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0300000024

第24章 外行侃戏

今年是徽班进京二百周年。这二百年间我赶上了四分之一,回想五十年前看京戏的情形,觉得这半个世纪以来,不管是唱戏还是看戏都有好大变化。

首先是看戏的方式、环境变了。

五十年前看戏,大致在两种场合,一是进戏院,一是看堂会。

堂会是私人演出。总是有财势的人家才办得起。也就是交往广、应酬多的人才看得上。堂会上名伶荟萃,好戏连台,这么好的欣赏机会,是花钱进戏院办不到的。花钱看戏要看得过瘾,只有看义务戏。义务戏多是公益性质,如救济黄河水灾、农村蝗灾。到这时著名演员们就可以放开门户之别、齐集一堂,各显身手,合作演出。目的是为了集资,票价定的很贵。也不是一般平民小户能看得起了。不过凡事都不能严丝合缝,热心看戏而又阮囊羞涩者,总会有空子可钻。办堂会者既是大家,为了摆阔求热闹,总要飞帖撒网,来贺喜拜寿者并不见得全认识。看样穿着还整齐,又面带笑容者,执事人决无挡驾之理。即使明知是混进来听戏的,也多半睁一眼闭一眼,乐得个和气生财。我有个朋友在旧社会当小报记者,看过许多堂会戏,没有一家是和他有交情的。毫不相识人家办堂会,他只要预备个小红封,装进两元礼金,口称道喜,进门后就坐下看戏,据他说“这比买票上戏园子便宜”。

但这究竟还是少数人的事,大多数人看戏仍是到戏院买票。

那时戏院分三六九等,观众有三教九流。阔人有阔人的享受,穷人有穷人的消遣。可以花十块八块大洋看戏,也可以花三大枚两铜子看戏。五十年前。除去几个高等的新式戏院,一般的戏院还不讲对号入座。门口虽有售票处,却并不凭票入场。想看戏尽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去,看着哪个座位好坐下来,掏钱交给身后的茶房就行了。碰上戏码好,会发现凡是好座位上全扣上个茶碗,表示已有人占领。这也用不着失望,更不必打退堂鼓,只要把几个零钱往茶房手里一塞,他马上就会拿掉一个茶碗请你坐下。这种一切向钱看的资本主义行径,当然弊端极多,倒也有他灵活的一面。不过一不小心也会上当。我上小学时攒了多少天点心钱为了去看一场戏。一时心粗,把开演时间记错。把十二点开戏看成二点,三点多钟赶到,我以为还能看上大轴,匆匆把钱交给茶房就找地方坐下看戏,还没等我坐下,台上吹起唢呐,大幕拉上就散戏了,再找那茶房早已不知去向。

对我这样的穷人来说,更适合去另外两种戏院,一是零打钱的小戏棚子,一是分两段卖票的小戏院。头一种是只要开了戏你随时可以进去听,听到哪儿想走就走。大约15分钟左右打一回钱,一回大约合现在二三分钱。侯宝林先生有个段子就是讽刺这种小戏院的。大意是说要看完整场演出,价格并不比到大戏院便宜,段子非常精彩。其实这种戏院对我这种有戏瘾又没闲钱的人也有他的方便处。首先你不必非攒够买一张票的钱才能进剧场,有多少钱看多少戏,三角钱一张票掏不起,分三回听也就能满足愿望。其次是一场演出有好几出戏,不见得每出你都爱听。零打钱可以只选你爱听的那出戏,开场入座,演完走人,不多费一分工夫不多花冤枉钱。另一种小戏院是把一场演出分作两部分。前半场是折子戏,后半场演整出。进门扔下几个大枚先听折子戏,折子演完,台上换守旧桌围,不愿再看就自动退席。若还想听下边的整出,就再打一回钱坐着不动。要是专看整出,前边甭来,到这时再掐着钟点入场。既省钱又不费工夫。这种戏院比零打钱那种有秩序。用不着每过十五分钟就听茶房喊一回“打钱咧您哪”。

如今戏院提前售票,对号入座。现代化了,再没有过去那种乱糟糟的样子,确是进步。但也还有不对号入座的场合,也还有不那么令人痛快的场面。有次我得到张请帖去看演出。请帖是不对号入座的。我想哪儿没人就可以坐在哪儿了。看见前面四五两排有许多空位,走去就坐,刚到椅边一位精壮汉子就用手把我一挡,伸条腿把路拦往了。我说:“劳驾,让我进去。”他不耐烦地把头往后一甩,我只得退一排去找地方。到后一排,仍有人挡驾。这位比较客气些,用手拍拍他的椅子背。我往后看了一眼,才看见椅后贴着个纸条,上写“留座”二字。直到我走到后边10多排才找到座位。这一来看戏的兴致就打消了一半。开演后好久我总想往那留座的两排看,直看到散场那里也还是大部空着。这时我就觉得还是收点小费让人坐下的办法好些。免得产生误解,以为虽废除了认钱不认人的老规矩,又改成以官职、头衔对号新办法。看戏本是找乐子,谁愿来找不痛快?

这五十年更大的变化是在演出的剧目上,一些反动、色情、下流、凶残的剧目淘汰了,一些健康的、美好的剧目不仅保留而且有了更充分的发展。与此同时当代艺术家们又创作了大量思想艺术水平都高的好节目。人们从舞台得到思想的教益和情操的陶冶。这主流的一面,是功德无量的。若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有一些应该保存的戏,或是改改仍不失为好戏的戏,或是思想内容有问题但在艺术上尚可供参考研究的戏已没人唱或没人会唱了。我手头没有旧戏报,记不清几个老戏的名字,但随手一拈,就可以提出《山海关》、《嘉峪关》、《查头关》、《牧虎关》、《界牌关》、《虹霓关》、《武昭关》一大串以“关”取名的戏。和《拿侯七》、《拿殷洪》、《拿黄龙基》等所谓“八大拿”的戏。大概是年纪在三十岁以下的朋友从来没机会看过。但他们比以前的观众还是幸福得多,我爸爸那辈人就没幸运看《海瑞罢官》、《望江亭》、《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将相和》、《穆桂英挂帅》这些精采的剧目,当然也没看过使浩亮先生等出尽风头的那些样板。这算是失中有得。

随着时代前进,剧目必定会有所兴衰。要前进就要发展,有发展就有扬弃,推陈出新。

但也不是一帆风顺,只有经验没有教训。若作反思,我想至少有两个题目可以再考虑一下。一是去的是否真都是“腐”存的都是“精”?第二,谁拿主意去什么存什么?是“腐”是“精”由谁拍板定案?在这点上传统戏《四郎探母》和新编历史戏《海瑞罢官》的几起几落很有回味价值。

《四郎探母》从清末就唱。经过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直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忽然间发现这是部为汉奸唱赞歌的戏了。仿佛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得逞,“九一八”,“七七事变”的吃败仗都和唱了这出戏有点关系。说声停,不仅在全国舞台上消失,连这戏的唱片也没卖的。我曾说过谭富英《探母》唱得好,就为此作了检讨,并表决心今后看戏一定只看政治上进步,有马列主义思想的新剧目。很幸运,不久就有一大批革命现实主义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新编历史剧出现了,这其中就有著名的共产党员历史学家,北京市副市长写的《海瑞罢官》。不说别的,就这串头衔,就这个身份,该是百分之百可靠了吧?更别提还是一代大师马连良主演。我节衣缩食省下钱来去看这出戏,回来又作了番宣传,谁知霹雳一声,说这出戏是为彭德怀翻案,并且骂皇帝的了。不仅仅是禁戏,连有关的人也禁了起来。我虽因右派定罪,但革命造反派在定我的罪时,吹捧《海瑞罢官》也算一条反动言行。这回可不是作个检讨就能过关的了。从这以后我就再不进剧场。即使后来拨乱反正,说《四郎探母》是歌颂民族团结,而《海瑞罢官》是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为民请命好作品,我也没再打起看戏的精神头来。汪精卫投敌是否先看了《四郎探母》我不知道,反正抗战时我们在联欢会上唱完“杨延辉坐宫院”照样跟鬼子打游击战。看《海瑞罢官》时我决没得到暗示这是攻击伟大领袖。我要看出来一定会带头揭发吴晗,争取立功赎罪的。可惜连彭德怀为什么罢官也不清楚,这些戏的兴与衰本来和观众没什么关系,允许演时花钱,不许演时不看,挺简单的事,化钱买挨斗作检讨,犯得上吗?

戏禁过还可以再演,作者演员名誉受损可以恢复,但给观众造成的心理遗憾就不大为人注意。有一段时间观众对演出不大关心,未必和这种心理没有关系。人们热烈拥护党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政策,是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切实体会到了党的政策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了繁荣幸福。对爱看戏的人来说,这幸福也包括得到了作为观众的看戏权和评戏权。写戏、演戏、看戏,三者是命运相关的。如果有人能在这方面作点研究,写出点有启示性的文章来,必定会对振兴戏剧大有好处。

同类推荐
  • 留守的伙伴

    留守的伙伴

    我们的校园在县城最边远的偏僻小镇上,洋槐花盛开的时候,馥郁洁白。特殊班的留守儿童在全校数第一,教室里的课桌凳是那时学校的唯一——“双星座”,把学生1+1串在一块儿。回忆是美好的,也有淡淡的苦涩。我们是特殊班的留守伙伴,把心语系在鸽子飞翔的翅膀上。
  • 美国FBI重案实录

    美国FBI重案实录

    《美国FBI重案实录》是一本极其难得的外文引进版图书,作者在两年中走访了多位美国FBI联邦调查局退役特工,根据他们口述,将其特工生涯中主办或参与的几十起轰动全美的案件破获过程记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写成此小说。文中涉及的案件全部为真人真事,许多案例曾被改编为享誉全世界的好莱坞电影。在这些令人发指的案件背后,读者不仅能见识到一个个诡异、狡诈的案犯,也能感受到为正义出击的FBI特工们舍生忘死、追寻真相的气魄,更能体验到破译谜题的快感和学到FBI侦破疑难案件的经验与知识。本书收录案件8起,为重案系列的第一部。
  • 红楼梦(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红楼梦(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我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清代最优秀的长篇言情小说,诞生于清朝的“乾隆盛世”。流传二百多年来,其影响之深远、广泛,是我国任何一部古典文学作品都难以与之相比的。《红楼梦》不但受到千千万万读者的珍爱,而且一直有许多学者潜心研究它,并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甚至外国也出现了“红学家”。这种文化现象,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 早年的雪

    早年的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明月如霜

    明月如霜

    隔岸观火、借刀杀人;笑里藏刀、浑水摸鱼。反间计,连环计;将计就计。一个是心思缜密的女细作,一个是深藏不漏的少年藩王,当阴谋遇上算计,究竟谁更技高一筹?
热门推荐
  • 天才庶女:王爷,我不嫁

    天才庶女:王爷,我不嫁

    小鹿新文来袭:《凤凌九州:王妃独步天下》。求收藏:https://www.hongxiu.com/book/7730675504009001#Catalog*云紫洛,祁夏国第一丑女,草包废物,自幼订婚四王爷,岂料花轿临门当街被辱,未入夫家便被撵回,未婚夫君另有他人,自己沦为全京城的笑柄,只落得个香消玉殒!21世纪女杀手,惊艳重生!才知道:那张丑颜的背后是如何倾国倾城;那所谓的“天才”姐姐当年盗走了她的创作才一举成名;那场婚姻本就是姐姐与夫君给她设下的阴谋。—21世纪女性智慧又怎输古人!辱我者,辱之!欺我者,欺之!我没有什么高大志向,更没有什么崇高理想。韬光养晦,只为求一方安宁;难得糊涂,不过是不屑计较。但若有人伤了我的底线,那莫怪我以牙还牙,眦睚必报!——云紫洛他既喜欢她,那她就成全他们双宿双飞,错的是,他不该来招惹自己![云紫洛,本王就是要看着你痛苦!]她冷笑[我就是嫁尽天下男人,也不会嫁你,因为我嫌你脏!]然,再见面时,风华绝代,一笑倾城,她却已嫁作他人妇。[他]谪仙清雅,身份高贵,无限宠溺:“洛儿,我会娶你。”当尘埃落定,蓦然回首,她嘴角的笑意,早已凉去……如果爱,请深爱![他]手握重兵,杀伐果断,冷漠孤傲,深居简出,冷眼看她:“本王给你一次做棋子的机会。”“江山如画,群雄逐鹿,又有谁,不是你的棋子?但我要的,是自由。”这场游戏中,又是谁失了谁的心?[他]邪魅风流,放肆难当,从一开始的敌意,到最后的真心,“如果你愿意跟我走,我会为你掐断所有桃花。”“但我,也不会是你命中的那朵。”—本文继续女强宠文风格,女强男更强!斗智斗谋斗争精彩,阴谋诡计计计不穷,且看女主如何绝地反击!小鹿旧文《下堂夫君闪远点》http://novel.hongxiu.com/a/342979/
  • 假如爱你

    假如爱你

    女主和男主的狗血爱情故事希望女主成长成为一个理性的女人
  • 闪婚蜜恋:纪少爱妻无度

    闪婚蜜恋:纪少爱妻无度

    有个魔头,据说有他在,蓉城三镇的混混都不敢出街。五年前,十八岁的何依雪误入魔头的地盘,最后骨头都不剩。五年后,魔头转身变成少将,五百万重金,二百万借条,他要娶她为妻。“纪修哲,你娶是不是为了报复五年前我告你?”男人微微一笑,俊逸的脸上邪气顿生,他勾起她的下巴,一字一顿地说道,“我娶你,只是为了合法而已!”“纪太太,感觉如何?”“纪修哲,你究竟想怎样?”“我想在你的世界里称王!”
  • 师路

    师路

    行,路就不远,也不难!以一名教师的成长、发展为主线,将教师成长、教育管理、教学改革、家庭教育与成功励志、婚恋曲折、商场博弈等进行整合,融可读性与借鉴性、启迪性于一体。适合广大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和家长等群体读者阅读。
  • 护花御医

    护花御医

    医武双绝的少年,出山入世磨炼心性,率性而为的他,又会在都市掀起什么样的风云?妩媚妖娆的极品老板娘,清纯可人的小警花,小家碧玉般矜持美女老师……众多美女纷纷投怀,他是花丛老手?还是新丁?
  • 魔颜梵童

    魔颜梵童

    一个神奇男孩在历经离奇遭遇后,留下左额神秘疤痕~由此展开的玄奇之旅。
  • exo跨越种族的爱恋

    exo跨越种族的爱恋

    吸血鬼与狼人的碰撞,看他们怎样擦出爱情火花!
  • 渣夫的百惠媳

    渣夫的百惠媳

    男主各种渣,阿谀献媚、逢迎拍马、小肚鸡肠、睚眦必报,阴险、狡诈,不憨厚、不老实、不斯文、不可救药。古代最底层小人物的苦苦挣扎,为了生存各种不入流的手段。但是这样的男主,却有一位百般好的妻子。古代小人物的恋爱故事。
  • 姐姐的爱情

    姐姐的爱情

    都睡了,姐却不愿进屋。院坝里铺着凉板,凉板上压着篾席,姐坐在篾席上,深深地勾着腰。在她蜷曲的两腿间,放着一部微型收录机,响着蓝调,那是黑人音乐,没有歌词,只有叹息。姐正在叹息。
  • 至尊狂帝

    至尊狂帝

    一剑断天地,一拳灭鬼神,翻手可遮天,覆手灭万界。这是强者的世界,热血沸腾,热情无限。天界狂帝重生落魄少年,觉醒太阳神体,修最强龙臂,踏遍诸天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