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9600000032

第32章 走出历史的歧途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DNA,民族文化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既有“遗传”,又有“变异”。“变异”是民族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适应时代和环境的结果。这种适应性也积淀在新一代的DNA中。

对于中国人,最难让世界理解的就是我们身上挥之不去的中庸。在有些方面,中庸是中国人的智慧,是中国人做人的机趣,是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文化优势;而在另外一些地方,或者因为处理不当,中庸成为误区,成为民族的劣根性。《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世界正发生关键性转折。我们生活在必须改变自己生活、思想和处事之道的变革中。中国人,你想不想品一品你身上的中庸,看一看自己的影子?——只有深入自己,才有健康的自信和自觉地改进,适应时代变化,做大写的中国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为争夺中原而展开实力竞争,竞争造成多样性的社会环境,促进了文化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时,人们大多敢想敢说敢做,有一股生气与活力,有一股“强矫”精神。孔子、老子就是这一时期的人,中庸是他们的道德伦理哲学。这种精神也体现在子思的《中庸》中。

秦燔百家之言,独尊法家。汉自武帝开始,“黜黄老而独尊儒术”,然而所尊的是董仲舒、公孙弘辈的“曲字”。此辈奴儒以“天不变,道亦不变”,“王道法天”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之说等,把至大至刚的原始儒家学说阉割为君王专制理论,中庸之道也成了弥漫社会的庸俗主义、妥协主义、苟安主义和奴才哲学。至南宋朱熹,则进一步把封建伦理的“三纲”说成“道心”,要求人们自觉遵循,诚心信奉;把自我修养发展到“坐尸立斋”,这就使中庸适应了扼杀个性,培养奴才的专制政治。封建专制是“人治”的极端,天下听命于一人。毛泽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原来中华民族,几万万人,从几千年来,都是干着奴隶的生活,只有一个非奴隶的皇帝(或曰皇帝也只是“天”的奴隶)。”(《民众的大联合》)

《中庸》的闪光之处,在于人本包容、多元共存的文化理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封建专制阉割了中庸的真精神,对外以老大自居,排斥外来文化;对内以剪除异端,压制不同意见为能事。公元166年开始的“党锢之祸”,学士数百人连同家族被杀,投入黄河,所谓“汝辈清流,葬身浊流”。明清以降,又以“文字狱”的形式镇压异端。“文字狱”不知冤死了多少人!即便到了民国,新旧军阀在身后帝国主义主子的支持下不知杀了多少无辜者!蒋介石清除异党的方针就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长期的专制政治,造成专制主义文化心态,同时也造就依附人格和奴隶性格。

政治制造“氛围”,在无正义的社会氛围里,人性向两方面扭曲,谁胆大,谁极端谁就是“英雄”,在几个“英雄”后面是沉默的多数。当人权没有保障,当一言可以招祸,一言可以杀身时,人的生存本能告诉我们,只有模棱两可的冷漠和消极最安全,不管闲事是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生活久了,人自然会圆滑世故,消极怕事。历史上中国人洁身自好,对公共事务常不愿主动参加,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实际上是由于封建专制造成的。对封建专制长期适应的结果,世俗化了的中庸集中了一些消极、负面因素,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处且缩头”以及“无毒不丈夫”之类,造成了某些中国人的劣质性格。这时的中庸之道已经不同于子思《中庸》的原旨和孔子精神。鲁迅曾气愤地指出:“我中华民族虽然常常自命为爱‘中庸’,行‘中庸’的人民,其实是颇不免于过激的。譬如对于敌人罢,有时是压服不够,还要‘除恶务尽’,杀掉不够,还要‘食肉寝皮’。圣人为什么大呼‘中庸’呢?曰:这正因为大家并不中庸的缘故。”鲁迅谴责的是中国封建专制政治和半殖民地政治下的人性扭曲。“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庸文化与专制政治结合在一起容易产生劣质的国民性格,诸如卑怯、懦弱、懒惰、贪婪、苟且、自轻自贱、欺弱怕强、“看客意识”等。中国中庸文化的历史歧途是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历史歧途——数千年封建专制下形成的国民劣根性有其顽固性的一面,但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国民性属于文化范畴。

龙应台先生写过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文章,大意是批评上世纪末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的忍耐和懦弱。他说:“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蟑螂,而是坏人,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假寐。”他举了一个例子:

摊贩占据你家房楼,在那儿烧火做菜,墙上涂满厚厚的油垢,腐臭的菜叶塞满墙角。半夜,吃客喝酒猜拳行令作乐,吵得鸡犬不宁。

你为什么不生气?你为什么不跟他说“滚蛋”?

哎呀!不敢呀!这些摊贩都是流氓,会动刀子的。

那么为什么不找警察呢?

警察跟摊贩相熟,报了也没用,到时候若曝了光,那才真惹祸上门了。

所以呢……

龙先生举的例子,据报道,本世纪初上海外城区有,中国内地城市都有。摊贩大多是失业(下岗)人员,上有老下有小,你断了他的生路,脾气大得真的会动刀子。他们为了能“混”下去,有的寻求黑社会保护,贿赂警察和政府人员,你不知深浅去“生气”,说不定真的惹祸上门,吃不完兜着走。这类教训实在太多了。究其实,一是穷,人口多,二是法治与管理未上轨道。如果失业(下岗)人员不搞小摊、排档也能活下去,如果附近有足够的供食客消费的场所,大约从源头上就能消灭这种现象。如果法治与管理上轨道,该“生气”的地方“生气”都有好的结果,无论老弱妇孺,在看清形势之后,都会去“生气”的,只有傻瓜才不“生气”。所以一味责备中国人天真太少,人际哲学太发达,过于“成熟”或“劣根性”之类,实在是不得要领。

至于我们身边经常看到的另一种“成熟”,例如单位里一场会议发言说下来,往往滴水不漏,八面玲珑,面面俱到。这是人际哲学面对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的选择。你得罪了上边,“官”做不成,你得罪有实力的左右或下属,在单位难“混”。在基层待久了,都知道其间的难处。这正是中国人际关系和政治有待改进或改革之处。

实现“人性化”是人类的初期文明。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的高级文明,这是人类的理想。马克思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定义“共产主义”,说“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组合”,而两者的“过渡”或“中间环节”是“人权”。只有在保障基本人权的基础上不断地扩大人权,才能继往开来,不断扩大人类文明。处历史歧途的中庸之所以低俗化,皆因历史上的中国人太穷困,无人权。中国知识分子懦怯,此非孔子中庸之过,乃专制之折磨。当大多数人屈从于现实中的某种不合理,并且已经麻木不仁感受不到这种不合理,感受不到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被漠视被践踏的时候,于是留给清醒者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辛酸!

《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这句话阐述了社会政治与社会道德(人道)的关系。社会道德对政治是很敏感的,政通则人和,政治清明则社会安定;相反,政治腐败则社会道德沦丧。道德对政治的敏感颇似大地对树木的敏感,植被好可以使大地变成美好的生存环境,荒漠化可以使大地变成恶劣的地方。因为,政治权力以它的专利性,激活人性中善的和恶的因子,使它们像菖蒲芦苇那样快速地蔓延和生长,影响着文化氛围,制约着社会道德的价值取向。所以,只要个人权利真正从政治、经济、法律上得到保障,中国人会有文化上的自信与明智,会成为有公益的人,有组织力的人,有理想的人,有强矫之气的人。中庸的低俗面会在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在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刷新。

中庸是生存的智慧,安全的智慧,和谐的智慧。他反对走极端,反对抟同;主张和而不同,多元共存。说:“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中庸》二十八章)在任何制度下生活的人都需要这些智慧,所以,它并不必然与哪种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西方人、日本人也有中庸思想。在历史的正途,作为理性文化,中庸可以是仁心仁德仁爱自然而然的发挥,是人生艺术的完美统一。所以,中庸与法治、人权这些现代观念不仅不矛盾,而且可以产生“杂交优势”。如果现代的社会人具有中庸之道的人文素养,让这种人文素养参与法治的优化决策机制,人类社会会变得更为安全,更有效率,更加美好。

历史的歧途是人治与专制,是经济的贫穷,是政治与管理的野蛮与落后;历史的正途是民主与法治,是生活的富足,是政治与管理的文明与规范。走出历史歧途,进入历史正途的中庸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是公民社会建设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的变化似乎可以证明这一点。

同类推荐
  • 唐代类书与文学

    唐代类书与文学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主要对唐代的类书与文学作了介绍,具体包括唐代类书的编纂、类书与文学、类书与题材惯例。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一起飞》内容为:梦想不是加快,是努力,是努力创造活着的意义;梦想不是忍受,是怒吼,是决定从今天不再等候;梦想不是服输,而是换气,然后活得更潇洒;梦想不是保守,而是愿意付出代价,然后分享给大家;梦想不是溺爱,而是有能力去关怀;梦想不是争辩,而是会心一笑;梦想不光来自光明的动力,同样来自阴沉的激励;梦想不是滔滔不绝,而是专注,暂时沉默;梦想不是更多的鲜花和掌声,而是你尊敬的人能够喊出你的名字;梦想不是更多的得到和做到,而是爱你的人从心里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 你若安好,吾便心安

    你若安好,吾便心安

    在雨中,抛却人事上的牵挂,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与这窗树和花相望,感觉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时间,空间都不在了,内心里有澄净、安宁、自在的喜悦。 远方的朋友发来信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励志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励志卷

    李晋、朱国勇主编的这本书收录了众多名家名作,包括胡适的《大学的生活》、郑振铎的《我是少年》、粱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林徽因的《蛛丝与梅花》、闻一多的《火柴》、郁达夫的《我撞上了秋天》等,是一本三方联手打造的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让你体验非同凡响的文字之美、结构之美、辞章之美、思想之美。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热门推荐
  • 有毒丫头之魔少别想逃

    有毒丫头之魔少别想逃

    女主沐倾颜被心爱之人和自己唯一的亲妹妹所害,悬崖边一名貌美女子,身为亚洲“惊云”,佣兵之首,子弹穿心之痛,她不甘,她恨,看着木紫烟,眼眸中得呈的精光,她笑了,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她,“废柴”,怎么可能会是她惊云,“丑颜”,NONONO,那枯黄憔悴的面具下是怎样一张倾城之颜,世人相传她是体弱多病而死,却不想是被表里不一的天下第一美女这就是自己的亲姐姐所害,五年后,欠她的,还回来,是她的,抢回来,代我报仇之时,也是凤鸣之日。
  •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认为龙舞、狮舞只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 公主驾到帝后不羁

    公主驾到帝后不羁

    我靠,一颗葡萄竟让21世纪人人闻丧胆的杀手伊纯羽穿越成废柴公主。呵,不能修炼是吗?姐是逆天全系。没有召唤兽吗?姐神兽成群!哼,姐还是顶尖丹药师哩!...................但是,再牛叉,也要嫁人滴!文文又名《公主很逆天》(⊙o⊙)哦
  • 血皇战神

    血皇战神

    浩大宇宙无奇不有,这里是一个战乱的时代,这里,更是一个先进文明和落后部族的相交界。宇宙航行的宇舰,只求修炼的神土大陆,科技与力量的结合,将是战无不胜的开始......
  • 异界之狂霸天地

    异界之狂霸天地

    不为无敌天下,只求守护自己的亲朋,不求群芳在侧,只愿忠诚心中的唯一,世道轮回,天地变迁,当一切愿望沦为空谈之际,顾允只得逆天而行。复仇?守卫?龙有逆鳞触之必怒。
  • 我们的约定

    我们的约定

    是他......他在一次旅行拿了我的初吻,现在还要我来照顾他,不行,可是天使又使用了他的笑容来威胁我了,害我只好答应
  •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发达国家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及其实施、多边体系下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发展趋势、中国实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的现实基础等。
  • 穿越之滚蛋吧玛丽苏

    穿越之滚蛋吧玛丽苏

    飞机事故,钱乐乐她的魂进入到了《爱恨的转换》的坑文的世界,她在里面是千万人之一的路人甲,不是玛丽苏女主,不是重生的恶毒女配,不是过客的打酱油,更不是一出场就被灭的炮灰。钱乐乐这三个字本以为在《爱恨的转换》的世界里,不会与主角们相遇,在什么时候,她与女主,她与女配,她与众男主,奇怪的相遇,奇怪的情景,奇怪她与他们的扑簌迷离的感情。作为玛丽苏女主是第一打死不死的小强哥哥,作为重生女配回来报复女主,夺舍女主,是第二打不死的小强弟弟,作为一个钱乐乐,在这个世界,她只能斗智斗勇,步步为营,为了能活在当下。
  • 太上肘后玉经方

    太上肘后玉经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思念未央:最美遇见你

    思念未央:最美遇见你

    她为他,改变了许多,本以为不会遇见,然而命运给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时光太长,思念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