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2300000094

第94章 尊西蜀难倒东吴使 平南蛮表兴北伐师

却说刘先主病到弥留,宣扬遗命,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并侍榻前。先主顾亮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嗣子可辅,劳君匡辅;若不可辅,君可自取。”亮慌忙拜倒道:“臣敢不竭股肱,效忠贞,誓死毋贰,勉报圣恩?”先主乃命李严代作遗诏,留嘱嗣君。且唤永、理二兄弟至前,叫他父事丞相,不得有违。又与翊军将军赵云叮咛数语,无非是托他辅国,说至此,长叹一声,瞑目竟逝,享寿六十三岁。诸葛亮主持丧事,棺殓如仪,使李严为中都护,留镇永安,自率百官奉丧还成都。太子禅年方十七,在都留守,不遑奔丧,但出都门,守候梓宫;及灵榇已到,迎入正殿,举哀行礼。礼毕展读遗诏,诏云:

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年五十,不称夭,朕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汝兄弟为念。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乃可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兄弟当父事丞相,更求闻达,无替朕命!

太子禅拜受遗诏,亮即请禅嗣位,改元“建兴”,是为后主。崇谥先主为“昭烈皇帝”,奉葬惠陵;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颁诏大赦。益州从事秦宓已得释狱,由亮选为益州别驾。宓少有才名,也是法正一流人物。亮因法正早殁,尝叹为孝直若在,必不令主上东征,就使东行,也不致一败若此;故秦宓因谏得罪,亮甚为叹惜,至赦免后,随即录用。后主封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嗣复使领益州牧,政无巨细,皆归裁决,后主惟拱手受成。亮约官职,修法制,信赏必罚,风化肃然。忽闻益州耆帅雍闿戕杀益州太守,叛蜀附吴,亮因新遭大丧,未便动兵,且意在和吴伐魏,故决计缓征。广汉太守邓芝方入为尚书,窥知亮意,请向东吴修好。亮欣然道:“我早有此意,一时苦乏使才,今始幸得人了。”芝问为谁,亮答言莫如使君,芝亦不辞,奉命即行。

吴王孙权正再迁鄂县,改名鄂为武昌,作为吴都。闻蜀中遣使到来,心下狐疑,不肯即见。芝待了两日,作书致权道:“臣今到此,非但为蜀,并且为吴,若大王不愿见臣,臣就去了。”权得阅此书,即召芝入见,芝行礼毕,便开口问权道:“大王,今日欲与魏和呢?抑与蜀和呢?”权答说道:“孤非不欲和蜀,但恐蜀主幼国小,不足敌魏,所以怀疑。”芝应声道:“大王为命世英雄,诸葛亮亦一时俊杰,蜀有重险,吴有三江,若互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峙立;今大王甘心事魏,魏必征大王入朝,索王子入侍,一不从命,便当奉辞伐叛,蜀亦顺流进取,臣恐大王两面受敌,江东地不能复有了。请大王熟思!”权沉吟良久道:“君言亦是,孤当与蜀连和,烦君先归通报,孤当遣使订盟便了。”芝乃辞归。

倏忽间已过一年,吴乃遣中郎将张温报聘。温至成都,后主当即接见,并由诸葛丞相等优礼相待,与申盟好。温谈笑自若,颇有傲容,过了两日,便辞行东还。丞相亮带领百官,亲与饯行;独秦宓不至。亮屡使人敦促,好多时未见到来,温疑问道:“尚待何人?”亮答言益州学士秦宓。既而宓至,温即笑问道:“君为益州学士,究竟所学如何?”宓正色道:“蜀中三尺童子,尚皆就学,何况我辈?”温接问道:“君既宿学,必知天文,天可有头否?”宓随口答一“有”字。温问:“在何方?”宓答:“天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可知西方有头。”温问:“天有耳否?”宓又答道:天处高听卑。《诗》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一语,证明有足。温又问:天有姓否?宓答言:姓刘。温问宓如何知晓?宓答称天子姓刘,可以推知。温复说道:日生于东。宓不待说毕,就接口道:日虽东升,至西必没。说得温瞠目结舌,不敢再言。宓却把天道盈虚,转诘张温,温无词可答,急得汗流浃背,满面生惭;还是诸葛亮替他排解,方勉强饮了数杯,逡巡告别。亮复令邓芝偕行,既至武昌,请温先报孙权,然后进见,权与语道:两国通好,若得同心灭魏,天下太平,从此可二主分治,岂非快事?芝直答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如得灭魏,尚未识天命所归;但使君各茂德,臣各尽忠,那时势均力敌,或当再起战争,必待统一以后,方得太平致治哩。权大笑道:君何诚款乃尔!因厚礼送归。嗣是吴蜀又往来如初了。

惟魏主曹丕闻得吴蜀联盟,自知不妙,便召群臣商议,即欲起兵伐吴。侍中辛毗进谏道:“天下新定,土广民稀,骤欲劳师,未必果利;为今日计,不若养民屯田,待十年后,足食足兵,方可吞吴并蜀,混一天下。”丕雄心勃勃,十个月且不肯待,怎肯待至十年以后?当下叱退辛毗,进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镇许昌。

看官!听说丕多亲弟,又有长子,为何不嘱子弟监国,却叫司马懿留守?说来又有特因,可得就此补叙:丕弟彰、植,同为卞太后所生,因丕素性猜忌,为魏王时,就将二弟遣往就国。丕妻甄氏容既绝世,发尤美观,尝将万缕青丝挽就云鬟,号“灵蛇髻”,光泽可鉴。她本为袁熙妇,当再嫁曹丕时,植也为艳羡,只因丕捷足先得,无奈让兄,惟心中未免失望,颇有怨言,丕益加妒恨。植既出封临淄,监国灌均阴承丕意,劾植使酒悖慢,遂由丕征植入朝,意欲加诛,还亏卞太后从中保护,才得不死。但尚限令七步成诗,即以兄弟为题,不准直说,植随口答咏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丕听了此诗,心稍知感,恨终未除,特贬植为安乡侯。

会因丕多内宠,除献帝二女外,尚有郭、李、阴三贵人,最宠爱的乃是郭氏。郭氏为安平人郭永女,少即秀慧,永号为“女王”;长成后艳名愈噪,为丕所闻,遂纳为姬妾,格外爱怜。郭氏不特善媚,并且善谋,丕得立为太子,也是受教阃中,所以宠郭尤甚。至丕既篡汉,进郭氏为贵嫔,本想立她为后,只因甄氏尚存,一时未便发表。郭氏却谋夺后位,多方谗间,丕竟为所迷,将甄氏留置邺中,且说她心怀怨望,平白地将她赐死。郭氏无出,独甄氏有一子名叡为丕所爱,丕立郭氏为后,就将叡交与郭氏,令她抚养。叡生性聪颖,明知母死由后,但不得不勉承后颜,谨问起居。到了十五岁时,随丕出猎,见有大小二鹿,由丕一箭射去,大鹿即毙,丕令叡射小鹿;叡凄然道:“陛下已射死鹿母,怎忍再杀鹿子?”丕不禁心动,将弓掷下,罢猎回宫。未几即封叡为平原王,但终不使为太子。就是彰、植二弟,虽照例增封,彰为任城王,植为鄣城王,毕竟不见亲信。所以丕亲出伐吴,独使司马懿居守许昌,这也是天心播弄,特令他亲疏倒置呢。

丕复特置龙舟,亲自乘坐,督率大小战船数千艘,由蔡、颍二水入淮,越过寿春,直至广陵。吴将徐盛奉命防御,故意把战舰匿入港中;至曹丕舟达江北,远远眺望,并不见一船,未免诧异,一时不敢轻进,就在江北停泊一宵。翌日起视,忽见江南一带,连城绵亘,城楼上插满旗械,遍列士卒,丕不觉大惊,且望且叹道:“魏虽有武骑千群,至此都成无用;江南人物如此,未可进图呢。”语尚未毕,蓦有巨风刮起,白浪滔天,龙舟在水中狂簸,险些儿不能支持;丕急改乘小舟,仓皇北返,各战舰亦没命逃归。惟江南一带城楼,究从何来?原来是吴将徐盛,乘着夜色迷蒙的时候,放舟出港,排列江滨,舟中预备假城疑楼,沿江张设,士卒统是芦苇缚成,外罩军衣,惟旗械是真;可巧秋江盛涨,岸阔雾浓,魏自曹丕以下都不能仔细端详,遂至吓退,吴得不劳一卒,安堵依然。

蜀相诸葛亮闻知吴魏相攻,料他无暇侵蜀,乃筹足军饷,定议南征。适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接连上书,报称雍闿势盛,屡次入寇;更有牂牁太守朱褒,与越巂夷王高定皆叛应雍闿,随处骚扰。亮因调齐兵马,辞别后主,督兵南下。成都令马谡已由亮署为参军,送亮出都,亮与语道:“与君共谋数年,今可更惠良规,免得误事。”谡答说道:“南中蛮人,自恃险远,不服王化,就使兴师入境,所向皆捷,窃恐今日得破,明日复叛,若必杀尽遗种,永除后患,亦非仁人所忍为;且须连年积月,或可奏功。谡闻用兵伐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丞相此次南征,最好使他心服,方可一劳永逸呢。”亮笑答道:“君言甚是,我亦有此意呢。”谡送行至数十里外,亮始遣还成都,自率大军径进。蛮人素无纪律,怎能敌得过王师?再加诸葛亮用兵有方,事事占人先着,因此所向无阻,势如破竹。当下自越巂进兵,斩雍闿,诛高定,传檄诸郡,剿抚兼施。门下督马忠,隶籍牂牁,自请效力,亮便拨兵与忠,叫他前往。才阅半月,即得忠捷书,谓朱褒已经受戮,牂牁复安,叛虏头目诛灭已尽。

本来是大功告成,可以旋师,偏有一蛮酋孟获,收合雍闿余众,出拒蜀兵。亮探得孟获生平,虽无智略,却甚骁悍,为夷汉所畏服,因此打定主意,决将孟获收为己用,使他死心塌地,庶无后虞。孟获不识军谋,一味蛮抗,战了一次,便由亮诱他入伏,一鼓擒住,亮问他心服否?获抗言不服;亮却藏过精兵,故意使羸卒站列,令他周视。获更笑说道:“向不知汝兵虚实,被汝诱获,今看汝兵,不过如此,有何难胜呢?”亮因纵使回去,整军再战。获返至蛮寨,纠众来劫亮营,又被亮预设机谋,四面兜拿,复擒孟获。获仍然不服,亮更纵还。获渡过泸水,负险自固。时当五月,溽暑熏蒸,水中又无船只可行,蜀兵俱畏难欲退,亮下令道:“我兵若归,虏必再出,我去彼来,我来彼去,何时始得平定?今惟有再接再厉,渡泸进去,捣穴平蛮,就在此举,愿大众努力,后当重赏。”兵士听了,方才踊跃起来。亮即命将士潜造木筏,至夜间悄悄渡泸,直抵蛮峒;孟获自恃险固,并不加防,待至蜀兵深入,仓猝迎敌,好容易又被蜀军擒去。亮仍不加诛,令获还峒,获更避入深巢,又为蜀兵所破。直至七纵七擒,获无处可容,方才拜服。

亮尚欲遣归再战,获泣谢道:“丞相天威,无坚不摧,南人誓不复反了!”遂引蜀兵入滇池,奉亮如神,无论蛮子、蛮妇并来拜谒。亮好言抚慰,仍令孟获管理蛮众,听蜀政令,众皆欢跃去讫。或请亮留置官吏,与孟获同守蛮方,亮慨然道:“设官有三不易,留官必当留兵,兵无所食,必将生变,是一不易;蛮人屡败,父兄伤亡,免不得记恨官兵,互生衅隙,是二不易;汉蛮易俗,当然异情,留官抚治,怎肯相信?是三不易。今我不留人,不运粮,但使他相安无事便了,若欲令彼同化,容待他年。”于是下令凯旋,孟获率众拜送,并献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作为军用。亮分犒将士,一无所私。惟途中往返,辄患暑疫,经亮采查药物,合锉为末,用瓶收贮,每人各给一瓶,遇有中暑中疫等症,吹鼻即解,故盛暑行军,奔波万里,得免死亡。今药肆所售“诸葛行军散”,就是当时留下的秘方,这且毋庸絮述。

且说诸葛亮班师回国,饮至行赏,人人欣悦,朝野清平。南中复按时进贡,各呈方物。亮复与民休息,安养两年,国富民饶,乃拟出师北伐,规复中原。时魏主曹丕已经病殁,遗嘱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陈群、抚军司马懿等,立平原王叡为太子,即日嗣位。叡谥丕为“文帝”,尊太后卞氏为太皇太后,皇后郭氏为太后,即用一班顾命大臣秉持国政,统驭四方。吴主孙权乘丧进攻,围江夏城。魏太守文聘登陴拒守,坚持不下。吴将诸葛瑾转击襄阳,也被司马懿击退;权乃收军东归。诸葛亮却缓了一年,然后兴师。外使中都护李严移屯江州,护军陈到驻永安,作为东防;内使中部督向宠,典宿卫兵;尚书陈震、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分治宫府诸事。乃上《出师表》一篇,陈明宗旨。表云: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这表上陈,系在建兴五年三月间,后主禅年已逾冠,立故车骑将军张飞女为后,生男育女,年富力强;只是生性庸懦,未识大体,一切军国重事,幸由诸葛丞相处理。诸葛既表请北伐,后王自然依从,当下催趱人马,次第出发,振旅阗阗,伐鼓渊渊,由阳平关进兵,往驻汉中。小子有诗咏道:

三分鼎足早纡筹,受托讨曹志更遒;

史笔煌煌称北伐,紫阳书法足千秋。

蜀兵出驻汉中,当有探马报达许昌。欲知魏主叡如何抵敌,且看下回说明。

同类推荐
  • 第十一诫

    第十一诫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便遭遇分配猫腻的倒霉的优秀学生,几经周折终于谋得了一个助教的名额,在教授的手下辛苦奔走,一边对风情万种的师母无限遐想……小说兵分两路,从容不迫地展现了学院体制内翻云覆雨,尔虞我诈,色欲迷离的众生态……
  • 人品是个大问题

    人品是个大问题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孙春平、刘国芳、谢志强、陈毓、周海亮、海飞、曾颖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
  • 漂亮朋友(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漂亮朋友(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莫泊桑的《漂亮朋友》讲述了十九世纪末的巴黎如同一场假面舞会, 成功青睐于道貌岸然之徒。法国驻阿尔及利亚殖民军的下级军官杜洛瓦在退伍后只身来到巴黎,经友人介绍进入《法兰西生活报》当编辑,从此开 始了他的冒险之旅。他依仗自己漂亮的外貌和取悦女人的手段,将权力、财富和名望逐一收入囊中。莫泊桑向来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其文风凝练简洁,而《漂亮朋友》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即使在今天同样令人深思。
  • 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

    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

    千年前的唐朝,万邦来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优越的物质生活,多样的文化融合,催生了唐朝人极致的想象力。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一代传奇诗人,用他们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幅华丽的大唐美卷;而穿行于市井之间的贩夫走卒,则用他们更加不羁的想象力,在唐朝的夜幕中勾勒出神魔鬼怪的憧憧魅影;甚至当朝的宰相,也会在入夜之后,关起房门,点上一盏烛灯,开始写鬼怪故事。
热门推荐
  • 让所有漂泊迷茫的心靠岸:懂得一点糊涂

    让所有漂泊迷茫的心靠岸:懂得一点糊涂

    世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岂不知自以为聪明者却未尝不会犯糊涂;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犯糊涂,岂不知有时犯糊涂者未必不是聪明人。很多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推崇的“装糊涂”,其实质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也不过是为了藉此避免犯糊涂。 概而言之,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自古而今,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 曹操称霸娱乐圈

    曹操称霸娱乐圈

    什么明星,都是浮云,什么导演,统统滚蛋!看我一代枭雄老曹怎么玩转娱乐圈!我拍出的电影好看?那是必须的!我拍出的电影刺激?那是必须的!我拍出的电影热血沸腾?那肯定是必须的啊!孩子,你太会说话了,我开始喜欢你了。
  • 民间饮食宜忌大全

    民间饮食宜忌大全

    本书以治疗疑难杂病、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为主,并将这些病的病状、病因、特点、中医辩证论治以及第一种病的配方、制用法、功效等做了系统的分析。
  • 礼仪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

    礼仪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

    礼仪是生活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需要。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交往层面的拓宽,社会文明礼仪规范愈加显示出其特有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尤其对年轻人而言,缺乏礼仪修养,必然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效果。
  • 田园才女致富记:随猫而来

    田园才女致富记:随猫而来

    "什么?随便说说而已!!"一时激动就说出了决定后半生的话…"猫死了我也不活了!!"一句话、穿越到了几千年以前…灵魂复到了被饿死的十一岁小女孩身上了…什么?茅草屋?黑馍馍?麻袋衣?没爹管?这能是个家吗?还能在这活多久?什么?原来也有同乡人…!!
  • 掠夺本源

    掠夺本源

    这个世界上一切生物都遵循着自然的定律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掠夺空间也遵循着这个定律不能适应这里的人只会被掠夺拥有的一切邱宇死亡后进入了掠夺空间他必须为了生存而战
  • 抗日之战将传奇

    抗日之战将传奇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川军“死”字旗他是让日寇胆颤心惊的魔鬼,也是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他是让外国人头疼的无赖,也是深受国民爱戴的英雄。民族生死存亡之时,他高举抗日大旗,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妖妃殿下

    妖妃殿下

    非常值得一看的言情小说。各位主人公从小时候起就情系一束,详情请点击书名
  • 极道特种兵

    极道特种兵

    韩雨,意外退伍,来到都市,面对残酷的现实,权势的压迫,身怀凌天傲骨的他,开始了一个男人强势的反击!黑衣遮天下,很好很强大!且看韩雨如何粉碎阴谋,打破权势,以黑衣之名,行遮天之举……
  • 朱育理文集

    朱育理文集

    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所编的《朱育理文集》是朱育理同志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担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领导期间发表的讲话和文章这些讲话和文章充分体现了朱育理同志深刻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航空工业深化改革绘制航空工业发展战略蓝图高度重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