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0200000028

第28章 《北京人》论(7)

透过曾家这个黑暗王国沉闷而窒息的生活描绘,人们往往容易为其不尽的争吵、暗斗、叹息、垂泣而遮住了视线。人们自然很容易看到这个家庭的崩溃腐败,也看到瑞贞、愫方走向新生的历程。但是,作家却在这大家庭崩溃中更深入地探索着生活的真理,形成了《北京人》潜在的深刻主题。他在努力回答着,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在作家安排的整个形象体系中,都有着对这一人生巨大课题的探索印痕。有人认为曹禺的剧作像契诃夫一样,把“美的毁灭”作为他的主题。契诃夫的《樱桃园》、《三姊妹》是把美的毁灭的悲剧性和垂亡事物的喜剧性结合起来加以展现的。无论是韦希宁、别佳·特罗菲莫夫都只不过是幻想者,尽管这种幻想通向未来,但却是软弱的,无行动的。《北京人》则不同,它却把重音放在为冲破黑暗、追求新生、追求幸福而进行的斗争上。人活着怎样才是有意义的?这种有意义的人生到哪里去寻找?这些,形成了《北京人》探求人生真理的诗意主题。而他又把探求生活真理的道路同革命联系起来,就使得《北京人》具有震撼人心的诗意力量。

最早是通过愫方提出这个人生课题的。当她受到思懿的一番凌辱之后,她对陈奶妈说:“我真是想大哭一场,奶妈,这样活着,是干什么呀!”巨大的生活压力使一个能够忍耐的女人,从心底爆发出这样的人生疑问,她提出的问题是有分量的。而作家正是从这样一个人生哲理的角度去开掘人物的灵魂,去提炼主题的诗意的。

对曾皓的讽刺,作家就是从剖析他腐朽的人生哲学入手的。他把棺材当做他的命,他活着就是为自己挣到一个舒适的睡处,这样活着的确是人类的耻辱。当作家从人生哲理的角度鞭笞他渗入骨髓的自私时,就同一般地揭露他的自私和丑恶不同了,而有了高度的思想概括,发人深省。思懿整天争权贪利,专门损害别人,也正如江泰所说:“你那位令嫂就懂得弄钱,你的父亲就知道他的棺材,我真不明白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有什么意义?”江泰这样批评曾皓、思懿,难道他就懂得生活的意义吗?他说:“我们只会叹气,做梦,苦恼,活着只是给有用的人糟蹋粮食,我们是活死人,死活人,活人死。”但他依然去做他的发财美梦,而且永远不会行动,他活着就其本质说来,同曾皓、思懿一样毫无意义,他始终也不清楚活着的真正价值。作家以深恶痛绝的态度,批判了寄生阶级的人生哲学。作家为了加强批判的色彩,他让“北京人”那巨大的身影出现在舞台上。“一个体巨如山的猿人的黑影,蹲伏在人的眼前,把屋里的人显得渺小而萎缩。”在这富于象征性的诗意对比中,反衬出这些人活着就是“人类的耻辱”。而袁任敢的抒情独白,像一篇富于哲理的抒情政论,抒发着作家的反封建反礼教的战斗激情,也告诉人们,人应当怎样活着。

这是人类的祖先,这也是人类的希望。那时候的人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喊就喊,不怕死,也不怕生,他们整年尽着自己的性情,自由地活着,没有礼教来拘束,没有文明来捆绑,没有虚伪,没有欺诈,没有阴险,没有陷害,没有矛盾,也没有苦恼,吃生肉,喝鲜血,太阳晒着,风吹着,雨淋着,没有现在这么多人吃人的文明,而他们是非常快活的。

就作家的战斗激情来说,这段台词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的。他号召人们敢爱敢恨敢哭敢喊,不怕生,不怕死,也是战斗的。但从科学的世界观来要求它,用原始人类作为象征,总是向后看的,这正是作家思想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我们肯定作家在《北京人》中探求人生真理的勇气,他在寻找对人生的科学答案。作家在瑞贞、愫方的典型塑造中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探索精神是动人的,他从她们身上挖掘出对人生的美好愿望和探求生活真理的宝贵品质。瑞贞就是一个勇敢的探求者,为了找到真理,她经历了许多痛苦。她对曾霆说:“不要难过,多少事情是要拿出许多痛苦才能买出一个‘明白’呀。”瑞贞和愫方的两次谈话,之所以十分感人,正是因为我们看到她们在痛苦地但却快乐地探索着活着的真谛,在她们的心灵中弹奏出探求真正人生的心曲。当瑞贞还处在痛苦之中时,愫方用她的人生哲学抚慰瑞贞的受伤的灵魂,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为着别人的调子,是格外感人的。而当愫方还局囿在文清身上不能自拔,瑞贞劝告着愫姨:不能把希望放在一个废人身上,应当“放在大一点事情上去”。这些闪烁着探求真理的诗意语言,启示着人们从狭小的爱情和家庭束缚中解放出来,去到一个广阔的世界去寻找生活的真理。人活着,不应当为了自己;人活着,应当为别人才有快乐,人活着。应当到新的生活潮流中去才能真正有意义。这些富于哲理性的诗意提炼,就使得《北京人》的主题具有启迪的意义,引导人们去探索真理的诗意,启发着人们对人生引起深思。

《北京人》在具有诗意的氛围和环境的描写上,也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我们在《〈雷雨〉论》中曾指出:“《雷雨》对戏剧的意境创造,是凝结着中国戏曲和古典诗词意境创造的精灵的。”《北京人》则把这种诗意的抒情渗透在整个戏剧的世界中而达到更加完美精纯的境界,并且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特色。

创造出浓郁的戏剧气氛是《北京人》的突出的艺术特色。他善于创造出典型的气氛,给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提供一个相适应的环境。曾家小花厅的格局,把人们带入特定的环境氛围之中。沉重的苏钟、宝石红的古瓶、董其昌的行书条幅、素锦套着的七弦琴……这一切都显得古色古香,俨然是个诗书知礼的封建世家的环境。户外传来嘹亮的鸽哨声,伴以单轮水车“孜妞妞孜妞妞”的声音,还有剃头师傅的打着“唤头”发出蜂鸣般的嗡嗡声响,更把我们带入旧时北平的生活氛围里,显示着环境的地方色彩。这花厅里的一切,都点缀出这个家庭的历史,也可以烘托出这里主人公们“徘徊低首,不忍遽去”的情感。大幕启开,逼债的喊声逼迫上来,这个典型环境就显示它浓郁的戏剧气氛,和整个剧情进展,人物的活动交融在一个整体之中。如果说小说的环境描写,可以借助叙述,可以比较自由地变换场景,而话剧却受着限制,但曹禺却善于通过他精心设计的环境格局以及精心挑选的道具,创造出同人物性格协调的戏剧气氛,以此显示出他的艺术匠心。

自然景物的描写,无论是季节、气候、时间,也都用来点染和烘托出特定的戏剧气氛,既塑造着性格,又推动着剧情。由第一幕的中秋节正午时刻,到第二幕的中秋夜晚,到第三幕第一景的深秋黄昏和第二景“黎明以前那段最黑暗的时候”。每一幕每一景都具有象征性,而且蕴藏着作家巧妙的构思企图,都是剧情进展所必需的自然气氛。几乎我们都很难把它的时间稍加更动。把整个剧情安排在秋风萧瑟万物凋零的秋天,正为这个崩溃衰落的世家铺垫了它最协调的自然气氛。第一幕是中秋佳节,于中秋佳节之日,不但毫无节日气氛而是堵到门口来的逼债人,自然形成了它的喜剧的情势。第二幕是凄风苦雨的中秋之夜,暗示着这个破落家庭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第三幕第一景昏鸦噪晚,正是它“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写照,而第二景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随着瑞贞、愫方的出走,迎来了晨鸡报晓,预示了光明的前景。而饶有深意的是,第三幕的时间正是曾皓的寿辰,而恰在这一天杜家要把棺材抬走,就更具有讽刺的意味。

话剧的戏剧气氛的创造,主要还是靠人物的语言。台词是表现气氛的主要手段。《北京人》善于把自然现象、音响效果同台词结合起来,创造极为浓郁的诗情的艺术氛围。第二幕开始,在昏暗的孤灯下,一盆小小的炭火,显得小花厅秋寒逼人,格外凄清。曾霆这时正读着《秋声赋》,“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作家选择这篇文章,文中那种草木飘零、万物无情的景象,越发烘托出曾家死寂冷落的气氛。而在深巷更锣声中,文清哀伤地独吟着陆游的《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这首词不但进一步写了气氛,也揭示出此时此刻文清的凄苦的心境,这真是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北京人》中,作家把性格的塑造和具有诗意的抒情氛围的创造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当作家越是注意创造出典型的抒情气氛时,越是很好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在作家的笔下,每一个道具,每一种音响效果,都成为刻画性格描写气氛的艺术手段。即使不见诸舞台的道具,作家也巧妙地把它调动起来,抒情写意,推动剧情,开展冲突,描写性格。如棺材,可以说它已经融入曾皓的性格生命之中,而且它也成为戏剧情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是这样一个不在舞台上出现的道具,在作家笔下却导演出有声有色的戏来。还有看不见的耗子,也成为作家反复运用进行讽喻的象征。鸽子的妙用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它有时用来表现文清的情趣,有时点出戏剧的气氛。“孤独”更和愫方的性格联系在一起,也使文清咳叹抒情。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传统,它被作家创造性地运用到话剧中来,使得《北京人》的民族风格更为浓郁了。

同类推荐
  • 敦煌大梦

    敦煌大梦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为敦煌的保护、研究事业而殚精竭虑的故事,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凝聚在这些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为民族文化事业勇于牺牲敢于承担的优秀品质。
  •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空山2

    空山2

    作家在“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现实态度极为明确,它不是单一民族的,也不是牧歌式的,传奇的、作家对藏族村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宗教,自然和社会的体验,说它是“秘史”,并非披露其神秘,而是用特别的手法将被人漠视麻木的伤痛揭示出来。唯其如此,才形成了小说宏大的格局。重大而庄严的主题,厚重而深刻的内容,随心而掌控的结构,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这是一部充满阳刚之美的现实力作,一扫当下文坛萎靡,琐细,颓废之风。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兵发死亡谷

    兵发死亡谷

    围绕建军80周年,人民武警出版社认真组织《中国武警特别行动系列 丛书》和《忠诚卫士风采》等国家重点图书的落实工作。其中,《中国武 警特别行动系列丛书》一共出版六本,分别是《中国武警特别行动》、《 世界反恐大扫描》、《大搜捕》、《兵发死亡谷》、《铁血英雄》、《千 里护卫毛泽东——武警警卫工作秘闻》。这套丛书通过选择一个个特别的 角度,向我们介绍了武警。
热门推荐
  • 丝路古城黑木国

    丝路古城黑木国

    本书是本古城遗址研究著作。研究的古城名叫黑木国,又称西城驿沙窝,民间也称“老甘州”,位于黑河西侧的冲积扇台地。黑木国遗址以两座古城和极多的汉晋古墓著称于世。《丝路古城黑木国》要考察研究的是古城遗址及其古墓中出土的众多文物,以及古城当时的社会、经济、人文状况等。
  • 都市食妖录

    都市食妖录

    陈木本是一普通大学生,却在偶然间遇到了一个五百年前横行于世的恶质妖怪——阿虎。为保性命,陈木只得与阿虎签订了一份丧权辱国的协定。他为阿虎寻找可做粮食的魂魄,阿虎饶他不死。一人一妖的相遇只是开始,谁知世间万物轮回,两人又将坠入怎样的深渊。
  • 遭遇爆炸

    遭遇爆炸

    一个送水工,误闯入一个女人的私人领地。一声爆炸,把他们的命运紧密连接。却原来,他们都是长夜中两盏需要光明的灯火。除了互相照亮,他们的命运唯有爆炸。一个老实的乡村木匠,阴差阳错成为了村官。小人物的潜力在压迫中迸发,一出乡村反腐大戏即将上演。一对父子几十年的乡村教育情怀,不改初心。演绎荡气回肠的白杨礼赞。两个大肚子的女人,怀着别人的孩子来投奔,他——民办教师马大志将何去何从?
  • 神策天道

    神策天道

    佛道、儒道、仙道、魔道,诸道皆修!大道三千,殊途同归,不成圣,终究蝼蚁而已!
  • 与君共谋之一品医女

    与君共谋之一品医女

    她是太医之女,外表柔弱,内心强大,他是当今太子,冷酷霸气,深不可测,因为一场算计她与他一见钟情,岂料云开雾散之际,他却被迫赐死她的父亲,从此与她相爱成仇。她步步为营,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帝王妻。且看天家夫妻如何在诡异莫测的宫廷演绎“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精彩。(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方寸山1:神已到来的秘密

    方寸山1:神已到来的秘密

    叶凡的双眼能够看见鬼魂,他被街上的孩子欺负好多年了。不过今天,他不必为此难过了。方寸山仙术学院的正式邀请叶凡去学校,怎么去这个从来没有听过的地方?一辆漂浮在大海上的巴士会带着叶凡前往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地方,会遁地的人参娃娃,肮脏的黄土怪,喜欢胡说八道的鬼魂,悬浮在空中的灯笼妖怪,画什么变什么的神笔,贪吃的凤凰,会动的大树,甚至要注意图书馆的桌子是不是哪位学生变的,小心!你脑袋上飞过一位正在御剑飞行的小男孩,因为我们的冒险已经开始了。
  • 埋葬纪元

    埋葬纪元

    这注定是一曲殇曲,用血与骨谱写铿锵战歌,用生命描绘悲凉画卷。被镇封一万年后重新回归,曾经的强者迟暮,看他如何在新世中缔造神话,谱写传奇……
  • 位面进化

    位面进化

    得破碎世界,习神话功法,开惊天之局,成万界之主!任务:专杀各种主角!主角:“我以后要做什么?”位面:“杀主角!”主角:“主角不是杀不死的吗?”位面:“杀不死也要杀!”主角:“……”
  • 青云传

    青云传

    简介:家族毁于一夕之间,始知天地有神仙志怪,顾家少年从此踏入另一个世界。境界划分:引气、灵蕴、玄丹、元婴、元神、真阳、蜕天、道真、还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