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93100000009

第9章 不要惯着自己——《荀子》第一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的社会中,大家既可以看见很多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整日意气风发;也可以看见很多人早已对生活失去信心,成天哀怨人生的苦闷。这样截然不同的观点,同样也出现在了对人性是善是恶的理解上。

在品味《孟子》的时候,我们讲到了他的“性善论”,也就是认为人性本善的学说。在孟子那里,人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善良的,因而他才说人应该按照这种善良本性做人。也只有这样,才能“人皆为尧舜”。然而,这只是孟子对人性善恶的一家之言。上文说过,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些思想家提出了不同与孟子的人性学说,我们这里要讲的荀子就是其中一位。

荀子怎样看待人性?他的观点跟孟子的观点截然相反:在荀子那里,人性是恶的。听见这个观点,有的读者或许会跟听见孟子的“性善论”时一样不屑:“怎么又不那么符合实际情况?这个世界有坏人,也有好人!”此话不假,看看我们四周的人就明白了。然而,荀子所说的人性恶却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坏人”。那么,荀子的人性恶是什么意思?

不知大家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没有:许多囚犯在回忆自己的犯罪过程时,往往会说起自己做坏事前内心的犹豫不定。他们痛苦地徘徊在善与恶的边缘,不知何去何从。然而,最终他们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还是迈出了罪恶的一步。有人或许会问:“是什么导致他们非走那步不可呢?”在现实中,的确有很多具体的原因会导致罪恶的产生。可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原因归纳在一起,就会发现其实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按照荀子的意思,那便是恶的基因。

“恶的基因”是什么意思?说简单点,它其实就是人心中的一些邪念。这些邪念本来每个人都有,但是有的人没有严加控制,于是人世间就有了无穷无尽的罪恶。可是,这些邪念又是怎么回事?还是让我们来看看荀子是怎样说的。

荀子的“性恶论”是从说明人性的自然开始的。在荀子看来,人跟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自然的产物。唯一不同的是,跟其他生物比起来,人在“自然之林”中处于最高的地位——所谓的“人乃万物之灵”。虽然如此,人的本性却仍然是“自然性”的:“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见《荀子·性恶》)这句话很直白地说明了人性自然的道理。人性是天生的,不是靠后天学得的。这个天生天养的人性其具体体现又是什么?在荀子眼中,人性的具体体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和“欲”——感情和欲望:“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见《荀子·正名》)荀子的意思是:情和欲都是人性引申出来的具体体现,情是人性的质地,而欲则是与情相呼应的。换句话说,人性就是人的感情和欲望。

讲到这里,有人可能会不明白:说人性是自然的,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情和欲望,怎么能得出人性恶的结论?别急,还是请继续听荀子讲课。在说完上面那些话后,荀子说到了人性,也就是情和欲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有如下四方面:其一,人的感官欲望,这指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眼耳鼻舌口的欲望:“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肌肤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见《荀子·性恶》)其二,人追求利益:“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见《荀子·荣辱》)其三,人的排他心和嫉妒心:“生而有疾恶焉。”其四,人都喜欢荣誉,而不喜欢羞辱:“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见《荀子·王霸》)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希望能够高高在上地做皇帝、富翁和圣人。

以上四个方面就是人性,即感情和欲望的内容。然而,就如荀子同时期的一些思想家批评荀子说的那样:“这些只是人的自然本能。怎么能说它们就是邪恶的?”这种批评是有道理的:既然每个人都有这些感情和欲望,凭什么说它们邪恶?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人:当他自己在纵欲享乐的时候,他不会说这是我的邪恶本性在作怪;而当他眼红别人的享乐时,他却会说别人本性多么不好。看来,如果不做进一步的说明,荀子的观点就站不脚了。

然而,荀子怎么会被这点问题难倒?他自然也意识到上面的难题了。于是,荀子回答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见《荀子·性恶》)在这段话里,荀子再次重复了他对人性内容的观点,即人天生就追求利益、天生就嫉妒他人、天生就有各种感官欲望等。然而,跟前面的论述不同,这里的话多出了两个字——“顺是”。什么意思?说简单点,就是顺着人性做人。顺着人性做人有什么结果?在荀子看来,这就会使得人越来越缺乏谦让、忠诚、信用和质朴等优美德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荀子才说人性是恶的。

现在我们明白荀子的意思了:原来,人的那些自然本性的确没有什么善和恶的区别,它们就是自然而然的;只不过,如果人们不能用各种德行来制约这些本性,却相反顺着、惯着它们,人间的恶就产生了。如此看来,重要的不是去责怪我们的天性不好,而要责怪我们太惯着自己了。想想那些犯下滔天罪行而悔之晚矣的人,他们走上那条不归路,难道不是由于太惯着自己了吗?

同类推荐
  •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是近代美国思想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人类史上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本书收集了培根论说手札数十篇,充分显示了哲人的睿智,是一本见解独到的传世佳作。
  •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本书上篇阐述了在中国精神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毛泽东哲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下篇探寻了毛泽东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哲学意识的关系等。
  •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并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荀子,名况,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笔下的鲲,是一个属灵的生命。它本来只是一个还没觉醒的生命,天天困在海中,等待它的命运就是去死。但它选择了另一个活法,它飞了起来。它为什么飞得起来?因为它有信仰,它相信海运和风可以把它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因为它的信心,它获救了。它的意志不是出自自己,而是出自信仰,因此意志就大,能力就强。它的自由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上帝,所以是真正的自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自由不是无所事事,它是一种做事的良好状态。上帝给我们自由与能力,是要我们去完成使命,不是让我们只是玩。鲲化为鹏后,它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玩,而是“而后乃今图南”,向更光明的地方飞去。所谓“自由意志”,就是指一颗完全信仰的心。
热门推荐
  • 位面漫游者行记

    位面漫游者行记

    萨拉丁:这个东方人很实诚,就是卖的东西贵了些。话说,我订的攻城大炮什么时候才能到货?我的攻城部队已经饥渴难耐,哦不,是战意满满了。BIGBOSS:你说的条件都没问题,快帮我找回静静,只要找的回来,DamondDog打包送给你都行!托尼.斯塔克:这个人应该上法庭,哦不,应该让参议院审问他。他,他居然造出了比我更好的战甲……布鲁斯.韦恩:我曾以为世上只有小丑一人可为劲敌,直到被他关到这座疯人院,我才直到什么是真正的邪恶。宋岩:其实,我只是在旅游,你们的世界都很有趣,我只是在让他们变得更有趣……
  • 梧桐树下的爱恋

    梧桐树下的爱恋

    她,早已心死,减去动人的长发,本以为不会在爱,何人可唤醒她那本已冰冷的心?他,父母之间的裂痕,爱人的背叛,早以使他的心脆弱不堪,命运让他遇到了她,这一切是否可以改变?他,明知道她的心中本没有自己,可是依旧心存希望,一直守护着她,他是否可以梦想成真?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 掌上花开

    掌上花开

    《掌上花开》本书收录了宗利华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于调侃中见温情,于娓娓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体验和独特思考,对广大读者和写作者有着极其特殊的启悟意义。
  • 宫后妃

    宫后妃

    曾经的她,倾国倾城,绝代芳华。从不曾想要独宠六宫,只求平安度日。如今回想看看,只觉得是过往云烟,不足挂齿。杨琪儿从不幸变成了有幸,这完全是因为皇上是个重情重义的好男人所以她所受的委屈和凌辱都化作泪水,随风逝去。一笑而过,她如今还有什么可怨恨的,还有什么可不满的,她把所有的悔恨都化作真诚,化作改过,坦诚相待,不枉此生。
  • 仙魔问道

    仙魔问道

    这世上没有什么公平可言,贫贱富贵,弱肉强食,各安天命。而我,不愿安天命!
  • 出地球记

    出地球记

    成绩不佳,痛定思痛,推倒重写中。
  •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本书对朱元璋的政治谋略进行研究,包括出身布衣篇、霸王出世篇、建功立业篇、建立明朝篇、巩固江山篇、政体改革篇、依法治国篇、教化德治篇、反腐倡廉篇、安居乐业篇。
  • 读《易经》学生活

    读《易经》学生活

    《易经》原是上古卜筮之著述,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将它引入了“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后经过孔子的传述,又加上历代众多学者的精心研究,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对儒、道、墨和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有较大的影响。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教授曾说:“《易经》是宇宙代数学。”被誉为“中国脊梁”的粱漱溟教授说:“《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张岱年教授曾说:“《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典籍。”季羡林教授说:“《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
  • 血色玫瑰之骄傲吸血公主

    血色玫瑰之骄傲吸血公主

    她,是吸血鬼,曾被贵族当作试验品,亲哥哥被贵族杀害。好不容易逃出来却流浪街头,恶魔发现了她,便上前安慰,不知道为什么,恶魔觉得她很熟悉,像曾经相识……她被一户有钱人家收养,成了首富大小姐,又成了世界第一杀手叶魅……吸血鬼女王发现她,就是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而儿子已被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