翻译过来,但它值得在这里再次引用,因为这有助于我们弄清李鸿章的性格,以及他在国家危难时表现出的高尚勇气:

“自古制夷之法,莫如洞悉虏情,衡量彼己,自道光中叶以来,外患渐深,至于今日,危迫极矣。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都,毁圆明园,文宗出走,崩于热河,后世子孙,固当永记于心,不忘报复;凡我臣民,亦宜同怀敌忾者也。自此以后,法并安南,日攘朝鲜,属地渐失,各海口亦为列强所据。德占胶州,俄占旅顺、大连,英占威海、九龙,法占广湾,奇辱极耻,岂堪忍受?臣受朝廷厚恩,若能于垂暮之年,得睹我国得胜列强,一雪前耻,其为快乐,夫何待言!不幸旷观时势,唯见忧患之日深,积弱之军,实不堪战,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以卵敌石,岂能幸免?即以近事言之,聚数万之兵,以攻天津租界,洋兵之为守者,不过二三千人,然十日以来,外兵之伤亡者,仅数百人,而我兵已死二万余人矣。又以京中之事言之,使馆非设防之地,公使非主兵之人,而董军围攻,已及一月,死伤数千,曾不能克。

现八国联军,节节进攻,即得京师,易如反掌。皇太后皇上即欲避难热河,而今日尚无胜保其人,足以阻洋兵之追袭者。若至此而欲议和,恐今日之事,且非甲午之比。盖其时日本之伊藤,犹愿接待中国之使,如今日任田拳匪,围攻使馆,犯列强之众怒,朝廷将于王公大臣中,简派何人,以与列强开议耶?以宗庙社稷为孤注之一掷,臣思及此,深为寒心!若圣明在上,如拳匪之妖术,早已剿灭无遗,岂任其披猖为祸,一至于此?历览前史,汉之亡,非以张角黄巾乎?宋之削,非以信任妖匪,倚以御敌乎?

臣年已八十,死期将至,受四朝之厚恩,若知其危而不言,死后何以见列祖列宗于地下?故敢贡其戆直,请皇太后皇上立将妖人正法,罢黜信任邪匪之大臣,安送外国公使至联军之营,臣奉谕速即北上,虽病体支离,仍力疾冒暑遄行。但臣读寄谕,似皇太后皇上仍无诚心议和之意,朝政仍在跋扈奸臣之手,犹信拳匪为忠义之民,不胜忧虑!臣现无一兵一饷,若冒昧北上,唯死于乱兵妖民,而于国毫无所益。故臣仍驻上海,拟先筹一卫队,措足饷项,并探察列强情形,随机应付,一俟办有头绪,即当兼程北上。”

李鸿章在事业中取得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这两份奏折之中。其中一份表现了他的先见之明,另一份表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和勇气。此外,赫德也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说运气和环境在其中和智力一样,是重要的因素。这种观点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妥之处,但普遍就是这样的。李鸿章的成功取决于环境因素,在于他意识到了(尽管这种意识非常模糊却是真实存在的)他的同胞们看不到的严峻现实。他人的盲目可以被看作他的运气,但他非凡的远见足以让他成为伟大的人物。李鸿章身上虽然有很多缺点,但在近30年中,他的影响被认为是一个希望的迹象,代表着中国期待很久却未到来的觉醒。

在上海的外国租界郊区的徐家汇,树立着李鸿章的铜像,这是克虏伯公司为纪念他而建造的,以此表达对过去所获帮助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继续受益的期望。这个外国产品很好地表现了李鸿章复杂性格中贪污、冷漠和虚情假意的一面,表现出贪婪的李鸿章生活在一个污秽的氛围中,里面充满了妥协让步、条约协定和榨取钱财。但是为了纪念他在京城和安徽老家建造的庄严的祠堂,也一样很好地表达了他性格中高贵的一面,即坚定的爱国之心、非凡的勇气和富有远见的智慧。在这些祠堂里,每年特定的日子中,他的后代们便会向他鞠躬敬礼,威严的官员们执行着传统的祭祀活动;哪怕在今天这样共和主义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的时代,儒学仍然对人们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这位学者式的政治家已经获得了“文忠”的谥号,这把那些头戴高帽、身穿长衫的官员心中所怀有的敬意引向了反面。

人们为李鸿章建造的纪念碑象征了他的邪恶一面,祠堂象征了他的美好一面;在这两处都有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向他致敬。这些分裂的名誉,这些旧社会和新中国的纪念碑,一个指向西方,一个指向东方,已经被一些草率的观察家视为游走在两者之间的机会主义胜利的记载;但实际上它们恰恰说明了李鸿章忠诚地坚持了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如果不是克虏伯所建造的铜像不可避免地让欧洲想到了官僚体制中最恶劣的弊端,想到贪财和走后门的贿赂,想到失败和分裂的所有令人可悲的后果,那么它也许会作为一个合适的纪念碑流传在后世,它所纪念的人宣称自己相信可以成为东西方之间的一座桥梁。在同胞们为他建造的祠堂里,他的贪婪被赦免了,他的失败也得到了原谅,人们纪念他的只有美德。

1901年,78岁高龄的李鸿章去世了。和他在世时一样,他去世的时候还忍受着国家的苦难,所以他既让人同情但又极其高贵,他勇敢地挽救了慈禧太后被打劫后所剩无几的财产,减轻了列强对中国的报复。他死时和生前一样,处在战斗的最前线。

皮埃尔·洛蒂在他去世前不久曾在李鸿章居住的肮脏的金鱼港见过他。现在洛蒂画了一幅引人注目的肖像,画中的李鸿章处在义和团在京城留下的废墟中。这幅画鲜明地强调了主人公的英雄气概。由于慈禧太后没有听从他的劝告,他只能以坚韧的精神顶住敌人的压力,极力地运用外交技巧在列强间制造矛盾,但大家都知道他已经病得不行了。即使在临终前的病床上,他仍在坚持抵抗俄国提出的要他通过割让满洲各省来偿还“友谊”的要求。最后,李鸿章为慈禧太后创造了和平的局面并为她的回京铺好了路,之后就去世了,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见上慈禧太后一面。这位帝王女人哀悼他的死讯,命令她的亲王们代表朝廷给他的灵魂洒下告别的祭酒;她这样做是恰当的,因为不管李鸿章身上有怎样的缺点,他始终都是积极的、不可动摇的化身。

在李鸿章奉命掌舵之前,中国这艘大船已经漏水了,罗盘摇摇晃晃,船员们纷纷失去信心。不止一次,他凭着一己之力,引导大船穿过险滩躲过巨浪,停泊到安全之所;不止一次,他找了人找了技术去堵住船身的漏缝,修补毁坏的风帆。但19世纪中叶的狂风已经让它无法安全航行,特别不适合在变化多端的危险海域里行驶。也许运气最好的一流领航员能够延缓这艘大船的解体,但绝不可能让它起死回生:中国需要的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师,这个任务是一般人不能胜任的。

李鸿章离开旧中国这艘大船时,它在很多方面都比他刚上船时要好得多。这些年来,他大肆地使用了油漆和彩旗,向外宣传一种勇敢的、可以远航的外表;几乎所有的中国官员都是通过向他学习才知道如何在没有标明的海域上航行。他不止一次地因为天气压力而被迫扔掉一些货物,其中有领土有主权,在这个时候,毫无疑问他十分在意自己的货物和机会。但是他毕竟是大清帝国最优秀、最勇敢的掌舵人,他让这艘船插上龙旗航行了30年。随着他从历史舞台上退出,掌舵的强手已经不在。今天,这艘古老的大船浸满了水,孤立无助,被国内冲突和外国侵略的新危险包围着;还有许多船员深深缅怀着李鸿章的智慧,他们还记着他那尤利西斯般的声音,传送着明智的建议。

参考书目

有关我考察的那个时期的中国历史的各种特点和局势,有些读者也许想在此书之外得到更多信息,那么可以参阅以下著作中所需的信息。

有关中国在第一次对英战争时的情况,可参见以下著作:

《驻北京的英国使节》,乔治·斯通顿爵士著,2卷,1797年;《驻中国使节活动日志》,亨利·艾里斯著,1817年;《开放的中国》,查尔斯·古兹拉夫著,2卷,1838年;《复仇女神的航行,1840年-1859年》,荷尔司令著,1845年。有关这些战争的结果,以及中国与列强在外交和贸易关系的发端可参见以下著作:

《埃尔金伯爵出使中国和日本,1857年-1859年》,劳伦斯·奥利芬特,2卷本,1859年;《中国和下游的孟加拉国》,温格洛夫·库克著,1861年;《中国史》,博尔格著,3卷,1881年,该书很好地概括了中国的历史,其内容和中国作者的记载并无异;在《中国人及其反叛》一书中,作者米迪乐分析了中国动荡局面的长久性成因。本书作者的《中国的最近时势和当前政策》也同样讨论了这个问题。米迪乐先生的作品考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与早期情况。

有关这场持久内战的主要事件,可参见以下著作:

《戈登的作战与太平天国运动》,威尔森著,1868年;《中国人戈登的故事》,海克著,2卷,1884年-1885年。有关中国政府的结构,行政制度和官僚组织,可参见以下著作:

《中国政府》,第三版,梅耶斯著,1897年;

《中华大清帝国的贸易与管理》,莫尔斯著,1908年。有关中国外交关系的完整记载,实际上包括了李鸿章从事公共活动的整个时期,可参见《中国关系史》,科迪埃著,3卷,1902年。另一本重要著作《英国人在中国》,从英国外交和商业的观点考察了同一个问题,亚历山大·密吉著,2卷,1900年。《在华外商的条约权利》是一本奇书,十分具有历史趣闻,冯·衮帕克著,1875年。与中国、朝鲜签订的,或和中国、朝鲜有关的条约最好的集子是由洛克希尔编辑的,华盛顿政府印刷局出版的两卷本,分别是1904年和1908年。

有关1898年改革运动和直接导致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那些事件,可参见《皇太后统治下的中国》,濮克豪斯和布兰德著,1910年。“文庆”的《来自中国内部的危机》,十分有趣地记录了一个欧化的广州人理解的维新派的目的和方法。也可参见亚瑟·史密斯的《动乱中的中国》。鹭宾·赫德爵士曾写过《来自中国大地的人》,该书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揭示了优秀作者的人格,以及他祈求能够对受辱中的中国怀有仁慈之心。

道格拉斯教授的《李鸿章》主要描写了李总督到中日战争为止的人生阶段。阿契波尔德·里特尔赴任的同名作品涉及了很多有趣的细节,这些都是由一个公正而怀有同情心的观察家搜集到的。

最后,下列著作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值得大家参考:

《远东问题》,瓦伦丁·吉尔乐爵士著,1896年;《中国传记辞典》,H.A.吉尔斯教授著,1897年,以及作者的另一部作品《中国和中国人》,1902年;《中国》,道格拉斯教授著,1899年;

《中华大清帝国的综合地理学》,佩尔·理查德著,1908年。

大事年表

1793年

马噶尔尼勋爵来到中国,请求乾隆皇帝促进和保护英国的在华贸易。1795年乾隆皇帝之子嘉庆继位。1799年中国南部动乱和反叛的迹象不断增多。1816年阿莫斯特勋爵访问嘉庆皇帝。1820年道光继承嘉庆之位。1821年-1830年中国南部和西部发生反对朝廷的起义。1823年李鸿章出生。1830年就后者背信弃义杀害太平军首领一事闹翻。1864年(5月)太平天国运动逐渐衰弱,“常胜军”被解散。1864年(6月)大清帝国军队占领南京。太平天国运动结束。1865年阿礼国爵士继卜鲁斯爵士后出任英国驻京公使。巴夏礼爵士被委任为英国驻日公使。

1870年天津教案。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威妥玛先生继阿礼国爵士之后出任驻京英国公使。1870年-1871年法德战争爆发。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1872垂帘听政结束。同治帝成年亲政。云南回民叛乱。阿古柏在喀什噶尔造反。1875年同治帝驾崩。慈禧在李鸿章协助下让婴儿光绪非法继位。马嘉理先生在云南被杀。1876年李鸿章和威妥玛爵士谈判签订《烟台条约》。中国和日本签订条约承认朝鲜的独立。1876年-1877年中国去世。

传·梁启超

1.绪论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曰:有人于此,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今之所毁,适足与前之所誉相消,他之所誉,亦足与此之所毁相偿;若此者何如人乎?曰是可谓非常人矣。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知此义者可以读我之“李鸿章”。

同类推荐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莫扎特(名人传记丛书)

    莫扎特(名人传记丛书)

    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年少时就显示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4岁时开始跟着父亲学习钢琴,5岁时开始学习作曲,6岁时开始在欧洲大陆巡回演出。他留下的作品囊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的成就在时代的变迁中愈加辉煌灿烂。
  • 张东荪传

    张东荪传

    五四风云人物书系《张东荪传》,一个在历史拐弯处被甩掉的名字,一个被遗忘半个世纪的风云人物,1930年之前五十年间,输入西方哲学方面最广、影响最大。
  • 特殊材料铸人生

    特殊材料铸人生

    本书是颜鸣皋院士的一本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沉的情感、翔实的史料、流畅的文笔、精彩的描写、动人的情节、传奇的故事,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传主在曲折和苦难中漫漫求索,在风霜及忧患中拼搏奋斗,在使命与责任中攻关创新,在光荣与自豪中无私奉献的精彩人生!阅读该书,不仅可以了解一位中国科学家真实而又辉煌的一生,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新中国航空工业忠诚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曲折前进、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本书不仅适合航空从业者及社会公众阅读,尤其还对广大青少年读者具有教育启迪作用。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热门推荐
  • 伟大号角

    伟大号角

    本书介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正式确立的有关情况,内容包括:确定目标、贯彻实施、付诸行动。
  • 残翼陨月

    残翼陨月

    恶魔折断了翅膀,黑暗中的他祈求太阳,而月亮的光渐渐撒向了他......你说你是暗,那就请让我带给你光。花开若相惜,花落莫相离......
  • 末世重生之抱大腿

    末世重生之抱大腿

    故事发生在伽马星球上的银辉帝国……重生明明是个金手指,萧然却很苦恼。她的异能那么鸡肋,到了后期照样要被丧尸狂虐。听说星火基地的宋首领待人宽厚,实力深不可测……跟他混的人都成为绝世强者了!萧然一心结交人家,万万没想到,好感度刷的却是负值!就在她完全放弃抱大腿伟业之时,宋首领却突然扑了过来。
  • 漫威世界里的农场主

    漫威世界里的农场主

    穿越到漫威了周无桦表示他很不淡定,就怕那天被个天上掉下个东西砸死,怕被外星人抓走,怕被恐怖分子随手毙了,更怕那天地球爆了。于是周无桦想要缩起头来慢慢发展,但过来一阵子突然感觉这个世界也不太危险啊,于是要出去装逼,装着装着又觉得危险了,于是又开始缩起头来了,一伸一收次数多了,就这样这个世界嗨起来了。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他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杯酒释兵权”,他逼迫手下将领交出兵权,建立中央集权。“烛影斧声”,他的死因天道玄远,难以祥说。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敢冒天下之大险的江湖浪子,以其沉稳果断的手腕,老谋深邃的远见,克己敛淫的秉性,义字为先的执著,收服着一块块已被血泪浸透的神州大地,拉开大宋王朝辉煌的帷幕。让我们揭开五代十国那个动荡黑暗的历史面纱,演绎一段风云变化的传奇大剧。
  • 天道万安:后宫美夫多诱多

    天道万安:后宫美夫多诱多

    (全本免费,女强男强)外表单纯可爱小萝莉,内心强大腹黑,骨灰级杀手,天下第一毒王,霸气穿越,穿就穿呗,穿成天地主宰也没啥可怕,某女表示很淡定,可为啥有个这么变态的任务--寻找你的后宫,自此某女每天桃花泛滥,身边各色妖孽成群,这还叫人如何淡定!片段1东方玄墨睡眼朦胧,随意一瞟,天!好一幅“美男嬉春图”可怜这艳福浅的孩子当场喷鼻血晕菜。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永安城的妖精们

    永安城的妖精们

    她,是个半妖。没有什么特殊的本事,不过让该活的好活,该死的好死。
  • 武宗外纪

    武宗外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惊天薄情寡义

    凤惊天薄情寡义

    相传,在玄雪山的悬崖峭壁上,长着一种仙草,世人称之为薄雪草。她的名字也因此而来,身为灵主,三世轮回为的就是保天子之安危,护天下之太平,这一世,她注定无法逃脱母仪天下之责。他乃太阳升起时出生,即取用了辰字。身为皇室正统血脉,身份高贵,切容貌俊美,乃管家之女心中良人。唯独她,对他极其冷淡。他爱她,却讨厌她对他的淡然,那样的感觉让他无法了解,让他心神不宁,让他觉得她会随时离去。她爱他,却不停地躲避着他,只因她不愿遵从夙命。终有一天,她离他而去,他日夜仰望天空时,他发现他早已爱她入骨;她试图丢弃一切回归时,她发现终究还是躲不开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