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3500000010

第10章 珠三角企业品牌资产生成及其与长三角的比较分析

珠三角包括广东省境内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江门、东莞、中山等7个城市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地区共14个市县,面积为4.17万平方公里,人口为4077万。2001年广东省开始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广东省经贸委在《2003年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工作意见》中,提出了今后5~10年的具体目标: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广东名牌,以及一批能冲刺世界名牌的广东名牌。其中的重点地区便是珠江三角洲。

在地区经济的快速成长过程中,珠三角的品牌建设也迅速推进。目前,广东省国家级优秀品牌产品生产企业基本集中在珠江三角洲。2001~2004年,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共评出547个中国名牌,广东名牌有109个,约占全国名牌数量的1/5,其中珠三角有99个,占全省的90.8%。在2001~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即驰名品牌的评选中,珠三角共有98个驰名品牌,占广东省109个中国名牌产品的90%,占全国的17.9%。珠三角的部分优势突出的“中国名牌”产品分布。

2001~2004年全国电话机评出的5个中国名牌全部属于珠三角企业;全国电视机驰名品牌共8个,其中珠三角占3个,但在2002年其产量却分别占全省和全国总产量的77.3%和29.6%;微波炉全国驰名品牌共2个,珠三角占1个;燃气热水器全国驰名品牌共7个,珠三角占4个;建筑及卫生陶瓷全国驰名品牌共10个,珠三角占7个;在电话机、燃气热水器、微波炉、手表、黄金首饰、铝合金建筑型材、建筑及卫生陶瓷、实木复合地板等11类产品中,珠三角的驰名品牌在全国驰名品牌中所占的比例均等于或超过50%。可见,珠三角企业品牌建设在家电、建材等行业表现非常突出,家电行业中的电话机、电视机、微波炉、电冰箱等产品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在冰箱、彩电、微波炉、空调行业,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科龙、美的、格兰仕、TCL及康佳等品牌厂商都拥有优质的品牌资产,在品牌日趋集中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TCL在2003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估中名列第六,品牌资产价值高达267.12亿元,而同样属于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美的,其品牌价值2004年评估为201.18亿元,在白色家电中名列第二。这些无形的品牌资产已经为企业自身创造了难以估量的市场价值,保证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的顺畅,为企业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从而进入品牌管理的良性循环。

但珠三角企业的品牌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外向型经济特色是带动整体经济起飞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来料加工业和贴牌生产有稳定的加工费收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自有品牌的动力,导致在某些行业出现一方面是惊人的出口数量,另一方面却是名牌数量寥寥无几的现象。这一点在珠三角地区表现在纺织服装、家具、鞋类和玩具等轻工业品加工业。同时,大量的事实也印证了珠三角地区品牌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健力宝的品牌号召力也因为企业内部困境的加深而日渐衰落;康佳彩电曾因品牌战略的执行力不足,一度卷入价格战,使得原先技术领先的品牌定位在实施过程中走样,品牌形象遭受损害;科龙品牌也不断起伏。这些都显示了珠三角地区企业所面临的来自国内外的巨大的市场冲击,尤其是国内长三角迅速崛起的压力。

长三角面积为9.96万平方公里,人口8300万,主要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镇江、无锡、常州、南通、扬州、泰州,浙江的杭州、湖州、舟山、宁波、嘉兴、绍兴,跨越三大省市15个城市74个市县。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两地GDP约占全国GDP的28%。2000~2002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的GDP增长速度都保持在2位数以上(除扬州和肇庆市区外),均高于全国7.8%的平均水平。两地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2.3%。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区的面积不足全国的2%,人口不足全国总人口的1/10,却创造了全国近30%的国内生产总值。2001~2004年长三角共评出“中国名牌”产品128个,占全国总数的23.4%,部分优势突出的“中国名牌”产品分布。

长三角的驰名品牌产品中,纺织服装业等行业表现非常耀眼。全国真丝绸驰名品牌共5个,长三角占3个;全国针织品驰名品牌共9个,长三角占5个;全国精纺呢绒驰名品牌共7个,长三角占4个;全国床上用品(系列产品配套件)驰名品牌共7个,长三角占4个,纺织服装业驰名品牌数基本占到全国数量的50%。在男西服套装、真丝绸、衬衫、工业缝纫机等16类产品中,长三角的驰名品牌在全国驰名品牌中所占的比例均等于或超过50%。

两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品牌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选出的2001~2004年4年的547个中国名牌产品中,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地共有226个,占全国的41.3%。由此表明两地的品牌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比较两地的品牌资产生成情况,从中可以看到两地存在的相同与差异之处。

1.珠三角和长三角品牌资产生成的相似性分析。

(1)国家级优秀品牌产品的覆盖率均较高,占全国的比重较大。四年来,珠三角的98个驰名品牌分布在43个行业,涉及行业占全国的45.3%;长三角的128个驰名品牌分布在60个行业,涉及的行业占全国所有95个行业的63.2%;两经济区的驰名品牌覆盖了全国95个行业中的75个。

(2)国产品牌都存在相当程度的流失现象。我国的很多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诸多问题,如体制问题、资金短缺、包袱过重等。当它们在经营上面临重大困难的时候,外企则乘虚而入,用国外的牌子换掉国内的牌子,从而削弱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比如长三角地区南京的加佳企业,是年产8万吨以上的洗衣粉厂,但随着合资的进行,原来的品牌正逐步被“碧浪”、“奥妙”等品牌取代。有些企业合资后,原有的品牌虽还存在,但被国外的品牌所压制,市场份额大大减少。

(3)假冒驰名品牌的伪劣商品层出不穷,使品牌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虽然近几年来打假力度不断加大,但市场假冒品牌现象仍然较为猖獗。例如,深圳市森雅精品制造有限公司1994年进入礼品行业,积极打造自己的品牌,当其品牌占有一定市场之后就出现了仿冒的伪劣产品,极大地阻碍了品牌的发展。除此之外,一些经营者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在商品或其包装上做虚假标识,傍用国外或国内一流名牌的影响力来打开销路,使消费者误认为是国外产品,造成消费者误认误购。国内一些企业急功近利,对打造自己的品牌缺乏信心,同时缺乏资金实力,就会采取“借棵大树来乘凉”的做法。据了解,各种称呼的华伦天奴在国内多达120多个,而实际上,该品牌的顶级名称只有3个。这些行为都使名牌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

(4)国内顶级品牌的价值和竞争力与国际上的优秀品牌相比差距较大。美国《商业周刊》在新一期的杂志中公布了2004年全球最具价值的100个品牌,其中美国品牌占多数,中国品牌无缘上榜。与国际优秀品牌相比,两地大多数驰名品牌的档次和质量都处于中等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不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也有较大差距。虽两地相当多的企业在和国际大公司抢市场时,在渠道和终端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以弥补品牌拉力的不足。但从长远来看,更应花大力气建设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品牌,这才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有力保证。

2.珠三角和长三角品牌资产生成的差异性分析。

(1)两地政府对品牌建设都十分关注,但在支持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

珠三角政府对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给予了相当大的物质支持。自2003年起,广东省特地从财政每年拨出几千万元用于对品牌经营突出者的奖励。每个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可获得100万元奖励,再加上各市区10万~100万元不等的“追赏”,获得一个“中国名牌”,企业就能拿到两三百万元的奖励……

与广东省对优秀品牌企业的奖励相比,某些珠三角城市设立的奖金更为丰厚。中山市政府表彰荣获2002年度中国名牌产品和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总奖金额高达1000万元。其中,荣获2002年中国名牌产品企业的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山市樱雪燃气具有限公司分别获150万元现金大奖。深圳市也设重奖,2003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9家企业的10个名牌产品分别获得100万元重奖。

相对于珠三角物质支持而言,长三角政府更关注于创建有利于品牌发展的健康环境,各省市政府联合建立起了区域内的名牌产品异地免检制度。以往只有国家级名牌产品才能在各地免于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省级名牌产品只在本地免检,但在2003年12月中旬,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质监部门共同建立了区域内名牌产品免检制度、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结果通报和检查后处理协查制度、省级质检报告和质检机构考核人员互认制度。这项跨省市的名牌产品异地免检制度为国内首推,从2004年1月1日起在长三角范围内正式实施。

同时,这三省市政府质监部门还建立了长三角品牌保护打假工作协作网,以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如果上海消费者在江苏买到了伪劣商品,或者浙江客人在上海购买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只要拨通12365投诉举报电话,就可以通过三省市质监部门的内部信息传递系统异地投诉、异地解决,实现跨省维权。

两项措施的出台,对当地品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给品牌的创建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地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推动品牌竞争的市场化和规范化进程。创建有利于品牌发展的健康环境相对于物质奖励而言对品牌建设更加重要和有效。

(2)从生产总量与品牌数目的比较来看,珠三角存在着二者差异较大、极不对称的特点,而长三角则相对较为平衡。长三角国家级优秀品牌产品行业覆盖率较珠三角高,长三角分布在60个行业,涉及行业数占全国所有95个行业的63.2%,比珠三角多出17个行业。珠三角的某些行业虽然生产规模巨大,产量在全国的总产量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品牌建设情况却不容乐观,获得优秀品牌称号的生产企业数量极少。与之相比,长三角却积极建设发展本地品牌,现在已经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并带动当地的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很多方面超过了珠三角地区。

比如服装业,珠三角是全球第三大服装出口基地,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2003年珠三角服装企业近3万家;服装产品超过100亿件,服装出口达100亿美元,占全球服装出口额的5.2%。但珠三角的服装大多是加工的“洋品牌”,仅仅是赚一点“加工费”,真正有名气的服装品牌是少之又少。相对于珠三角的尴尬状况,长三角地区在过去10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国家级的优秀服装品牌,比如雅戈尔、杉杉、罗蒙、报喜鸟等。长三角的纺织服装业发展迅猛,全国在衬衫、羽绒服、男西服、羊毛衫、羊毛大衣、皮衣和西裤7个产品共有59个“中国名牌”产品,其中有32个是来自于长三角,占全国的54.2%。据国家统计局不完全统计,2003年11月份浙江服装业工业总产值达670.43万元,出口交货值为387.89万元,全国排名第一,第一次超过了广东。

又如皮革业,珠三角共有近300家上规模的皮鞋生产厂家,皮鞋的年产量超过10亿双,占全国42%;各式皮包袋年产量4亿个,占全国总量的65%;皮箱类年产量1500万只,占全国总量的36%。在数量上都位居全国第一。但与之相对应的一组尴尬数字是:取得名牌资格的皮鞋生产企业仅有丽港鞋业等5家,产量为284.9万双,仅占全省总产量的0.4%,其中国家知名品牌生产企业仅1家。在由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组织的“真皮标志产品”称号评选中,选出的皮鞋生产企业共112家中,广东只有5家;27家皮具生产企业中,广东只有5家;167家皮衣生产企业中,广东只有6家。

再如家具业,目前珠三角家具企业达5000多家,占全国近一半以上,主要生产基地集中在东莞、深圳、顺德和中山等地,有不少年产值超亿元的大型生产企业。2000年广东家具企业产值为360亿元人民币,出口额达18亿美元,总产值占全国的50%,出口量占全国的2/3.但珠三角家具业的品牌建设情况相对滞后,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普遍不高,企业品牌宣传投入不大。珠三角在服装、皮革和家具等行业的品牌建设之所以较长三角落后,一方面在于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急功近利,缺乏品牌长远规划;另一方面在于租牌、借牌现象盛行,各种所谓的“世界名牌”让消费者真假难辨,使本土品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这对珠三角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相当不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企业品牌在地域上具有明显的集聚性。在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选出的2001~2004年4年间的547个中国名牌产品中,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地共有226个,占全国的41.3%。这表明,中国的企业品牌在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两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具有高度的集中性,这既是两地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也有力地推动了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表明这两地的企业品牌建设已具有较好的基础,有可能在未来的若干年内生成若干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但这种状况的令人忧虑之处是,从中折射出中国企业品牌建设在区域布局上的严重非均衡性及其背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极度悬殊,从而一方面有可能导致同一区域内同类产品品牌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使品牌内涵的文化要素缺乏多元性,最终使品牌资产生成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尽管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着某些异同之处,但从品牌资产生成的特点看,两地企业所走的路基本上属于基于企业行为的品牌资产生成路径。

同类推荐
  •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本书精选了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故事与大家分享,以供借鉴。这些故事覆盖了多个方面和层次,归为28类,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成功者的经历来讲述追求财富必备的一些主要素质和必知的方式方法;下篇则分别讲述各类商业发达的地方人群致富的故事。
  • 晋商:中国第一商帮的经营之道

    晋商:中国第一商帮的经营之道

    一部以晋商为题材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引起人们对晋商的极大兴趣。该剧以晋商中的杰出代表乔致庸的一生为主线,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但由于该剧偏重于故事性和传奇性,所以对晋商并未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而乔致庸一人也并不能代表整个晋商史;另一方面,由于市面上关于晋商的书籍又多以历史事实为主,其研究性大于可读性,故此,本书编者本着为广大读者服务的目的,经过多方考究,在材料的使用及篇章的布局上大费功夫,以此编著了《晋商——中国第一商邦的经营之道》一书。
  •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房地产企业经理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房地产企业经理

    不论何种行业,优秀的经理人必定是一位财务高手,教你轻松驾御房地产企业必备的财务方法与技巧。通过《不懂财务就当不好房地产企业经理》的阅读,你将学到:全面掌握三大财务报表,读懂财务报告,非财务人员与财务部门在统一的平台上达成有效沟通,建立起清晰的成本控制意识与内部控制方法,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学会使用预算等财务工具加强内部管理,运用财务思维视角运作企业,找到提升运营绩效的方法。
  • 销售精英要懂经济学、心理学

    销售精英要懂经济学、心理学

    本书旨在针对销售员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作出系统的专业解读,为所有想要成功的销售员量身打造了这本兼具专业理论与销售实践的实用手册。
  • 晋商、策略:兼谈其对民营企业的启示

    晋商、策略:兼谈其对民营企业的启示

    本书论述了古代至近代的中国工商业特点,中国古代工商运营管理思想,《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思想,及新世纪中国营销思想的发展动向等。
热门推荐
  • 美男子别跑

    美男子别跑

    什么!你要我去偷钻石?还要去男校从一个学生手中偷到?!我家虽然算不上上流人物,但也只差一步之遥!偷钻石也就算了,也不是第一次,但是你也不能一问三不知呀!钻石在谁手上?不知道。钻石大概多大?不知道。那钻石在哪个班?不知道,到时随机入班。那好吧,那个学校有帅哥吧?懒得调查。你!我不干了!你爸公司不要了吧?......上帝呀,救救我这个天下第一美少女,第一天才吧!
  • 霸气总裁的甜美娇妻

    霸气总裁的甜美娇妻

    她,在被全国第一大软件公司风讯录取后却和一名男子发生了车祸碰撞。第二天到公司上班却发现公司的总裁竟然是昨日那个与她发生车祸的男子。上班没几天,便在一次相亲会上与他相见,并签订了协议。这到底是巧合呢,还是缘分呢.....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 末日之绿水青山

    末日之绿水青山

    机缘巧合之下,普通的一家三口进入到一个特定的能量空间,等他们出来,世事已过数千年依着一本普通的气功书籍,他们有幸完成了自身的初极改造,在未知的,末日的世界,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 碎镜天下

    碎镜天下

    一丝情缘导致它借人身化形,让这本该无情的妖物踏上了一条时而温馨、时而悲凉、时而妖邪当道、时而人杰辈出的大路之上。他额头生镜可摄乾坤,他身长晶藤千变万化,他眼现天道看破万物,他悟情修行攀爬不停。上古有神种,降于天地间,童谣有云:万古一镜入世来,吉是凶来君莫猜,只叫一镜摄天际,生死由镜天难拆。
  • 行星殖民队

    行星殖民队

    地球在探索太空时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一支考察队受命前往。与当地人发生的各种故事
  • 植物园的大影展

    植物园的大影展

    在人类进化的漫漫长河中,人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植物界。开天辟地时至今,人体一直在不断接受各种植物的“馈赠”。如果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处于同植物的绝对隔离状态,那么人体,首先是大脑就会生出麻烦:无缘无由的坏心情相随而至。每个人都懂得,多一些郊游、多一些林中散步对身体和美好心情大有裨益。让我们投身可爱的大自然,尽情享受植物带给我们的身心愉悦吧!
  • 四季素菜(家庭四季美食丛书)

    四季素菜(家庭四季美食丛书)

    本书分春季菜谱、夏季菜谱、秋季菜谱、秋季菜谱四部分,介绍了各种素菜的菜谱,每种菜谱均给出了原料、制作过程、说明等。
  • 喰种同人黑山羊之卵

    喰种同人黑山羊之卵

    扭曲的世界,扭曲的人性。看似平和的日常背后暗藏种种杀机,但又蕴含深深的爱意,罪与罚,是与非。
  • 王牌女助

    王牌女助

    一场奇葩的面试,她获得了双重身份,工作日她是朝五晚九忙到脚打后脑勺的房产部女售楼,休息日她是披荆斩棘帮上司‘擦屁股’的生活女特助。他们说好只谈交易不谈感情,可突然有一天,他却对她做了出格的事……“商总,你越线了!”“这是公平交易,你用了我的东西,我也用了你的。”
  • 囚爱:邪魅王爷的独宠小俏妃

    囚爱:邪魅王爷的独宠小俏妃

    冉豆豆,因一粉笔擦狗血的穿越了,最让她无语的是竟穿越成九岁小屁孩。穿就穿了吧,或许能有一个新的人生。然而面对温润如玉的沉易若,受尽帝王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楚尤木,妖娆抚媚的百里琉凤,甚至是千年之后追随而来的亲生哥哥,她乱了,慌了,懵了,她何德何能?她的心很小,小到只能装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