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9600000030

第30章 儒释道融合与中庸

(一)中庸,儒释道融合的契机

从文化史看中庸,中庸首先在儒道之间:道家讲“雌节”、“守中”,“道法自然”;儒家讲“天时、地利、人和”,讲“无过与不及”。道家、儒家都发端于从黄帝至周文王的上古文化思想,都以“中和”为理念,都以“黄中”为情结,不过一个偏重于自然,一个偏重于人事,《易经》是它们共同经典。在上古和中古的漫长时间里,儒、道正是通过中庸的文化共识而成为华夏文化的两翼。

秦王朝统一中国后,燔百家之书,以法家的极端思想为意识形态,结果一朝覆亡。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重黄老“自然无为”之治,并融入《中庸》政治思想,这从上述的《黄老帛书》可知。司马谈是这一时期的历史学家。他在《论六家要旨》一文中批评法家“严而少恩”(残酷),儒家“繁而多礼”,墨家“俭而难遵”,阴阳家“拘而多畏”,而只有道家“事少功多”,主张以黄帝、老子的思想为本,采儒法名墨的长处,这正是《黄老帛书》的文化思想。在这一文化潮流之下,汉代宣帝、元帝时的学者戴圣编撰子思《中庸》,纳入《小戴记》,因为《中庸》与当时的文化思想最为吻合。汉武帝出于功业需要,截断了这一文化潮流,他黜黄老而独尊儒学,然所尊乃董仲舒、公孙弘这类醉心利禄、曲学阿世的“奴儒”。汉代儒学适应专制政治的需要,已不同于先秦的原始儒家。例如,原始儒家的“天人合一”,此时成了“天人感应”;孔子的“君待臣以礼,臣事主以忠”,此时成了“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因其“独尊”,因其专制,汉代儒学(“名学”)很快走向异化。社会腐败,动乱迭起。有识之士匡过救失,憧憬汉初文景之治。东汉郑玄以老子义注《周易》,注《礼记》和《中庸》,《中庸》又开始在士人中受到重视。《汉书·艺文志》有《中庸说》两篇。

作为对名学的否定,晋代老庄玄学之风崛起。尊儒既已失,尊道亦未为得。这从魏晋南北朝世风日下可知。此时,印度佛教便乘机发展起来。于是,中庸哲学就在儒释道三者之间了。

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畅通,客观上提供了文化交流的便利,佛教那时就传入中国。宗教“自我实现”的本性,使得佛教千方百计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并发展。为了在中国站住脚跟,佛教迎合了中国的固有文化:用道家和老庄“虚无”哲学翻译和解释佛经的“性空”(“格义”);附会儒家仁、义、礼、智、信以及忠孝,特别是紧紧抓住了儒家道家共有的中庸思想,以此减少文化上的压力与冲突。在这样的氛围下,《中庸》进一步受到重视。宋·戴颙撰《中庸讲疏》一卷,梁武帝萧衍撰《私记制旨中庸义》五卷。梁武帝本是佛教徒,他看到了《中庸》与佛教“中观”论的契合之处。萧衍之后,佛教徒注《中庸》者颇多。《隋书·经籍志》有《礼记中庸传》两卷。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在对儒、道治国失望之后,希望找到新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将目光投向佛教;而下层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生存艰难,也希望从求神拜佛中寻求解脱。上下的需要,使佛教有了发展的条件。更重要的是,一些佛教宗派领袖人物,如智、法藏、澄观、宗密等人,努力寻找与儒、道的共识,实现佛与儒、佛与道的融合。澄观、宗密的教理融入《周易》,以五戒为五常,主无碍,主简而易从;华严、天台、禅宗都以真心为世界本原,这与《大学》、《中庸》之“诚”别无二致。权德舆在《唐故章敬寺百岩大师碑铭》说,百岩大师:“以《中庸》之自诚而明以尽万物之性,以《大易》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全唐文》)禅宗慧能的佛性伦、顿悟论,融入儒家性善论和道家自然主义。这其中,中道、中庸、中观,不仅是融合的契机,而且是实现融合的方法论。方便、圆融、自性,完全是《易》、《庸》文化的路子。

到隋唐五代时,佛教扎根于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但树大招风,物极必反。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中唐出现唐武宗会昌灭佛事件。此次灭佛,烧毁许多寺庙,遣返许多和尚,没收许多寺庙田产,甚至毁掉了一些佛教宗派的经典,佛教因此元气大伤。在逆境中,佛教尤其感到寻找与儒、道的共识,实现佛与儒、佛与道融合的重要性。宋元明清,著名的佛师禅师,大多有儒家或道家的朋友,例如陈抟法师与周敦颐,佛印法师与苏东坡,半山禅师与王安石。《红楼梦》中常有这样的描写:“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可见僧道已成为朋友。在文化思想上,佛教更加注重《中庸》。例如,北宋天台宗智圆,自号“中庸子”。北宋禅僧契嵩撰《中庸解》五篇,宣扬儒家穷理尽性说和天命论,说,“中庸之道也,静与天地同其理,动于四时合其运”。他的《镡津文集》,以佛之“中观”等于儒之“中庸”,提出儒治世,佛治心。禅师德清,别号憨山,博通儒佛道三家思想,撰有《大学中庸旨解》等。在佛教中国化和儒释道融合的这一过程中,佛教吸收了儒家的《中庸》伦理思想和道家的“中道”自然观,甚至连他们的服饰、寺院、山门,也融入中国人的“黄色情结”。六祖惠能的禅宗是彻底中庸化的佛教。中庸文化,是佛教存在和发展的土壤,是儒释道共存互融的契机。

由于佛教文化占着优势,儒门一片冷清。唐宋儒家学者看到了两汉儒学的弊端,都希望通过倡扬先秦孔孟的原始儒家思想(所谓“道统”),像佛教一样重视《易》、《庸》文化的根蒂,以振兴儒学。韩愈、李翱在政治上虽然斥佛,但在文化思想上则与之融通。韩愈倡扬先秦孔孟原始儒家道统,包括子思的《中庸》;李翱《复性书》的思想,与《大学》、《中庸》、《孟子》的心性说一致,与当时的佛教心性说一致,与后来的宋明理学心性说也一致。天命之谓性,性得之于天命,情是惑,去情复性,去欲正心。陆贽、柳宗元皆以儒融佛而盛倡“中道”或“大中之道”。柳宗元在《祭吕衡州温文》中说自己“幼而好学,晚而得道”。他所得之“道”就是认识到佛之“中观”“适于中庸”。他又以是否合乎中道来评判历史公案(如《桐叶封弟辩》)。宋初范、张、程、朱、陆、王,为振兴儒学而探究佛、道,从中受到启迪:范仲淹博通经史,尤精《易》、《庸》,适应宋初儒、佛、道兼综的文化需要,自觉提倡《中庸》,其名作《岳阳楼记》给出了如何处顺境与逆境的中庸文化理性。张载“尊孔贵德”,“乐天知命”,“以《周易》为宗,以《中庸》为体”。(《宋史·张戴传》)程颐出入佛老数十年后,回到儒学,认定尧舜禹代代相传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经为儒学真谛,并归之于《中庸》,从根本上打通了儒释道。朱熹以自己的见解注《中庸》,以之为《四书》第二部,一起作为“六经之阶梯”,给出的是他的理学体系。陆九渊“心即理”,王守仁“致良知”,他的天理、人理、物理,智、心、性、理是统一的,这种思想与禅宗没有区别。在以儒融佛和儒释道融合的过程中,儒学得以发展。宋明性理之学的形成就是例子。宋明性理之学,其思想内容上溯孔孟而更为细密,如二程之性,分天地之性,气质之性;朱熹之心,分义理之心,物欲之心。佛学丰富了宋明性理之学的“心理”内容,朱熹“事理不二”比喻“月印万川”,出自禅宗“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陆王心学更是直接取自《坛经》“万法尽在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朱熹通过注释以《中庸》为“内底”的《四书》;禅宗通过各种“公案”和著作,阐释融合了儒释道更为丰富和圆熟的中庸文化:它是“实学”,它是“心法”,可以用来“治世”,可以用来“治心”。在这一过程中,中庸之道也有了比《易》《庸》更多的新内容,《菜根谭》是体现上述特征的新版中庸。

(二)中庸之道,儒释道的共性

不同的事物能够融合,必须有其契机;而相融的结果,是扩大它们的共性。

儒释道通过两千年的相融,它们有哪些共性呢?

第一,儒释道都是大系统立论,都讲“自然文明”。

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上,儒讲“天人合一”,道讲“道法自然”。都是大系统立论,是“自然文明”。佛的大系统论集中表现在“缘起论”或“因缘论”上。佛教教义中的“因”(Hetn)、缘(paccaya),又称“因缘论”。佛经曾给“缘”下过这样的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佛认为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都有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与条件;离开了关系和条件,就不能产生任何一个事物和现象,即所谓“诸法由因缘而起”。“法”指事物。世间万事万事由因缘而生,因缘和合而生物。因缘论是大系统论,是佛教的根本原理之一。

因为儒释道都以大系统论的观点看世间的人与事,所以儒释道都讲“顺应”,讲立身的境界,具体为佛之“随缘”,儒之“素位”,道之“任自然”,其根基都是“自然文明”。

第二,儒释道都重生,都以仁爱慈悲为怀。

《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孔子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道家讲“明哲保身”,佛家珍惜一切生命,以“不杀生”为戒律之一。

生是一种天命之性,求生是动物与人的本能,儒释道都有适生的性质。重生者必然以仁爱慈悲为怀。

儒家讲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道家讲“慈”。老子“三宝”,以“慈”为首。

佛以“慈悲”为本。“缘生缘灭有由来,终赖慈心熄祸灾”。(赵朴初诗)佛既重客观“因缘”和合,又重视主观能动性和仁慈之心。佛讲“菩萨”和“普度众生”。菩萨是菩提萨陲(Bodhisattva)的简称。佛学家赵朴初在《佛教常识答问》中这样解释“菩萨”:“凡是抱着广大的志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到究竟安乐(自度度他);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自觉觉他)——这种人便叫做菩萨”。所以菩萨的要义就是“普度众生”、“自度度他”、“自觉觉他”。

所以,在心性论上,儒家主张“性善论”。佛家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道家主张“复归于婴儿”,“众人皆孩之”——所谓赤子之心。这是人性之“自然”。

在社会态度上,老子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儒家有“即民见天”;佛家有“普度众生”,“众生未度,誓不成佛”。它们都不脱离“民”,把“芸芸众生”(民)视为“天”,视为社会之“自然”。

在人生态度上,儒释道都重精神生命胜过肉体生命。儒家讲“舍生取义”;道家讲“重生而不怖死”;佛则主张“一切舍”包括生命。王安石《寒山》诗曰:“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欢喜”。

佛、道的慈悲、利己利他与儒家的恻隐之心、性善论、立人达人、民本人本思想相应,在历史上影响最大,它决定了中国文化是人道主义文化。儒、道与佛稍有不同的是,孔老讲仁慈并不废兵。孔子主张“足食足兵”,又说“我战则克”,又说“仁者必有勇”。老子把“慈”定为“三宝”之首,又说“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他们都认为“兵”是“凶器”,圣人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用它,因为不用兵来抵御强暴,社会就不能和平,就有违于仁慈。所以,它们都主张用兵慎重,只要达到目标即可,“战者果而已”,不能穷兵黩武。战争本身是残酷的事,最好不要发生,最好是化敌为友,或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得已发生了战争,也要尽量使双方少死人。孔老把仁慈与正义战争融合为一,这种学说,以人道为标准讲正义。

第三,儒释道都以“和”为目标。

“和”是儒家的道德目标。孔子主张“和而不同”。《中庸》就是“和谐”的哲学。老子的“道法自然”,就是“天乐”——天人和谐,“人乐”——人人和乐相处。

老子还论及国与国的和平共处。他认为国家无论大小,都要谦虚平等,尊重对方,在交往中各取所需,而最要紧的还是大国的态度,他说:“大国如能对小国谦下有礼,自然能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如能对大国谦下有礼,自然能取得大国的兼容而平等相待……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无论大国小国都要谦下为怀,但是最要紧的,还是大国应该先以下流自居,这样天下各国才可相安无事。”(《老子》六十一章)

佛的因缘论把引起事物存在的因缘关系分析得很细微,既有涉及主体性质、成分与作用的各种“因”,又有体现同时或异时关系的各种“缘”,一切存在都是由许许多多“因”、“缘”整合而成。所谓“因缘和合”而生“法”。佛尤其重视社会人心之“和”。儒与佛都重社会实践,主张积极有为,自尽自完。

佛教徒在古印度称“比丘”或“沙门”,中国佛教则称“和尚”——和尚和尚,以和为上,说,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间不可一日无喜神。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慧远大师以“和而不同”巧妙地坚持沙门独特的生活方式。因为“和而不同”,儒释道既能和谐共处,又能保持自己的个性。

儒释道以“和”为价值取向,与它们的大系统论和自然文明观是一致的。

第四,儒释道都以“中”为大本。

以大系统、自然文明立论,以“和”为价值取向,必然以“中”为大本。

儒家视“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道统;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那是沉甸甸的思想;至于庄子,他在《庄子·则阳》中借“冉相氏”之口说:“冉相氏执守中道,随物自成,与物混同。”

佛家以龙树的“中观论”和吉藏的《三论玄义》为端绪,融合儒家的中庸和道家的中道。佛书《牟子理惑论》从孔子的“无可无不可”入手,进而抓住了中庸的多元文化观,推崇中庸“中以处事”的精神。

第五,儒释道都有“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

儒释道的大系统观、仁爱慈悲的人道主义以及中和理念,决定了它们的“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

什么是“小康”、“大同”?

禹汤文武时代的阶级社会,理想的私产社会以礼义制度治国,各安其分,生活富足,名之为“小康”。子游发扬了孔子“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秩序观念,或者还吸收了墨家“尚同”思想,提出《礼记·大同》思想。《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赡。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而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既是对古典的崇尚,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从《老子》“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到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道家农业“小康”的社会理想。老子“小国寡民”理想中有众生平等的大同因素。

佛教当时的创立,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它对人世间也是有一种理想的。例如,根据《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谈到转轮王统治的社会情况时说:那时候世界上土地平整,如镜清明,食物丰饶,遍地皆生甘美果树;时气和适,四时顺节,人身康乐,少病少恼;富足如意,食不串苦;欲大小便时,地自然开,事已复合;金银珠宝,散在各地,与瓦石同流;人民大小平等,皆同一意,相见欢欣,善言相同;言辞一类而无差别。这与儒家、道家的“大同”、“小康”类同,成为佛家普度众生、众生平等主张的思想基础。

这些情况说明“大同”、“小康”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

这是社会主义能在中国成长的文化原因。在今日的政党政治中,只有那些为中国和人类“大同”、“小康”而奋斗的党才会得到中国人的衷心拥护。

第六,儒释道都讲因果报应。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报应源于一种自然率。报应就是平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儒释道都讲因果报应。

《周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孔子说:“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寿。”

老子说:“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家《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佛教讲因果报应,强调主体自觉。它要求信徒通过“五戒”、“十善”脚踏实地去求佛。佛教因缘论认为,今生一切是前世安排,来生幸福全看今生积德行善。佛教的因果报应,涉及过去,指向未来。

宗教或宗教性质的伦理学,没有不讲因果报应的。儒释道都讲报应,虽然所依据的理由不完全一样。这不能简单地视为迷信。《左传》记郑庄公预言他干坏事的弟弟共叔段:“多行不义必自毙,子故待之。”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看来是一种生活的逻辑。所以应该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所以,儒释道都讲“报恩”。

《诗经·小雅》曰:“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儒家道家都重子女孝顺。佛教讲上报“四重恩”。什么是“四重恩”?赵朴初在栖霞寺佛学院对学僧解释说:一报父母师长恩:他们对我们有养育教育之恩;二报众生恩:我们的生活,依靠大众多种多样的劳动,我们应以同等的劳动报答他们;三报国家恩:我们居住在国土上,享受公民一切权利,应该奉公守法,以庄严国土(美化)利乐友情(利人)来报恩;四报三宝恩:佛教导我们诸恶莫做(有害大众的事不做)众善奉行(有利大众的事多做),自净其意(熄灭贪嗔痴烦恼),饶益有情(行菩萨道,修六度)。

佛教有许多报恩的故事。传说释迦牟尼经过一处山林,看见一只老虎产下七只小虎,已经七天没吃东西了。释迦不忍心,解开衣服投身到饿虎之前给他们吃。老虎很受感动,不敢吃他。释迦又用干竹刺颈流出血来。老虎见了血,才把他吃了。看来佛教的报恩是无条件的,他们把舍己拯人甚至舍己拯动物的行为都视为报恩。这样就增强了主动性。

赵朴初认为“四重恩”中以众生恩为主。他曾赋诗说:“饮水洗我心,不忘掘井人。”人的一生报恩是无尽的。在报答社会方面,佛、儒都讲舍生取义。

第七,儒释道都讲“忍”。

道家“贵柔”、“守雌”、“不争”、“顺命”的思想本身就是“忍”。道家主张以德报怨。道家之“忍”包含在“阴柔”哲学之中。

“忍”是佛教“六度”的第三度。“六度”就是成佛的六种方法。它要求“自度度他”时“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佛教的“忍”包括“忍苦”、“忍辱”。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地藏菩萨“安忍如地”,“代众生苦”,代表了佛教的慈忍精神。所以佛门说:没有忍性,成不了菩萨。禅宗五祖名“弘忍”,南岳曾有一个佛教大师名字叫“忍”。“仁人之心即佛心”。佛对现实生活问题是主张容忍的。

儒家讲忍辱负重。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中庸》说:“足以有容。”为了实现崇高的目的,需要足够的气量,需要自我克制,有时需要惩忿窒欲。

从孔子的哲学看,“忍”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因忍而乱大谋,因忍而坏大事,孔子不主张忍。《论语》中有孔子的话:“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当有人说到“以德报怨”时,孔子反问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于是他说:“以直报怨。”儒家哲学原旨之“忍”是自觉之忍,有阳刚之气与坚定的意志。由于旧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和1840年以后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中国人“忍”之中的“阳刚”与“意志”成分逐渐淡漠。

因为儒释道都重忍。“忍”是中庸文化的一个重要德性。

急躁好动的人是没有忍性的。所以,在动与静的关系上,儒释道都偏于“静”。佛家讲“禅定”。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道家讲“抱一”。儒家主静,《大学》有“静而后能定”;周敦颐在《周子全书》中说:“立人格必主乎静。”

因为有忍性,能静定,所以,儒释道在行为方式上都看重“后发制人”。儒家讲“退避三舍”。老子主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他知道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胜利,但他后发制人,处处以弱者的姿态出现。他知道,要洞悉明处的情形,自己必须处于暗处,而且身处暗处更安全,不与人争光明,自甘黑暗,能使人心归服。和“知其白守其黑”一样,他也知道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耀,为了“长保”成功与荣耀,他乐于把耻辱和责任尽可能多地留给自己。所谓“知其荣、守其辱”。这一风格不仅建立在忍性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系统论和两点论的基础上。看来,老子对“雄”,对“荣”,对“白”,不是不知、不要,而是“长保”。要“长保”,按老子的观点,就要立足于反面,守雌,守辱,守黑。他给出的世界观、人生观是有力量的。他把人生观定位在“趋利”还要“避害”两者之上。

第八,儒释道都以谦逊为美德。

儒家的信念是“满招损,谦受益”,其道德形象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佛家将“骄”列为十恶之一。道家以“谦”为美。《庄子》《三木》有一个“双妾”的故事。阳子到宋国,住在旅馆里。旅馆老板有双妾,一美一丑。美丽的受人鄙视,丑陋的反受人尊敬。阳子问是什么缘故,旅馆的小伙计说:“那美丽的自以为美丽,忸怩作态,大家感觉她丑陋;那丑陋的自谦其丑,朴实可人,大家感觉她美丽。”

第九,儒释道都以俭为美德。

老子以“俭”为宝,说“俭故能广”。孔子则“温良恭俭让”并举,《左传》记宋国宰相子罕不受宝玉,“以不贪为宝”。佛则把“贪”列为十恶之首,主张苦行。

谦逊、俭朴的美德来自中庸圆融、顺应、内敛的本质。

以上九项,可粗略概括儒释道的共性,而这正是中庸之道的内涵:

整体宏观、天人合一。

宽仁惠慈,生生不息。

察事兼两,应物有节。

趋中内求,尽心尽己。

宁静致远,积渐恒一。

情理兼综,刚柔相济。

高明悠久,道法天地。

事业人生,中庸有益。

儒家讲“中庸”,讲“人伦之和”;佛家讲“中观”,讲“众生之和”;道家讲“中道”,讲“天人之和”。儒释道固有的“中和”理念,必然使它们走向融合:不仅有融合了佛、道的宋明性理之学,而且有融合了儒、道的中国佛教。它们相互采获着与自己相通的东西,相互采获的结果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庸文化:既有孔孟心态,又有老庄风格,还有佛陀精神。中庸之道博厚高明,儒释道共存的心理基础大,共处的“公约数”大。这使得儒释道不仅能在中国文化中和谐共存,而且在一个人身上也可以和谐共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改革家(上至王安石,近至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等)大多重道、崇儒、不排佛的原因。林语堂说:孔子是“工作状态”,老子是“休闲状态”;禅僧契嵩说:“以儒治世,以佛治心。”儒释道角度不同,各有妙用;和而不同,并行不悖。可见,中庸之道是儒释道融合的基础,是中国人性格的秘密,是中华文化的根。

同类推荐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
  • 君子如玉

    君子如玉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 捕光者

    捕光者

    《捕光者》内容包括:2012捕光者、三秒钟的祈祷、送别诗、天黑、回忆、偶寄、沉香、偶尔之诗、生日之诗、立秋之诗、中年之诗、西南贾、绝句、明月引、春渐近、捕光者、乌鸦、今夕何夕、向右一寸、春眠不觉晓、楚歌,给项羽、天籁、一个午后的冥想、极其安静等。
  • 做一朵花的知己(哲理卷)

    做一朵花的知己(哲理卷)

    本书是“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哲理卷,由九十余篇小文组成,选入的文章有的是哲理故事,有的是励志故事,有的是抒情散文,从一些小故事、细微之处折射出人生哲理,能够指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保持心灵的纯洁美好,心态的平和以及面对挫折时应具有向上的勇气、不气馁的品质。
  • 狐狸的微笑:原始森林里正在消逝的它们

    狐狸的微笑:原始森林里正在消逝的它们

    当我们钦羡大自然中的美丽生灵时,是否想到,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无尽的侵扰。大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正在加速消亡中,让我们伸出爱的手臂请它们停一停……吉林省专业作家胡冬林深入长白山原始森林二十年,为森林里的美丽生灵深情画像,青羊、熊、紫貂、狐狸、青鼬、星鸦……为我们揭开神秘大森林的一角,挽留即将消逝的它们。森林的大量消失,我们是直接或间接的刽子手,它们永远站在森林一边,活得伟大而尊严!
热门推荐
  • 至尊神武

    至尊神武

    这里是武者的世界,强者可以支手搬山,拳破苍穹。这里是弱者的坟墓,弱者无立锥之地,形如猪狗蝼蚁。这里体修衰落,气修盛行。这里人才辈出,高手如云。一次意外,一颗神奇的武道树,李铮从此踏上向强者进发的武者路。神秘的禁魔谷,诡异的死亡黑海,漂浮的天空之城,波澜壮阔的远古大陆,踏遍三山五岳。
  • 道门奇才

    道门奇才

    萧鸣出生于一个精通奇门遁甲之术的古老世家,他的父亲为了不让他和世俗的学术脱节,硬是要他去上大学。他在大学里意外的发现,大学校长周海竟然也是一个修真者,并且和他爷爷是好朋友,周海很欣赏萧鸣便收他为徒。一个学期结束之后,萧鸣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迷了路,来到一个被恶鬼屠杀的村子,充满正义感的他便和厉害的恶鬼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斗……
  • 夫君一变三

    夫君一变三

    她是缉毒刑警,奈何赶上穿越潮流,摇身一变成女娃。他是武林盟主,气质美男,对女人不屑一顾,但却对她情有独钟!表面冷淡,内心火热的他能否打动迷糊穿越女,携手到白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小萝莉:皇帝我来做

    重生小萝莉:皇帝我来做

    前生,因为不明的原因,被整个正邪双道狂追杀;今世,因为双丹的逆天,为整个江湖帝国所不容。她迷茫,她无奈,她内心呼喊:“天不容,我弑天;地不容,我戮地;人不容,我屠人!”为了前世的仇,为了今世的生,她心狠,她手辣。但是,她依旧是个有情之人;并且,她依旧是个有爱之人;同时,她依旧摆脱不了世间的七情六欲。她默默的想着:“或许,为了我的命运,就让所有的一切,按照我的意愿前进吧!”(路过的勿忘收藏!收藏后随手推荐!推荐后多多回访!)
  • 重生之百变杀手

    重生之百变杀手

    为什么这里的人是一副要把她吞进肚子里的样子?她不过是拆卸组装手枪只用了二十秒。一天内拿着枪能够百发百中。打赢了排名第一的杀手宸西。对飙车很感兴趣跑得比车神快一点。用得着这么眼神炙热的看着她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撕裂末日

    撕裂末日

    人类大肆破坏环境,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远古生物苏醒。13号营地遭遇突然袭击,却没人知道凶手。一支特种部队,一名普通战士,卫东城却在这里经历了数十次的生死考验!战友惨死,艰巨任务,诡异生物,杀戮和热血共存,激情同热泪交织!无数的阴谋,血一样的考验,这里将给我们揭示一段壮烈的征战历程……
  • 萌穿天下,夫君上门来

    萌穿天下,夫君上门来

    顾清荷是一枚小作者,因为写了一篇虐文,被读者怨气送去穿越了小说里,从而开启她拯救男二乔霖的逗比人生,一朝梦醒,她居然在梦中和乔霖相亲相爱了一生,可她醒了,心却留在了梦中,被母亲安排去相亲,对象长得和乔霖犹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她还没等双方母亲发话,上前抓住相亲对象的胳膊,笑道:“帅哥,咱们去看电影呗!”“好!”
  • 佛说恒水经

    佛说恒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海观世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南海观世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本书内容约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叙述观音(妙善)坚心修道之事。后半部分则写观音及善才、龙女收伏青狮白象的故事。全书文字简略粗疏,较少文学加工,惟前半部分描写观音(妙善)修道志坚,父、母、姐姐、彩女反复劝说,情节层层铺排,颇具艺术特色。
  • 特工穿越古代之吾妻吾爱

    特工穿越古代之吾妻吾爱

    紫鹃:“大叔,你是王爷?”宇文靖:“当然,难道本王不像?”紫鹃:“.......”且看冷酷女特工穿越古代世家萝莉型小姐,在古代发生的趣事吧、本书纯属虚构。仅供娱乐。切勿模仿,本文爽文+女强男强身心健康女三神马的都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