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0300000014

第14章 顺治的归路

历史反光镜

公元1661年正月初七,清朝第一位入主中原的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驾崩于养心殿,年仅24岁。

对于顺治,先是作为多尔衮的傀儡,更有甚者说其母孝庄为保护他而献身多尔衮。终于掌握了实权,又来了个董鄂妃,董鄂妃死后,他做出了置自己身为一国之君的使命于不顾执意要出家的“胡闹”之举。事实上,顺治是一个在政治上很有作为的皇帝。他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招抚流民,鼓励开荒,并且大胆任用汉官,委之以重任。难得的是,他作为一个满洲皇帝,还能刻苦学习汉族文化。而且每日忙碌的理政之余,还阅读大量书籍。

顺治6岁即位,14岁理政,在主持国政的十年间多有清明之举,比较突出的一条是他能诚心听取下情,容许臣下犯颜直谏。这对一个年轻气盛的青年皇帝来说,实属难能可贵。

那时有一次,一个名叫朱之弼的给事中上疏指责顺治,说:“今日之病在六部,六部之病在尚书,尚书之病在推诿,推诿之病在皇上不择人,不久任,不责成效,不定赏罚。”从来都是皇帝把责任推给臣下,哪有大臣对皇帝不客气的理啊?顺治看到这些,想必心里也憋了一口气。无端被扣了一个“不择人,不久任,不责成效,不定赏罚”的大帽子,能不气才怪。而一般这时皇帝感觉这种大臣是“大逆不道之人”而降罪于他,可顺治却还能平心静气地仔细研读了这个“罪名”,并“承认”自己用人不当,赏罚不明。

顺治死时,留下了一份遗诏。除了交代后事之外,更对自己进行了最后一次近乎严苛的自我批评:

朕以凉德承嗣丕基,十八年于兹矣。自亲政以来,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谟烈,因循悠乎,苟安目前,且渐习汉俗,于淳朴旧制日有更张,以致国治未臻,民生未遂,是朕之罪一也。

朕自弱龄即遇皇考太宗皇帝上宾,教训抚养,惟圣母皇太后慈育是依,大恩罔极,高厚莫酬,惟朝夕趋承,冀尽孝养,今不幸子道不终,诚悃未遂,是朕之罪一也。

皇考宾天时,朕止六岁,不能衰经行三年丧,终天抱恨,帷事奉皇太后,顺志承颜,且冀万年之后,庶尽子职,少抒前憾,今永违膝下,反上廑圣母哀痛,是朕之罪一也。

宗皇诸王贝勒等,皆系太祖、太宗子孙,为国藩翰,理应优遇,以示展亲。朕于诸王贝勒等,晋接既正东,恩惠复鲜,以致情谊睽隔,友爱之道未周,是朕之罪一也。

满洲诸臣,或历世竭忠,或累年效力,宣加倚托,尽厥猷为,朕不能信任,有才莫展。且明季失国,多由偏用文臣,朕不以为戒,反委任汉官,即部院印信,间亦令汉官掌管,以致满臣无心任事,精力懈弛,是朕之罪一也。

朕夙性好高,不能虚己延纳,于用人之际,务求其德于己相侔,未能随材器使,以致每叹乏人。若舍短录长,则人有微技,亦获见用,岂遂至于举世无材,是朕之罪一也。

设官分职,唯德是用,进退黜陟不可忽视,朕于廷臣中,有明知其不肖,刀不即行罢斥,仍复优容姑息,如刘正宗者,偏私躁忌,朕已洞悉于心,乃容其久任政地,诚可谓见贤而不能举,见不肖而不能退,是朕之罪一也。

国用浩繁,兵饷不足,然金花钱粮,尽给宫中之费,未常节省发施,及度支告匮,每令会议,即诸王大臣会议,岂能别有奇策,只得议及裁减俸禄,以赡军需,厚己薄人,益上损下,是朕之罪一也。

经营殿宇,造作器具,务极精工,求为前代后人所不及,无益之地,糜费甚多,乃不自省察,罔体民艰,是朕之罪一也。

端敬皇后于皇太后克尽孝道,辅佐朕躬,内政聿修,朕仰奉慈纶,追念贤淑,丧祭典礼概从优厚,然不能以礼止情,诸事太过,岂滥不经,是朕之罪一也。

朕性闲静,常图安逸,燕处深宫,御朝绝少,以致与廷臣接见稀疏,上下情谊否塞,是朕之罪一也。

人之们事,孰能无过,在朕日御万几,自然多有违错,惟肯听言纳谏,则有过必知。朕每自恃聪明,不能听言纳谏。古云,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朕于斯言,大相违背,以致臣士缄然,不肯进言,是朕之罪一也。

朕既知过,每自尅责生悔,乃徒尚虚文,未能者改,以致过端日积,愆戾逾多,是朕之罪一也。

太祖、太宗创垂基业,所关至重,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玄烨,佟氏妃所生也,年八岁,岐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皇帝位。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天忠尽,保翊冲主,佐理政务,而告中外,咸使闻知。

在这些自我批评中,其中,对母亲的歉意很催人泪下。而谈及自己不能重用满洲贵族,可能有点言不由衷,有违他的施政主张,所以有人分析认为——这份遗诏被篡改过。也有可能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又念及血脉亲情,故而一反常态。

在后面所提到的几点,除了董鄂妃的丧事那点,其余的就有点过于苛刻自己了。客观地说,顺治的表现还算是不错的。能对自己要求至此,已是一种境界了。

而顺治的一生,带有很强的悲剧色彩。幼年时父亲离世,即位后又处于叔父多尔衮的掌握之下。亲政后虽多行利国方针,但因触犯了亲贵的利益而得不到谅解。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可心的妻子,却红颜薄命,过早地去世了。去世之后,他的作为又被他人生最后一次的疯狂给掩盖了——董鄂妃去世以后,他一再违反定制,用最高规格的葬礼为爱妃发丧,并且一再要出家。

那么,顺治到底有没有出家,他真实的死因又是什么呢?

在《清世祖实录》中,关于顺治的去世记载寥寥无几,对他的死只字未提:“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为什么只记录了他死亡的时间、地点,却没有关于死因的记录呢?而且清朝皇室家谱《玉牒》中也只记录了顺治驾崩的准确时间,对于死因依然是避而不谈。难道顺治的死因还有不可告人之处?

记录顺治皇帝生平最权威的档案——《清世祖实录》中,其中有一段顺治死前的最后记录。顺治患病是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到初六时就已病入膏肓。为什么病情会“恶化”的那么快呢?

顺治时的翰林院学士王熙的《自撰年谱》中记载,顺治死前把他和另外一位大臣麻勒吉召进养心殿,口授遗诏并命他们草拟,自己还三次亲自确认无误再定了下来。据他说,他应召进入养心殿以后,躺在病床上的顺治,说自己得了天花,也就是水痘,在当时水痘相当于现代把无数人生命玩弄于鼓掌的癌症。

听说顺治奄奄一息时,孝庄太后曾“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难道顺治是死于天花?

清人张璐撰于康熙三十四年的《张氏医通》中,是这样描述天花的症状的:“痘疮成浆之时精神倦怠,神思昏沉,不省人事,呼之不应,自语呢喃,如邪祟状。”就是说,患有天花的患者会神志不清。若顺治确是患有天花,他临死前就不可能神志清醒。那么,他条理清晰、思路分明的遗诏从何而来?又如何口授?

《清实录》中记载,初二那天,顺治感到身体不适。兵部督捕主事张宸的《平圃杂记》中则说,初二时顺治亲自到悯忠寺看太监吴良辅剃度。后来传说顺治剃度为僧,是先来观摩一番?又据《自撰年谱》记载,王熙初一到初三连续三天进宫请安,但是都没说顺治生病。而且初三这天,顺治还曾经与王熙讨论事情。如果顺治真的染上了天花,那么他就不可能在初二那天的发病初期到悯忠寺看吴良辅剃度。就算是回来之后才开始发病,那发病之后怎么还能和王熙讨论事情。

因为各种资料记录的相互矛盾,所以不能确切地下定论说顺治死于天花。可如果不是死于天花,那又会是怎么死的呢?

之后就又有新发现认为,顺治在和郑成功的对抗中,英勇牺牲?顺治十七年五月,高崎之战中,顺治皇帝在厦门思明港被炮击中而身亡。清军将领达素不敢对外公布这个消息,然后畏罪自杀。可是,对于这么“辉煌”的成绩,南明大臣张煌言在给南明永历皇帝的所有奏报中,却从来没有顺治被郑成功炮毙的信息。此外,清军与郑成功的部队激烈交战是在五月,如果顺治真是被炮击毙,就发生在五月。但是史书中记载顺治死在十八年正月,就是战争发生的第二年。皇帝的死讯被瞒了半年?这种情况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吧?

究竟是什么夺走了顺治的生命呢?就目前的各种史料和迹象来判断,顺治死于天花的可能性最大,但这依然不能作为最终结论。

另有观点认为,顺治是出家做了和尚,皇室觉得不雅,才遮遮掩掩,只含糊地说皇帝驾崩。《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世祖(顺治)之于董贵妃,所谓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者也。乃红颜短命,世祖对之,忽忽不乐,未数月,遂弃天下,遁入五台山,削发披缁,皈依佛土……满洲族人,虽百方劝解,卒不能回。由是于十八年正月,谬谓世祖病殁,而以十四罪自责之遗诏下矣。”民间传说中,也有康熙到五台门寻父的故事,并且广为流传。

这个说法,似乎正好弥补了官方资料的不足。但是,它也只是传说而已,也无确切的资料可以证明。

顺治谜一样的“归路”,我们还是无法看透。也许我们都需要适度的神秘。在这些模糊中,历史就更多了些回味。

现代启示录

领导的艺术

顺治算不算一个好的领导呢?可以跟现代管理学中的优秀领导者标准对照一下。大致说来,员工喜欢这样的领导:

(1)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愿望与气魄。

(2)能独立制订达到目标的方针与计划,并督促其完成。

(3)有超强的责任感与行动力。

(4)能站在员工角度着想,并为其规划合理的收益。以身作则,教导部属如何做他们该做的事。

(5)有主见,不轻易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但能认真听取下属的建议或者想法。

(6)公正、公平,不徇私情。

如此看来,顺治也算个好领导。只是他感情太丰富,相对来说就显得没有“魄力”。

作为领导人,上到国家,下到十几个人的小团队,都要拿捏好自己的度,做到服众,这是最难的,也是作为领导最基本的准则。只有下属心甘情愿地追随领导,领导才能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使整个团队顺利运作。一个团队如果没有指挥人,就会乱作一团,各行其是。

而且领导是带着大家前行的人,必须做到让大家信任。除了要有卓越管理能力外,与员工相处还需要一些技巧。一个固有团队的领导人因为某些原因离开了,团队不能因为他一人的离开就变得停滞不前。他的位置将有新人来代替,往往这些时候,队员们对这个“新人”都充满了抵触情绪。而想抚平这队人的心绪,当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你就应该学会一些管理“艺术”。

1.以个人素质和魅力取胜

工作中,处理人和事是极为重要的管理艺术。若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让部属各尽其才,创立团队高的和谐度,并适时地督导,将会使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管理者所要“依靠”的,不仅是权责和行政手段,想要部属真心服从拥戴,还要靠自身的言行影响和带动部属。为人领导,在处理事情时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判断,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个人情感而对员工的表现作出主观的臆想。要敢于承担责任,为下属着想,你可以事后对员工在自己的“地盘”做任何批评指正,但团队在外,不管是团队中的谁做了什么错事,都不能把犯错之人单指给“外人”,也就是要学会护短,让员工知道他身在团队,并受到团队的“保护”。同时,每个人身上都是有闪光点的,作为领导要善于发掘、欣赏员工的优点与潜能,员工能在团队中发挥出最大的能量,这样对团队来说必然是有利的,而对于员工自己来说,也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2.创新、会“变”

只有不断地追求目标,跟上时代的步伐,企业才能充满生机。而作为领导者,要有积极的创新意识,也是帮员工建立对企业信心的重要手段。不要让员工感觉这是一个陈腐的工作团队,从而丧失工作激情。人的一生有大半时间都在工作,因此,大家都希望处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工作,而不是死板、教条、毫无生气的工作环境。

当然,面对激烈的竞争,也要让员工意识到危机意识,培养、刺激他们的挑战精神、进取意识,不能一直停滞不前,这样对员工自己还是企业都是危险的。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斗志。

现代管理工作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可以适当借鉴,却不能照搬。优秀的领导者总能顺时而动、相机而行,适时改变观念、谋求创新,进而实行战略、策略到操作的实践中。

3.善于创造信赖

面对每天巨大的工作强度,如果领导与员工之间又互相猜忌那就太累了。领导可以发挥个人魅力让员工产生信赖,而“以身作则”是最好用的说服别人的方法。企业的规章制度是用来要求员工的,同时作为领导也要恪守。如果作为领导都能做到这样,那员工自己自然也“不好意思”不仔细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学会体贴员工,人不是机器,总有有情绪的时候,况且生活总不能那么尽如人意,在员工需要的时候说上一句关心的话语,是很让人窝心的。当企业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时,不要一味地把功劳归结到自己身上,要告诉大家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让大家感受到个人力量确实得到了展现。

“对于统帅来说,知道一切细节是有害的。”优秀的领导者不会事必躬亲,而是适当的“忽视”细节,放手让员工去做。如果你时刻盯梢,员工会觉着你对他的工作能力并不信任,这样就伤害了员工的自尊。要学会信任,这样才是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正确方法,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因为事实上你并不可能全部保证在处理这些工作时的正确性,抓住问题的本质,才是关键。

做领导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最佳战斗力。

同类推荐
  • 三界之封侯拜相

    三界之封侯拜相

    看惯了风起云涌,见多了王朝更迭,走过血雨腥风,躲开明枪暗箭,问一句死生的意义,有侵吞河山的气概,奈何英雄总是气短,白发唱挽歌,更添踌躇意,骈死于槽枥之间,长眠于沃野农田。
  • 大国贼

    大国贼

    一朝穿越成为古代豪门少爷,不但有貌美的贴身丫环,还有一位刚进门不久仍是处子身,国色天香的绝美娇妻,江龙觉得自己以后的日子定然是爽歪歪了!不过还没能与佳人联络感情,就发现危机重重!下毒,阴谋,暗杀,接踵而至!一座豪门府邸,披着诡异神秘的面纱,就像洋葱皮一。
  • 古道国杀

    古道国杀

    讲述自玄至煓的历史,共叙述前玄,炎,铭,后玄,幽,前七国,四国期,奉,金,曼,后七国,兰,煓十三个朝代的历史。展现出了国家的兴亡衰败和将领的成长史。
  • 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

    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

    华夏历史悠久,文物世代传承,鸿殖丰厚,仓促之笔不能尽显中华数千年瑰宝之美。所选文物挂一漏万,每篇文章寥寥千字难以绘出她们的容姿丽质。传世之国宝重器,包含了众多轶闻野史,甄别缕析,稽古钩沉,实非易事。在《文物·图像·历史系列: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的撰写过程中,首先由衷地感激我的同事杜卫民兄长的无私帮助,杜兄博学多识、殚见洽闻,有深厚的文物知识,他为《文物·图像·历史系列: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的文物进行了遴选,并奉献出数篇自己的佳作。
  • 文明养成

    文明养成

    这是一颗列国林立、群雄割据的巨大星球。在这个由剑神主宰的世界,实行的是弱肉强食的文明等级制度!且看欧阳昊如何从建造一座小村开始,发展出一个庞大的文明帝国!
热门推荐
  • 我欲为神

    我欲为神

    这个世界太虚伪,这个世界太冷漠。这个世界需要一个救世主。我就是那个注定要登上顶峰的男人,注定要把众生踩在脚下,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名字,要看破一切真真假假,让神佛都颤抖!!
  • 穿越之逍遥女配

    穿越之逍遥女配

    她是风雪梦璃,是神界最强大的存在,实力即将到达巅峰,却迟迟不能突破瓶颈,一本书、一只蝴蝶,她一次次穿越于不同的主角世界,完成不同的任务。然而因为一次不明的意外,身份的互换,身为女配的她会如何呢?
  • 熊心无尽

    熊心无尽

    千载等待,尘埃未定,王者降世,风起云涌。手握神剑,主宰天下间。一入魔殿,真身重现,血洒三千,只为红颜。峰回路转,梦溯五千年。
  • 匠师录

    匠师录

    一个傲娇的系统。一个不知道在平行世界该做什么的青年。一个辈分是自己小姨的萝莉娃娃亲。一个腹黑的班长一个脑残的团委。这个故事里面应该没有杀伐果断。有的应该是温馨一笑和阵容不怎么庞大的后宫,本书是都市异能,有血族,有狼人。主角可能不会在里面争强斗狠。但可能在平行世界里面混娱乐圈,网文,竞技,开发游戏,虚拟现实。当武者和异能者的军火供给商。另外,本书除主角以外的重要角色,均是作者君现实的朋友。
  • 王者天下之无敌兵王

    王者天下之无敌兵王

    一场血案之后一名小人物,卓不凡物霸道崛起,国家仇,兄弟恨,在一次次的血雨腥风之中不断捍卫着自己的尊严。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翻霸业。看小人物如何逆袭成功,成就自己的王道!
  • 金胎两界师资相承

    金胎两界师资相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道地经

    小道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材翻身之狂傲三小姐

    废材翻身之狂傲三小姐

    杀手穿为软弱将军之女,从此她不再是她。姨娘伪善?撕烂你的美人画皮面,让大家看你到底是什么货色?庶姐狠毒?划画你们的脸打断你们手脚,让你们见识下什么才是狠毒。老爹无情?割袍断义,再招惹我我同样灭了你。一道圣旨,嫁给当朝传闻会吃人喝血的“病”王。吃血抽骨的“病”王?不碍着本姑娘,本姑娘也绝不给你添堵。只想安心治好久病的娘的病,却无意卷入一场风波,她扑倒了他,肚中因此多了球。他,神秘组织的头头,阴冷邪肆杀人如麻却惟独对她一见倾心。可谁知道某男满心欢喜盼来的新婚夜,某女竟带球跑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中魔

    武中魔

    武者,移山动地,上天入海,一己之力,堪破虚妄;魔者,无视规则,打破规则,一切所为,全凭喜好。
  • 英雄崛起

    英雄崛起

    遥远的过去,战火燃遍符文之地,不屈的灵魂在毁灭中获得新生,成为英雄殿的英灵。在时间长河的尽头,为了荣耀,为了利益,为了生存,角斗士们在竞技场中燃烧生命。是燃尽生命成为英灵的祭品,还是完成使命获得英灵的祝福?黑暗降临,在血与火中,诺德发动天启。****事情在控制范围内,便继续坚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