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8800000002

第2章

26蛮横无理和狂暴的愤怒令人讨厌。但是我们钦佩那种高尚和大度的憎恨,它不是按照受害者心中的狂怒,而是根据公正的旁观者心中的义愤来抑制受害者的愤恨。这种高尚和大度的憎恨不让自己的言语、举止超出这种情感所支配的程度。甚至受害者在思想上也不图谋进行过分的报复,也不想施加过分的惩罚。

27平常的智力之中无才智可言,普通的品德中也无美德可言。美德是卓越的、决非寻常的品德。情感和自我控制的美德也不存在于一般的品质之中,而是存在于那些绝非寻常的品质之中。像仁爱这种和蔼可亲的美德,离不开敏锐细腻和体贴关怀的品质。而庄重可敬的美德则需要令人惊讶的自我控制,它能够驯服人性中最难抑制的感情。

28当我们对某一行为进行评价,决定该行为是被责难还是被称赞时,往往会运用两个不同层次的标准。第一种标准是完全合宜和尽善尽美。就是人类的行为从来没有或不可能完全达到的完美标准,如以这种标准来加以考察,我们就除了缺点和不完美之外什么也看不到。同它们相比,所有人类的行为总是显得应该受到责备。第二种标准是大部分人都能达到的标准。所有超过了这个标准的行为,不管它同尽善尽美差距有多大,都应该被称赞;所有达不到这个标准的行为,都应该被责难。

29尽善尽美的人性,就在于多为别人着想和少为自己着想,就在于抑制自私,增加乐善好施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之间的情感和谐一致,由这种和谐一致,产生情感的优雅合宜。像爱自己那样爱邻居是基督教的一条重要教规,而在这里,情况是相反的,我们只能像爱邻居那样爱自己,或者换一种说法,我们只能以邻居爱我们的程度来爱自己。这不是基督教的教规,却是自然的主要戒律。

30个人遭遇到不幸或伤害,会引起悲伤和愤恨的感情。大部分人的这种悲伤和愤恨之情往往过于强烈,但是,也有少数人心中的悲伤和愤恨之情过于低落。我们称这种过分强烈的愤恨为暴怒,而过分低落的愤恨,则被我们叫做迟钝、麻木不仁和缺乏感情。每一种感情的合宜性,即旁观者能够赞同的强度,必定存在于某种适中程度之内。如果感情过分强烈,或者过分低落,旁观者就不会加以体谅。如果考察人性中所有的感情,我们将发现: 各种感情被人们看做是得体的或不得体的,完全是同他们是否容易对这些感情表示同情成比例的。

31我们会因为肉体的欲望和意向而产生一些感情。对这种感情作任何强烈的表示,都是不适当的。因为我们的同伴们并不一定具有和我们相同的欲望和意向,所以不能指望他们对这些感情表示同情。例如,饥饿时有强烈的食欲,虽说是自然的,而且难以避免,但表达强烈的食欲总是不适当的。造物主要想使男女两性结合起来,就要在他们之间产生情欲。虽然这是人类天生最炽热的感情,但是在任何场合强烈地表现出情欲,都是不恰当的。总之,我们对源自肉体的各种欲望都抱有反感,而对这些欲望的一切强烈的表示都会让旁观者恶心和不愉快。

32我们在看到别人肉体的欲望时,之所以感到特别恶心,在于我们无法附和它们。至于亲身感受到这些欲望的人,一旦这些肉体上的欲望得到满足,他对激起欲望的那个事物就不再有好感了,甚至那个事物的存在会使他感到讨厌。尽管有的人还在到处寻找刚才还强烈吸引他的那种魅力,但却找不到了。现在他可能会像别人一样,毫不同情自己刚才的感情。我们一旦吃饱以后,就会马上吩咐撤去餐具。

33就像前面所说过的,当我看到有人要狠狠地击打别人的腿或手臂时,我会自然而然地缩回自己的腿或手臂;当这一次击打真的落下时,我虽然没有被打,却多少也感受到这一击,并觉得像受害者一样感受到了疼痛。可是,我所感受到的疼痛无疑是极其轻微的,因此,如果这时候受害者大喊大叫,我却无法体谅他身体的痛苦,我肯定会觉得他过分,会看不起他。源自肉体的一切感情都是这样: 或者不能激起丝毫的同情;或者就算是激起了同情,这种同情也完全不如受害者所感受到的那样强烈。

34失去一条腿同失去一个情人相比,后者通常会被认为更为真实悲惨。但是,如果哪一部悲剧以失去一条腿的损失为结局,却是荒唐的。失去一个情人,不论它看起来怎样微不足道,却构成了许多出色的悲剧。一个曾目睹十来次解剖和同样多次截肢手术的人,以后看到这类手术就不当一回事,甚至变得无动于衷。我们即使读过或者看过人家不下五百部悲剧,对于它们的感受,也不会减退到无动于衷的程度。

35我们对肉体的痛苦并不感到同情,是面不改色地忍受痛苦的合宜性的基础。我们会钦佩这样的人,他在受到严重的折磨的时候,丝毫没有软弱的表现,甚至不发出声音。我们之所以钦佩他,是因为他的面不改色同我们的冷漠和无动于衷协调一致。我们不仅赞成他的行为,并且根据自己对人类天性中的共同弱点的了解,对他的行为感到惊奇,不知道他为什么能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还能这样做。这种惊奇、佩服再加上赞赏,构成了钦佩的情感,而对于我们钦佩的对象,我们总是赞扬有加。

36如果我们的朋友受到了伤害,他自然会对伤害他的人产生愤恨之情。我们同情他的愤恨,并对他所愤恨的人产生愤怒。如果我们的朋友受到某种恩惠,我们同情他的感激,并铭记他的恩人的功德。但是,如果他开始谈恋爱了,我们就很难同情他了。虽然我们认为他对于恋人的爱慕之情是合理的,像其他感情一样,但我们决不以为自己也有义务怀有爱情,或有义务爱上他所爱的那个人。

37爱情,如果发生在一定的年龄,是可以原谅的,因为我们知道在这种时候产生爱情是自然的。但爱情总是被人嘲笑,因为我们无法同情另一个人的爱情。虽然一个男人和他的恋人在一起是美好的时光,但对其他人来说却未必如此。在旁人看来,所有真诚而强烈的爱情表示,都是让人腻味的、可笑的。对于这一点当事人自己很清醒,他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爱情时,就会用嘲弄和奚落的口气来说到它。这是我们愿意听人讲述爱情的唯一方式。

38爱情是一种很容易过分的感情,但它既带有一些优雅,又使人愉快,这在所有过分的感情中显得很特别。首先,朋友的爱情在我们眼中或许显得可笑,但我们并不讨厌它;其次,虽然爱情本身几乎总是不合宜的,但和爱情联系在一起的感情却有很多是合宜的。仁慈、亲切、慷慨、友爱和尊敬这些情感往往混杂在爱情之中,对所有这些别的感情,我们都容易产生强烈的同情,即使我们发现这些感情有点过头时,也是这样。

39我们谈论关于自己的事情时,包括谈论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学习、自己的职业时,必须有所节制。我们不能指望,我们的同伴对所有这些事物很感兴趣,就像我们自己一样。人类交往中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很多人缺乏这种节制。这使得一个哲学家,只能同另一个哲学家谈得来;一个俱乐部的成员,也只能和自己俱乐部的那一小帮人为伍。

40我们对受到挑衅的人的同情,必定达不到他自然产生的感情的程度。这是因为我们对另外一方,即挑衅者有着相反的同情。我们对于愤恨的同情会分给两部分人,这两方人的利益是直接对立的,那就是感觉到愤恨感情的人和这些愤恨感情所针对的那个人。由于他们两者都是人,所以我们对两者都表示关心;并且对一方可能受伤害的担心,减弱了对另一方已经受到伤害的愤怒。

41愤怒的感情是人类天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一个温顺的人,忍受侮辱,既不想抵抗也不敢报复,这样的人会被人看不起。我们没法体谅他的冷漠和迟钝,在我们看来,他就是精神萎靡、毫无志气,并且我们很容易被这种毫无血性的表现所激怒。一群旁观的群众,看到有人甘心屈服于侮辱和虐待,他们会感到愤怒。他们渴望看到受害者的愤恨之情。他们向他大声呼喊,要他鼓起勇气,要他奋起自卫或报仇雪恨。如果受害者的愤怒终于激发出来,开始为自己复仇,旁观者会爆发出一片欢呼,他们很高兴看到他的报复。只要这种报复有理有节,他们就会为受害者的勇气感到高兴,就好像受到伤害的是他们自己一样。

42一件事物让人觉得愉快或不愉快,正是取决于该事物的直接效果,而不是间接效果。对公众来说,一座监狱的用处肯定比一座宫殿的用处更大,监狱的创建人通常比宫殿的创建人更具有爱国精神。但是,一座监狱的直接效果,使里面不幸的人失去自由,这让人感觉压抑,人们又想不到监狱的间接效果,是公众的安全。因此,一座监狱越是适合它的目的,越是令人不快。相反,一座宫殿可能助长奢侈的风气,并为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树立榜样,它的间接效果可能常常不利于公众。然而,它的直接效果——住在宫殿里面的人的舒适而奢华的生活,却是令人愉快的,并带给人们无数美好的想象。人们的想象力通常都停留在直接效果上,因而很少再想到它会有哪些长远的后果。

43古代斯多亚哲学的追随者认为: 世界被一个神统治着,这个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且心地善良。神使宇宙成为一个整体,每一个事物都被看做宇宙蓝图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存在的意义相同,都在于促进宇宙整体的秩序和幸福。因此,即使是人类的罪恶和愚蠢,也像他们的美德和智慧一样,成为神所安排的宇宙的一个必需环节。并且神会通过邪恶引导出善良,使罪恶最终帮助伟大的自然体系走向繁荣和完美。不过,无论这种学说看起来如何有理,我们对罪恶的憎恨却是出于天性,难以改变。因为罪恶的直接效果是如此具有破坏性,而它的间接效果,则太过遥远,让人们难以想象。

44不友好的感情的直接效果往往带给人不愉快,即使不友好的感情被恰当地激发出来时,我们仍然有点讨厌它。当我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刺耳、狂暴和杂乱的怒吼声时,我们既恐惧,又厌恶。愤怒是旁观者很难赞同的一种感情,怨恨也是如此。一个人光是表达出怨恨,而不解释怨恨的理由,只会使人厌恶表现出怨恨的人。我们从一开始就厌恶愤怒和怨恨的感情,它们显示出的猛烈狂暴的表象,决不会引起我们的同情,反而容易激起我们的反对。

45要使愤恨的发泄变得完全令人愉快,要使旁观者充分同情我们的报复,需要什么条件呢?条件是惹人恼火的事必须很严重,严重到我们若不表示愤怒,就会受人鄙视。对别人的小过错,我们最好是不要计较。如果有人在每一件不顺心的小事情上发火,就会被看做刚愎乖戾和吹毛求疵,这种人显然十分可鄙。我们应当感觉愤恨合宜时才发怒,应当感觉到人们期待我们发怒时才发怒,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不快乐而发怒。在人类心灵产生的所有感情中,愤恨的正义性最应该怀疑,在愤恨的感情爆发之前,我们应该根据自然的合宜感仔细考虑,是否可以放纵它们,或应该用心考虑,冷静和公正的旁观者会怎么看待这种感情。

46豪迈慷慨、人道、善良、怜悯、相互友爱和尊敬,当所有这些友好而仁慈的感情,表现在人的面容或行为上时,几乎在所有的场合都会使中立的旁观者觉得愉快。旁观者对发出那些友好感情的人的同情,同他对这些友好感情投注的对象的关心完全一致。因此,友好和仁慈的感情总是会激发起我们最强烈的同情。

47爱的情感本身来说是令人愉快的。爱会抚慰人的心灵,有利于维持生命的活力,并且增进人体的健康。爱人者意识到,他所爱的人必然会在心里产生感激和满足之情,这使他变得更加愉快。他们的相互关心不仅使他们彼此感到幸福,而且,对这种相互关心和幸福的同情,又使得其他旁观者愉快。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家庭,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乐趣呢?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都是好朋友,互相之间充满热爱和尊敬。家庭成员间即使偶尔进行争论,也是带着尊重和亲切的宽容态度。家庭中的慈祥和自由自在,相互之间善意的玩笑和亲昵表明: 兄弟没有因为利益而失和,姐妹也没有因为争宠发生矛盾,这个家庭中的一切都使我们产生祥和、欢乐、和睦和知足的念头。

48那些和蔼可亲的情感,即使失之过分,也难以使人感到厌恶。即使有人犯了过分友爱和过分仁慈的错误,这些错误的行动中也包含有一些令人愉快的东西。人们可能会带着遗憾的心情去看待这些人: 过分软弱仁慈的母亲、过分宽大迁就的父亲和过分慷慨的朋友,觉得他们天性过于软弱。然而,在人们的遗憾之中,还存在着一种掺杂着爱意的怜惜。只有那些最不讲道理的人,才会用轻蔑的,甚至是憎恨和嫌恶的眼光去看他们。而我们,总是带着同情和善意去责备他们的过于放纵自己的爱。

49我们由于自己个人的幸运或不幸,而产生的高兴和悲伤情绪,构成了自私的感情。这种自私的感情介乎友好的和不友好的感情之间,它既不像友好的感情那样优雅合宜,也不像不友好的感情那样令人厌恶。自私的感情一旦过分,也会使人不快,但它不会像过分的愤恨那样令人不快,因为它不会激起对受害者的同情,从而使我们反对它。自私的感情即使恰如其分,它给人的愉快也赶不上公正的仁慈和正义的善行,因为从来不会有受惠者的同情促使我们去赞成它们。

50一个人,由于命运中的一些意外变化,骤然变得富贵,可以确定的是,即使他最好的朋友对他的祝贺也不全是真心实意的。一个暴发户,哪怕他具有超乎寻常的优点,通常也不招人喜欢,这都是因为嫉妒,嫉妒阻止我们发自内心地同情他的喜悦。如果他头脑清醒,他就会明白这一点,不会因为自己的好运气而得意洋洋,他尽可能地掩饰自己的喜悦,压抑自己的飘飘然的感觉。他装模作样地穿着以前的旧衣服,待人谦逊。他更加关心老朋友,看起来比过去都要勤勉、殷勤。从他现在的境况来说,这是最能得到我们赞同的态度。因为我们认为,比起我们应该对他的幸福表示同情,他更应该同情我们对他幸福的嫉妒和嫌恶之情。

同类推荐
  • 孔子说为人

    孔子说为人

    本书对孔子的精彩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将孔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世事的体察和经验加以展示,结合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进行解说,书中对孔子的思想有较为透切的观察,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深有机结合,内容明白晓畅、妙语连珠、精彩观点随意而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警醒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神游天际。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二主讲中古哲学。
热门推荐
  • 注大乘入楞伽经并序

    注大乘入楞伽经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必知的航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航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正值汉末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穿越成为汉献帝的皇太子刘冯。面对强大无比的逆贼曹操,刘冯誓要屠贼,以正皇太子之名。逆行向上,我命由我不由天。
  • 不过是白月光

    不过是白月光

    为了家人,为了一份痴情,林汐媛飞蛾扑火般一样痴缠。欧城刈恨她虐她都不肯放弃,可是有一天突然醒悟:她不过是一抹白月光,那个女人才是他心里的朱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荒古剑君

    荒古剑君

    我若为神,当定天道演轮回!我若为魔,必灭洪荒戮苍生!善恶皆为我,永恒亦有情。这是个发生在荒古的故事,这是个混沌锁洪荒,天神奴众生的世界!白枫,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将给这片洪荒大地上带来怎样的改变,又将经历怎样的恩怨情仇?
  • 修罗之火:小样你过来

    修罗之火:小样你过来

    曼珠沙华盛开在彼岸,命运的罗盘在呼唤,人鱼公主将生命祭献,冰之子在绝望中凄凉的告白,伟大的神向您祈祷,带给这乱世一点点光明也好。火红的嫁衣坠落在悬崖,回眸一眼那耀眼的红,凤凰涅槃,只记得那一年的桃花未央鲜血漫天,泪水肆意在绝美的脸庞,敌不过的终究是岁月流年。一把精美的匕首把心挖掉,流泪也不会悲伤,凄美的面孔净是绝望的笑,今生输了潇洒的诺言,忘川河边的曼珠沙华开得格外妖艳。
  • 矿井事件录

    矿井事件录

    在一座山区内,有一个独立的国企煤矿,一批新来的大学生分配到了这里,随后是各种匪夷所思的不准乱跑,人员失踪事件,到底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 君心楼之泊尘梦

    君心楼之泊尘梦

    我,沈君烈,江湖第一公子,君心楼圣主,18岁便成江湖霸主。就在这年我离开君心楼,江湖再此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暗处的敌人又会上演什么戏码,离开君心楼让君涟引出敌人,为利益,牺牲的是什么?是亲情,是友情,还是爱情,如果一个人的婚姻都能成为筹码,那我就是那个筹码种下的孽,颜涵楚,洛轻瑟,叶梓杺,只可惜身在泥潭不可自拔,接近我,你又为的究竟什么?阴谋直到知道我的故事开始……战,终归田园山水…….
  • 无心娇妻

    无心娇妻

    好不容易就决定埋葬一切,嫁做人妻,以为就此平淡一生,因为医院的一张不孕检验单,那个曾经许诺永远爱她的丈夫扔给了她一张离婚协议,声明继承人比天重要。她耸了耸肩,利索的签下了大名,笑靥连连,大方的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 宠妻中请勿扰

    宠妻中请勿扰

    夏当归裹一身破烂衣服走进那幢冒着死人气的别墅,半个月后重顶柯南光环,要么她到哪儿哪儿就有命案,要么命案在哪儿她就去哪儿。唐景枫长腿交叠摸着下巴,眼前形形色色犯罪嫌疑人,他剑眉轻挑呵气如兰,从此光荣成为罪犯的眼中钉肉中刺,桃花还没来得及开就谢了。他说:宠妻中请勿扰。她说:推理中请勿扰!(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