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93100000008

第8章 “大丈夫”可不是“大男人”——《孟子》第四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在品味《论语》的时候,我们曾经讲到了一种被孔子推崇的理想人格,那就是“君子”。在孔子那里,君子是至德至善之人,是值得效仿的做人榜样。既然“至圣先师”提出了自己的榜样,作为后学的“亚圣”孟子自然也不甘落后。孟子也褒扬了一种理想人格,这就是“大丈夫”。

在谈到孟子的“大丈夫”之前,让我们先去看一看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现象:一个男人遇到伤心沮丧的事情时,在他听到的各种安慰话之中,肯定少不了一句“男子汉大丈夫,这点苦算什么?”即使这个人没有别人安慰,他也会对自己说这句话。难怪有的性心理学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男人给自己树立信心的办法就是再次确认自己的性别。

这样的结论初听起来让人觉得忍俊不禁:哪有一个男人抑郁至极点的时候,嘴里念叨几句“我是男人”就能心情舒畅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男人一遇到难以承受的痛苦就会使用这句安慰话,有时甚至成了救治心灵伤痛的“灵丹妙药”。

这味“灵丹妙药”虽然有效,但让人觉得遗憾的是,很多男人在心中确认自己的性别时,想的并不是孟子意义上的“大丈夫”,而是“大男人”。“大男人”是个什么东西?不说大家也知道:爱面子、争强好胜……因而,“男子汉大丈夫,这点苦算什么”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可是个爷们儿!这点苦就能把你压倒,太没有面子了!”于是,一个内心脆弱、外表刚强的男人立刻“停止”了郁闷。

如果孟子看见这样的男人,他肯定会嗤之以鼻。在孟子看来,这样的男人离真正的“大丈夫”标准还很远——“大丈夫”可不是“大男人”!既然如此,真正的“大丈夫”是什么样子?孟子在《滕文公篇》下第二章中如此说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意思是:真正的“大丈夫”以天下为家,主持天下的正义,厉行天下的仁道;得志之时就率领百姓跟他学习,不得志则独善其身,不为富贵动心,不因贫贱移志,不被暴力屈服。在孟子眼中,只有具有如此高尚品格的男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说到这里,大家肯定已经看出“大丈夫”和“大男人”的区别了:“大丈夫”把天下、百姓和德行看成最大,而“大男人”却把自己看成最大。至于哪个才是真正的“大”,就再清楚不过了。

孟子笔下的“大丈夫”可谓是“男人中的男人”,无论是其成就的事业,还是其养就的德行,都是让人羡慕不已的。在称羡的同时,我们也会憧憬着过把“大丈夫”瘾,于是不禁要问:“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倘若“亚圣”听见了这句话,他就会慢悠悠地说:“不要着急,要做‘大丈夫’,先得练就一身‘浩然之气’!”

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在《公孙丑篇》上中回答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首先承认,要说清楚什么是“浩然之气”的确比较难,但硬要解释的话只能说它是一种浩浩荡荡流行于天地之间的刚正之气,这种气与道义是合为一体的。“浩然之气”跟战士的勇气有一定的近似之处,但是它并不意味着逞匹夫之勇,只有合乎道义的勇敢行为才具有“浩然之气”。孟子在《梁惠王篇》下第三章中,就专门论述了“匹夫之勇”和“义侠之举”的区别,其关键便在于是否合乎道义。

这样的“浩然之气”我们要怎样才能练就?在孟子看来,首先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必须循着事物的规律办事。为了进行说明,孟子讲了一个人所皆知的寓言故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见《孟子·公孙丑篇》上第二章)这就是“揠苗助长”的故事。故事的意思大家肯定都已知道,孟子讲它的目的是为了告戒人们:千万不要违背德行修养的规律,想一下就练成“浩然之气”不仅不切实际,而且有害。搞不好“浩然之气”没有练就,反倒练出一身臭脾气,那就悔之晚矣!

有了按照规律办事的心态,就可以开始修养“浩然之气”了。那么,又要从哪些方面进行修炼?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切实履行上文曾经说过的仁义——用仁爱他人的心,去做合乎道义的事情。在孟子看来,只要一个人持续不断地履行仁义,“浩然之气”就会逐渐从他的内心生出来。从这个角度讲,“浩然之气”对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一个人虔诚向善、多行仁义,终有一天能够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话说起来简单,难的是真正地去做。看看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又有多少能够持之以恒地履行仁义?怪不得我们的“亚圣”在几千年前就已经那么沉重地思虑了!孟子所担忧的,其实也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遇见的那些烦心事。面对这些麻烦,很多人不知反省自己是否违背仁义,而只知让自己去当“大男人”、“强女人”,似乎自己变强了就可以少些麻烦。这些人何曾想过,当我们的世界变得人人强悍无比、毫无仁爱之心的时候,我们的烦恼将会越来越多?

§§《荀子》

现代的各种比赛之中,一般都会有冠军、亚军和季军的名衔。可是,在儒家那里,却只有冠军和亚军,这两人大家都知道便是孔子和孟子。其实,在孔、孟之后,儒家还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按照一些学者比如台湾史学家李敖的说法,这位思想家写的书“体大思精”,一点也不亚于前辈孔子和孟子。然而,不公平的是,他竟连一个季军也没有捞到。这位“倒霉”的思想家就是荀子,他那本跟着“倒霉”的名著就是《荀子》。

据史料记载,荀子是战国晚期的赵国人,出生于公元前315年,去世于公元前236年。荀子本名荀况,由于当时赵国的国君也姓荀,因此才避帝讳改名为“孙况”。年轻时候的荀子四处游学,成年后生活在齐国与楚国。当时的齐国推崇学术文化,在稷下开设“学宫”。荀子由于学识高,所以被选为了“祭酒”,也就是科学院院长。后来,荀子还曾出任兰陵县(山东库县)的县令,并且老死在了那里,享年九十来岁,可谓高古之人了。

荀子的思想学识渊博精深,这些均体现在了他的传世名著《荀子》(也有人称为《孙卿书》)一书里。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孙卿子》三十三篇”。但是,这个说法与现存《荀子》版本并不一致——现存只有三十二篇,这个数据是与汉朝刘向的《荀卿新书叙录》中的记载是一致的。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三十二篇才是《荀子》一书的准确篇目。

先秦许多思想家的传世名著都有一个共同的悬疑,那就是其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在《荀子》那里也存在。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近代史学家吕思勉等人认为《荀子》全书都是伪作;其二,史学家杜国庠认为荀子就是此书的作者;其三,郭沫若和梁启超等人则认为除了《荀子·大略》以下六篇之外,均是荀子自己的作品,而这六篇则是荀子的弟子所为。从近来的学术争论看来,最后一种说法比较站得住脚。

《荀子》一书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了《性恶》、《修身》、《礼论》、《劝学》和《正名》等诸篇文字之中,因此这些篇目也是我们今日品味《荀子》所集中关注的地方。在理论学说上,荀子上承孔孟的儒家思想,下启李斯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为荀子被后代儒生的冷落抱以不平。台湾史学家李敖甚至认为荀子“真不愧是给先秦百家齐放思想集大成的人”。(以上引文均见李敖《中华名著精华全集》)这一点,其实在《荀子·非十二子》中已有体现。荀子在这一篇里,系统评析了当时的社会思潮,从墨家的墨子到法家的田骈,从名家的惠施到儒家的孟子,他都给予了思想清理。这种气魄,试问先秦各位思想家,又有谁能出其右?

同类推荐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矛盾之所以是矛盾,就因为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在这个前提下,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知识经济也即双赢经济,知识的可再生性,使双赢合作成为合作的主导模式,有无不但应当统一,而且可以统一。老子的哲学是对称哲学,即:无和有的对称、有限和无限的对称、静和动的对称、柔和刚的地称、进和退的对称……先人的智慧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会产生新的火花……
热门推荐
  • 彼苍之殇

    彼苍之殇

    等待、是一生的苍老---彼苍彼苍大帝彼苍大陆的至高存在,而这个第一次统一了整个彼苍大陆,统治近百万年之久的神秘第一代帝君,使得浩瀚宇宙各族忌讳莫深的超级存在,却突然宣布退位,而后不知所踪故事,开始于九亿年之后彼苍大帝一丝神念重塑化身回归大陆。。。。。。。。。。
  • 枭雄天妖

    枭雄天妖

    九州大陆上,当世最强散修度劫失败,只能夺舍重生,变成了一头虎妖!以妖怪的身体演练修炼者最强的法术,不管前世今生,他依旧是修炼界最为强大的存在!“上天不仁,我便化身为妖,反了这天地!”书友群:9857804
  • 灵异有约

    灵异有约

    看不见的未必就不存在,没经历过的未必是虚无。让我们一起探探那如虚又如实的灵异空间吧。新手上路,谢谢大家关照。
  • 效力篇

    效力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无限水晶宫

    我的无限水晶宫

    本书已经转到贝塔的好朋友,正在审核中,欢迎新老读者前去捧场。
  • 带着电脑回三国

    带着电脑回三国

    陈乾莫名其妙地穿越了,带着一台手提电脑,到了三国最乱的192年.碰上了美丽,聪明而又幽伤的蔡琰姐妹.于是便想与蔡琰MM一起归隐,到桃花源去过着神仙样的生活.然而这个不想改变历史的他,在现实面前,却一次次违背自己的意愿......电脑,这个二十一世纪的最新科技.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会给主角带来什么呢?又会能人们带来什么呢......本书写法可能和其它类穿越文不同,大家不访一看.QQ群:79956487
  • 二谛义

    二谛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魔神再现

    重生之魔神再现

    一代魔尊被众神追杀,直至陨落。魔界也被灭族。今朝重生必然奉还。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杀戮天下,谁能挡我。结识一群伙伴,并帮他们铸就神位,抵抗一次灭世灾难。寻求力量,主宰混沌!
  • 独宠娇妻:总裁大人求放过

    独宠娇妻:总裁大人求放过

    他是天之骄子霍家大少,纵横商业帝国的王者。而她则是苏家的千金大小姐,只因复仇,再次成了他的代孕母亲。四年后……“女人!可知招惹本少的后果?”某个女人丢了一份契约给他,“合同到期。”成了他的人,生了他的娃,想溜,窗户都没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欲望都市:天使不动情

    欲望都市:天使不动情

    有的人生就是天使。好一个灿烂的笑容,好一个耀眼的存在,带着一份连自己都不懂的纯洁,生于光明。但是,黑暗一步步靠近,一个一个,全都是不好惹的家伙!用温柔的霸道呵护,用冷硬的手段强留,带着不容拒绝的爱,要天使接受。她挣扎,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