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1100000015

第15章 概述

投资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决定了投资体制改革的历程必然与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密切相关。因此,了解中国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是考察中国投资体制改革历程的重要基础。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简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随之建立起与苏联相似的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可称之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全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包括整个社会的生产与分配等各环节的经济活动,几乎全部通过由国家制订的指令计划来实现。

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这种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曾发挥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导致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不利。具体表现如在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所言:“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因此,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成为必然要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这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际上宣告了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结束,转而开始进入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核心内容的新时代,也就是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重点的时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由此揭开了历史新篇章,1978年也因此成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年份。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也就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主题报告。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多项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决策。其中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同时针对当时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提出从纠正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和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出发,对陷于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着手改革。这实际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开始,中国由此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进程。

纵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发生的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标志性改革事件主要有: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起步的标志。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标志中国开始全面启动经济体制改革,即从农村经济改革开始转向城市经济改革。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基础上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做出的明确表述,标志中国开始进入确定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阶段。2003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开始进入深化与完善经济体制改革阶段的标志。

因此,基于上述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可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4年)、探索阶段(1984~1992年)、入轨阶段(1992~2002年)、深化阶段(2002年至今)。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时间是1978~1984年前后。自1978年起,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即形成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事实证明这一制度是成功的,对以后中国总体改革开放的局面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由此也成为中国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推动中国城市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良好基础和宝贵经验。然而这时期的改革仅是起步性和局部性的改革,是局限于农村经济范畴内的改革,而国民经济在总体上仍主要是按计划经济的机制在运行。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时间是1984~1992年前后。在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此为标志,中国开始进入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增强企业活力,是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核心内容,逐步推行政企分开、承包制、责任制、工资制度改革及股份制试点等多方面的工作。这一时期的改革内容是多方面的,涉及计划体制、流通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外贸体制、科技体制、收入分配体制、价格体制及有关行政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但从总体上看,这期间的改革主要是探索性的,即“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改革的深度也很不够,即主要还是局限在计划经济体制范畴内的改革。事实上这时期的改革主要限于对商品经济的理解基础上,还没有形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清晰认识。而这种探索阶段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人们对一定事物的认识总要有一个实践的过程。

第三阶段:入轨阶段,时间是1992~2002年前后。经过多年的全面探索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逐渐明确。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目标十分明确的新阶段,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既定轨道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要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要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调节。

第四阶段:深化阶段,时间是2002年至今。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即开始强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不断深化与完善的阶段。决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成为深化与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其中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在实践过程新情况与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还必然会呈现出具有不同特点的阶段性。以上所述是截至2007年上半年以前时间范围内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概况。

二、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

投资体制是经济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投资体制作为总体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它与总体经济体制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首先,投资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总体经济体制的约束。也就是说,总体经济体制是计划性的,则要求相应的投资体制必须是计划性的。否则,在以计划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中却按市场决定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来决定投资行为,其结果必然难与计划经济的结果相一致。同样,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中却按严格的计划决定投资行为,其结果也必然是难与市场经济的结果相一致。其次,投资体制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对独立性,而不是简单的服从或隶属关系。实际上,投资体制与总体经济体制是相依共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投资体制并不总是被动地适应总体经济体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投资体制改革即是在总体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而进行的局部性改革。而一个有效的投资体制,将有利于总体经济体制的运行。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要建立有效的投资体制,总体经济体制也必须适应投资体制的需要。这就要求在进行投资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必然要对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经济体制进行适时的改革。因此,投资体制改革与总体经济体制改革是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应的投资体制是高度统一的计划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投资决策权与行政管理权合二为一,即政府起核心的作用。这时政府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投资者,另一方面是管理者;或者说,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而这种状况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依然存在。在总体上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经济体制下,单纯的以市场为取向的投资体制改革的成效必然受到抑制。由此,在中国投资领域中长期存在诸多严重问题,如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多头管理、层层审批、投资效率低下等。因此,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看,投资体制改革是作为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试验而进行的。具体表现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即率先进行了基本建设投资的“拨改贷”试点工作。这是在总体经济体制尚未有较大改革情况下进行的。而以后的事实也表明,正是由于总体经济体制改革与投资体制改革的进程不一、不相配套,从而使投资体制的改革进行得非常艰难,导致投资体制改革的进程明显滞后于其他方面体制改革的进程。事实上,直到2004年,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全面纲领性文件,即《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才正式出台。而在此之前,关于财政、金融和外贸等体制改革的文件早已出台。

在中国的国情下,投资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投资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以至于可以把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特点称之为投资拉动型。对此,可从中国投资数据与GDP数据之间所表现出的高度相关性而得到验证。因此,决定投资行为的投资体制在中国经济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或许正是由于投资体制的重要性,使得中央对投资体制的改革持非常慎重的态度,以至出现投资体制改革明显滞后的情况。

一些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事件是:1979年开始试点“拨改贷”,两个重要文件是1979年8月28日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基本建设投资试行贷款办法的报告》和《基本建设贷款试行条例》。1984年开始全面推行“拨改贷”,两个重要文件是1984年9月颁布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和国务院于1984年10月批转的国家计委《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198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投资管理体制近期改革方案的通知》。1992年国家颁布《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3年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关于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这些重要文件的具体内容与意义将在后面具体论述。这里预先提示要关注这些与投资体制改革有紧密关系的事件。

考察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历程,可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及不同角度来进行。而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在总体上决定了投资体制改革的阶段性,因此本章对中国投资体制改革历程阶段的划分,主要是按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来划分的。考察顺序主要按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进程来进行。考察重点是介绍和评述与投资体制改革有关的具体内容以及有关的经济体制改革重要事件。论述涉及的内容是广泛的,如涉及有关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改革、投资项目管理模式与组织实施方式演变、投资项目审批权限以及投资主体变化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经济体制的变化,投资内涵的主体内容实际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投资的内涵主要是指政府投资,而且主要是政府的基本建设投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内涵不仅包括政府的基本建设投资,也包括企业投资、房地产投资以及资本市场中的投资等多方面的内容。事实上在目前的开放的、多元的经济体系中,投资与融资变得密不可分。因此,当前的投资体制改革涉及财政、金融、企业制度、公司股权、资本运作等多方面复杂的问题。而事实上投资体制改革的核心路线,是围绕企业为投资主体的确定与管理的问题。1992年国家颁布关于股份制企业的一系列文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明确肯定企业享有投资决策权,并从企业的投资范围、决策权限的界定、政策优惠和责任约束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这一改革突出了强化市场导向以及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目标。到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出台,明确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制为核准制和备案制,使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得到落实。

同类推荐
  • 客户管理

    客户管理

    本书设计了六个任务,内容包括:认知客户管理、客户开发管理、客户分层管理、客户满意管理、客户忠诚管理、客户售后服务管理等。
  • 销售知识全知道

    销售知识全知道

    本书给广大的一线销售人员提供了实用的销售知识,有助于销售人员清晰、准确、自信地工作。书中讲述了一系列销售技巧,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提高表达能力,使客户感受到被关注,使销售人员的诚信深入人心,令其销售额直线提升。
  • 追随你的心

    追随你的心

    本书全面解读和诠释苹果“教父”乔布斯经营理念与管理思想的作品,完美地展示了乔布斯的创新思维和商业智慧。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乔布斯的经典语录开篇,结合他本人以及商业史上的经典演讲案例,针对苹果公司及商业中的关键问题,如创新、管理、经营、用人、生活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剖析。
  • 轻松回款47招

    轻松回款47招

    本书47个催款绝招是商场催款高手的经验总结!催款这份差使是足够苦的,但催款人也并不是催告无门。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欠债人这几招虽然够狠,但也不至于坚不可催,仔细揣摸,倒是处处有机可乘,有隙可钻。只要对症下药,找准突破口,全力攻之,还怕欠债人不乖乖就范?
  • 公关办事有心计

    公关办事有心计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们参考了众多有关公关办事的专业书籍,力求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通过简单、客观的表现方式将各种抽象的内容具 体化,真心希望给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实用性内容,为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公关办事的方法与技巧,比如:注重形象,别让仪表丢分;好事多磨,心急难成大事;因势利导,找准方法者赢;因人而异,根据性格沟通;打造关系,发挥人脉作用;交际应酬,恰到好处最佳;选择环境,把握办事时机;远离禁忌,坚守办事原则。读者心中的疑惑,几乎都能够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 混乱之域

    混乱之域

    生存斗争混乱刺激从没有真正的对错人只会站在自己想站的位置你能在这里活下去么?
  • 这是个传说

    这是个传说

    一个小地方来的新生蛋子,一个以旧城改造开头的阴谋。一个个不同脸谱的人开始粉末登场。金钱,权势,美人,欲望,黑夜中的纸醉金迷。阴暗墙角中的软刀子硬戳子。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人与人的勾心斗角,情与爱的交织体现,这是个传说。一个存于社会又脱离于社会的传说。让我们一起去期待这个传说!本书在持续更新,可以养肥再看!
  • 夏日温存

    夏日温存

    这是有关几位青年人的故事,所谓他们的青春,所谓他们的怀念,都在上演,故事不够唯美。想要的悲伤不够悲,美好的结局不够美,但这是我最好的故事。
  • History of Animals

    History of Anima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弃妇:总裁你等着

    弃妇:总裁你等着

    我叫白小柔是一家夜总会经理,原本生活很简单又平静,却因为遇到了那个人而起起伏伏。"苏孟言,你这个混蛋,我不会放过你的。"我叫苏孟言是一个跨国集团的总裁,那次在一家夜总会遇到一个女人,生平第一次让我动怒的女人,不过这回我不会那么无聊了。
  • 尘凡

    尘凡

    浩瀚江川,如诗如画,尘凡之上,仙侠横空,满天神魔,浩劫自上古流传而永生不息,烽火连天弥漫天下,毁天灭地倾世之战,天下强者前赴后继,重塑轮回……若凡在幽静安宁的小城出生之后,看见整个世界怪力乱神,天下修者风云汇聚如过江之鲤,是善是恶,对错难分,而自己竟然身染金光,永世不堕魔道,在无意中穿梭万里外,开启了一段征战天下的路程……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倾城妖娆:一只狐狸天外来

    倾城妖娆:一只狐狸天外来

    都说不是为救他了,这邪佞男人非要说要好好感谢?!拜托,她不过是顺手敲晕个女人,谁知竟会是个刺客!人家是来偷东西的,又不是来偷心的,才不要听他的咧……
  • 女明星的贴身兵王

    女明星的贴身兵王

    传说中神秘的特种兵部队兵王萧谦在遭遇锒铛入狱,军队开除之后被迫回到江南杭海市过上并不如意的市井小民生活,却因为一次意外偶遇亚洲天后女明星,从而开启了意外的精彩人生,伴美同行,纵横都市,成为新的一代传奇!
  • 末世凤狂

    末世凤狂

    冷凤狂,二十一世纪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嚣张一姐,然而,一场蓄意的阴谋与背叛,让她穿越到了异界大陆,狠厉狂肆的黑道风云人物,穿越到一片强者为尊的大陆,美男照泡!拳头开路!看嚣张一姐书写一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