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2400000043

第43章 43 贝德士文献

贝德士文献原文为The Miner Searle Bates Papers是原金陵大学美籍教授贝德士的私人文献,于20世纪60年代捐献给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作为“中国文献计划”之一部分收藏。编号为Group No。10.

我于1988、1991年两次前往查阅,特别是第二次整整花费八个月时间,从头到尾比较系统地检阅一篇,深感极具史料价值,有介绍给国内外学者的必要。

正如耶鲁神学院图书馆特藏室(Special Collection)负责人史茉莉女士(Ms。Martha Lund Smalley)所言:“贝德士是有关他自己生活与工作的信件、报告与论著的忠诚收藏者。他是一个知识广博的学者,尽管有些驳杂,通晓他的研究领域几乎全部已出版的书刊资料。作为一位历史学家的私人收藏,贝德士文献不仅提供了他作为传教士、学者与作家的个人事业实录,而且提供了有关中国基督教历史的大量印象深刻的资讯。”

贝德士文献数量很大,共131盒,1162卷。经过史茉莉等人的精心整理,已分类为八个部分:(1)通信;(2)中国札记与资料;(3)《基督徒奋进在中国社会》的书稿;(4)中国著名基督徒文献;(5)其他札礼与所收集的资料;(6)本人著作;(7)教学资料;(8)私人要件与言行录。

第一部分通信,分为家庭通信、中国时期通信(1920―1950)、一般通信(从中国返美以后)三大类。其中1937年至1938年期间给妻子的信,对于日本占领区的恐怖情况作了详尽的描述。一般通信中很多是同行或学生寻求贝德士学术咨询的信件,体现出他的热心助人与渊博通识。还有许多信件涉及一些研究计划与机构,如国际布道会中国研究计划(1954―1956)、中国文献计划(1968―1973)、协和神学院传教士研究图书馆等。

第二部分中国札记与资料,这是贝德士为撰写《基督徒奋进在中国社会》准备的大量素材。其中有手抄的或打字的文献资料、摘要和从图书馆复印的经过注释的资料。贝德士花费大量时间对主要教会期刊做了索引与摘录,如《中国基督教年鉴》、《中国教会年鉴》、《中国教会通讯》、《教务杂志》、《教育评论》等。

第三部分是未完成的书稿,可说是贝德士文献的核心部分,包括3000多页草稿,还有修改多次的全书章节目录。这些稿件已经孟沁恬女士(Ms。Cynthia Mclean)精心整理,以《贝德士手稿选辑》(Gleanings,from the Manuscripts of Mr。Searles Bates)为书名出版,系由美国基督教会全国委员会中国项目资助付印。

第四部分,中国著名基督徒文献,是贝德士作为上述专著的补充资料加以收集的。其第一步是拟定七个名单征求有关友人意见,然后形成五个经过修改的名单,其最后结果是一部分著名中国基督徒的小传。

第五部分,也是与中国社会有关的札记与资料,范围相当广泛,而且并非很有条理。其中有些涉及宗教自由问题的文献值得注意。

第六部分,本人著作,大多是关于差会与第三世界教会、宗教自由及国际时事评论等。史茉莉将这些著作分为五类:a。论文、小册子;b。书评;c。来自中国的报道和回忆;d。布道词、演讲和访谈录;e。与上述主体工作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通常发表于《基督教与危机》(The Crisis and Christianity)、《全球召唤》(The World Call)等期刊。

第七部分主要是贝德士在纽约协和神学院教授教会史、基督教伦理与实用神学等课程的有关资料,还有他作为主持者为该院高级宗教研究计划(the Program of Advanced Studies)所拟定的一些教学文件。

第八部分虽然杂乱,却提供不少有关贝德士生平的资讯,其中许多照片、出生证、服役证书、日本占领南京时期的通行证等等,都是具有相当价值的历史文物。

史茉莉的上述归类显然不足以反映贝德士文献的全部内容,我觉得它好像还是一处未经正式勘察、发掘的丰富矿藏,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中搜寻可供利用的史料资源。譬如,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我曾利用贝德士保存的南京安全国际委员会与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的档案,以及他和其他委员会成员的私人通信等资料,写成《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湖北人民出版社)与《南京――1937年11月至1938年5月》(香港三联书店)。这个课题本非我的主要研究领域,但书出以后却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应,好些中英文报刊都纷纷作详尽报道。作为其后续工作,就是经过美国吴天威教授和台北郭□的多番努力,以贝德士有关文献为主体的一批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档案原件即将影印出版。而作为收藏单位的耶鲁神学院图书馆也不甘落后,在去年年底举办了南京大屠杀档案史料展览。这些工作都是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掩盖侵略暴行的正义声讨,同时也是对青年一代的必要历史教育。

显然,贝德士文献的充分利用,决不会只限于两三个专题,我很希望有更多学者深入发掘写出更有意义的学术著作。贝德士生前即以助人为乐而享誉于北美、欧洲史学界,如果他留下这一大批文献能为后人所不断利用,我想一定会使他的在天之灵感到莫大欣慰。

同类推荐
  •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这部二十多万字的散文集,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南方工业生活气息,有着厚重的乡土情怀,工业生活气息来源于作者在南方多年的漂泊经历,乡土情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乡村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赞歌和怀旧,而是深入到当下乡村生活的内部,对工业时代下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精神肌理和生存境况的剖析。
  • 风过疏竹

    风过疏竹

    本书作者身为政府公务人员,但仍坚持笔耕,实属难能可贵。本书系作者多年来所写文章的结集,共分四个部分:一、暮然回首;二、屐痕处处;三、亦真亦幻;四、言所欲言。文字清新,感情真挚,颇可一读。
  • 尚书博文精粹

    尚书博文精粹

    百篇博文记录一个铁骨柔情的中年男人的五味生活,他是丈夫,他是父亲,他是悉心记录生活的书写者。有琐碎,更有精彩,每一篇都透着醇厚的日常情味,本色笔墨书写本色人生。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 马季诗选

    马季诗选

    青年诗人马季的个人作品集《马季诗选》,该书选入作者2001年远离家乡后,陆续发表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潮》、《中国诗人》、《诗歌月刊》、《诗林》等刊物的133首诗作。
热门推荐
  • 窥词管见

    窥词管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摘天

    摘天

    世界本为一花树,神魔皆是一花果,蒂落不成苍天树,道果便作护花泥。张宝儿说:“天,也是一果,我要摘了它。”
  • 女配无敌:系统大人萌萌哒

    女配无敌:系统大人萌萌哒

    本书属于半弃坑,请移步新书《快穿之炮灰女配逆袭史》谢谢!
  • 仙子凡尘之恋

    仙子凡尘之恋

    银河深处莲花乍开,仙女突现,惊得众仙前来探望,才华出众、美貌倾国,本以为仙界可以成为其永远的归属,无奈万魔复苏,群妖并出……肩负使命,辗转人间,拯救苍生……一切皆是定数,女娲传人定当全力以赴……
  • 大汉武卒闯费伦

    大汉武卒闯费伦

    本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身为汉军精锐的少年穿越到被遗忘的国度之后,凭手中长刀纵横费伦、屠戮世间的快意之旅。
  • 古尊宿语要目录

    古尊宿语要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游黄山日记(后)

    游黄山日记(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力挽河山

    力挽河山

    (全本)什么,华夏被鲜卑所灭,后被匈奴所破?!不,不可能,我定要实业救国,军事崛起,力挽山河!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甜蜜的勾引

    甜蜜的勾引

    她本来在树下小憩,谁知却闯来一个浑身是血的男子,为了救她不得不自我牺牲一下,谁知,她不过救了他一下居然就被他缠上了,为了保全贞洁他被迫发下重誓,不过看在他追妻路苦的份上,这个毒誓老天可以当做没听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