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0300000008

第8章 毛泽东邓小平的民族精神(1)

一、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民族魂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毛泽东早就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热爱祖国,是中华儿女的一种自然而朴素的精神追求,它激励着亿万群众和无数英雄豪杰为祖国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前仆后继、奋斗不息。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一脉相承,形成了一种优良的历史传统、一种可贵的民族精神。这种传统、这种精神,概括起来说,有这样几个共同表现:“(1)不畏艰险,世代相承地把开发祖国的自然资源,改造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为人类文明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2)反对民族的分裂和国家的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祖国的统一。一旦发生分裂,各族人民和社会各方面的爱国力量就为尽快结束这种不幸的局面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3)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奋起反抗,直到彻底战胜侵略者,坚决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4)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和反动制度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推动祖国朝着繁荣富强的方向前进。”(5)主张和平,反对战争,追求世界的安宁与和睦。

围绕以上主要内容,让我们先考察一下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民族精神的论述。

比较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民族精神的论述必须紧紧扣住上边所述的爱国主义这个主题,阐发二者的相同点和侧重点、二者民族精神的内涵、特征和形成过程。

二、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形成过程

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就怀抱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志愿,努力探索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理想,对他所认定的事业理想,矢志不渝,贯彻始终。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正是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重的年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将魔爪伸向中国,意欲瓜分中国。而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仍对外奉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宁赠友邦、勿与家奴”的妥协投降政策;对内则残酷剥削压迫压榨本国人民。这种状况,一方面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另一方面,使得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更加尖锐、更加复杂。处在这样的时代,每一个在政治上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产生对时局的忧虑,萌发强烈的爱国之心。此时,中国近代一大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启示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纷纷著书立说、翻译评介、引进“西学”,批判封建专制,呐喊“救亡图存”,提倡民族主义。他们试图用民族精神来促使全国人民觉醒,并团结成一个坚强的民族,以抵抗列强的欺凌,来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这些人以西方观念体系为核心思想,表现为民族观上的朴素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其核心内容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像西方资本主义那样的独立富强的国家。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青少年时代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这些朴素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的陶冶和浸染,促使了毛泽东民族意识的觉醒。毛泽东自幼喜欢读书,在贪读那些被正统的塾师视为“杂书”、“闲书”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状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同情劳动人民的阶级感情和蔑视统治阶级的异端思想。与此同时,在变法维新、救亡图存呼声的召唤下,使他产生了明确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觉得祖国的将来,非常可忧”,开始认识到“努力救国是每一个人的天职”。郑观应的控诉帝国主义侵略、呼吁救亡图存的《盛世危言》一书,进一步激发了他救国救民的愿望,也使他清楚地认识到,天下都处在大变化之中,自己应该抓紧学习新知识,准备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于是他产生了走出韶山求学的愿望。

1910年秋,毛泽东考入湘乡东山高小,这是一所受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影响很大的学校,校长李元甫是个维新人物。毛泽东在这里读了《世界英杰传》等书,特别为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进行抗英斗争的事迹所打动,决心要为民族的独立而努力奋斗。这时毛泽东已经开始从一般的“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向“以天下为己任,承担起挽救中国民族危亡的责任”的认识的升华。

1911年,毛泽东转学长沙湘乡驻省中学堂,当时的长沙是革命活动的地方,在这里,他开始全面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他第一次读到了同盟会的机关报《独立报》和同盟会的纲领,为报上的反清言论和革命事迹所深深感动,深受孙中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新思想的影响,并认为找到了救国救民的路,写了一篇发表政见的文章,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后来,他在湖南省图书馆自学半年多,读了卢梭的《民约论》等专著,了解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潮,增强了反封建的信心。1913年春至1919年夏的五年半时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在这里,毛泽东遇到了继承王夫之、谭嗣同精神的好老师,尤其以杨昌济对毛泽东的影响最大。由于杨昌济长期留学英、日等国,受过资产阶级教育的熏陶,长期系统考察研究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加之他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家,十分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以直接感化青年为己任,所以在他的学问体系中能够兼收并蓄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为了培养“挽救民族危亡”的栋梁之材,而刻意汲取像王船山那样具有强烈爱国主义色彩的朴素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并尽力将这种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他的教学中,给了他的学生毛泽东等人以深刻的影响。在杨先生的教育和熏陶下,毛泽东广泛阅读各种理论书籍,从孔孟、宋明理学到王船山等人的著作;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孙中山的著作、言论到陈独秀、李大钊的文章;从赫胥黎的进化论、康德的二元论到18至19世纪欧洲的民主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以至托尔斯泰主义的代表作,他都有所接触和研究。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启示下,毛泽东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越来越强烈,对危害祖国和民族利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仇恨愈益加深。因此,从一走上革命道路,反帝、反封建便成为毛泽东政治斗争的主要目标。后来,毛泽东也受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而汲取了孙中山关于民族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他多次代表党郑重宣布:“中国共产党完全同意上述孙先生的民族政策。共产党人必须积极地帮助各少数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这个政策而奋斗;必须帮助各少数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一切联系群众的领袖人物在内,争取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解放和发展,并成立维护群众利益的少数民族自己的军队。他们的言语、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被尊重。”这样,民族平等、民族联合这个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便更好地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了。此外,毛泽东民族思想中关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论述,关于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民族压迫和推翻封建统治的内容,关于加强国家统一、建立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的内容,都与朴素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承接关系,批判地继承、合理地“扬弃”,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民族精神的内涵。

自1918年夏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至1920年底,是青年毛泽东思想根本转变时期。这一转变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经过五四运动,通过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参加政治斗争实践而实现的。这一时期,他在世界观上由唯心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转变;政治上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迈进;在民族观上则实现了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倾向向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根本转变,最终确立了无产阶级民族思想和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

1918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他参加北大哲学会和新闻学会,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下,毛泽东研究了各种思潮和学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从北京回到长沙,积极宣传和组织民众的革命运动,大大推动了湖南以至华南各省的青年学生运动。与此同时,毛泽东还领导新民学会发动了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的学生总罢课,发表了《驱张宣言》,领导各阶层人民同张敬尧进行斗争。并于1919年7月组织出版了湖南学生联合会的会刊《湘江评论》,与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相结合,提倡新文化,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和《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中,毛泽东第一次把广大劳动人民看做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每次革命的真正动力,明确肯定我国各民族作为民族的权利,提出中华民族大联合的问题,阐明了建立以工人与农民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参加的人民革命统一战线的目的和意义。他指出:“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抗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我敢说一句怪话,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在这些文章中,充分体现出毛泽东的民族精神,同时毛泽东已经认识到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同世界革命之间的关系,意识到了民族压迫与阶级压迫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十月革命引起了整个世界形势的根本变化,劳农阶级的革命今后定将普及世界,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将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他在1920年给赴法会友的信中,把这些思想表述得更加明确。尤其是他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他的“民众的大联合”的思想,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最初的基石。以后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不断发展,这一战略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到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发表,终于形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清晰的统一战线的思路。

三、毛泽东民族精神的内涵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各族人民最爱戴的领袖。“毛泽东主席不仅是成功地领导了革命的政治家、战略家,而且是为绚丽多彩、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增添光辉的英雄。”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新中国的缔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中国各族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毛泽东思想。

其一,毛泽东的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他把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团结统一作为进行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与团结统一作为自己的革命目标。毛泽东曾深刻指出:“因为只有为着保卫祖国而战才能打败侵略者,使民族得到解放。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因此,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这里,毛泽东是把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统一作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加以阐述的。为了使中华民族独立与统一的目标早日实现,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的民族理论和原则,其中包括各族人民互相合作、互相影响、友好往来、追求平等的关系,反对民族压迫,从而使得中国各民族的互相依存的关系成为中国具有强大向心力和内聚力的核心力量,形成了各民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国家分裂和民族压迫的优良传统。民族的主体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劳动群众,民族的独立是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自主行动,民族的统一即解放了的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建立民族的大团结。要完成民族独立与统一的任务,必须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才能最终完成民族独立与统一的任务。

在完成民族解放、独立、统一后,毛泽东又针对中国少数民族的情况,及时提出了民族进步与繁荣的观点。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应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总结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民族进步与繁荣的理论。这个理论对社会主义时期实现民族进步与繁荣的重要性、对民族进步繁荣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对民族进步繁荣与维护祖国统一稳定的关系等问题,都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毛泽东于1951年5月24日《在庆祝和平解放西藏办法达成协议的宴会上的致词》中就曾经指出:“中国人民打倒帝国主义及国内反动统治之后达到了兄弟般的团结,今后,在这一团结基础之上,我们各民族之间,将在各方面,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得到发展和进步。”“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要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民族繁荣的基础上前进。”“我们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要使所有的民族得到发展,得到繁荣。”这样,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繁荣成为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在我国不仅要求汉族经济文化发达、科学技术先进,还必须有众多的少数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繁荣,才能求得整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胜利。由此可知,毛泽东的这些论述,把爱国主义与民族进步与国家前途联系起来,充分展现了他爱人民、爱祖国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其二,毛泽东坚持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有机的统一,这是毛泽东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特点。

同类推荐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研究

    本书系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专著。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 党的光荣历程

    党的光荣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它的产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历史大搏杀

    历史大搏杀

    这是一本诠释中国帝王集团政权博弈的大作。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审视中国两千年的帝制发展,揭示了隐潜在历史表象之下的潜规则,即围绕着帝王,外戚、太监、士人官僚集团以及其他势力为了争权或合纵或连横,乃至兵戎相见的残酷血腥。作者这样说过:“研究中国帝王史,上要看政权操控者即不同的统治集团,下要看基层组织,同时更要看到历史大势的变迁,这才是研究历史的初衷,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读过《历史大搏杀》,你会惊奇地说:“原来故事中还有故事!历史可以见证未来!”黑格尔认为,中国文明是静止的,停滞的,是没有历史的。
热门推荐
  • 杏花雨

    杏花雨

    杏花雨下的爱情,长达六年多的情感,一旦遭遇贫穷、权势、靓丽的侵蚀,还能维系下去吗?如果可以,能维系多久?怎么维系?杏花雨下的艺术,长达十数年的坚守,一旦遭遇美色、金钱、魔道的围追堵截,还能坚守下去吗?如果可以,能坚守多久?怎么坚守?大海和思雨的爱情故事,将以最精美的语言,最丰富的内容,最曲折的情节,最感人的故事逐一呈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 我的漂亮女同事

    我的漂亮女同事

    身份神秘的猪脚混迹美女如云的公司,从此艳福不断。上班有清纯实习生帮忙打卡,中午吃饭有美女上司的爱心便当,下班了还有美女总裁转车接送……萝莉,明星,空姐,性感尤物粉墨登场,暧昧不断,爆笑不断……
  • 诡校

    诡校

    神魔异世,诡异校园。爱与恨的纠葛,机关算尽的阴谋——生活平静吗?不。来,我邀你一起,共赴这场死亡之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死人国

    死人国

    人死之后,都会来到一个神秘的空间,这个有着诸多不同叫法的空间,其实真正的名字是—死人国!一个历经生死的人重返世间后,写下了他在死人国中短暂的诡异经历!
  • 长生胎元神用经

    长生胎元神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戒西游

    神戒西游

    天命轮回,西游传说,真神不灭。《千劫》彼岸万重惭,骨念花海眠。离殇沫之路,流影忆昔年。雪落云烟散,凡世起灭缘。浮生幻若梦,红尘已无言。(字数终于够了=_=)
  • 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

    本书通过分析和查阅相关资料,将对整个肢体的动作,面部的表情,眼神的传递,头部、手部和站姿、坐姿、步姿以及一些动作的细节含义,各种动作的组合,与对方交谈时所应保持的距离,应注重的礼仪等作一系统的介绍。对人们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详细解码,为大家拨开肢体语言的层层迷雾,帮助大家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品读出虚伪表情下面对方真实的想法,洞察细节动作暴露出来的心理变化,使我们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也让大家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感受到全面与完善的魅力,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肢体语言的技巧,以便我们可以自如地在社交场合上拓展空间,改善人际关系,探查对方的心境,对各方面的沟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抢个酷弟弟做老公

    抢个酷弟弟做老公

    那年,他读大一,她刚大学毕业,他和她相识,相知,相爱。他不喜欢叫她姐姐,总是贝贝,贝贝的叫着。她佯装生气,一本正经的纠正道:“叫姐姐。知道不?这么没大没小的。”他说他是男人,不是小孩子。她摸摸他的头,不回答。他说相爱,年龄不是问题。她说不行,别人会说老牛吃嫩草。他霸道的拥着她说:“贝贝,不准带男人回家。”她胡乱的应允着:“好。”他挂着轻佻的笑道:“我更想叫你老婆。”她笑弯了眼。“小小年纪,就知道要老婆了。你以为老婆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叫的。”……三年后,他已是事业有成的青年才俊,她呢,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小男孩双手插在裤兜里,酷酷的说道。“我只要妈咪。”她冷冷的推开他,撇过脸。“不是你的孩子,我的老公还在国外等着我们回去呢。”他甩出一张纸,冷声质问。“你还要狡辩吗?”“亲子鉴定”!推荐好友佳作《绝代酒妃》:http://novel.hongxiu.com/a/322673/《吸血鬼:恶魔的契约》:http://novel.hongxiu.com/a/271651/偶开新坑,《墨上花开》,希望亲们喜欢,多多支持!《墨上花开》:http://novel.hongxiu.com/a/366791/?t=1315880065296
  • 难觅清欢

    难觅清欢

    人间难觅,是清欢。他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离开长安很久了。一梦江湖皆是客,来去俱匆匆。他原觉得自己可能终此一生也回不去长安了,可在无数他乡的梦里——无论帐外长风猎猎抑或枕侧烟雨缠绵——他总能见到那熟悉的月光。这月光曾并无二致地落在青龙河潋滟的水光里,落在南山下繁密的杏花与少年手中的玉笛上,落在长乐殿檐下似是没有尽头的沉谧中。这教他不由地想起年少的许多事。想起他也有过一个知己,也曾共醉南山琴笛相和。想起他的兄长,这万里江山的至尊,是他在这世上最不愿再见,却又最想念的人。似乎这一切都过去很久了,江南的花已开落许多回。那月色,却依旧是他此生见过的,最温柔的月色。
  • 乱世三国华夏的救赎

    乱世三国华夏的救赎

    三国时代的华夏一族就如同远山寂寥徘徊的夕阳,带着不舍的眷恋,带着难言的哀伤!对于华夏一族而言,曾经的辉煌已是过去,过去的辉煌已是曾经!曾经横扫六合的霸秦锐士早已尘封土埋,曾经威凌天下的雄汉铁骑早已烟消云散!黄花将谢,落日将西!曾经的霸秦雄汉,似乎只是夕阳将落的一抹晚照,黄花将谢的一缕残香!一个惊才绝艳天下无双的少年不惜以命相搏,逆天改命,扼杀命运;只为解救民族的苦难!可他却是终究逃不过天罚!在渺渺茫茫的天命面前,凡夫俗子之力总是那么的渺小苍白!在本书中,在下会给大家呈现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会给大家讲述诸子百家纷争对于华夏一族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