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2400000133

第133章 开展国际英才孵化服务

北京海外学人创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庆华博士

陶庆华,1961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侨联委员:北京市侨联常委:北京市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主席;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1988年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1年在英国设菲尔德大学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至今,在中关村创办了北京海外学人创业投资中心与北京海外学人创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10万元创业资助。

一个高科技项目,一个创业小团队,一笔不大的启动资金。这是绝大多数海归刚开始创业时的情形。不要说搜狐、百度这样的网络公司,就是UT斯达康这样的通讯公司,创业伊始,也不过是三两个人,七八杆枪。只是因为不断得到风险投资基金的融资,这些公司才最终从一大批同类中脱颖而出。

与一般海归创业模式不同,从新加坡归国的陶庆华博士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创业之道。首先,他不是专业从事某一项目或产品的研发,而是致力于诸多项目的孵化管理;其次,他所在的海外学人创业投资中心及其管理公司,核心人员就有10人之多,紧密型合作伙伴更多;再次,他们创立的海外学人创业投资中心,注册资金5000万人民币;具体运作中心资金的创业投资顾问公司,注册资金也近200万人民币。

自2001年初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风险投资业也随之陷入低谷。加之国内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因此,这几年,国内本就不太成熟的创投业更是雪上加霜。正是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为了让更多富有前景的项目或商业计划付诸实施,陶庆华和他的伙伴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充满艰难的创投之路。

从工学博士到外企高管

陶庆华出生在苏北的盐城地区,小时候吃过不少苦。上世纪60年代初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广大农村带来深重灾难,那种饿肚子的感觉真是叫人终生难忘。正是这种艰难困苦的恶劣环境,造就了陶庆华不怕吃苦、坚忍不拔的性格。

80年代初,陶庆华以优异成绩考入著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自动控制专业。在这座美丽的北国城市里,陶庆华不仅读完大学本科,而且拿到了硕士学位。

1988年,陶庆华被公派到英国设菲尔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完成后,他没有立即回国,而是继续留在英伦从事博士后研究,同时开始考虑今后的发展道路。

经过反复思考,陶庆华决定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继续在海外工作一段时间。他认为,既然已经出来,那么就应该抓住难得的机会,切身体验一下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制度,熟悉并掌握国际企业、大学及政府部门的运作惯例。

“我在英国学了4年,毕业时,正值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不久,国内正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当时,我就想,随着国内的进一步开放,中国经济必将越来越国际化。届时,国内必然需要大批熟悉各种国际惯例的高级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对当时的心境,陶庆华这样回忆道。

那么,哪里才是最适宜发展的地方呢?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陶庆华没有选择留在英国,也没有到欧洲大陆的德、法等发达国家,更没有去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而是选择了弹丸之地新加坡。

之所以选择去新加坡,主要是考虑那里东西方交汇的文化氛围和特殊的发展道路。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亚洲国家,但在李光耀等人的努力下,又完全建立了现代市场经济,成为东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的发展道路,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得到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许多做法,都直接借鉴了新加坡当年的经验。

到新加坡后,陶庆华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研究员;3年后,他应聘到一家名叫新加坡IPC企业的上市公司工作,从此开始了与以往研发工作性质截然不同的管理生涯。

之后10余年,他一直在国外公司担任副总裁、总裁等管理职务,长期从事高科技产业管理,积累了丰富的投资及管理经验,还结识了许多志趣相同的各界朋友。这一切,为他后来归国创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切入海归创业的空当

进入新世纪后,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日益吸引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回国创业发展。已经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的陶庆华有了回国发展的念头。他利用回国出差等各种机会,了解国内环境,着手准备回国发展。

2001年,陶庆华应邀参加了团中央在天津举行的“海外学人创业周”活动。在会上,陶庆华了解到,一些海外学人由于缺少起步资金的支持,缺乏对国内市场的了解等因素,很多好项目进展缓慢甚至“流产”。

这种情况,引起了陶庆华的深思。他深知,很多留学人员离开祖国已经多年,对国内情况已很陌生,想创业,却不知从哪里着手;还有不少留学人员,有项目没资金,缺乏融资渠道。如果能有一个类似“创业教练”的组织,给那些有心创业的留学同仁以辅导;有一个类似海外风险投资基金的机构,给那些亟须资金帮助的海归企业提供融资渠道,那该多好啊!

当然,在考虑这些问题时,陶庆华也有商业方面的考虑,从可行性上进行了分析。在目前海归创业群体中,做实业项目的多,做法律、咨询等中介业务的也不少,但类似风险投资和孵化业务的几乎没有。如果稳妥运作,这一块何尝不是一个蕴藏巨大机遇的市场空白呢?

在“海外学人创业周”活动期间,陶庆华还结识了王少剑、骆奇、董志刚等一批志同道合的海外学人。在团中央领导的鼓励与支持下,他们很快达成共识,创建了一个专门为海外学人回国创业提供资金融通和孵化服务的“海外学人创业投资基金”。

基金创建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怀和鼓励。特别是在2001年和2002年12月底,陶庆华曾代表基金管理团队分别向李岚清副总理和王兆国同志汇报工作,两位国家领导人都对基金这种形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们希望该管理团队能够将海外成熟的基金管理模式带到国内,同时勉励博士们要不畏困难,勇于探索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模式,鼓励大家对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创业投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设在北京中关村的海外学人创业投资中心,是海外学人创业投资基金在国内运作的基地,也是国内第一家以有限合伙为组织形式的风险投资企业。海外学人创业投资基金的独特作用就是架设一座学人与高新技术园区,项目与资本以及人才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

值得说明的是,“海外学人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不同于一般的海外风险投资,也不同于政府管理的创业基金。它主要以归国留学人员作为主要服务对象,采用“风险投资 孵化器管理”的运作模式,为海外学人企业和海外学人回国创业提供包括项目投资、专业培训等全方位的创业服务。

伴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海外风险投资机构选择项目时,要求越来越苛刻,它们几乎不再对处于种子期的企业进行孵化,而是钟情已经具备产业化雏形的公司:它们要求被孵化企业具有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具备提供现金流的能力。至于以往那种一纸创业计划就能换来百万美金的事情,就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而掌握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创业基金,更多的是一种无偿扶持。不过这类资金管理者与风险投资一样,基本上都不参与企业的具体运作。

“海外学人创业投资基金”不同,首先它也是一种商业运作的资金,不可能像政府那样“扶贫”;其次,它也不像海外风险投资那样以盈利为唯一目的,它对那些有一定商业前景的创业计划和方案,愿意给创业者一个探索和尝试的机会。

另外一个显著区别是,“海外学人创业投资基金”通过其运作机构海外创业投资顾问公司,直接参与被孵化企业的具体经营,以更加具体地评估项目前景,制定后续孵化计划。

我们把自己的这种孵化方式称之为‘软孵化’。我们不像一般创投机构那样,在企业进入成长期后,在盈利‘临界点’马上到来时才介入。我们愿意给那些有志创业的同仁一个试验自己设想的机会,给他们从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让他们的创业方案能在实际运作中得到检验。

对于那些实践证明确有发展前景的方案,我们在将其逐步完善后,加大投资,实行公司化运作。当然,也会不可避免地淘汰一些可行性较差的方案或计划。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创业,哪有那么一帆风顺的呢?我们这样做,既让一些有志者事能成,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投资风险。我们毕竟不像海外风险基金那样财大气粗啊!

谈起“海外学人创业投资基金”,陶庆华总是那样充满激情。基金在2003年初正式运作以来,虽然也遭到不少挫折,但整体上还不错。目前在孵的项目有十几个,基金整体经营目前处于持平状态。对创投公司来说,不到3年的时间,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目前,海外创业投资基金孵化的比较成功的项目当属“国际英才孵化基地”。这个项目的内涵包括成立“国际英才俱乐部”,承接“国际英才猎头”业务:提供“国际英才培训”,开展“国际英才咨询”;创建“国际英才孵化网站”。

谈起这个项目的缘起,陶庆华感慨万千。因为,这项业务最初来自他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海带(待)”现象的关注。

他说:我们当年出去时,绝大多数是公派,很少听说自费留学。当时,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回来,很少听说谁找不到工作。谁能想到现在这种‘海带满地漂’的景象啊!

“但实事求是地说,海待现象可能会发出人才过剩的错误信号。中国并不是人才大国,是缺人才的,真正的人才绝不会‘过剩’。”

陶庆华认为,目前的人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海外留学人员没有准确把握国内人才的需求信息;而国内的用人机制又不够完善,用人单位往往忽略“海归”的潜在优势。同时,我国的人才中介业务也不够发达。

在出国留学前的指导和留学归来后的培训方面,目前国内基本上还是空白。现在很多留学中介机构,更多的是帮助希望出国的学生办签证,没有能力根据这些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性格,再结合国家未来几年产业结构变化,对他们进行专业的留学学业方向的指导,做出最佳留学国度和就读学校的选择。

不要在留学回来后才后悔当初没有学什么,而是要在出国前就要做好前瞻性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设计。没有量身定做的留学指导与就业预测,盲目出国,跟风学习,最终只会沦为‘海带(待)’一族。

“因此,我们提出的理念是‘一站式服务’,为那些希望出国的学子提供准确进行自我认知的职业测评,协助学子们进行留学专业的选择,为他们提供从学习到就业和创业的职业规划和指导,并在他们回国之后提供就业和创业的咨询,提供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人才交流平台,为留学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除了开展留学咨询外,他们还组织进行了大量海归培训工作。他们将国内顶尖的培训大师和成功学家请到一起,结合海归实际,将中外培训教程糅合在一起,对留学归国人员和国内那些有志创业发展的学子和各类人士,进行针对性极强的培训。

他们先后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清华科技园、望京科技园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留学人员企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包括领导力、执行力、团队建设、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各类中高级管理培训课程,帮助许多企业和个人走向成功之路,得到了园区和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现在很多海归企业面临困境,虽然表面上原因有千条万条,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创业准备不足。陶庆华拿他本人为例说,他在新加坡工作10多年,拿到学位以后,在公司里面从最基层的职位做起,一直做到副总裁,最后一个职位是任新加坡亚洲有限电视网络公司的总裁。

有了这些积累以后,他在心理上做好了至少两年不拿薪水、没有一分钱收入的这种准备的情况下,回来创业了。“创业之前,有一个科学的、非常理性的思考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非常适合国内市场的方案,一个项目,还要有一定的资金在后面做支撑。这个的的确确是相当相当重要的。”陶庆华说。“但更重要的是创业伙伴的选择,很多企业都是因为班子不团结而垮掉的。”陶庆华补充说。“要创业,创业的团队从哪里来?其实就是从过去工作的同事那里来,因为这样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当自己在一个公司里做事时,就得注意自己的人品。如果自己不讲人品,不讲风格,不讲做人的度,就绝对找不到志同道合、可一起创业的人。”

除了人品以外,创业团队的技术管理乃至市场开拓,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尤其是国内的环境不同于海外,有很多有中国特色的地方,这些对那些海归学人来说,需要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因此,我们积极开展创业培训业务。我们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希望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就业时,能更好更快地软着陆,创办的企业能更好更快地走上正轨。”

同类推荐
  • 36计用人

    36计用人

    本书结合传统奇谋三十六计中的谋略方法和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分别从选才、管理、赏罚等诸多方面总结。
  • 向营销领袖学什么

    向营销领袖学什么

    如果你想学习领袖和精英们怎样做营销——就读这本书吧!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营销精英,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你的公司,你都需要知道真相所在——就读这本书吧!
  • 张天良之经营智慧

    张天良之经营智慧

    本书以山东京蓬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长历程为背景,结合几十年来企业的发展状况,对其掌门人张天良毕生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总结分析了从创业初期到企业成长壮大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运用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辅以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管理理论,对企业的科技创新、品牌、营销、市场、企业文化、国际化、竞争策略以及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 每天一堂销售课

    每天一堂销售课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的销售指导书,内容涵盖销售领域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销售常识、能力素质、形象气质、销售礼仪、寻找客户、接近客户、促使成交、售后服务等方面。本书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案例分析,在可读性、趣味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上,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本书浓缩了众多销售精英的成功经验,并详细阐述了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各种方法和技巧,采用一年365天、每天一堂销售课的形式将这些举足轻重的销售知识串联起来。读者每天只需花费5分钟,就能让自己的销售能力得到全方位的系统训练与提升。本书不仅适合销售新手、销售专业的在校学生阅读,还非常适合作为各大公司销售员工的培训教材。
  • 快乐工作与幸福生活的七组密码

    快乐工作与幸福生活的七组密码

    工作与生活是构成我们人生的两大部分。怎样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资深企管顾问邓元炜将二十年来的丰富培训经验、情绪控制技巧和成功诀窍凝结于此,向渴望成功、渴望快乐的人士提供了七组密码。全书从克服压力与忧虑、情绪控制、很好领导、人际沟通、表达力、开心生活和成功诀窍这七个角度入手,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真实生动的事例,鼓励和引导人们正确面对工作中的情绪,生活中的挫折,向成功和幸福迈进。
热门推荐
  • 生活的情趣

    生活的情趣

    本书收有“娘家情结”、“何当共剪西窗烛”、“多余”、“瞧这一片灿烂的风景”等散文。
  • 把式

    把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失败者缺什么

    失败者缺什么

    本书从成功学角度出发,列举了16个成功所需的人生底牌,只要你抓住了这16个关键的底牌,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 都说爱情身不由己

    都说爱情身不由己

    lili集团少爷吕伟博气质形象都类似韩剧明星,但却因初恋失意,对爱情封锁,一直到大学毕业仍不想恋爱,如今30岁了还是单身,妈妈为他的婚事可谓操碎了心。为了逃避妈妈的唠叨,他来了一次马尔代夫单人之旅。旅行归来后,发现爸妈朋友的女儿沈佳琪意外住进了自己的家,佳琪从小和吕伟博一起长大,对吕伟博渐生爱恋,无论她怎样示爱,吕伟博就是"不开窍",这个情商低的家伙直到任盈盈的出现,突然情窦大开,本书写了花美男吕伟博与两个女人间的爱情故事。
  • 穿越之吾家有徒初修仙

    穿越之吾家有徒初修仙

    苏朵朵因为心脏病死亡,意外穿越到异时空。好吧,别人都是遛狗遛猫,最牛逼的也就是遛溜马。苏朵朵倒是牛逼无比,牵着一头金龙遛了起来,这一遛就是七年!金龙为宠,只为报恩?没想到金龙消失,她顿时变成“俘虏”,成为了一个修仙门派岳云宗的内门弟子!五灵废体?不能修仙,那掠我做虾米?唔,听说五灵废体能卖两块下品灵石。丫丫愤怒......苏朵朵不能忍受他人的鄙夷目光,更不允许自己就这样堕落下去!好在老金龙厚道,丢了个破布袋,还将自己捡来的手链留给自己。殊知道手链之中自成天地,五灵根也能变废为宝。哇哈哈……看我苏朵朵如何虐爆你们的眼珠子,让你们匍匐在我的石榴裙下吧!
  • 嗜血王妃太嚣张

    嗜血王妃太嚣张

    "千陌娴长大后为了报仇,嫁给了古月国的鬼王——独孤洛城。传闻他喜怒无常,心狠手辣。对待女人更是毫不手软。但为什么她遇到的鬼王并不是这样的?天天黏着就算了,竟还有事没事的朝她撒娇。她真怕有一天被这个妖孽给收入囊中了。天呐,来一道雷劈死这个妖孽吧。"
  • 创世神妃:杀手太嚣张

    创世神妃:杀手太嚣张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杀手,在一次执行任务时穿越,穿越到傲天国蓝丞相家的原本是天才却变成废材三小姐蓝雨身上。“我会让那老头后悔的!!!”在那之前,却遇上了一个甩也甩不掉的牛皮糖——轩辕煜。还是傲天皇室的天才太子?“我汗,这个甩也甩不掉的牛皮糖竟然是太子!?”
  • 五毒之女

    五毒之女

    五月初五被称为五毒日,民间传说这天出生的小孩,身带五毒为祸六亲。卫青霜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守南王妃嫡出的小女儿,却不知道自己原来只是一个被人遗弃的五毒之女,正因为她的无知为养父母一家带来了灭顶的灾难,她自己也于芳华之时凋谢。再次睁开眼她发现自己回到了十二岁,回到了入京前夕,看着眼前慈爱的养母卫青霜想着自己这五毒之女是不是该离亲人们远一些?能有一次再来一次的机会卫青霜十分珍惜,她只愿养父母一家安好,至于其他人她只想有多远躲多远。奈何,无论她怎么躲,那些人总会往她跟前凑,对于送上来的脸是打呢?还是打呢?还是狠狠的打呢?
  • 罪天纪

    罪天纪

    新书《斩灭永恒》已发布,麻烦大家收藏支持下!获罪于天,逆行罚之!天罪六纪法,我意斩天意!天灾妖祸,魔乱人间,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天律妖法,人决魔道,邪灵共舞,掀起乱世狂澜。银袍飞甲少年时,“江陵道”苏筠因狂获罪,被幽禁于囚灵渊底,受天谴酷刑,尝尽人间苦难,最终他反借天谴之力崩断了锁神链,逆天脱困!我心有鸿图,怎许江山颤?他踏着“不朽岁月”而来,背负万般罪孽,力抗诸天,独撑万界,在这苍凉乱世,书写一曲罚天的悲歌。——通神如妖,君临天下!
  • 穿越公主之身

    穿越公主之身

    穿越女意外穿越古代,各种帅哥求包养,求追求!但,唯一就是生命存在危险。公司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命,而在这里,不仅说话做事要小心,甚至还有要你去杀人的时候。来到这里,该如何生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