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8800000003

第3章

51如果人类幸福的主要部分来自被人所爱的感觉,那么命运的意外改变就很难对幸福产生多大的帮助。最幸福的是这样一种人: 他逐渐提升到高贵的地位,此前很久公众就盼望着他的每一步升迁,因此,高贵地位落到他的身上,不会使他产生过分的高兴,并且这既不会在他所超过的那些人中间引起妒忌,也不会在他所忘记的人中引起猜忌。

52人们更愿意同情那些微小的喜悦。在极大的成功之中,谦逊是得体的。但是,在日常生活的所有小事中,则无论多么喜形于色也不过分。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经常保持愉快心情更为优雅合宜,这种心情总是来自对日常发生的一切微小乐趣的兴致。我们很容易对这种愉快产生同情感。正因为此,青春欢乐的年华才如此容易使我们动情。闪烁于年轻而又美丽的眼睛之中的喜悦,即使在一个性别相同的人身上,甚至在老年人身上,它也会激发出一种异乎寻常的欢乐心情。

53虽然剧烈的痛苦容易唤起极大的同情,但小小的苦恼激不起同情。一个被不愉快的小事搞得焦躁不安的人;一个为厨师最轻微的失职而苦恼的人;一个在重要的礼仪之中吹毛求疵的人;一个为亲密的朋友在相遇时没有向他问好而见怪的人;一个为他的兄弟在自己讲故事时哼小调而生气的人,虽然他的苦恼不是毫无根据,但很少赢得同情。人类心中自有一种恶意,它不但不让我们同情轻微的苦恼,而且还会促使我们拿它们开玩笑。因此,当同伴在受到轻微的逼迫、催促和逗弄时,我们喜欢取笑他们的气恼。而那些熟悉社会人情世故的人,会主动地把这种小事变成善意的嘲笑,因为他知道,不管他愿意与否,同伴们都会这样做。

54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得到所有朋友的真诚的同情?如果你遭遇到重大灾难,如果你因为意外的不幸而变得贫困、疾病缠身,你的朋友会真正地同情你。并且在他们能力许可的范围之中,在你愿意接受的数额之内,他们会给你厚道的帮助。但是,如果你的不幸只是小小的苦恼,如果你只是在野心上受到小挫折,如果你只是被你的情妇抛弃,或者你只是被老婆严厉管制,那么,你就别指望会得到同情,等待你的,很可能是所有的熟人的嘲笑。

55我们对悲伤的同情比对快乐的同情更为全面与包容。即使悲伤太过分,我们多少还是会产生同情。在悲伤过分的情况下,我们所感到的同情并没有达到与当事人一致的程度,我们也不赞许对方的悲伤感情。我们不愿附和当事人,和当事人一起哭泣、哀号和悲伤。相反,我们觉得他软弱,我们觉得他根本没必要那么悲伤,但是我们仍然会关心他。可是,如果我们完全不赞同另一个人的快乐,我们就不会关心他的快乐。那个因为毫无意义的快乐而手舞足蹈的人,是我们藐视和愤慨的对象。

56还有什么可以增加一个身体健康,没有债务,问心无愧的人的幸福呢?对处于这种境况的人来说,所有财富的增加和更好的运气都可以说是多余的。这种情况就是人类自然平常的状态,是很大一部分人所处的状况。虽然这种状况和人生最大的幸福之间的距离是微小的,但是它和人生最悲惨的不幸之间的距离却大得惊人。可以说,逆境可以让人的心情非常低落,而顺境提升人的心情有限。所以,旁观者发现完全同情别人的悲伤,并使自己的感情同它协调一致,比完全同情他的快乐更为困难。而且他在同情悲伤时更多地背离了自己天然的心情。因此,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同对快乐的同情相比,常常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感情,但是它总是远远不如当事人自然产生的感情强烈。

57在赞许的感觉中,有两种成分应该注意: 其一是旁观者同情的感觉,旁观者赞许当事人的感情,当事人可能感到愉快,也可能感到不愉快;其二是由于旁观者观察到自己身上同情的感觉和当事人的身上的原始的感觉完全一致而兴起的情绪,这种赞许总是令人愉快的。从第二种意义上说,我们更容易同情快乐,而不是悲伤,因为快乐离我们的天然状态更加接近。

58对别人的快乐表达同情会带给我们快乐,只要没有妒忌感从中作梗,我们就会心满意足地沉浸在那欢乐之中。但是,对别人的悲伤表达同情却让我们痛苦,因此我们总是不太情愿同情悲伤。在看悲剧表演时,我们尽力避免陷入该悲剧所激起的悲伤中。最后,在实在无法避免这种悲伤时才不得不屈服。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也在同伴面前遮掩自己的悲伤。如果我们流泪了,会小心翼翼地擦掉眼泪,唯恐旁观者把这种多愁善感之情看做是女人气和软弱的表现。

59当苏格拉底饮下最后一滴毒药时,他的朋友都在哭泣,而他自己却显得很镇静,看起来轻松快乐。苏格拉底在巨大痛苦之中的高尚行为显得庄严神圣。跟苏格拉底一样,很多当事人尽可能不去注视在他的处境中既可怕又令人不快的事情。他担心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会使自己变成旁观者不赞同的对象。因此,当事人想到,自己在这种可怕的处境中仍然能够控制自己,自己将会因为刚毅和高尚而得到赞扬和钦佩,于是,他就会意气风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用这种方式,他使自己摆脱了不幸。

60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忙忙碌碌,是为了什么呢?有的人充满野心,不停地追逐财富、权力和地位,其目的又是什么呢?难道他们仅仅是为了得到生活必需品吗?实际上,最低级劳动者的工资就可以让他们衣食无忧。那么,所有人,尤其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相互较量、相互竞争的原因是什么呢?被人注意、被人关心、得到羡慕、得到赞许,这就是我们希望获得的全部好处。真正吸引我们的,是虚荣,而不是悠闲或快乐。

61虚荣总是建立在我们相信自己是受人注意和被人赞许的基础上。富人因富有而洋洋得意,这是因为他感到他的财富引起世人对他的注意,也是因为他感到,由于他的优越的地位而产生令人愉快的情绪,人们都附和他。想到这里,他的内心充满了骄傲和自满情绪。而且,由于这些,他更加喜爱自己的财富。相反,穷人以贫穷为耻。他觉得,人们不在乎他的存在,就是因为他的贫穷。即使有人注意到他的境况,也不会同情他所遭受的痛苦。虽然被人忽视和被人责难是两回事,但是,感到没有人注意自己,还是让人泄气。我们心中那些令人愉快的希望,那些强烈的意愿,都会因为缺乏关注而受到抑制。

62当我们想象那些大人物的状况时,发现这几乎是理想中最为完美的幸福状态。在我们所有的白日梦和无聊的梦想中,正是大人物的这种状态,被描述成自己一切欲望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觉得那些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一定非常满足,我们同情并羡慕他们的满足。我们偏爱他们的一切爱好,并促成他们的一切希望。所有损害和毁坏这种令人愉快的状态的举动都让我们感到可惜。我们甚至希望他们永远活在世上,很难接受死亡会最终结束这种完美的愉悦。

63罗斯福科公爵说:“爱情通常会被野心取代,而野心却几乎没有被爱情取代过。”一旦人们心中充满了野心,它就既容不下竞争者,也容不下继任者。对希望得到公众钦佩的那些人来说,其他一切愉快的事情都会变得令人厌恶和失去魅力。有些失势的政治家为了宽慰自己,想方设法抑制野心,轻视他们再也得不到的那些荣耀,然而,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百无聊赖地、懒洋洋地消磨时间,为今天的地位低下感到烦恼,对各种消遣提不起精神。要想让这些人抖擞精神,只有让他们谈起过去的风光,或者让他们徒劳无益地忙于重整旗鼓。

64落在大人物头上的灾难,加在他们身上的伤害,在旁观者心中所激起的怜悯和愤恨,比同样的不幸发生在一般人身上时,要多得多。只有国王的不幸才为悲剧提供合适的题材。人们认为,阴谋弑君的卖国贼是一个最残忍的人,所以查理一世之死所引起的愤恨超过了人们对英国内战中所有鲜血产生的愤慨。如果我们不了解人类天性,看到人们对下层民众的不幸漠不关心,看到人们对上流社会的苦难感到遗憾和愤慨,就会这样认为: 地位较高的人的痛苦更让人受不了,他们在死亡时的痉挛也更令人可怕。

65等级差别和社会秩序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人们倾向于同情和附和富者、强者的感情之上。我们顺从和尊敬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常常是出于对他们的优越境遇的羡慕。我们对他们的恩赐没有任何期待,只有少数人能够得到他们的恩惠,但他们的幸运生活却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关心。

66有人说,国王是人民的仆从,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服从他们、抵制他们、废黜他们或惩罚他们,都符合理性和哲学的原则。但这不是自然天性的旨意。天性会指示我们: 要为了他们自己的缘故而服从他们;在他们崇高的地位面前点头哈腰。人们不能忍受对自己君主的侮辱,同情很快让他们忘记了愤恨,他们又重新忠心耿耿地为旧日的君王效力。查理一世的死亡,导致了王室家族的复辟。当詹姆斯二世在逃亡的船上被平民抓获时,对国王的同情几乎阻止了革命。

67道德学家们总是在抱怨,财富和地位经常享有只应属于智慧和美德的尊敬和钦佩;贫困和卑微经常受到不公平的轻视,这种轻视本来只适用于罪恶和愚蠢。我们渴望受到好评和赢得尊敬。但是我们一踏入这个世界,就很快发现人们尊敬的不仅仅是智慧和美德,轻视的也不仅仅是罪恶和愚蠢。我们经常看到: 富裕和有地位的人得到世人的敬仰,而具有智慧和美德的人却无人问津。我们也时常看到: 即使强者做了坏事,愚昧无知,也较少受到人们的轻视,而贫困和卑微的人即使清白无辜,却被人看不起。

68两种不同的榜样和形象在我们眼前,我们据此可以形成自己的品质和行为。一种在外表上华而不实和光彩夺目,另一种在外表上颇为合适和细腻美丽。前者就是财富和显贵,它促使每一只飘忽不定的眼睛去注意它,后者就是知识和美德,除了非常认真、仔细的观察者之外,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们主要是乐于学习知识和培养美德的人,是社会精英,虽然人数恐怕很少。大部分人都是财富和显贵的钦佩者和崇拜者,并且看来离奇的是,他们往往是没有私心的钦佩者和崇拜者。

69还好,在中下层的生活中,通往美德的道路和追求合理财富的道路几乎是一致的。在所有中下层的职业里,只要拥有真正的、扎实的专业技能,再加上谨慎的、公正的、坚毅而克制的品质和行为,多数会取得成功。反过来,一贯的厚颜无耻、背信弃义、胆小软弱或生活放荡,终归会损害有时是彻底损毁卓越的职业技能。此外,处于中下阶层的人们,从来不会重要得超越法律。法律通常能吓住他们。这种人的成功也几乎总是依赖邻人和同辈的惠顾和好评。因此,“诚实是最好的策略”这句有益的古老谚语,在这种情况下总是全然适用的。对于社会的善良道德来说,幸好大部分人就是这样生活的。

70可惜的是,在上流社会中,通往美德的道路和追求财富的道路大相径庭。在宫廷里,在社交场合里,成功和提升所依靠的是那些骄横无知的长官们的怪诞、愚蠢的偏爱;溜须拍马和虚伪欺诈也经常胜过美德和才能。在这种社会里,取悦于他人的本领比有用之才更受重视。当苏利公爵被路易十三召去就某一重大的紧急事件征求意见时,看到皇上恩宠的朝臣们交头接耳,嘲笑他那不合时宜的装束,这位老军人兼政治家说:“每当我有幸与陛下的父亲一起商量国家大事时,他总是吩咐这种宫廷丑角退出朝堂,让他们去候客厅等着。”

71为了获得令人羡慕的境遇,追求财富的人们时常放弃通往美德的道路。他们常常通过欺诈,通过卑鄙的阴谋,甚至有时通过谋杀和行刺,通过叛乱和内战,竭力排挤、清除那些反对或妨碍他们获得高位的人。他们的失败往往多于成功,通常除了得到可耻的惩罚之外一无所获。但是,即使他们如此幸运,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地位,他们对他们所期待的幸福也总会极为失望。他会尽力在自己和别人的记忆中冲淡对自己过去所作所为的回忆,但是这种回忆仍会纠缠不休。即使伟大的恺撒,虽然气度不凡地解散了他的卫队,但也不能消除对自己被仇视的猜疑。他希望获得人们的好感,希望视人们为朋友,但却受到这些人极端的仇视,他不会从同辈的尊敬中得到任何的幸福。

72所谓报答,就是为了别人施予我们的恩惠而予以偿还,报之以德。看到那个给过我们许多恩惠的人,没有我们的协助就获得了幸福,那么,我们的爱得到了满足。但是这不会让我们的感激之情满足。只要我们还没有报答他,还没有用实际行动促成他的幸福,我们就会一直感到,相对于他过去给予的恩情来说,我们仍然是欠他一笔债。

73惩罚其实也是一种报答,但是它报答的不是恩惠,而是对别人给我们的伤害以牙还牙。如果有人曾经带给我们强烈的伤害,比如说,他谋杀了我们的父亲或兄弟,事后没过多久他就死于一场热病,或因其他罪行而被斩首,那么,这虽然可以减轻我们对他的仇恨,但是不可能完全消除我们的愤恨。因为愤恨,我们不仅希望他受到惩罚,而且希望亲手惩处他。除非这个罪犯为了那个伤害了我们的特定罪恶而伤心,不然我们的愤恨之情是不可能得到完全满足的。他应当为这一行为而痛心疾首,那样,其他人由于害怕受到同样的惩罚,而不敢重蹈覆辙。愤恨的感情及其最终获得的满足,会自动地产生惩罚的所有政治结果: 对罪犯的惩罚和对公众的震慑。

74适当而又公认的感激对象或愤恨对象,必须得到每一个公正的旁观者的充分同情,得到每一个没有利害关系的旁观者的充分理解和赞成。当见到一个人得到别人的帮助、保护和解救时,我们对受益者快乐的同情,促使我们同情受益者所怀有的感激之情。他的恩人会以非常迷人和亲切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我们也赞同受益者有心对得到的帮助作出回报。由于我们完全理解产生这些回报的感情,所以从各方面来看这些回报都是相称的、合宜的。

75如果每个有理智的人都表示对愤恨的同情,作为愤恨指向的对象,应该受到惩罚。当我们看见一个人受到别人的欺压和伤害时,我们对受害者的痛苦感到的同情,激起我们同情受害者对侵犯者的愤恨。我们乐于见到他还击自己的仇敌,而且当他实行自卫甚至报仇时,我们也会急切而又乐意地帮助他。

同类推荐
  •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本书分段排列《论语》原文、译文之后,附列古今中外名人相关思想的精彩言论,内容涉及修养、学习、处世、待人等诸多方面。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重读《周易》智慧

    重读《周易》智慧

    解读周易古经,开发先贤智慧!继承优秀传统,光大中华文化!《重读周易智慧》从对中华元典——《周易》的认识入手,集中介绍了《周易》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彰往察来、循序渐进、革故鼎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哲理。《重读周易智慧》作者刘明武从微小处入手,阐发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具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是当今人们认识中华文化、学习中华经典时的入门之书。
  •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本书体现了国际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前沿,对非传统安全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 孔子说为人

    孔子说为人

    本书对孔子的精彩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将孔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世事的体察和经验加以展示,结合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进行解说,书中对孔子的思想有较为透切的观察,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深有机结合,内容明白晓畅、妙语连珠、精彩观点随意而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警醒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神游天际。
热门推荐
  • 我是天后

    我是天后

    这是一个讲述逗比女孩闯荡娱乐圈的故事。她活泼缺不失纯真,每一步走的踏实,只为心中的梦想!要是有人想破坏她的梦想,她一定不会那么轻易放过的,就是我男票也不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记忆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价值体系的少年和青年的时代。这是年华方富的时光,它充满细想与追求,它赋予浪漫与神奇。不管它是美好的还是苦楚的,也不管它是多彩的还是平淡的,它是自己生命年轮最重要、最可珍贵的部分,它是人生旅程的起点。
  • 万孽罪生

    万孽罪生

    他,活在满是罪恶的世界。他却以恩待世人,当他微笑着对她说:“没有我你可以过的更好。”他没有想到他因此来到他梦寐以求的世界,上天有好生之德,汝敢和我在此界走一遭?
  • 风云之剑帝

    风云之剑帝

    帝星降,三星聚,风云变,逆天齐!风云不会潜水游,剑帝冲宵云龙变!女娲造星遗留的第三星,在风云际会时穿越风云世界,带来什么改变那!
  • 七月与蔷薇岛

    七月与蔷薇岛

    夏唯安我爱的少年蔷薇我喜欢的花朵。七月我名字中的数字。别人说两人相爱的几率是0.000049,我们就是这0.000049中的一半。等你四年,1461天,35064时,2103840分,126230400秒。我用四年时间却换不来你记忆深处的那个她。再赌一次!给我46天,1104个小时,66240分,3374400秒。我用46天来坚持,是否还能换来你的记忆。离开,是最好的选择。跳下去是一个最好的结局,这一切都会解脱。我将会去一个新的世界。那将不会有爱恨情仇。
  • 医宠帝王欢

    医宠帝王欢

    神秘游医女扮男装混迹江湖,青楼,赌坊不可少,良家妇女也很好。不想,有朝一日“丑”游医撞上花美男?哦!美人让我调戏个?可……这次碰上硬钉子,治病熬药不算,还要贴身伺候?王爷:女人,你惹火了!
  • 心理罪

    心理罪

    监狱。不但是一个关押犯人的地方,更是一个学校。有人说,监狱是地狱。也有人说在这里,能学会常人所学不到的东西。更有人说,这里是天才的聚集地。你能否想象,一个小偷,升级成为了抢劫犯。纵火犯,成为了丧心病狂的杀人犯。强奸犯学会了吸毒与贩毒……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两个灵魂,一个天使,一个恶魔。即使在纯洁无暇的心灵,也包裹着一个雏形的恶魔。你能否想象,在这些所谓的犯人中,每一次完美的犯罪,都是一件完美无缺的艺术品,神圣不容侵犯。他们将往往是被上帝所抛弃,存于世上,苟且偷生。被唾骂,鄙视,不屑。你又能否想象,与我们擦肩而过,平淡无奇的过客。在下一刻拿起手中的武器,将你刺死。他们,与我们同在。
  • 腹黑邪王的废柴逆天五小姐不好惹

    腹黑邪王的废柴逆天五小姐不好惹

    她,废材蓝家五小姐,被庶女害死,凤眸再一转,便是那个二十一世纪的杀手女王,醒来时,得知我与二皇子有约,前去打扰,吓得二皇子连忙退婚,得知脸上的红毒疹确是灵力的封印,封印灭,紫眸现,天下和.他是绝色妖娆的邪王,他和她相遇的那个时候,便注定在一起···
  • 废材逆天:极品嫡小姐

    废材逆天:极品嫡小姐

    她是灵脉被毁,沦为废物,软弱无能的宗族嫡长女。他是神秘莫测,喜怒难测,不好女色的九洲霸主。一朝苏醒,她碰上他,是强者与霸者的交锋。死皮赖脸跟着,花言巧语骗着,没事亲一口有事睡一晚:这是她。有仇必报有恩不还,装可怜卖无辜还到处招桃花:这也是她。护着捧着让着疼着万事挡着:这是唯一的他。然后天翻地覆了,废材逆天了,踏破门槛的求亲队伍却销声匿迹了。只有数不清的告示贴满九洲上下:谁若敢再提亲,绝不轻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悍妻“傻”夫

    悍妻“傻”夫

    在她决定金盆洗手远离杀手这个工作时,结果她的BOSS大人因为各种原因决定要杀了她,于是她杀了BOSS,并且决定接受死亡,结果一睁眼一切的一切都变了,木板的硬床,漏雨的房子,湿漉漉的被子,还有一个正躺在床上等治病的娘,以及忽然从天而降的身中数箭的美少年,而且这是一个神奇的家庭:家中女子不得出嫁,并且要在十六岁时找到入赘的夫婿,否则,沉塘伺候。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