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1700000011

第11章 分离的信息加工研究

美国精神病协会(2002)定义分离为正常整合过程的分裂,如事件、情绪和记忆,这些定义的共同点就是信息的分离。分离性记忆的这种依存状态本质是没有争执的,虽然理论上分离的真正原因存在很多解释。精神分析理论把分离作为基本的防御机制,以免个体被不能接受或不能处理的情绪所淹没,其他理论(如依附理论,包括背叛创伤理论,后面再讨论)强调最突出的危险不是被某种个人情绪所威胁,而是担心失去重要的依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幸存者生存所必需的身体和情绪上的照顾。

除了依存记忆状态现象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以往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MPD)的记忆功能的影响,情境也会对记忆内容产生影响。例如,人们在低沉失落的状态下趋向于更多地报告悲观记忆,在躁狂兴奋状态时会回忆更多他们个人成功的事件(Putnam,1997)。Sahakyan和Keley(2002)通过采用定向遗忘任务研究健忘症和上下文改变提出情境影响记忆理论。Sahakyan和Keley认为定向遗忘任务记忆成绩的差异,可以根据遗忘组被试任务系列的变化来解释。“遗忘组”被试的指导语是要求被试遗忘系列1,验证情境与遗忘系列1不同,更符合遗忘系列2.对于“记忆组”被试,两种系列之间没有差异,验证情境两种系列是相似的,需要在实验中间创造更长的休息间歇。

这个理论获得了认知研究的验证,但Sahakyan和Keley的理论(2002)没把他们的研究结果扩展到创伤记忆领域。儿童被虐后引起的分离和定向遗忘范式条件很相似,如何把遗忘假设和情境结合起来去解释创伤性记忆分离呢?大部分的日常生活情境与发生虐待时的情境都有较大差异,虐待一般发生在私人性的、秘密性的夜间情境。因此,情境不匹配使得受害者不太可能回忆被虐情况,如果放在相似的情境中,情境可能就被更有效地重新编码,回忆也就更容易(Sahakyan&Keley,2002)。

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状态依赖记忆不太可能成为DID中健忘症的主要解释,因为DID里的健忘症看起来比状态依存的遗忘更严重(Brower,1994),尤其是在再认情境中,这种状态依存记忆只是加强了某种情况的自由回忆。

2.3.1 基于大学生被试的分离信息加工研究

采用非临床诊断性的大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注意、记忆、分离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但非临床诊断被试的结果是否适用于实际受虐个体的记忆和经验还是一个问题。这些研究为研究分离的优势和认知过程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Freyd, Martorello, Alvarado, Hayes和Christman(1998)发现,高分离个体表现出更强烈的Stroop干扰效应,在标准的选择注意Stroop任务上并非全部反应时间都延迟,当刺激全部是中性词或者使用亲属称谓词时没有反应时间延迟的Stroop效应。De Prince和Freyd(1999)发现,Stroop任务上的成绩与任务的注意要求有关,如高分离个体(DES>20)在注意选择任务中表现得更差,而在分配注意任务中却比低分离个体(DES<10)表现得更好;高分离个体比低分离个体对性创伤词汇回忆得更少,但能回忆起比较多的中性词汇。这个结果表明,非病理性的分离可能是信息加工过程独特的形式。

De Prince和Freyd(1999)的研究结果在4~5岁之间的儿童样本上得到了重复验证(Becker-Blease, Freyd&Pears,2004)。被试为48个没有虐待报告的儿童和20个有被父母虐待经历报告的儿童。与De Prince和Freyd的研究结果相反,Becker-Blease和他的同事发现,仅仅是分离水平并不能预测记忆分数,不管是选择注意条件还是分配注意条件。而虐待经历和分离分数一起是可以预测记忆成绩的。对比两组,8个高分离分数有被虐待经历的儿童,30个低分离分数没有被虐待经历的儿童,De Prince和Freyd提出,在分配注意条件下,有虐待经历的高分离组比没有被虐待经历的低分离组对创伤性图片记忆更少(Becker-Blease, Freyd&Pears,2004)。这个发现为虐待后个体会发展出某种独特的注意形式(包括分离和记忆差异)的观点提供了支持。

另一个分离和注意定向研究中被试为105名女大学生(Wakker, Quinton&Watson,1995)。根据DES的平均数把被试分成高分离组和低分离组。在选择注意任务中有中性词和威胁性词,高分离组对于威胁性词的反应比低分离组反应更慢,尽管他们对那些单词的感知是一样的。因此,这种影响主要是高分离个体的高分离水平所致,并非“病理性”分离,因为任何DSM诊断的被试都被他们排除在分析之外。

De Ruiter的研究支持De Prince和Freyd(1999)的结果,De Ruiter和他的同事发现,大学生被试人群的高分离个体不管是在选择注意还是分配注意上都有优势,研究中低分离个体没有反应时上的优势,他们对负性词语的整个反应成绩都比高分离个体差(De Ruiter, Phaf, Veltman, Kok&Van Dyck,2003)。和De Prince和Freyd一样,他们的研究支持分配注意使高分离水平个体有不同的适应性。

在另一个大学生被试研究中,高分离个体的词汇工作记忆加工明显长于低分离个体(De Ruiter, Phaf, Elzinga&Van Dyck,2004)。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高分离组有一些高分离或者病理性的分离个体所导致;这种优势与身份混淆、健忘症更加具有一致性,而非同化。Veltman和De Ruter等(2005)发现高分离个体在两种工作记忆任务上成绩优于低分离个体,此外,高分离个体在任务期间比低分离个体新增的相关脑网络要多。

同类研究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分离的信息加工。研究采用定向遗忘范式,仍然以大学生为被试样本。De Prince和Freyd(2001)发现和他们之前的记忆研究结果一致。在分配注意控制条件下,高分离个体比低分离个体回忆较少的创伤词,但回忆中性词却较多,这种差异在项目法的定向遗忘范式中要求记住的条件(TBR)是存在的;高低分离个体在要求遗忘(TBF)条件下记忆成绩没有差异。研究者认为,高分离性阻止加工创伤性信息只是在被试无法忽略创伤刺激的情况下才发生。分配注意下的分离在后来定向遗忘范式系列法中又再次被验证(De Prince&Freyd,2004),后来的研究又分析了二者的交互作用(De Prince, Freyd&Malle,2007)。

这个结果似乎和另外两个也是运用定向遗忘范式项目法的研究结果相矛盾(Elzinga, De Beurs, Sergeant, Van Dyck&Phaf,2000)。在第一个实验,35名大学生根据DIS-Q的平均分数被分成两组,即高分离组和低分离组,当呈现中性词时,两组被试在定向遗忘任务上的成绩没有差异。实际上,只是运用15个最高分离被试和最低分离被试的成绩,高分离被试显示出在定性遗忘能力上的减弱,不太能够忘记TBF词汇。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被试是43个大学生,也被分成高低分离两组,还有14个分离障碍病人。在这个实验中,性词汇和焦虑词汇也被加入到中性词汇里。这次,病人组表现出忘记TBF词汇的能力减弱,尤其是和性有关的词汇。所有的结果表明,高分离学生和诊断为病人的被试记忆测验上的成绩好过低分离学生(Elzinga et al。,2000)。这些实验都是在选择实验任务下进行的,因此,从第一个实验开始,高分离水平的个体一直没有丝毫优势,De Frince和Freyd发现,高分离个体只有在分配注意任务上有一定优势。然而,另外的结果就更有点令人疑惑了,这提示未来研究需要更严格地控制变量以及分析实验的各种条件。

2.3.2 基于临床DID被试的分离信息加工研究

Dorahy和其同事对临床DID被试做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信息加工模式研究,他们研究了认知抑制。认知抑制是指为了释放更多的注意资源关注相关的刺激信息,无关刺激或者干扰刺激被抑制或被忽略的程度。最开始的实验研究DID的抑制功能是运用中性词作为干扰词,结果显示,DID被试比一般的人群和精神病群体反应更慢,而且DID被试比一般的人群在抑制功能上表现得更弱(Dorahy, Irwin&Middleton,2002)。然而,在随后的两个实验中,他们把词汇干扰刺激改成了数字,DID被试没有表现出比一般人更低的抑制功能。所有研究中的DID被试都正处于恢复期,他们都正在处理创伤性记忆分离引起的情绪问题。

最后一个研究运用比较组,通过性别匹配研究以上三组的差异,尤其是DID是否存在认知抑制(Dorahy, Middleton&Irwin,2005)。作者认为,最初研究中使用词汇刺激可能引起了DID被试额外的焦虑感,而对普通被试则没有这种影响,因为确实有被试报告他们一直在试图调整不受到中性词引发的自由联想的影响。因此,这种焦虑减低了DID被试有效过滤干扰刺激的能力,但另外两个实验用单个数字作材料却没有出现这些问题。因此,最后研究运用数字和词汇处理,使实验情境由中性词刺激变成负性刺激。DID被试在负性情境中比抑郁被试和一般人群控制组报告了更多的焦虑感。DID被试显示出在负性刺激上的认知抑制减少,而在中性刺激上则没有这种特点,对于其他两组被试,中性词和负性词情境都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结果。此外,DID被试也表现出了注意偏向,对负性词的反应变慢,而对中性词则没有。这个结果在其他两组中没有出现(Dorahy et al。,2005)。实验支持了焦虑对高分离个体的加工信息能力产生不同影响的理论。

进一步研究中,Elizinga和他的同事把12个DID病人分为组内和组间,被试能根据要求转换(Elzinga, Phaf, Ardon&Van Dyck,2003)。刺激是中性词和性创伤词。与被试报告的交互身份健忘症一致,在同样的转换中验证了他们读过的词汇比在跨组间转换回忆了更多的词汇。总体上,被试回忆的创伤性词汇多于中性词汇,研究控制在选择注意情境下。研究结果也与先前研究的结果一致,作者发现,当进行组内转换验证时,被试就不能遗忘TBF词汇;然而,当跨组间验证时,定向遗忘就起作用,因此TBF词汇比TBR词汇被回忆得更少。作者认为组间转换表明,DID病人会运用策略阻止不想要的信息的通达(Elzinga et al。,2003)。

另一个分离和信息加工的研究表明,DID被试记忆的组织方式可能有功能上的不同。一个研究中(Barlow, under review),DID被试表现出回答包含恐惧内容故事的细节性问题的能力弱于回答中性故事细节,这种能力减弱在学生比较中没有出现。DID被试回顾故事主旨的能力没有受到情绪的影响。这个结果和DID被试的口头报告是一致的,他们报告说他们受到恐怖故事的干扰,根本没注意到细节,因为他们要么通过“抽离”,试着不作变换,要么通过内部言语(Barlow, under review)进行积极的转换。Putman(1994)认为在转换过程中,被试观察刺激的能力、学习能力和形成新记忆的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内隐和外显通达系统的差异也被认为在分离中具有一定作用(Siegel,1996;van der Kolk&Fisler,1995)。van der Kolk曾提出,意识狭窄和布洛卡区受损可能是创伤性记忆提取困难的原因之一,创伤性记忆没有通过词汇的方式被编码储存,因而难以通达。

在一个有30个被试的研究中,1/3的被试报告了儿童时期事件的健忘是非创伤性的但却具有情绪性意义(van der Hart, Bolt&van der Kolk,2005)。DID被试不仅报告了碎片结果和创伤记忆的感觉回忆,而且出乎意料地也报告了同样类型碎片和体觉记忆对于非创伤意义的事件。作者提出,分离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感觉信息和自传体记忆整合的减少,这可能由于海马受损所致(Van der Hart et al。,2005)。

同类推荐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人是生活在具体的环境和人群之中的,就不得不去面对不可避免的人际交往。面对这些事情,有些人并不能得心应手,反而经常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越习以为常的事情,越难处理好,该不该借钱给别人,该不该做个老好人,如何去说些善意的谎言……很多人不知道这些问题到底应该如何处理?生活是烦琐的,虽然很多事情看似无足轻重,不值一提,但是却往往让人分外牵挂。有人在为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头疼,有人在为买房子而卖命地挣钱,还有人在为是工作还是考研而犹豫不决,也有人在吃与不吃之问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面对无处不在的烦恼,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 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通过对心身健康平衡与否的理解,引导青年朋友正确认识自我健康的要旨:通过对传统文化中重要人格特点的把握,告诉青年朋友个人心理活动与文化传承的家庭亲情、社会宗法以及人际信用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网络青年心理分析》的核心在于提出并论证新的个性五要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创的心理咨询诊断方法,经过多年咨询实践比对和检验,证明其简明、实用。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准确深刻的心理学读物。《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针对不同的人际互动情境,提供了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通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使你迅速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随心所欲地主导自己的命运,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人际关系中各种的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每天用10分钟随意读上一小段书中的内容,你就能不知不觉掌握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知识,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定会让你的人生有所改变,早目过上你希望的好日子。
  • 家庭心理健康小顾问

    家庭心理健康小顾问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方面。怎样判断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如何纠正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本书要介绍的内容。本书上篇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问题,包括家庭中儿童、青年、妇女、老人等各类人的心理特征及健康标准;各种心理困惑及其预防;如何面对及解决性、恋爱、婚姻、家庭、处事、人际关系、职业等各方面的心理问题。下篇就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进行阐述。本书适合社会广大读者阅读,愿你读后拥有一个好心情。
  • 掌控你的心理

    掌控你的心理

    本书选取了50个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一一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办法,让读者在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更能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门推荐
  • 零费用经营

    零费用经营

    在数学界,“哥德巴赫猜想”曾经让多少数学家绞尽脑汁,苦思不得其解,甚至耗费毕生心血;在经济领域,企业如何用最少的投入甚至是零投入赢得更多的回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多少企业家和商界人士渴望实现的奇迹。但时至今IEI,如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1”仍是数学王冠上一颗难以摘取的明珠,是横亘在数学家们面前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而在经济领域内,由易新南先生精心编著并经反复论证的该书提出了一种创造企业发展奇迹的实用方法,为企业、商家赚钱赢利提供了窍门。
  • 天魔伏诛记

    天魔伏诛记

    上古时代,宇内有仙、魔、人三界,魔道统领天魔,法力高深,魔道肆虐,欲灭仙、人二界,霸于宇内。南山、昆仑、崆峒、蓬莱四派祖师合力,集女娲石、昆仑镜、崆峒鼎、昊天塔上古四大神器,得有缘人开启禁宫之门,请出灵神之力封印天魔,魔道自此销声匿迹,但灵神之力千年失效,天魔转世,魔道蠢蠢欲动,须再度封印天魔。少年书生赶考不中,名落孙山,却因缘际会,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历程:得神器、入禁宫、请神力,于仙、人二界岌岌可危之时,封印天魔,更巧得上古密学,诛灭天魔,世间终得永恒。
  • 嗣子嫡妻

    嗣子嫡妻

    爹爹本事大脾气小不纳妾,娘亲温柔贤惠会驯夫,兄长过目不忘兼妹控,作为全家最受宠的那个,罗炜彤只负责活得幸福自在。本以为就这样幸福一生,谁知却在姻缘上出了大问题。磕磕绊绊,最后她嫁给声名狼藉的安昌侯世子。更惨的是,夫君还身怀狼子野心。最惨的是,渐渐她也被夫君给同化了。
  • 火龙大神王

    火龙大神王

    洪荒太古,万族争霸神魔大战,诸天帝陨渺渺世界,化作了人间地狱。芸芸众生,挣扎于无边苦海。万载光阴,匆匆逝去……而今,神尊刘羽,出生于这纷争的世界,誓要成就一番事业。约四方之王,和八方之圣斩杀妖鬼,屠尽神魔《龙神》锻体,《天道》炼心,美女作伴,共闯修仙路——击杀魔族,毁灭妖界!
  • 巴斗大陆

    巴斗大陆

    这里是大千世界,也称巴斗大陆。万年后的巴斗大陆上,分裂成了东、西、南、北四块领域。东域有修仙者,西域有骑士、法师……南域有修炼灵力的灵士,北域有魔教……
  • 相伴一生之殿下吾爱

    相伴一生之殿下吾爱

    雷云妮(女主)幼时因圣战而误入凡尘20载。后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重回魔界,但却被误认为奴隶。回归伊始,她误入男主房内,在与颓废男的双眸对视时想起一切——自己的身世、自己的使命,一切的一切。在恢复魔力后,便有了助君夺位、平定内乱、保家卫国等诸多问题。当一切归于平静时,她又要如何辅助一国之君的他将帝国推向鼎盛?此时的爱情、亲情、友情、君臣、家国事,女主又当如去何从……敬请期待……
  • 贝叶

    贝叶

    一个资质平庸无亲无故的小孩,一步步在强者如林的大陆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千年轮回之情关难闯

    千年轮回之情关难闯

    千年轮回之情关难闯:痴心换回的,厮守爱着的,却是满心的恨。可拿什么幸福给她?
  • The Poisoned Pen

    The Poisoned P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兼职阎王爷

    兼职阎王爷

    网上应聘个兼职,竟被聘为阎王爷,校花、警花、厂花,无数花还都拼命想当阎王夫人,生活别说多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