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9200000001

第1章 春季

1.春季的气候特点

春季,全年第一季,养生第一季。春季,全年之始,新岁之初,万物复苏,百草萌芽,红花含苞,绿柳吐翠,大自然生机蓬勃,天地间欣欣向荣。这样的春,人的身心无不沐浴在季节的温煦里。但不乐的是春天又是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和繁殖的季节,是有些病最易流行、最易播散的时候。也是黄风四起、寒热不均、天气变化莫测的常见季节。加之“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又是一年中播种理想、奠基成果的时间。为了在春天这个最忙碌、最关键的时间里不被外界环境所干扰,人在繁忙的“春耕”之时别忘了春天保健、春天将养。别忘了及时预防和治疗此时的流行性传染病和各种常见病、多发病。

2.春天养阳

告别了严寒的冬天,阳光温和地撒满大地,人与自然相应,此时阳气始旺,汗孔开张,循环增强,气血流畅,新陈代谢增快,养阳最适时。让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一起升发,一起长养。为了与自然保持一致,人应当夜卧早起,缓步于庭,披发宽衣,舒缓形体,多在户外活动,将身心融入自然之中,以使精神情志随着春天的生发之气而舒畅愉悦,尽享自然界的美好春光。只有顺应了这种春阳生发之气,才能适应春天的养生之道。如果违背了这种春阳之气,人体的阳气就不能适时地舒展,此时尤其容易影响肝气,使肝气内郁而化火,出现烦躁、多怒、眼胀、眼痛之症。

春天养阳,让全身的阳气都顺应着自然,向上、向外舒展,使人情怀振奋,心旷神怡,使人体的自身调节功能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更加协调。并通过春三月的合理养阳,以利于夏的长,秋的收,冬的藏。

春天养阳,除将养全身的阳气外,特别要注意养肝。在五脏中,肝与春相应,肝的特性是“喜条达而恶抑郁”,与春季蓬勃伸展的自然现象一致。人的精神状态、人的心理情绪与肝气的疏泄和调节功能密切相关。肝气疏泄太过则人易于发怒,肝气疏泄过弱则人易于郁闷不舒。故在春季阳气升发之季,保持肝脏的蓬勃生机,是春季养阳养神的重要方面。此时要让肝气疏泄条达,既不能亢奋,又不能郁结。凡是肝气不舒者,在这个季节更应注意养肝、平肝。正如《内经》所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此时,只有保持肝脏旺盛的生理机能,人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如果春季不能认真的养肝护肝,肝病、精神病、脑血管病就容易复发或加重。春天肝气旺盛,肝性活跃,春天养肝,要从生活上和精神上两个方面着手。肝气不舒者,要主动走出心理阴影,要自我调节情怀,不要伤动肝气,避免恼怒忧思,争取让自己的心情就像春花一样灿烂浪漫。

春天,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更应清晨离屋,吐故纳新,多吸天然氧气,呼出体内浊气,改善心肺功能。平时阳气不足者要增加锻炼强度,促进呼吸和循环力度,借助自然界的阳气,增强自身的阳气。此外,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亏于内,平时阳虚内寒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温里补阳助气的药物缓调。随着日子的一天一天变长,天气的一天一天变暖,人的阳气越来越趋于外发,体内的阳气相对减弱,此时还不能过多吃凉饮冷,以防削弱脾胃之阳。

3.春天别忘常见病

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春天阳光明媚之时还有风寒袭击的时候,春天刮风的时间明显多于其他季节。“风为百病之长”,“风为外感病的先导”,春天最易发生以风为主要病邪的外感病,如感冒、皮肤瘙痒、肌肉关节痛、风寒头痛和各种花粉过敏症。此时大人和小孩都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防止病从外侵,注意各种春天易流行的传染病。

春天由于各种细菌、病原微生物刚从“冬眠”中醒来,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又沐浴在春的柔润中,其传染性、感染性很强。一些病菌就喜欢在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兴风作浪,引起各种流行性传染病。如通过粪-口途径暴发甲肝,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流脑、猩红热、麻疹、水痘、腮腺炎等。

4.春季如何预防“流脑”

春季流行病,流脑最凶险,特别是暴发性流脑。

流脑的全名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冬春季节最易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全年都可发生,春季是发病高峰。患病对象主要是儿童,6个月至2岁者发病率最高。

流脑是通过空气和飞沫直接传播的,传染源是带有流脑病毒的人和已患流脑者,流脑病菌就潜藏在这些人的鼻部、咽部和嗓子里,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时随飞沫播散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气就可能发病。普通流脑的起始症状很像感冒,有的小儿在上感时就被控制,若初起未能控制,病原菌最终就侵及脑膜发展为脑膜炎。

普通型脑膜炎轻者只有低热、咳嗽、咽炎等症状;重者则起病急,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脖子僵直,精神萎靡,皮肤瘀点瘀斑,甚至昏迷、抽搐,若救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暴发型脑膜炎起病急骤,病势凶险,病死率极高,若抢救不及时,24小时内可死亡。流脑还有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如失眠、眼球炎、中耳炎、关节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副睾炎、瘫痪、癫痫、痴呆等。

流脑的判断比较容易,如在冬春季节,患病者多为小孩,突然发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时就可能患了流脑,要急去就医。但流脑的带菌者不易发现,因流脑多为隐性感染和轻症患者,仅表现为鼻咽症状或无症状,因此带菌者难发现,带菌者只作为传染源向周围传播本病,而且即使有人患了流脑也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而很难确定谁为流脑患者。待到症状明显时,轻者经过治疗细菌会很快消失,导致已患流脑的病人在传染源方面的意义远没有带菌者重要,所以通过传染源隔离很困难,但一旦早期发现病人就要立即就地隔离。及早隔离流脑患者,加强可能带菌者的管理,控制脑膜炎球菌在人群中的播散是最积极的办法。

流脑的预防很重要,尤其是3至5月份,要加强个人及环境卫生,要勤晒被褥、勤开门亮窗。流脑成人大多有免疫力,儿童免疫力弱,是易感人群,平时要加强小儿的保护,不要将孩子带到人多和通风条件差的地方,家中也尽量避免多人来探视和频繁地亲抱小儿,以防唾液飞沫传播。

5.春季更要留心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晚冬早春易于流行,儿童及青少年多患,半岁以下小儿很少发病,感染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肿胀部位以耳垂为中心形成漫肿,边界不清,触之有弹性,肿块稍硬,有疼痛和压痛感。张口困难,咬物或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并伴有发热、寒战、咳嗽、头痛、肌肉痛等症。腮腺肿大时先始于一侧,两三天后对侧肿大,有时仅一侧腮腺肿大。也有的腮腺发炎时腮腺不肿大,叫做亚临床型腮腺炎。这种腮腺炎易造成诊断、预防、隔离方面的困难。

有人认为腮腺炎是个明病,患病后在局部贴些消肿药即可,不必去医院,这种错误的认识可使病情延误。腮腺炎的病位虽在耳下,却是一种全身性感染,较大男孩患病后易合并睾丸炎而可能影响生育功能。该病还可伴发脑膜脑炎、卵巢炎、胰腺炎、肾炎、心肌炎、关节炎、甲状腺炎、角膜炎、听力丧失等。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出现化脓性腮腺炎,所以不可轻视流行性腮腺炎。冬春之季,若发现小儿发热,耳下肿痛时首先应考虑腮腺炎。

每年的冬春之交腮腺炎的发病率都很高,该病主要通过唾液和飞沫传播,故腮腺炎流行期间隔离患儿很重要。患了腮腺炎后要多加卧床休息,补充水分,饮食以绵软、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宜,不予酸性食品。健康小孩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尽量不去人多之处,以防空气中有腮腺炎病毒而被传染。

6.春天防水痘

有一种病毒,能引起两种疾病,一种叫做水痘,一种叫做带状疱疹。当感染了这种病毒后,水痘易于及时发病。以后的病毒便潜伏于脊神经后根或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宿主在过度劳累,抵抗力低下,外伤,感冒,或患了恶性肿瘤的情况下,潜伏的病毒就再次活跃,并沿着其潜伏的神经分布部位加害于皮肤,使人体再度感染该病毒而引起带状疱疹。由于这种病毒能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两种疾病,所以管它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是儿童期常见的传染病,其传染性极强,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之交发病率最高。发病对象主要是1~9岁的小孩。新生儿也感染,感染后症状轻微。成年人也感染,感染后症状较重。孕妇也感染,感染后可引起流产和死胎。

水痘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疱液感染。正常人接触水痘病人和带状疱疹病人后可罹患水痘。水痘的传染期很长,因此水痘患者至少要隔离2周以上,直至水痘全部结痂为止。小孩患水痘后不要入托不要上学,大人患水痘后不要上班,以免传染他人。

水痘的诊断比较容易,即在水痘流行期间,有过水痘病人接触史,面部、胸腹部、口腔、咽部分批出现粉红色小斑疹、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容易破溃,数日后可结痂,水疱分批出现,丘疹、新旧水疱和痂子同时存在。凡属此种情况可考虑为水痘。

水痘一般预后好,2周以后可自行痊愈。重症水痘可有发热,出血性疱疹,皮肤紫癜。重症进展型水痘还可出现脓疱疹,皮肤脓肿,蜂窝织炎,脓毒败血症,水痘肺炎,水痘脑炎,心肌炎,心包炎,肝炎,肾炎,喉炎,关节炎,睾丸炎等并发症。

患水痘后要卧床休息,饮食要予以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多饮水,勤换内衣,保证皮肤清洁。水痘破溃后可使皮肤奇痒,所以,要对患儿加强护理,剪短指甲,防止抓烂感染后留下椭圆型浅痕。水痘还要与丘疹样荨麻疹,传染性软疣、脓疱疹鉴别。

患水痘后要请医生诊治,不可自己乱用药,尤其禁忌内服和外用激素类药物。

7.春天更要关注风湿寒性关节痛

风湿寒性关节痛是临床常见病,占关节炎很大比例。又名“风关痛”、“老寒腿”。该病不是细菌引起的关节炎,而是风、寒、湿邪侵犯人体后导致的关节、肌肉(主要是下肢)的冰、冷、疼、痛和功能受限。男女都患,中老年人多见,农民、工人、水中作业和妇女产后,体质虚弱,阳气不足者易发,冬春季节病情较重。

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主要症状是关节、肌肉疼痛,困重,怕风怕冷,遇寒加重,得热减轻。其产生和加重与寒冷风大的季节和潮湿阴凉的居住环境有关。寒冷潮湿可刺激关节周围的韧带、血管、神经,引起关节痛;风大天凉可诱发关节周围的组织痉挛导致肌肉痛。受影响的关节主要是腰椎和膝关节。这种关节炎没有关节红、肿、热、痛和炎性渗出等反应,也不会出现畸形和功能丧失。由于本病非细菌感染性关节炎,故长期口服抗炎祛风湿药不但无效,还可引发胃炎或胃溃疡而被迫中断治疗。

风湿寒性关节痛的病因主要是风邪、寒邪、湿邪。在这三邪中又以风邪为首邪,寒邪和湿邪只有与风邪相结合才能引起该病,足见本病的主要病因是风邪。春天是风的季节,与风有关的病春天表现的最严重,同时与风有关的病春天治疗最适时。治疗之余,还要注重各种风病患者的春天保健,若患了风湿寒性关节痛后,春季减衣不可太早,外出劳动时间不能太长,并要远离风大和寒冷潮湿的环境。晚上被褥要厚,若因内脏有火不能铺的太厚时可上、下分铺,即:上半身铺薄,下半身铺厚。

风湿寒性关节痛的治疗主要用中药,西药没有寒热之说,只是抗炎一法,而本病又非炎症所致,所以要服中药治疗。据多年的临床观察,中药片姜黄10克、当归15克、赤芍10克、炙黄芪15克、防风10克、甘草6克、羌活8克、桑枝15克、桂枝5克、鸡血腾20克、威灵仙15克、黄芩10克、独活10克,对此效良。一般服5天可取效。除服药外,还可通过针灸、理疗、火烤、热水瓶滚,拔火罐,艾柱灸等办法配合治疗。

8.春天谨防“风病”

春天是风的季节,这不光指春天爱刮风,还指春天易患风病。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气候,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但若气候变化异常,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或气候急剧变化,出现暴冷暴热,使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时,上述六种气候就会变成导致人体发病的外因———六淫。六淫伤人,各有季节,春天多风伤,夏天多火伤,秋天多燥伤,冬天多寒伤。

风为春天的主气,风病四季皆有而以春天多见,风邪既为疼的原因之一,又为痒的原因之一。风邪伤人,表现多端,有喷嚏流泪,咽痒咳嗽,头痛脖子僵,周身困重,四肢疼痛,颜面泛红,皮肤瘙痒,口眼歪斜。或四肢似疼非疼,似痒非痒。或周身不自如,哪里触碰哪里疼。此时的风来去急速,病程不长,抓紧治疗,可将风邪由肌表祛除。若治不及时,风邪就可深入气血、寄居经络,渐成顽难痼疾。

春天被风邪所伤,还可使旧病加重,有些风湿病经治基本稳定,但若春天注意不到便可复发。风邪还有“看人下菜”的特性,俗曰:“二八月乱穿衣”,意即二八月寒热不均衡,人需据寒热而随时增减衣服,预防得当风即退,疏于调护风即进。春天既要防风病,又要治风病,要将风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待到风病泛滥才治疗则既费力又乏效。

春天防风还得调整内因,如平时寒湿内胜的人,春季服温经散寒的药可防风寒。平时脾虚湿胜的人春季服健脾化湿的药可防风湿。平时血虚风燥的人春季服养血润燥的药可防风燥,平时内火炽盛的人春季服清热泻火的药可防风火。

9.春天对付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春暖花开时的室外,本能给人带来无限的醉意,让人依依不舍,留恋忘返,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到此时,先是一阵阵鼻痒,接着是一串串喷嚏,令人烦乱不已。

每年的春暖花开之时,因“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涕”而就诊者明显增多。有的病人一进门就说自己感冒了,可是一诊断没有感冒症状,只有鼻部症状。根据症状和发病季节可判断它为一种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这种鼻炎一打喷嚏就是几十个,一流清涕就是一把一把的。这种症状持续几天、几十天,虽没有生命危险却很折腾人。喷嚏连着打得太多,会导致咽疼、鼻子疼。鼻塞持续日久可并发头昏、头闷、口干、口苦、嗜睡、乏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清涕流得太多,除影响工作影响生活外还很不雅观、很劳人。这种鼻炎晚上睡后没症状,清晨一出门就发作。不论什么场合,不论什么情况,它都要“为所欲为”,这种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一般根据症状就可确定,没条件者可不做过敏原皮肤试验和过敏原鼻黏膜激发试验。

过敏性鼻炎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之分,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大多是每到3~4月份和8~9月份冷热空气交换时明显发作,过了这些季节就风平浪静。这种鼻炎自身调护很重要,患者每到这个季节要格外小心,出门最好带口罩,早晨或中午起床后不要急着往外跑,先用冷水将脸和鼻洗一洗、揉一揉、拍一拍,好适应外面冷空气和花粉、粉尘的刺激。治疗该病,西药常用苯海拉明和朴尔敏,服后有嗜睡、疲倦之反应,影响白天工作,有的西药长期服用还有副作用。西药维生素C口服对此有好处。中药可试用辛夷10G、细辛3G、芥穗10G、白芷15G、菊花10G、羌活8G、黄芩10G、麦芽10G,每日1剂,连服5天,观察疗效。

顽固性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发作者,要在平时通过中医中药进行全身调理。据临床观察,屡犯过敏性鼻炎者,平时好感冒,易疲乏,其原因主要是肺脾虚寒。鼻为肺的窍口,鼻通于肺,肺有卫外的功能,当肺气虚寒时,肺气保卫体表的功能就减弱,于是冷风一吹鼻炎就发作。这类患者可服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或黄芪、白术、防风,慢慢调理。药物调理的同时,还要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同类推荐
  • 习惯与健康

    习惯与健康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习惯在医学上叫条件反射。孩子出生无所谓习惯,但他们有无条件反射,如用乳头碰孩子的脸,孩子就会把头转过来,寻找乳头,这叫觅食反射,含住乳头就吮吸,这叫吮吸反射。这些反射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这和动物的本能有区别,无须训练。
  • 脏腑养生五行掌

    脏腑养生五行掌

    本书分四章,介绍了五行掌中的中医密码;五行掌预备,用心体味;五大招法用心练,从此疾病不见面;特殊人群如何有针对性地练习五行掌等。
  • 97岁医学博士的健康智慧

    97岁医学博士的健康智慧

    该书分为六个部分。书中分别介绍了“冷湿布摩擦法”、“健康饮水疗法”、“食疗法”等多种健身方法。
  •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

    养生是一种文化,起源于道教,发展于中国传统医学。历代统治者多热衷于此,并以此为基础寻求延年益寿、强身健体、驻颜美容。但人们往往因注重实效而忽略了基本理论体系的……
  • 饮食小窍门

    饮食小窍门

    本书的作者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食方面的小窍门。
热门推荐
  • 培根的智慧

    培根的智慧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哲学家。马克思曾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曾任掌玺大臣,升大法官,授予爵。他反对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提出“偶像”说。主张双重真理说,强调发展自然科学的重要,指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能动的、具有内在力量和内部张力;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认为有不死的“理性灵魂”存在,主要著作有《论说随笔文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新工具》。
  • 长生仙尊

    长生仙尊

    欲长生,成仙尊,望仙台,领风骚,崛起之路,无人能阻……
  • 调教晚清

    调教晚清

    一个古董商人穿越以后调教晚清各位大小军阀,清流,混混等等各种人的故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心病还需心药医

    心病还需心药医

    本书告诉我们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养心”即是保持心理健康。当我们做到自知、自然、自律、自在、自重和自安,我们的心情就会愉快、精神会饱满、心态平和,身体也就自然健康无恙了。
  • 武斗乾坤

    武斗乾坤

    带着游戏中的极品进化石来到遵从丛林法则、以武为尊的异世界;林鑫将坚韧、不屈,以武撑天破地,打出一片朗朗乾坤!只要进化石在手,就是要什么神器、什么神丹没有?极品装备大甩卖!金枪不倒丸、极乐春天丸神马的都是浮云!
  • 快穿之隐藏boss看过来

    快穿之隐藏boss看过来

    隐藏boss追着葵花进入一个又一个的世界,陪聊、陪任务、陪虐渣以及甜蜜蜜的腻。
  • 灭世神炎

    灭世神炎

    在五年前的魔族天灾之后,长江以便成了魔术师的人类以及魔族共存之地───也就是魔界化了。在这个时局里,少年杨寒在结束了与最强种魔族的修行,成为了世界屈指的魔术师之后,为了保护先觉醒为魔术师───他最爱的少女梦瑶,回到了睽违五年的中国。但是与此同时,也开始了围绕著灭神魔王的遗物的争端。
  • 通天大盗

    通天大盗

    屌丝魏来逆袭失败,家破人亡,重重打击,异能觉醒.峰转路回,异能反噬,时间不多,冒险一搏,穿越到里世界,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盗之旅.
  • 武逆狂徒

    武逆狂徒

    平庸无奇不是错,自甘平庸错上错。虽偶得机缘恩泽,却承武道天途,逆改乾坤。注定形单影只,孤寂孑身,披荆斩棘,逆流而上。也被整个修真界视为第一大恶人,修真界败类的他又该如何在夹缝之中求得一念执拗?斗战神尊那只死猴子是他拜把子兄弟,跟月宫仙子前世有渊,今生有缘。开外挂,天人合一,游离天道,践踏诸天。终有一天,终有那么一天,我会死的,你们别操心。
  • 魔道大帝

    魔道大帝

    先天七绝脉,修为倒退,最后比普通人还要残废,本是天才的萧云飞,因此备受侮辱!一颗神秘血珠,却给他带来希望。神级魔功,逆天夺命!入仙门,踏正道,辛秘如何隐藏?误入远古圣地,勇闯险恶禁区,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