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12800000004

第4章 中华第一门神尉迟恭

郭万新

尉迟恭是受到全世界华人普遍尊崇的中华门神。

在最权威的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尉迟敬德列传里,开篇就介绍说:“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尉迟恭从公元619年离开故乡朔州,走过了金戈铁马,走过了宠辱起伏,乃至登上傲视群雄的大唐凌烟阁,人生显赫,名垂青史。

尉迟恭出身贫寒,而非贵族;史书里记述到尉迟恭立场坚定回绝太子建成的金银拉拢时,尉迟恭通过一封回书这样说出自己的家世:“敬德,蓬户瓮牖之人……敬德起自幽贱,逢遇隋亡,天下土崩,窜身无所,久沦逆地,罪不容诛,实荷秦王,惠以生命,今又隶名藩邸,当以身报恩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若私许殿下,便是二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这样的内容坦荡有节,不愠不火,但立场分明非常得体,也是他第一次提及自己的家世,表露了他的人生观和人格取向。

尉迟恭大智大勇,而非鲁莽武夫。当李元吉发现收买不成,决定暗下毒手,他从手下所募集的骁勇之徒中挑选出一位武功最高的所谓壮士,派去行刺尉迟恭。不过秦王这边提防上了,获得准确情报。到了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刺客潜入尉迟恭住处,却见尉迟恭所有的门户一律大开,自己在卧室安睡不动。刺客鬼鬼祟祟几次出入庭院,又凑近卧室门口窥探,但那个万军丛中所向无敌的大将令他心中发毛,最终不敢进屋,只能蹑手蹑脚的溜掉。从而为尉迟恭的英武不凡留下令人津津乐道的千古佳话。

尉迟恭才气过人,语出如箴。在《唐书》中,尉迟恭劝说给李世民采取措施解决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当李世民犹豫不决时,他说出的一段话文采飞扬,精辟透彻,连魏征都望尘莫及:“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虽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祸至而不恐,将亡而自安,失人臣临难不避之节,乏先贤大义灭亲之事,非所闻也。”

他武功天下无敌,而非屈居人后,试看当年跟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只需一槊就将无敌将军单雄信刺落马下;他在两军阵前,刀戟丛中,只为李世民看中一匹好马,他就来去如风,夺马擒将,形如探囊取物;他作为中华门神,堪称第一,无可争议。因为他比与他并肩走上神坛的老战友秦琼更胜一筹:他封鄂国公,食邑1300户,秦琼封翼国公,食邑700户;他去世后谥曰“忠武”,得到武将最高级别的盖棺论定,秦琼则没见获得什么谥号。凌烟阁上,尉迟恭排名第七,但居于所有武将之首,排在李靖、李世勣、秦琼等人之前;特别是“忠武”的谥号,在尉迟恭之前的历史上,仅有大名鼎鼎的诸葛亮才获得过。

尉迟恭出生于隋开皇五年也即公元585年,去世于唐显庆三年,也即公元658年,终年74岁。生前曾担任右武侯大将军、宣州刺史、鄜州都督等,赐爵吴国公,后改封鄂国公,可谓位极人臣、官居极品,最难能可贵的是,当海内一统战乱平息后,尉迟恭为了避免功高震主、引起朝廷猜忌,能够与时俱进,甘于寂寞,居家不出,不与外人交往达16年之久,得以善终,进而陪葬昭陵,历朝历代的著名武将能与尉迟恭齐名的屈指可数。

尉迟恭陵墓,位于如今的陕西省礼泉县烟霞乡,封土为园丘形状,墓前立碑,墓道墓室已被发掘。出土的棺床陶俑陶器瓷器铜器颇为精美,大约就是文史记载的所谓“秘器”吧。不过,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数其墓志盖,上写二十五字,都以“飞白书”而就:“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尉迟府君墓志之铭”,被誉为书法史上发现的稀世珍品。飞白书又叫飞帛书,特别受到李世民喜爱和钻研,“太宗工羲之书,尤善飞白”,书写时枯墨用笔,笔划丝丝透白,看去好像美女手中舞动的丝帛,迎风舒卷飘洒自如,仿佛吟唱着沧桑的历史诗文,好像追忆着尉迟恭一生难以堙没的往事。墓中能有如此的葬品,这样说来,尉迟恭还是卓尔不群。正是因为尉迟恭的勇武忠直,他的形象被吴承恩写入名著《西游记》,塑造成为妖魔鬼怪避而远之的门神,与秦琼一道,令每一个华人耳濡目染,从凌烟阁功臣走向永恒的神坛。

至于尉迟恭的故里朔州,从唐代以来留下的鄂国公祠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重修,至今到底也已被夷为平地,但文字资料的记载还可以找到一点:“马邑之西北十里许,有鄂国公祠。其南,即为金龙池。”是个什么样子?也有人记了一点:“正殿三间,鄂公居之;两廊六间,副将居之;左右房六间,以供春秋之祀。内外门二座,以严出入之防;甬道周旋,以备行礼……碧水带环于前后,青山屏列于左右……”可惜,这样的鄂国公祠,不知被哪个毁了。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尉迟恭,永远是朔州的骄傲。

山上有座庙水上有座庙

前几天去了一趟灵丘,回时又转道广灵,沿途粗览了不少景观,印象较深的却只有两座小庙,其一是灵丘觉山寺,其二是广灵水神堂,都也各具特色。

觉山寺距离灵丘县城往南15公里,感觉已经进入太行山深处。只见觉山寺背倚奇峰嶙峋,面向层峦叠嶂,左右高岭突起,气势盎然。特别是左手的笔架山,近也不近,远也不远,形也相似,神也相似,恍然搁着一支神来之笔,觉山寺倒成为它生花的一幅绘图。

根据介绍,觉山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后在辽代重建,也不乏明清修缮的痕迹。但见一座砖够密檐式白塔高耸在寺院前侧,须弥座上的塔身竟有十三层之高,造型厚重,古朴雄浑。虽说岁月的风雨在塔身留下了侵蚀的斑驳,但更显得沧桑满目,有人过来,由不得肃然仰视。附属寺院,是典型的佛家殿宇,大雄殿、观音殿、弥陀殿、罗汉殿一应俱全,山门有四大金刚把守,禅房有方丈沙弥食宿,环境幽静之极。无论释迦摩尼、观音菩萨,还是罗汉金刚均也寂寥自得,露出高处不胜寒的模样。在随处笔立的滴翠松柏之下,更栽植了各种花卉,奇妙的是花丛中还怒放着几茎寻常乡闾难以一见的百合,黄白相间,卓尔不俗。

相形之下,广灵水神堂没有山径通幽,没有柳暗花明,因为它就在县城边上,几乎就在闹市中了。

与觉山寺异曲同工在于,水神堂建筑群内,也有一座角塔,但要玲珑小巧许多,风铃摇曳,只是隐在殿后,好像只露出上部半截,犹抱琵琶。水神堂么,竟是坐落在一汪水上,周围水面环绕,清澈却不见底,因为密密悬浮了水草;不时还有鱼儿钻破水面,使得涟漪不绝。那水出自地下,名叫壶泉,据称冬燠尤为奇特,水面白雾茫茫,所以当地人敢把水神堂冠名“小蓬莱”,有所来由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座庙院,在水中央,水神堂的确有些诗意了。

水神堂布局了三间神殿,正殿自然与水有关,主神是一位美妇,是为水母。这是很普遍水神,比如晋祠难老泉的水母娘娘,好像都也没有很具体的名字,大约因为来自民间、不是舶来的缘故。水母殿左右,其一是道教之神文昌帝君的殿宇,其二是百工偶像鲁班的殿宇。三座殿宇,除了塑像入神,最精美的就是殿内的壁画,水母嘱咐下边行云布雨的,文昌引导金榜题名的,百工辛勤劳碌的,各自栩栩如生。山门上绘画的,居然发现了非常熟悉的门神尉迟恭和秦琼,不过还有点神荼郁垒的造型,似是而非的,也没人去甄别罢。水神堂门外,不像觉山寺那么松柏森严,引人注目的却有一株高大的柳树,枝干很粗,一人合抱不来,标记着树龄是二百余年,悠长的垂绦拂动,撩动树下行人的脸额,极具亲和,不像松柏有点贵族气,要拒人千里之外似的。

客观上说来,觉山寺和水神堂之间并无任何内在的联系,勉强寻找理由,就是灵丘广灵两县比邻而已。但是,把它们相提并论,总给人不尽的遐思。对照之下,可以发现,觉山寺涵盖的是修身养性、与世无争的佛家哲理,营造的氛围也就是青灯古佛、远离凡俗;小庙而称为寺,那是可以与许多名寺比肩,什么名声鼎鼎的灵隐寺卧佛寺等等,但无论规模大小,一声阿弥陀佛便也大家平等;想了一想,多么超然——风也不动,幡也不动,自然心也不动。相反水神堂,谦逊得多,叫出一个堂,就像家的感觉;看看供奉的神灵,不是与治水、读书有关,就是关乎天下的芸芸众生——旱涝挂怀,光宗挂怀,衣食挂怀,叫人感悟奋力生存、造福桑梓的情怀,凡俗却更亲切。

这样,觉山寺就是一位隐士,山野怡情,无欲而清净,周围则壁立千仞;而水神堂就是一位美女,略施脂粉,置身在滚滚红尘,四下则柔情似水。假若真的把两寺比作男女——虽说可能不恭可能不妥,然而总想拿来一比——可以发现这对男女是走不到一起的,所谓殊途却不同归;只是遥遥相望,你的光给我,我的光给你,美丽的夜晚,彼此擦肩而过。

不知这般感悟算不算一家之见,但可以断言,小庙往往就有大风景啊。

朔州文化建设的新收获

《吉庄纪事》,是郭万新继《正说尉迟恭》之后撰写的又一部乡土文化力作。这是一部以吉庄群体性地域生活为描写对象的百年历史纪事,是作者在认真研究地方文献、深入吉庄生活的基础上,以口述实录形式写成的纪实文学。他以平和的心态、质朴的笔墨,再现了一个村庄真实的生活和生存记忆。本书既朴素生动,又不失为一册富有学术研究价值的读本,对所有想了解北方农村生活、了解晋北风土人情的读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因为它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一个塞外小村庄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迁后的种种世象和由此所涌现的各种乡村人物,而且也可以结合学者方家对中国农村百年研究状况以及他们所持的观点进行具体比较,同时也能读到许多有价值和有趣味的内容,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历史上的中国,一直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国。所以,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农村,而了解中国农村,除了走进乡村,还须有真实可信的文献和读本。我认为,《吉庄纪事》就是我们需要的一册这样的读本。我们现在居住、工作在城市里的大部分人的童年和少年,有相当一部分记忆在农村。这种文化地理的坐标和那种想起老院子便会生出“我的生命有着乡村血脉”的感慨,使得我们的身份密码不会轻易褪色或者遗失。读《吉庄纪事》,不经意间使我们每一个人站在了文化地理的边缘,在其所纪录的鲜活个体生命和乡村世态中,给了我们一种回忆、感动、感恩、留恋和思索。

吉庄的经历,实质上也是整个中国农村和农民共同的经历和命运。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农民承受的苦难是沉重和多样的,在出生背景不同的作家笔下,会有令人惊愕的不同解读:在鲁迅笔下,对麻木的农民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在沈从文笔下,农民因为贫穷反而变得更加美好和善良;在萧红笔下,农民简直是一种无法忍受的麻木而惨烈的聚合物;在丁玲笔下,刚刚站立起来的农民是因袭着旧意识、旧观念的乱哄哄的一群人;在赵树理笔下,农民永远是忠厚、质朴而又善良、诙谐的庄稼汉……而郭万新笔下的农民又是怎样的呢?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日夜为生存辛勤劳作的农民,关心的是年景是否风调雨顺,以及生存的环境是否安稳,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吃饱饭、盖起房,能否娶上媳妇传宗接代,能否让孩子们读书识字。这种简单的心理诉求,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那漫长特殊年代中国农民的共同心愿和所经历的共同命运。

读《吉庄纪事》,我感觉第一个主要特点,是他不仅仅着眼于某一个人某一个家族,而是把每一个时期出现的众多人物都看成那个时代的产物,把所有写到的主人公的个人经历都同其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追踪描述,有时甚至不惜笔墨来剖析这种历史环境,我认为这是必要的。一部成功的纪实作品,本来就应该站在现实的着力点上认真剖析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而只有忠实于现实生活和历史人物事件,作品才会栩栩如生、真实可信。应该说,作者是注意了这一点,所以作品才有一种浓郁的感染力,才能使人在阅读之后可以清晰地看出所写的每一个人走过的道路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历程,并使我们从中感受到每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而且意识到时代的影响对于一个个体生命来说,是无法抗拒的。因为希望与失望同时充斥在时事与认识的每一个细节中,留下了深深的历史足迹,让人遐思回味。

第二个主要特点,是写出了吉庄人没有抛弃祖宗崇拜以及这种崇拜所赋予他们的全部智慧。书中告诉我们,一种民本信仰在这个普通的小村庄里扎根深厚,而且顽强地生存着。在时代的巨变中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我觉得民俗文化和无法用眼睛看到的民间崇拜符合这个要求。吉庄幸存下来的三大王庙和那棵传说已有六百年历史的大槐树,使我们相信这种带着梦想的寄托是维系着一代代吉庄人繁衍生存的根脉。而这些曾经被人们淡漠且抛弃的根祖文化,却被现在的吉庄人重塑为一张张振兴村庄的名片。世事变迁,万物无常,但有了这种精神源头的血脉联结,看似平淡的一个普通小村庄,却蕴藏着大可称述的历史文化渊源。

第三个主要特点,是本书可以启发我们如何搞好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山河故我,景物依旧,吉庄在自然地理中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赖以生存的条件也一如往昔,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来讲,或许稍有不如人意之处。但回顾吉庄人所走过的百年之路,至今都觉是“得意之作”的美谈,实在是由于搞副业和兴教育取得的。也许,因为各种条件的局限,吉庄人还没有将这两出好戏的传统发扬光大,但本书的真正内涵,是要引出它的兴衰史,促使我们务实瞻远地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就这重意义而言,《吉庄纪事》实在是顺应了我们今天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吉庄纪事》是一本对中国农村充满了自信的书,是一本农民与土地休戚与共、血脉传承的力作。作者真实地描摹了百年吉庄的社会生活,记录了特定历史情境中民众的内心体验:淳厚俭朴的乡村生活,个性独特的鲜活人物,读来忍俊不禁的诙谐故事,平凡感人的农民世界……这一切绝不会轻易消失在苍茫明灭之间。我衷心希望,郭万新的这部新作能成为拉动吉庄重振雄风的反哺动力,像当年郑绪岚所唱《太阳岛上》,带给一个根本不为人所熟知的太阳岛无限风光那样,像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题材创作的《故乡的回忆》,带动那个江南水乡一片繁富那样,使吉庄产生更新更强的感召力,焕发出光彩夺目的新景象。

同类推荐
  • 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边地母亲: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纪实

    边地母亲: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纪实

    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以建国初期五万女兵进军新疆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的全景式长篇纪实文学。有评论家称:“是一部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白皮书”;也有人说:“是一部当代女兵屯垦戌边史”……作者说:“是一座当代新疆母亲的纪念碑。”
  • 文学闲谈:朱湘作品精选

    文学闲谈:朱湘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老虎大福

    老虎大福

    本书中的作品大多以秦岭山林为题材,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共计8篇,包括“黑鱼千岁”、“山鬼木客”、“猴子村长”等。
热门推荐
  • 大千天庭

    大千天庭

    一个神邸,仙人,鬼魂,妖魔并存的世界。一个少年以鬼魂的形式来到这个世界,从一个最弱小的一家祖先开始,成祖灵,谋土地,争山神,当城隍。征战小千世界,中千大千,建轮回,分气运,立天庭,一步步最终执掌万界的故事。
  • 程门立雪:一个文人家庭的作品集

    程门立雪:一个文人家庭的作品集

    该书收集了著名作家程树榛和妻子郭晓岚及女儿程丹梅、程黧眉、程湘梅发表过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后人,这部内容跨越时代、题材迥异、辈分不同、却洋溢家庭文学之传统的著作,为文学书籍的新样式开创了先例。
  • 青春的时间

    青春的时间

    所走的路是青春。所干过的事是时间。因为走过,因为做过。所以不曾后悔。即使遍体鳞伤,那又怎样。18岁的我,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大学。也许开始的迷茫,也许曾经的失落。不过这不能阻止我成长的阻碍,我要的,就是属于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大学生活,自己的开始。来吧,迎接属于我的未来。
  • 吴佩衡医案

    吴佩衡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是一本关于英语阅读学习的书籍。内容包括双语美文、哲理名言、趣味英语知识等,倡导英语“轻学习”的概念,分为“早安,和梦想一起醒来”和“晚安,永远美好的明天”两个部分,选择的内容为哲理小故事和散文,以及早、晚安心语和英语知识的“轻学习”板块,内容活泼、积极向上,或励志或深情,很适合青少年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轻松学习英语知识,是一本很好的趣味英语学习书籍。
  • 天才小神

    天才小神

    高考前,丁建明偶然习得一身神通,从此……妖怪出没,小心!看到那个诱惑女星了吗?其实她的本体是……原来我们周围真的有妖魔鬼怪,亦有捉妖者、伏魔师……——这个世界远比我们看到的要精彩!
  • 落花

    落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域之书

    心域之书

    心镜圣石曾经强大无比的罗祖,因为对手的诅咒而被一下子打成了凡人。虽然有一个妻子在旁边照顾,但是失去了力量,又总是每过一段时间就失忆的他,更是成为了别人鄙视的废物──而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在身边,让周围的某些人妒忌不已,给他惹来了许多麻烦……堂堂一个绝世强者,虽然落魄了,但是尊严又岂能如此被人践踏!罗祖要找回自己的力量,破除那该死的诅咒,让那些小看他的人统统见鬼去!
  • 九重妖后:红颜媚骨

    九重妖后:红颜媚骨

    他予她滴血之恩助她化身人形她堕入红尘伴他两世情缘她,前尘尽忘却依旧苦苦守候千年他,抽去三千情丝,只为助她修补残魄她,灵动美好,心却被践踏的残缺不全他,本是无情,却终甘为她堕落凡尘待繁华落尽依旧红装摇曳的她“我早已不再爱你”
  • 菩萨地持经

    菩萨地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