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4300000015

第15章 谁藏在细细的苇杆里,听风在叶子上沙沙地走(2)

恍若一个单纯女人的幻想,美丽而即将消逝的野葵花,孤单的路人,被忧伤掩盖的往事,似有若无的歌声,一切都是那么虚缈而又确凿。诗歌是一幅画,色调是浪漫而伤感的昏黄。一个人在画中沉思,秋风吹过,年华流逝,每一寸光阴都饱含浓浓的惆怅。诗歌中呈现的这种形象是迷人的,同时,读者也会对这一形象的塑造者——作者——产生好感,如同评论家燎原在《一个诗评家的诗人档案》一书中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蓝蓝是一个无可争议的诗人。在当代中所活跃的女诗人,以各种‘缺陷’的锋芒为人所诟病或激赏时,蓝蓝却以技术上深入的现代主义理念、中国传统诗教中的‘良女’形象,获得了诗歌姿态上的两全。”

但有的人却不这么认为,包括一些研究汉语诗的专家,不要说是一个具体的诗人,他们甚至认为整个汉语诗歌都质量平庸。20世纪90年代初,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汉学家威廉·兼乐教授在为北岛的诗集《八月的梦游者》所写的评论中写道:“汉语不可能写出伟大的诗篇了。过去四十年没有真正能传世的汉诗。在那以前的半个世纪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作品。”而另一位著名的中国诗歌研究专家宇文所安在评论同一部诗集时也认为,“现代汉诗体现了双重的不足,它一方面比不上中国古典诗,一方面又比不上欧美诗,失了根的现代汉诗注定只能模仿西方的原本,变成不中不西的赝品”(《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编后记》)。两位汉学家的结论言之凿凿,似乎真理在握,但是这些话的可信度有多高呢?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是不相信的,新诗诞生近百年,虽然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品,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它在前进着,欧阳江河、于坚、罗门、周伦佑以及蓝蓝的一些作品,都显示了中国诗歌的希望以及广阔前景。没有人具有望穿未来的特异功能,这两个汉学家如何就能肯定“汉语不可能写出伟大的诗篇了”呢?

如此说来,蓝蓝的改变虽然尚不能令人完全满意,但也预示了诗人更广阔的前景。

当我读了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蓝蓝近作集《睡梦,睡梦》后,我发现,燎原所定义的不过是蓝蓝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而已。新世纪以来,蓝蓝已对自己以往的“良女”形象进行了修正,感性在减少,理性成分增加。在诗句上,纤弱的意象被那些经过精心挑选的词语代替。在内容上,诗歌的容量更大了,许多作品涉及社会题材,用蓝蓝的话说,是“让我接受平庸的生活/接受并爱上它脏的街道/它每日的平淡和争吵”(《让我接受平庸的生活》)。于是,“柴米油盐、锅碗瓢盆,街谈巷论,工人农民、亲戚朋友、孩子老人,连尿布都写过”。

应该说,从闺阁走向社会,是一个女诗人成熟的标志之一,近几年来,我们也已经看到了蓝蓝在这方面的努力,以及努力所得到的成果。2004年春天,蓝蓝参观河南鹤壁煤矿,与矿工合影后写下了《矿工》一诗:

一切过于耀眼的,都源于黑暗

井口边你羞涩的笑洁净、克制

你礼貌,手躲开我从都市带来的寒冷

藏满煤屑的指甲,额头上的灰尘

你的黑减弱了黑的幽暗

作为剩余,你却发出真正的光芒

在命运升降不停的罐笼和潮湿的掌子面

钢索嗡嗡地绷紧了。我猜测

你匍匐的身体像地下水正流过黑暗的河床……

此时,是我悲哀于从没有扑进你的视线

在词语的废墟和熄灭矿灯的纸页间,是我

既没有触碰到麦穗的绿色火焰

也无法把一座矸石山安置在沉沉笔尖

在这里,蓝蓝用自己的眼睛与内心为生活在底层的矿工画像,他们有一种底层人特有的羞涩与克制,指甲里藏满了煤屑,额头上还有擦不净的灰尘,不敢与来自大城市的客人握手……而在诗人看来,正是这些长期被忽视、被藐视的“剩余”的人们,他们是洁净的,“发出真正的光芒”。诗人开始反省自己的创作,也反省自己的生活。

《矿工》发表后,得到了几乎所有读者的好评,诗歌的起句“一切过于耀眼的,都源于黑暗”,已经成为一句名言,有人甚至由此认为蓝蓝是当今为数不多的能够说出自己“真理”的女诗人,当然,蓝蓝不可能坦然接受这样的赞美,她保持着一如既往的谦逊和清醒:“我哪敢‘真理在握’?我只知道我的阅读帮助了我的生活。我从未感觉到自己‘光芒照耀’,相反,黑暗就在身边。”

与《矿工》获得同样赞誉的还有关于河南爱滋病村状况的《艾滋病村》(2005年),反思中国教育的《教育》(2006年)等作品。这些作品,至少在内容上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的诗人形象,这个诗人让人们感觉有些陌生,她已变得开阔和大气,笔尖挖掘到了生活中疼痛的中心。而在语言和形式上,我们仍然不难识别出蓝蓝的身影:

风把村外茂密的野苇吹得瑟瑟作响。越过

一道的土岗,风把麻雀的翅膀吹得

瑟瑟作响。风绕过

空荡荡的牛栏和猪圈,在打麦场

旋起一股轻尘。挂在屋檐下一只干瘪的小鞋子

在风中孤零零地摇晃

不知谁家长满荒草的墙头

飘来一阵槐花的芬芳……

这样的村庄没有四季,没有昼夜

也没有别的动静。只有欢喜的风

把坟头破碎的纸幡吹得

瑟瑟作响……

——《艾滋病村》

为什么一改坚持多年的“柔弱女子”形象,从书写美好幸福转向关注社会生活呢?蓝蓝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您提到‘社会关怀’,毋宁说首先是我对自身处境的关怀。坦白说,我更愿意写幸福美好的事物,但我身边的现实也是真的,到了我这个年龄还回避它们,我既会感到羞愧,也无法哪怕在文字表面做到诚实。只要一个人还有对他人的想象力,只要人是各种关系中的存在,那么你就无法只盯着自己那点‘痛苦’,其他人的命运就是你的命运,况且你自己也身在其中,在一个人类社会的现实里。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今天我仍然是在写我自己,表达我身边的现实——它不是为了‘主义’或‘社会’,归根结底是为了我自己,仅仅忠实于我个人的经验和感受。”

仅从数量上而言,蓝蓝的变化所带来的成就还不足以覆盖她在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毕竟《大河村遗址》、《野葵花》、《在小店》等诗篇太出色了,令人过目难忘。当然,写作不是砌楼房,并不是砖头越多越好,因此只能说,新世纪的蓝蓝和20世纪90年代的蓝蓝各有千秋吧。

经验告诉我们,文学创作没有进化论,它往往是呈现出波浪线的形状,有时候是波峰,有时候是波谷。蓝蓝的创作也不例外。有些时候,我对蓝蓝的一些新作不甚满意。像狄金森一样,这些作品中,蓝蓝喜欢上了破折号,一些情感被悬置在破折号空空荡荡的另一头,似乎在考验读者的领悟能力。比如下面这首《在黑暗中》:

我要坦白

一件事情。交待

它的经过

——这个世界对我的失望

现在它

扎在我的肉体里

就在从前

它的信任爱

留在我的肉体里

我允许我说

让失望吐出它的血块——

在黑暗中

谢谢黑暗的倾听

谢谢深夜我四周的

墙壁桌椅和怜悯

虽然你们沉默

你们无所不知——

读着读着,我产生了几丝不满。我不习惯一个看起来表情诡秘似乎精明的写作者,特别是在所有人都喜欢把自己扮演得很高深的时代。我仍然宁愿蓝蓝永远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敏感、纤弱,而思想在飘忽的语句后悄悄潜入你的内心。

当然,这样说并不表明我对蓝蓝后期的努力进行否定,文学作品有时候是需要“经营”的,无法完全避免“匠气”,一篇好的作品不仅与作者的天赋、性情相关,也与作者的后天学习和生活相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S.艾略特在他的名作《荒原》的题记中就将诗坛巨擘庞德尊称为“杰出的艺人”,因为他深知,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将先天和后天的因素综合起来,才能成就一部杰作。记得很多年前读已故批评家胡河清的作品,对其中一个观点印象殊为深刻。胡河清说,格非、苏童、余华等南方作家日后若想要有更远大的发展,必须兼取北学之长,多读书而穷其枝叶,否则,一俟先天之气用尽,学无隔宿之储,纵是蛇精、灵龟、神猴化身,也难保不坠入凡尘,沦为俗物。

尽管在心里已经产生了些许不满,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蓝蓝的好感,因为我深知自己的局限,对于文学作品,每个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何况像我这样的普通人?

曾经和蓝蓝见过三次面,都是在北京。一次是1997年冬天的全国青年作家创作大会,我们住在北京铁道大厦五楼,相隔几个房间。一天晚上,我们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令我意外的是,蓝蓝具有一种她的诗歌中所不具备的热情与豪放之气。当然,更多的是我所熟悉的那种对金钱与名利的淡泊,她曾经拒绝过一个大款提出的为她出个人作品集的机会,尽管这个大款的理由仅仅是因为对她的诗歌的喜爱和对她人品的尊敬。第二次见面是在2008年4月下旬,我去北京领取一个诗歌奖以及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诗歌研讨会及讨论会,会场上人来人往,且熟人不少,因此彼此交流不多。还有一次是在西安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诗歌节上,我们与一群西安青年诗人在茶庄喝酒,其乐融融。

我还买过蓝蓝的几本书。1993年,蓝蓝的散文集《人间情书》在我读到一半的时候不翼而飞,让我惋惜了整整一个星期。直到去年,一个老同学才向我坦白,当年是她拿了我的《人间情书》,她认为她比我更喜欢蓝蓝,因为她把我的书“借”去之后马上用报纸做了一个封皮。我的愤怒马上变成欢乐。相识的朋友中喜欢蓝蓝作品的还有不少,其中一个关系一度非常亲密的朋友对蓝蓝的阅读几乎与我同步,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蓝蓝的诗集《内心生活》是她的至爱。我从书店将它买回来后,“首阅权”竟然轮不到我身上。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次我不用担心它再次被那些连姓名也不知道的外人“借”走了。

同类推荐
  • 留水借山情愫浓

    留水借山情愫浓

    本书是作者近年所写散文的结集,共4章。“桑梓觅踪”回顾童年及少年时代艰难求学历程,尤其对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人间悲剧有十分真实的描写,读来唏嘘不已。“有缘三花”是老三届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那里有沸腾的校园,有……
  •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德国现代文学精品、波兰现代文学精品、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精品、奥地利现代文学精品、匈牙利现代文学精品、丹麦现代文学精品和瑞典现代文学精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解放西双版纳

    解放西双版纳

    经过半个多月的征战,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终于全部彻底地消灭了国民党残留在西双版纳的部队。从此,西双版纳解放了!千百年来套在边疆各族人民身上的枷锁被打碎了!一个被封建领主、土司头人和国民党反动派蹂躏得千疮百孔的西双版纳获得了新生!
  • 完美的背后

    完美的背后

    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
热门推荐
  • 都市全能之护花写手

    都市全能之护花写手

    一个少年写手的护花之路,注定了他别样的生活,写作对于他而言就像泡妞,灵感随高潮波澜起伏,很多小说的创作,都是因为一个疯丫头。他无意中发现一块残缺电路板,可以集成各种编程,因此他制作了时间遥控器,实现了相对论空间逆转,可调节时间后退和快进,成为他泡妞必备神器,由此他踏上了一条旖旎之路。
  • 旧爱难欢:靳先生,许久不见

    旧爱难欢:靳先生,许久不见

    人人都说顾一念是靳言东的命,是靳言东的眼珠子。她以为,靳言东会是她的救赎。谁知他转身冰冷的看着她,“滚。”顾一念很痛快的滚了,并且是带着个球,滚的。三年后,顾一念笑嫣如花,仪态万千,“靳总,好久不见。”靳言东眼风如刀,上下打量着顾一念,扫到不远处正和一个漂亮女人说话的男人,薄唇轻抿,极尽不屑,“顾一念,你脑子进水了吗,离开我就找了这么一个东西出来丢人现眼?三年里头旷了太久,择不饥食么?还是说,你原本的眼神就这么差?”“那是,要是我的眼神好,三年前,我也不会瞧的上靳总吧?”靳言东眼神一凛,直接把顾一念按到了墙上.对着她的红唇重重的吻下去。
  • 桐花谣

    桐花谣

    万里桐花中,我的眼里只有你,一生相伴,只求你无忧无虑的笑脸。
  • 易经的决策智慧

    易经的决策智慧

    这是一本旨在脱下《易经》深奥晦涩的“古装”,启迪做人成事、决策人生的智慧之书。本书中,作者结合一生的研究心得与丰富的授课经验,从解读《易经》的64卦原文入手,深入浅出讲述解卦的基本方法,阐发《易经》的丰富义理与智慧,揭示国家、事业、个人顺道行事的基本奥秘。全书释义源引广博,案例鲜活生动,论理精湛入微,使读者在尽享《易经》的博大精深之余,更有茅塞顿开、轻快了然之感,有助于您领略《易经》的深层要义,体察事业兴衰、人生进退之道,在发展事业、做人行事方面及早谋划最佳策略。
  •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故事全集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故事全集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应选取一些有意义有内涵的故事来引导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这本书可以成为家长们家教的好帮手,快来打开看一看吧。
  • 果汁邂逅鸡尾酒

    果汁邂逅鸡尾酒

    果栀和纪纬玖似乎八字不合,三观不对。自从认识后,狗血雷人,波折不断。第一次邂逅,纪纬玖开车溅了她一裤脚脏水。第二次邂逅,让纪纬玖撞见她被“潜规则”的一幕。第三次……更别提了!
  • 狐仙神卫在身边

    狐仙神卫在身边

    不知何时隔壁住进来的这个奇怪男人引起了苗然的注意。他白天从不出门,却只在太阳落山后开始活动。在一次抢劫现场,这个男人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救了苗然;渐渐地,苗然也走进了他的生活……可是,当苗然看到大醉的他慢慢显露的狐狸耳朵和赤红长尾时,她惊呆了……
  • 贫道有礼

    贫道有礼

    在这个疯狂的年代,在这个异能崛起的时代……他,是地球上最后一名道士!
  • 拉雅麦尔之太古之棺

    拉雅麦尔之太古之棺

    离鲛人第一次入侵拉雅尼克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之久,一蹶不振的鲛人一族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沉寂在西深海的幽暗领域之中,他们在不经意间发现了远古年代的神器,并将其据为己有,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又在策划着一场惊天的阴谋,善良的拉雅尼克人不得不再次面对邪恶之敌。
  • 我终究是爱你的

    我终究是爱你的

    路喜喜,一个三餐不继的小舞者,虽然热爱跳舞,却总在每次的选角中落空,无依无靠的她,只能在心里与失踪多年的哥哥对话。一纸遗产继承通知却突然改变了她,和他的命运……他,是名私家侦探,跟她哥哥拥有一样的孤独眼神。一个恶作剧般的念头使然,喜喜决定辗转化名雇用他来跟踪自己,既然有了花不完的钱,买个守护天使也没什么不对吧?如影随形一般,他陪她在各地流浪。在他的跟踪报告里,她看到了镜头下茫然回首的自己,发丝纷乱,一双梦幻的大眼睛看向拍照者的心里。他,把那一刻捕捉下来了。而她,在相片里看到了她不断寻觅的、那种叫作“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