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1800000012

第12章 以严格和勤勉来约束和督促下属

没有哪个领导不希望自己在下属面前有威望、能服人,因为威望不仅仅让领导者有了面子和尊严,更可以使权力的行使更富有效率。同时,领导者还要善于以灵活的手段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要想让它既能为自己塑造形象又不致伤及本人,就要看舞者的“剑术”了。

领导形象的威严和尊崇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对下属实施有效管理的必要保证。你可以态度温和,可以在私下里与下属打成一片,但当你一声令下之时,下属要有前赴后继的精神才行,而这,需要在平常不断地以严格来约束他,以勤勉来督促他。

在这方面,乾隆皇帝给领导者作出了表率。

作为一位年轻时即位的皇帝,乾隆在变幻莫测的官僚政治漩涡中总揽王权,在位63年,没有谁可以专权独治,威胁皇位安危,没有后宫作祟,没有宗室内讧,没有皇子争位,没有朋党聚结乱政,这确实是极为了不起的。那么,乾隆到底是怎样操纵自己的手腕,游刃于盘根错节的政治关系中的呢?

尽管乾隆继位后在政治方针上采取了宽仁的一面,尽管为了政治安定的考虑,他昭雪、平反、安顿了不少皇亲国戚、亲王宗室,但封建专制制度毕竟是残酷的。在政治权力上,作为一名封建君王,乾隆大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受丝毫影响,他深深懂得欲治天下,须先治内宫的道理。这是因为:保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把大量精力用于应付“窝里斗”,那还叫什么君临天下的“人主”或“君王”?于是,乾隆采取了“整顿机制,施政有纲”这一才智。

康熙、雍正都曾从匡正制度入手,大力整顿吏治。乾隆要励精图治,也必须大刀阔斧地整饬吏治。他没有去改革已有的官僚机构,而是针对中央九卿、科道和各省督抚、地方府县衙门存在的不同问题,从封建官吏职责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治要求。

对于中央九卿状况,乾隆有个基本估计。六年三月,他说:“朕就近日九卿风气论之。大抵谨慎自守之意多,而勇往任事之意少”。所谓谨慎自守,实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无所作为习气。其通常表现之一是懒散。十一年三月某日,乾隆发现,应召在乾清门等候奏事的九卿,“有因等候稍久而以劳苦含怒者”,甚至“竟不候而归”。他恼火地斥责说:“朕机务维勤,不敢暇逸,而大臣则已退食自公,优游闲适矣……诸臣思之,当愧于心也”。其表现之二是因循推诿。乾隆说:“朕闻近来各部院办理,因循成习。每遇难办之事,即互相推诿,文移往返,动往岁月。迨夫限期已满则潦草完结,以避参议。至于易结之事,又复稽延时日,及至限满,则苟且咨行,以期结案”。这种无所作为习气,与乾隆励精图治的抱负和雷厉风行的作风,格格不入。七年三月清明节,乾隆在勤政殿对九卿说:

“近来九卿大臣,朕实灼见其无作奸犯科之人,亦无闻有作奸犯科之事。然所谓公忠体国,克尽大臣之职者,则未可以易易数也。不过早入衙署,办理稿案,归至家中,闭户不见一客,以此为安静守分,其自为谋则得矣……至于外而督抚,内而九卿,朕之股肱心膂也。万方亿兆,皆吾赤子。其为朕教养此赤子者,朕非尔等是赖,其将奚赖?今尔等惟以循例办稿为供职,并无深谋远虑为国家根本之计,安所谓大臣者欤!如仅循例办稿已也,则一老吏能之”。

乾隆话很严厉,也很中肯。作为乾隆股肱,九卿大臣不能仅满足于不作奸犯科,更不能把自己混同于老吏,以入署办稿为供职,应深谋远虑国家大计,有所建树。

科道、御史承担着监察职责。乾隆说:“夫言官之设,本以绳愆纠缪,激浊清扬。朝廷之得失,民生之利病,无不可剀切敷陈。内而廷臣,外而督抚,果有贪劣奸邪实据,指名弹劾,亦足表见风裁”。但实际上科道御史并未尽责。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就指出:“近来科道官员,条陈甚少,即有一二奏事者,亦皆非切当之务……嗣后各精白乃心,公直自矢,毋蹈缄默陋习”。此后,缄默之风虽有所改变,却又转而“摭拾浮器”,以浮言为依据,抓住末节问题作文章,“徒事怀私窥伺”。乾隆认为,言官不能履行职责,关键在素质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慎重言官选拔。原来,御史由各部院堂拣选司员保荐,然后由吏部引见,皇帝简命。乾隆以为这办法有局限性,“各堂官保送,皆就伊等所见举出。统计~衙门官员,不过十之一二,其余众员,朕未经遍览,此中或可任科道而不在保送之列,亦未可定”。因此,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时,就改为“例应选翰林部属等官,一概通行引见”,扩大了选拔对象。但选拔对象太多,皇帝又难以一~考察。降至十一年十月,降旨恢复九卿保荐法,但须经请旨考试后,引见候皇帝简命。

督抚是封疆大臣,身系一方国计民生重任。乾隆对督抚重视,不下于九卿。他说:“九卿督抚,皆朕股肱大臣,国计民生均有攸赖”。他要求督抚居官首先要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处官事如家事”,“若当官而存苟且之心,将百事皆从废弛矣”。八年十一月,他听说巡抚雅尔图“官署鞠为茂草”,湖南巡抚许容以文书废纸糊窗,甚是恼火,认为事虽细,但说明二人“其心不在官”,遂降旨切责,“此即孙樵所谓以家为传舍,醉浓饱鲜,笑而秩终”。乾隆说,督抚有封疆之寄,主要职责是督察属官:

从来为政之道,安民必先察吏。是以督抚膺封疆之重寄者,舍察吏无以为安民之本……夫用人之柄,探之予朕,而察吏之责,则不得不委之督抚。

乾隆的话是精辟的。他以“察吏”为“安民”根本,视作封疆大臣首责,也就是从抓各级行政官员入手,抓国家的治理,从而抓住了政治管理的核心环节。他还告诫各地督抚,不要在法令上多做文章,要把督察属员工作认真抓起来:

“督抚)其有一二号称任事者,又徒事申教令,务勾稽,而无当于明作有功之实效,是但知求之于民,而未知求之于治民之吏也……古称监司择守令,一邑得人则一邑治,一郡得人则一郡治。督抚有表率封疆之任,不在多设科条,纷扰百姓,惟在督察属员,令其就现在举行之事,因地制宜,务以实心行实政”。

从此不难看出,关于法令、官吏和社会安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乾隆强调的是官吏的主导作用。他认为,如果一味更张法令,那就是“但知求之于民”,即只知道要百姓遵守这样或那样的法令,其结果只能纷扰百姓,搞得鸡犬不宁。地方治绩如何,不在法令,而在官吏人选,得人则治,任用非人则不治。乾隆如此强调地方官贤与不肖对社会治乱的作用,反对督抚们更张法令,有客观社会因素,也有主观原因。清王朝延续至乾隆时期,封建经济政治体制已定型成套,以改科条为名,行扰民之实,的确不可不防。而作为封建帝王,乾隆又十分自信自己的雄才大略。在他看来,当臣子的只要“仰遵圣意”,照章办事,就可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目的。因此,与历代帝王一样,乾隆强调的也是人治。

考虑到种种历史教训,为绝宗室参与政务,他极早把亲王宗室中的臣僚排除在中央重要政署之外。乾隆大帝虽然爱才,但即使是才能再卓越的亲族,也毫不留情地让他们闲置无为。以至于他的弟弟弘昼虽锦衣玉食,也在专制皇权的压抑下无所事事,只能在家将旧剧戏文改写,用弋阳调演唱。长期的抑郁寡欢,竟使他变态地演习自己的丧礼,制定死后的葬礼仪式,自己高坐院子里,装活死人。还陈设各种冥器,命王府护卫仆从供饭哭祭,自己则吃着祭品,以此自娱。

为了不使母亲干预政务,即位后的第三天,乾隆就发出一道谕旨,告诫宫内太监女子:“凡国家政事,关系重大,不许闻风妄行传说。恐太后闻之心烦,宫禁之中,凡有外言,不过太监等得之市井传闻,多有舛误,设或妄传至皇太后前,向朕说知其事,如合皇考之心,朕自然遵行。若少有违,关系其他,重劳皇太后圣心,于事无益。尔等严行传谕,嗣后凡外间闲话无故向内廷传说者,即为背法之人,终难逃朕之觉察,或查出,或犯出,定行正法。陈福、张保系派出侍奉皇太后之人,乃其走责,并令知之。”这个命令看似是乾隆爱护母亲备加,感情笃深,其实明眼人一听便知,这样可使皇权独尊,不受母后干扰,避免历史上母后乱政之嫌。皇太后既然彻底与外世隔绝,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了。

乾隆继位不久遇到一件事,引发了他的思考。一次,太后让乾隆把顺天府东一座废弃的庙宇修葺一下,事虽不大,乾隆却意识到了问题:太后在深宫之内怎么会想起来修庙宇的呢?乾隆虽然母命难违,派人修了庙宇,但是却对在太后身边的太监们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后来,好事的太监将悟真庵的尼姑引入大内,又带领太后的弟弟进宫,这些都是违反后宫章规的。碍于情面乾隆不好训诫母后,但毫不留情地训斥太监们的多事非礼。乾隆对母后的亲戚非常优待,常常赏赐他们,但是根本不允许他们依权欺人,以权干政。头等承恩公、散秩大臣伊松阿是太后的亲侄、乾隆的表兄弟,虽也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但却长年患病,不能供职,本应该罢任。乾隆念他是太后的亲戚,“是以特加优公爵,免其革退”。但是他的俸禄却减少了一半。在此严厉的监督和规章制度之下,外戚根本没有参政的机会。

乾隆对整个后宫的管束也比较严格,规定皇后只能管理六宫之事,不得干预外廷政事。他还用历史上著名的有德行的后妃为例,作“宫训图”十二帧,每到年节就在后宫张挂,作为百妃们的榜样。其中有“徐妃直谏”、“曹后重农”、“樊姬谏猎”、“马后练衣”、“西陵教蚕”等等。在宫中举行宴席时,乾隆还让后妃们以“宫训图”中的人物为内容,联句赋诗。后妃的娘家中人虽不时蒙得赏赐,也不乏高官显宦,但都不敢过于弄权。

历史上的教训不少,远的不说,单以前朝而论,由于明代宦官多数都精通文墨,故弄权干政使明代趋于败落,国家也被搞得一踏糊涂,其中魏思贤之祸更是到处流传。乾隆鉴于宦官之祸,改除旧制,将原来教习宦官读书习字的内书堂废掉。他说,内监的职责就是听命行事,只要略知几个子就行了,何必派词臣给他们讲文义呢?明代宦官弄权,原因就在这里。自乾隆三十四年以后,内宫便不再有词臣教习宦官了。

乾隆还有一个禁止宦官纵权的措施,就是让凡当差奏事的宦官,一律都要改姓为王。这样以来,外廷官员就难以分辨仔细,避免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勾结乱政。如果发现太监们有所非为,定处不饶,有个太监是乾隆的贴身之人,因对乾隆说了几句有关外廷官员是非的话,乾隆马上命令将其处死。乾隆还发谕旨说:凡内监在外边滋扰生事者,外廷官员可以随时处置行罚。

宫中有个叫郑爱桂的太监,经常在乾隆耳边赞扬刑部尚书张照,贬斥户部尚书梁诗正,说他“太冷”。乾隆讨厌太监干政,并洞烛其真伪。事实终于弄清,原来张照舍得花银两破费钱财结交太监,而梁诗正却廉洁自持,不善于笼络太监,所以郑爱桂“喜张而恶梁”。乾隆得知了真相,写诗称赞梁诗正说:“持身恪且勤,居家俭而省。内廷行最久,交接一以屏。不似张挥霍,故率称其冷。翻以是嘉之,吾岂蔽近幸。”为此,乾隆毫不客气地惩治了郑爱桂,并降旨要宦官们引以为戒。

还有一个在御前听差的太监,被乾隆直呼为“秦赵高”。其实上这个太监也并没有做下什么大逆不道、弄权使坏的事,乾隆之所以这样称呼他,只是为了向他示警,不要向赵高学习,要安守本份。正是由于乾隆对太监管束严格,清朝再也没有出现像明朝那样太监乱政之事了。

为维护皇权,乾隆改革和完善了各种制度,使太后、兄弟、叔父、外戚、太监等均受到约束和牵制,把皇权巩固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乾隆七十古稀时还说:“且前代所以亡国者,日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

[智慧方圆]不管对下属、上级、同事、亲戚还是朋友,当你以领导者的身份出现,该板起面孔的时候就必须板起面孔,该严格要求的时候必须严格要求。“面方”与领导者自身的性格和领导作风无关,而是维护权威、恪尽职责的基本要求。

同类推荐
  • 家族企业的成长与社会资本的融合

    家族企业的成长与社会资本的融合

    本书提出了家族企业成长的过程与金融资本、社会人力资本、社会网络资本和社会文化资本不断融合的过程,并分别对家族企业与这个四个层面融合方式、过程等进行论述。
  • 用业绩考核 按薪酬激励

    用业绩考核 按薪酬激励

    本书为企业经营管理类图书,以“业绩”和“薪酬”为关键词,详细阐述有效的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的具体办方法、实施细则等,帮助企业管理者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 我拿什么去创业:新生代企业家的10个创业感悟

    我拿什么去创业:新生代企业家的10个创业感悟

    本书通过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创业经历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将导致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因素以创业感悟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又对创业的知识点和关键点进行了归纳。
  •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渠道权力结构与策略研究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渠道权力结构与策略研究

    本书将社会交换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相结合,从网络的视角来研究渠道关系网络中渠道权力结构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
  • 如何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餐厅

    如何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餐厅

    本书以实用为目的,从客户管理、员工管理、设施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品牌管理六大方面,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实战案例,为读者揭秘餐厅的经营之道,让读者更加清楚如何经营一家赚钱的餐厅,是一本真正速战速决的餐厅赚钱的秘籍,也是餐厅老板经营一家最赚钱餐厅的实战手册。
热门推荐
  • 逆战传说

    逆战传说

    逆天欲颠覆世界,战天则平末世危机!他们是时代造就的主角,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你要逆战之战,我便战给你看!逆战传说,一个永久存世的故事......
  • 和漂亮女鬼同居的日子

    和漂亮女鬼同居的日子

    漂亮女友失踪数日后归来,当我回到家开门,竟发现女友浑身湿漉漉地站在我面前,之后却发现她居然是……
  • 物理故事

    物理故事

    本书精心选编古今中外有趣的物理故事,即包括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又涉及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读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tfboys之青春日记

    tfboys之青春日记

    三个千金女孩,在机缘巧合中,遇到了很红的少年组合:tfboys。从而发生了一段美丽的爱情。
  • 一女多夫:美男们求抱么

    一女多夫:美男们求抱么

    某曦的经典录语:有美男不抱是傻子,有帅哥不抱那是呆子。我广泛地收集美男那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如果没有我伟大的牺牲,怎么会有今天良家妇女的羡慕嫉妒恨…为了良家妇男的安全,我只好牺牲自己去勾引美男…片段一:某男脸色阴沉:“本座对你没兴趣。“某女死皮赖脸:“不要嘛,我对你有兴趣。”某男……“噗”一个很小的放屁声,带着淡淡的,幽幽的“香味”某女:“帅哥,你的屁果然不同凡响。”某男咬牙切齿:“…..不是我放的”某女眨巴眨巴眼睛:“没事,我懂的。”某男……(还有的这个字数被限了,发不了,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回首吴越

    回首吴越

    西施,两千五百年前一介庶民之女,因其貌美,不幸卷入吴越争霸的漩涡中。她空有美貌,毫无胆量,谋略,智慧,充其量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可自从《吴越春秋》《浣纱记》等演义作品问世后,后人皆认为夫差因她而疏远忠臣,因她而荒废朝政,吴国因她而灭亡,她成了亡国祸水。冤枉啊!冤枉啊!本书以《左氏春秋》《史记》《国语》为基础,真实反映吴王夫差盛极而衰的一生,穿插介绍越国,鲁国,齐国等诸侯国历史,介绍夫差如何把吴国推向灭亡的深渊。做此书目的有二,一来替西施翻案,二来探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之古训,揭示着“天下大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一人类亘古不变的正能量。
  • 唐穿之我是上官婉儿

    唐穿之我是上官婉儿

    为了躲避学校里大姐大的“追杀”我欲钻狗洞逃离,想不到一只奇怪的蝴蝶带我进入了一个梦境不,这不是梦境,我穿越了!这里是长安,是武则天的时代,而我,竟然是上官婉儿!无论如何,我要生存下去,亲眼见证历史的潮起潮落!
  • 妃要逆天:鬼手天下

    妃要逆天:鬼手天下

    传言,她有一双手,翻可为云,覆可为雨,颠倒日夜,逆转乾坤,顷刻间可歼千军万马,挥手间便可救治人命。她常袭一身血红的衣,以一顶尖嘴獠牙的鬼面覆脸。她冷傲,孤绝,睥睨天下。她倾城,倾国,惊才绝艳。传言,他以吞噬人心来保持不老的容颜,本已六十岁的高龄,却是一副将将二十岁的容颜。他杀伐决断,从不手软。即使是他最宠爱的妃,一旦触到他的逆鳞,狠绝杀之,眼都不眨。他常披一袭墨色披风站在城楼上遥望远方,却是满目苍凉。他邪肆,冷血,傲世九天。他俊逸,风流,绝色清华。这样的她,与这样的他,相遇邂逅,又会发生怎样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呢?
  • 十七岁的长恋

    十七岁的长恋

    他们说,蝉只能活十七年。夏天,恋爱的开始,青春的结束。他叫宋云哲,是我最爱最爱的人,沐风轻抚少年俊朗忧愁的脸庞,可能是我的离开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绝望。无忧,对,他就是一个无忧善良快乐的男孩。我爱他,很爱很爱,甚至爱到可以放弃生命。我叫夏长婵,在这个世界上最不希望看到宋云哲哭的人,因为他是我的心脏,连心跳都是他在掌控。所以不要哭,好吗?最后:我喜欢你,青涩的喜欢,永久的喜欢。
  • 伪天使之恶魔恋

    伪天使之恶魔恋

    她面对家人的陷害,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女孩变成了一个伪天使,最后因为他的不信任和朋友的怀疑,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恶魔,当他知道真相后向她道歉,那么,她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