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9400000010

第10章 四、戚戚后宫多悲凉

除了在宫廷斗争中因争宠、忌妒、嗣位等等而互相倾轧,使许多后妃宫嫔死于非命外,还有骇人听闻的殉葬制度,更使成百上千的无辜女性丧失了生命。

《明史·后妃传》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时,就命令许多宫女殉葬。这些宫女的亲属们在建文帝、永乐帝时都得到优恤,以避免宫女家属的反抗。《明史》中并不避讳对殉葬制度的记载,在成祖、仁宗、宣宗朝都有记载。明宣宗去世时,就用了十位妃嫔殉葬。

妃嫔殉葬时,其状甚惨。据史料记载,殉葬之日,宫人集中吃饭,然后都被引至堂中,宫女的哭声震动殿阁。堂上会放置小木床,让宫女站立其上,在床上方的横梁上挂上绳套,把宫女的头套进绳索中,然后搬去木床,宫女随即断颈而死。史载,殉葬之人中有一朝鲜籍嫔妃朝氏临死前,回头对乳母金呼:“娘,吾去!娘,吾去!”话音未落,旁边站立的宦官撤去木床,韩妃即刻缢死。为明宣宗生殉的十位宫妃中,有一个名叫郭爱的妃子,进宫不到一月,就被迫作了殉葬人,她在临死前作绝命词,其中有“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的悲凉诗句,真是其情可恸。这样惨无人性的殉葬制度直到英宗临死前才下遗诏废除,英宗临死前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

明代不仅皇宫中以人殉葬,王府里也同样有此残酷陋俗。《明史》就记载明太祖第五子朱橚的儿子宪王朱有燉,在正统四年(1439)去世时,明英宗曾下诏令削减殉葬,认为身后事应该提倡节约,以省民力,同时也该减少殉葬的人数,下令自妃、夫人以下的宫女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可以遣回归家。最后,宪王的妃子巩氏,夫人施氏、欧氏、陈氏、张氏、韩氏、李氏,皆殉死。英宗下诏赐妃巩氏谥号“贞烈”,六夫人则谥号“贞顺”。

还有大量的妃嫔、宫女虽然不用做帝王的陪葬品,白白丢掉性命,但是活着的她们也大多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明代的秀女一经选入宫门,便和外界失去了联系,同时也就丧失了人身自由,只能在皇宫高墙之内过着幽闭的生活,供帝王肆意淫乐役使,既不能与家人相见,也不可能组成自己的美满家庭,全无正常人生的一点乐趣。世宗的祖母邵太后曾以其亲身体验说过这样一番话:“女子入宫,无生人乐,饮食起居,皆不得自如,如幽系然。”这是后宫数千秀女生活情状的真实写照,她们衣食菲薄,住所简陋,终身从事繁重的劳役,真是苦不堪言。

最残酷的是,宫女们终日劳碌辛苦,却常常稍有不慎,就遭受到严厉的惩罚。宫中制度森严,刑罚也相当严苛。更要命的是,宫女的生命毫无保障,皇上可以任意处死宫女,时常有大批无辜的宫女惨死在暴君的手下。成祖就曾因为一两个宫女与宦官私通之事,严刑逼供,最后处死宫女、宦官近三千人。每次杀戮宫人时,朱棣还要“亲临剐之”。明神宗也经常因为一些琐事细节梃击宫女,致死者有数百人之多。

明代对后宫的管理很严格,禁止男女交往,所以后妃、宫女即使生病了,男性医生也不允许进入宫中为她们看病,只能“听症取药”,使她们根本得不到有效的医治。宫女一旦生病或者年老,那情景就更为凄凉了。据时人刘若愚的《明宫史》记载,明朝的宫廷内设有安乐堂,凡宫人病老或有罪,便发遣到这里,苟延时日,等待死去。如果没有立即病死,再送往浣衣局,以服苦役度过余生。宫女一旦累死或病死,便被送往设在京师西直门关外的净乐堂,死去的宫女就在此焚化,不留下尸骨。堂下有东、西二塔,塔下有智井,都是盛贮宫人骨灰之所。辛劳一生的宫人们晚景竟是如此凄凉。

宫女的悲惨景况让百姓人家把女儿入宫看做是陷入火坑,因此明代帝王在民间广选秀女时,老百姓都非常惶恐,千方百计逃避采选。有时民间会流传皇帝要采选秀女的谣言,搞得人心惶惶。隆庆初年,江南地区到处流传着朝廷要在江南选取宫人的谣言,其实,当时选取宫女的范围一般是在北方,很少在南方女子中挑选。但是谣言越传越厉害,散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一时间,各处人情鼎沸,惶恐不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江浙等地的一些府州县,当地凡是八岁以上的女子,纷纷出嫁,不计长幼良贱,甚至连寡妇也因害怕进宫而草草再婚。在当时文人的笔记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由于选秀谣言风传,百姓都惶惶不安。一日夜间,忽听得炮声响,正在梦境中的百姓不知发生何事,于是便将它与讹言联系在一起,以为采选女子的内官到了,大家都吓得手足无措。城中有一富户,正好雇佣了一个锡工在家造银器。夜半忽然发生此等情况,富户的女儿尚未婚配,又不敢出门择人。富户张皇之间,想到锡工,便大喊:“急起,急起,可成亲也。”锡工睡梦中茫然无知,等起床的工夫,只见堂前已经烛火辉煌,主翁之女“已艳妆待聘矣”。这便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拉郎配”故事的由来。

宫女悲惨的境遇以及由此造成的压抑与愤懑,也曾以惊人的方式爆发过,她们不堪忍受虐待,以羸弱的身躯起而反抗位居天尊的帝王。据史书记载,迷信而荒淫的嘉靖帝不仅采少女经血来炼制丹药,平日也对宫女非常苛刻,若有微过,辄加笞楚,因此殒命者多至二百余人。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发生了震惊朝廷内外的“壬寅宫变”,杨金英等十几名宫女实在不堪忍受虐待,竟密谋杀死嘉靖皇帝。她们等朱厚熜熟睡之后,就用绳子把他的头颈勒住,可是却误拴了死结,无法再勒紧,其中一个宫女张金莲知道事情不能成功,就慌忙逃出去报告了皇后。皇后前去救助,把嘉靖帝救了下来。最后,这十几名宫女都被凌迟处死。柔弱的宫女勒杀皇帝的大案可谓旷古未有,若非饱受压迫,濒于绝境,她们是不会这样拼死动手,这样的反抗精神亦是可歌可泣的。

同类推荐
  • 龙腾德意志

    龙腾德意志

    “弟兄们!”望着面前那些刚毅的面孔,帕尔塞瓦尔深吸了一口气,沉痛缓慢地开口了,“我至今还深刻地记得,当我们每个党卫队员在入队的时候,都要在新老党卫队员的面前宣誓下这样的誓言:每一个党卫队的战友都是我的手足,我的兄弟,不论出身,不论地位!这是我们党卫队的入队宣誓词,也是我们必将坚守的信条。但是,我不知道的是,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信条,是否还坚守这信条。”“可是!昨天!”没有等下面的人回答,帕尔塞瓦尔就情绪激动地开口了,“就是在昨天晚上!有一群小丑!一群混蛋!居然杀害了我们党卫队八名兄弟!八名手足!我们该怎么办?”“杀回来!杀死他们!”一听这话,突击队的所有成员立即愤怒地吼了起来。。。。。。
  • 台湾往事:一本书了解蒋家王朝私生活

    台湾往事:一本书了解蒋家王朝私生活

    一本书,了解民国,了解台湾,了解蒋家王朝。秉承以过来人亲身谈历史往事,大是大非中细诉点点滴滴,“因事找人,因人找事”的宗旨,聚焦重要历史人物、国家政要所亲身经历的事件,选取台湾那些年历史中的亲历者见证人,对台湾这些年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富有人情味的普及性的描写。每一位讲述者都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台湾民国政府的参与者,或者是重要人物的后代,以及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具有权威特质。有国仇,也有家恨,讲述了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之后如何稳定局势,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等政要又度过了怎样的晚年生活,他们在政治以外,在家庭生活中,又是怎样的角色?在金门炮战时期,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又是怎样的社会境况?台湾,为何能成为今日之台湾?应舜仁(蒋介石侍卫)讲述蒋介石在台岁月;陈履安(陈诚之子)讲述陈诚晚年在台湾的生活;白先勇(当代华人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白崇禧之子)讲述白崇禧在台湾的日子;蒋孝严(蒋经国私生子)讲述蒋家门外的日子;孔令仪(孔大小姐)讲述作为家族最后的守望者的历史;郝柏村(中国国民党中央副主席)亲历金门炮战;陈明忠讲述作为台湾最后一个政治死刑犯的日子。
  • 世界上下五千年

    世界上下五千年

    读史使人睿智,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学习历史,可以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可以充实自己的头脑,汲取宝贵的人生启迪。纵观当代,没有哪一个发达的国家,不是在众多的学科中给历史科学以极高的地位;没有哪一个优秀的民族,不是在国民教育中给历史知识教育以特殊的重视。《世界上下五千年》为“青少年快读历史书系”中的一本,以人类历史为主干,取材于历史,又尊重历史,以五千年来的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政治经济、风云人物、科学进步和地理发现等为多姿多彩的枝蔓,通过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

    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16世纪,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商汤灭夏》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商汤灭夏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萌剑系统

    萌剑系统

    “以灵动之身萌动天下,以手中之剑撼动武林。”“以灵为媒,以剑为躯,造就侠士之体是为灵剑士是也。”“异世灵族剑术传承,现在启动!”——“系统”如是说。在这个由剑之君主统领的剑道世界中,登峰造极的奥义,精妙绝伦的剑术,是所有人毕生的追求。而这些,“系统”里,应有尽有。生命中有三大必经之事:荣耀、死亡,还有赎罪!必经之事有三,而韶华能做的,只有后者!无尽的永夜无法阻挡赎罪的轨迹,韶华在剑与火的洪流中荡漾!
  • 直上三楼

    直上三楼

    母亲和父亲早就认识他。当年--1938年,我父母在武汉刚入党,恰巧王震有事过武汉,他们见过面。解放初期,王震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任中共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母亲则参加中央访问团来到新疆。返回后在报刊写过不少文章,王震在新疆看了很高兴,还专门写信表示感谢。1955年,王震奉调进北京,担任新组建的国家农垦部部长;1957年,我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此后虽在同一个北京,但从父母这边讲,已经自惭形秽了。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爆笑穿越郡主快跑

    爆笑穿越郡主快跑

    一朝穿越成郡主,嫁进太子府府的第一天竟被退婚!算了,退婚就退婚吧,风玥潇本以为成为了郡主就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可令她气愤的是,堂堂郡主竟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傻子,什么?还是装的?女强文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新进展、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对外贸易与外贸政策问题讨论综述等十二章。
  • 我是修真者

    我是修真者

    一个出生于1103年的人在得到一本残缺的修真秘籍之后,靠着自己的努力修炼到了渡劫期,谁知在渡劫时却灰飞烟灭。在阎王的照顾下,他带着意识转世,从而可以继续修炼。借助前世对自然的感悟,三岁半的他就修炼到了灵寂期。一次乌龙的绑架事件,将他领上了一条诡异、离奇、笑料百出的修真之路。
  • 文舞双绝

    文舞双绝

    汉语词语。基本解释为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含褒义。mízúzhēnguì含义弥、足:满,加一起就是十分的意思。用于形容某样东西十分珍贵、非常..
  • 语言是把匕首

    语言是把匕首

    你可知,语言是把匕首?你可知,流言蜚语因你而起?
  • 佞臣贼子

    佞臣贼子

    一个英雄辈出的朝代,一轴改朝换代的画卷,一段乱臣贼子的传奇。闹事屠狗辈,一脚入了皇城,风云十五载,天下终归李家。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卫王飞剑

    卫王飞剑

    寄凡之国的王的护卫队,名曰卫王飞剑。人员人数均未知的秘密组织,他们是王的下属呢?还是统治着王甚至整个国的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