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4000000010

第10章 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成因

事实上,不良资产的生成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不良资产的生成是无法完全避免;二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也决定了不良资产的生成无法完全避免。因此,不良资产的形成有其固有的经济根源,人们可以通过研究和掌握经济规律来控制、减少和及时化解不良资产,却无法彻底避免不良资产的生成。

从全球角度看,不良资产的生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经济规律运行本身共性的一面,也有其具体的制度、文化、市场差异等特殊性的一面。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而言,其不良资产的成因既有其外部方面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4.1 企业外部原因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使得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行政性干预并未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而减少。就不良资产而言,由于政府的行政性不当干预造成的不良资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1.国有企业产权虚置、所有者缺位是造成不良资产大量形成的制度性根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委托代理双方都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下,委托——代理双方的效用函数往往并不一致,代理人并不总是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国有企业的最终所有者是全体国民,而国民在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中的缺位,使之无法去行使其所有者的权力,现实中真正行使国有企业所有者权力的主体是作为所有者代表的人民政府,形成了“国民——政府——企业管理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作为代理关系,在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就必须建立起授权、约束和激励机制。事实上,在“国民——政府”之间是很难真正建立起这样一种机制的。政府的目标函数是多重的,既有经济目标,更有政治目标,这往往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并不一致。这就造成了作为企业所有者代表的政府所拥有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不对称。因此,就造成了国民要承担国有企业财产损失的最终责任和利益损失,却无法行使相应的权力;而政府则只享有了所有者的权力,却不对国有企业财产的最终损失承担风险。由于权、责、利不能对等,就使得政府在行使企业所有者权力上失去了原始的动力。同时,在“政府——经营者”之间的授权、约束和激励机制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国有企业的经理人是政府选定的,经理人的考核和升迁也是由上级决定的,因此,经理人首先要对上级负责,即使影响到企业利润也是如此。另外,企业经营者的各项权能被政府行政部门所分割,比如企业投资权在政府计划部门,企业主要干部任免权在组织人事部门。政府只注重对经营者的选派,缺乏对经营者的明确授权,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缺乏科学规范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尽管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但政府仍然掌握着大量的经济资源。结果,残缺的企业产权制度造成国有企业放松了对企业资产投资回报率和风险的控制,为了满足政府的GDP增长目标,大量投资项目缺乏科学严谨的分析论证,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将企业资源用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从而造成了企业资金使用的低效率和无效率,由此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

2.政府保险是国有企业产生不良资产的外部诱因

信息经济学认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或者市场参与者在获得第三方保障的情况下,其决策和行为即使带来损失,也不必完全承担责任或可能得到某种补偿,这会激励其做出更大风险偏好的决策,以便获取可能的更大收益。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他们具有把企业亏损转嫁其他主体的选择权;他们相信,企业一旦出现危机,政府总会出来援助,而且危机越严重,政府援助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即使有些企业已经认识到某些投资具有很大风险,但是只要有国家来作担保,便积极使用资金投资于这些项目,用高风险换取高额回报。这种政府保险模式对于企业不良资产的产生起到了外部诱导的作用。

3.地方政府的经济扩张冲动和对亏损国有企业的挽救造成了大量不良资产

多年来,上级政府考核和评价地方政府的政绩是以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稳定为主要指标,这就驱使地方政府将上马新项目、扩大当地经济规模作为首要任务。结果,地方政府必然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对企业进行过多的干预,有些投资项目缺乏充分的科学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有些投资决策仅仅是某些政府官员由于投资冲动而通过“拍脑袋”决定的,因而形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诸侯经济”。有些项目投产之日便是亏损之时。另外,对于一些经营陷入困境、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为了避免企业破产、职工失业而影响社会稳定,总是出面干涉,以求通过补充资金来挽救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然而事实总是事与愿违,在国有企业的产品结构、管理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不但国有企业未能起死回生,反而使不良资产的规模越来越大。

4.财政集中过度,企业税费负担过重

轻征薄敛,蓄养税源,这是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应持的态度。走在城市的大街上,一座座奢华的高楼大厦,不是政府部门的办公楼,就是高档的星级酒店或写字间,或是这个堂那个馆;而灰头土脑,破破烂烂的建筑,则多是老国有企业。稍有一点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后者才是价值的创造者,而前者是二次分配的产物。这种现象说明政府财政过度集中了社会财富,其结果一方面助长了财政供给部门和人员的奢华和浪费;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失去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这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做法,使得企业难以维持,结果不仅会造成企业的破产,导致不良资产的产生,最终会动摇“政府大厦”的根基。

5.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产业政策变化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定,经济起伏剧烈,经济转制、产业结构变化,使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国有企业长期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运作,转向市场经济一时难以适应,加上市场竞争激烈,跟不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造成了产品积压滞销,应收账款呆滞等不良资产的产生。

6.财务制度的限制,使企业积聚的不良资产未能及时冲销

自上次清产核资到本次清产核资,间隔时间长达10年之久,逐年形成的资产闲置、报废,技术更新形成的呆滞、积压,市场波动中造成的呆账、坏账以及部分企业资不抵债、长期亏损形成的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等影响到企业的资产质量。但是,对于企业这些不良资产应当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由于财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一直挂在账上,造成了不良资产问题的积压。

7.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诚信环境恶化,使得企业间三角债问题严重

依法还债和债权人破产申请的提出,是促使债务人如约履债、保护债权人权利的基本手段,两种手段运用效果好,则企业债权保护能力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关注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诚实守信的观念淡薄,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企业毫无任何诚信或信用可言,只想借钱,不愿还款,无钱还不了,有钱也不还,态度蛮横,偿还债务的意愿极低,法律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主要是由于两大手段的运用不力而引起银行债权保护能力弱化。①依法偿债对企业偿债行为的约束力有限,企业债权保护难。现实生活中,由于执法环境不佳和地方保护主义泛滥,债权人打赢了官司收不了钱的现象,十分普遍;②债权人破产申请提出作为企业债务约束手段的作用几乎没有得到发挥,一是因为在现有体制下,处于自身利益考虑,企业缺乏宣告破产的主动性;二是即使企业破产,债权人左右企业破产的能力非常有限,清偿比率极低。

8.技术进步和消费偏好的变化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导致企业生产设备的经济寿命短于自然寿命,按照自然寿命周期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没到,而现有的生产设备已经被淘汰。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使得退出使用的固定资产的剩余账面价值成为企业的损失;另一方面,退出的设备同时形成了实物不良资产。同时,人们消费偏好的变化也使得企业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失去了市场价值,最终成为不良资产。

9.宏观投资管理体制的错位、企业无序竞争

作为宏观投资管理部门的职能应当定位于产业布局、资源配置等宏观领域的协调。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宏观投资管理部门更多地关注于利益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在立项审批上,不考虑能源、交通、市场分布、市场可容纳量、产品寿命周期等因素,形成了各级政府争上项目,企业盲目投资的局面。由于立项不当,技术把关不严,或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往往导致项目建成无法投产,投产后产品积压,以及产销不对路、效益低下等。重复建设又造成了产品供应过剩,企业之间无序竞争,售价低于成本,由此造成了企业的潜亏,形成了国有企业的不良投资股权。

10.通货膨胀造成企业虚盈实亏

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上半期间,由于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升幅度增大,企业的物资储备和商品库存的货币价值相应增长,因此出现账面盈利激增。但在按规定缴纳税利后,虽然账面货币金额较前仍有所扩大,但实际库存实物量却反而减少。因为后进的单价往往比原有库存单价高,所以补进的实物量比原来缩减了。如国有企业要按原来规模(原有实物量)经营,势必要追加相应的货币资金量,否则简单的再生产循环和周转就会难以为继。

4.2 企业内部原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起主要作用,但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因此,分析我国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成因时,关键落脚点还是在国有企业自身上。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和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不良资产形成的又一体制性原因

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缺陷是造成国有企业亏损和不良资产生成的重要原因。改革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强调政企分开、放权让利,充分赋予企业经营自主权,结果,由于企业大都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或者虽经过改制改组但却未能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单一,国有股一股独大这就导致企业的内部人控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掌握在少数管理者手中,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工会等形同虚设。同时,由于企业未能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企业管理者的考核主要是以企业规模和产值来衡量,而且企业的规模越大,管理者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就越大,所以,企业经常不顾自身经营状况和承受能力,在缺乏研究论证的条件下,盲目扩大投资。最终的投资失败导致不良资产越来越多。

2.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是导致不良资产生成的直接原因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没有按内部控制的要求设置必要的职能机构或岗位,无法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和程序控制,存在职责不明,流程不畅现象。虽然目前有些上市公司做出了依据自身经营特点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价格委员会、报酬委员会等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有益尝试,但机构设置因单位的经营特点和经营规模而异,很难找到一个通用模式,我国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仍没能完成内部有效控制机构的设立。

同时,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问题严重。交叉任职主要体现在董事长和总经理为一人,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人员重叠。在上市公司中,这一问题虽有了较大的改变,但从国企总体上看,仍普遍存在。这种交叉任职的后果是董事会与总经理班子之间权责不清、制衡力度锐减。关键人大权独揽,一人具有几乎无所不管的控制权,且常常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并有较大的任意性。交叉任职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假设,必然带来权责含糊,从而造成办事程序由一个人操纵的现象出现。资金调拨、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交叉任职,董事会缺乏独立性。

另外,国有企业缺少有效的风险管理,风险信息缺失、分散、滞后,风险决策机制方法落后,交易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缺乏积极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规定,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连续两年亏损,亏损额继续增加的,厂长、经理可能受到降职、撤职处分,严重的还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企业管理者承担的风险不可谓不大。但是目前风险控制不力主要原因不在于一些国企管理者的个人素质不高,认识不到管理的重要,而在于国企的运行机制出了问题。在两权分离条件下,有效管理的前提是承担企业风险的所有者选择有经营才能的人经营管理企业资产,并给予必要的激励和约束,再由经营者通过管理手段最优配置企业内资源。因为企业经营不善,所有者将倾家荡产,经营者将丢了饭碗,所以所有者有积极性监控经营者行为,经营者有积极性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只有形成上述一套机制,才能真正把管理落到实处。

正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的风险约束和风险防范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从而造成企业各项决策机制不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和责任约束机制不健全,这样,不良资产难免会大量产生。由此可见,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是导致不良资产大量生成的一个直接原因。

3.国有企业的债权软约束造成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债务负担过重

企业资本由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两部分构成,权益资本的非直接偿还性和债务资本的还本付息性,决定了权益资本的风险承受能力大于债务资本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企业的权益资本比例越大,其承受各种风险的能力越大。在“拨改贷”后,一方面,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未建立,企业无法进行直接融资,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在国有专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之前,国有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低利息贷款,而且可以长期拖欠,因此,国有企业负债率普遍偏高。高负债造成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财务压力巨大,利息成本过高,而且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减弱,一旦发生经营困难,大量不良资产的生成则难以避免。

4.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社会义务,企业成本和包袱过重,冗员过多

国有企业亏损的直接原因通常被归结为三大包袱,即利息成本过高、冗员过多、社会福利负担过重。

国有企业中富余人员约占在职职工总数的1/3左右,而且每年都有难以安置的50万下岗职工,还有一些历年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人员没有实现再就业。国有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沉重。据统计,全国国有企事业单位自办中小学1.9万所,约占全国同类学校的1/3;国有工业企业等单位办医院近7300所,占全国医院总数的40%,其中中央企业兴办的学校17000多所、医院7000多所,共有职工达70多万。目前国有企业每年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超过500亿元,同时,每年还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所在地的市政建设和自办学校、医院及公检法等社会职能。据统计,全国国有企业一年用于办社会的资金支出达456亿元,中央企业办社会经费一年支出225亿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实际上承担了许多政府的职能,职工一旦就业,就获得了除劳动报酬之外的住房、医疗、教育等各种福利,以及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另外,国有企业除了上缴较高的企业所得税外,还要承担各种税外基金、规费、摊派等各种费用。这些超出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正常应当承担的费用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资金报酬率,导致国有企业缺乏发展的源泉,最终导致不良资产的形成。此外,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用工制度,形成国有企业对其职工负有无限责任,这就造成了大量企业冗员过多。即使国有企业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进行了改制改组,但由于历史上企业对职工欠账太多,富余职工安置问题突出,企业包袱太重,都可能会造成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不良资产越来越多。

5.管理上的低效或者无效率导致企业普遍低效率现象

企业资产质量主要取决于企业资产运营状况的好坏和使用效率的高低。如果企业管理者制定的投融资决策正确,企业组织运营效率较高,效益好,资产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就不会形成不良资产;反之,如果企业投融资决策错误,或者企业运营效率低下,效益不好,再优质的资产最终也可能变成不良资产。

6.企业技术水平、设备装备水平较为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盛行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底子薄,生产设备落后,平均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导致生产成本偏高。同时,我国国有企业不重视技术改造,将大量的资金不是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投资于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而是盲目扩大产量和投资规模,大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果一旦市场趋于饱和,就很可能会造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7.转轨后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同时又缺乏破产退出机制,必然导致不良资产越积越多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供求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国有企业一时难以转变经营观念,造成大量企业因产品积压、没有市场而亏损,有些企业因资不抵债难以正常经营。然而,由于我国缺乏有效的企业破产退出机制,这类企业因担负职工安置和就业、社会稳定等重负而难以破产关门,结果,政府不断地给予救济和输血,但由于大部分企业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导致不良资产越积越多。

总之,我国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产生归根到底还主要是企业缺乏活力,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导致企业丧失产生现金流的最终源泉,优质资产也就成了不良资产。

同类推荐
  • 基于实现企业组织和谐的治理研究

    基于实现企业组织和谐的治理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和谐治理源起、企业股东与经理间的利益冲突及其治理、企业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治理、企业资方与劳方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治理等。
  • 刘邦:从布衣到天下共主的博弈之道

    刘邦:从布衣到天下共主的博弈之道

    刘邦的一生是博弈的一生,他的博弈智慧是丰富的,无论是其有益的经验,还是其惨痛的教训,都值得后人研究。他是伟大的博弈者,更是高明的战略家。他只用了短短七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亡秦灭楚、开创大汉王朝的宏基伟业。 博弈不是远离自己生活的玄学,更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空洞理论。人生是永不停息的博弈过程,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就是永不停息的博弈决策过程。
  • 做最得力的中层:带好队伍用好人

    做最得力的中层:带好队伍用好人

    把责任落实到位,做最好的中层,对上,中层是被管理者,需要掌握与上级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对下,中层是管理者,既需要树立自己的权威把工作做出色,在领导中绽放你的光彩
  • 媒体产业运营方略

    媒体产业运营方略

    本书给出了对中国传媒经济学理论框架体系的思考意见,并以此为全书的基本纲领为其后内容明确了基本的工作思路。其次,在全面梳理“媒介”概念的基础上,本书创新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前提下的“媒介生成机制”研究成果,并进一步重申与强调了“信息传播服务”作为媒介最为基础之“功能”的结论。
  • 会计核算禁忌100例

    会计核算禁忌100例

    本书贴近实务、视角独特、方法新颖。它没有简单地罗列概念,也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结合深入浅出的实例,通过“给出错误的实例→分析实例的错误所在及出错原因→给出正确的理论依据与操作规则”的分析思路,使财务人员对会计核算中的禁忌问题引起关注,让你提前防范,确保会计工作的每一环节万无一失。
热门推荐
  •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 其实我是妖精

    其实我是妖精

    在梦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对我说:“其实你是一个妖精,一个妖精。”我合计了半天,问了一句:“妖精不都是女的吗?”那个声音停顿了半天说:“其实,妖精是不分公母的!”我:“那我不成了人妖?”那个声音:“嗯~~~~~~你总结的很精辟!”我:“……”本书群号:162390178开始恢复更新了,还请各位大大多帮帮忙,收藏一下,顺便签个到啥的哈,万分感谢~
  • 神魔轨迹

    神魔轨迹

    搞怪主角,误打误撞,成神之路,光怪陆离,吾志在天
  • 重生之毒后归来

    重生之毒后归来

    他曾经许诺,我若是成了帝王,便会将这江山捧到你的面前。登基之后她等来的不是三千宠爱,而是一纸废后诏书。七年相随患难与共出谋划策她的手上沾满了鲜血,就是为了铺就他成皇之路。朝堂之上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一罗列她的“罪状”龙椅旁的贵妃美目含笑高傲又嘲讽地望她姐姐你也有今天?柳氏出生卑微将门庶女不配为后这是其一。柳氏心狠手辣,诛杀忠良扰乱朝纲这是其二。柳氏高居后位,却勾结朝臣淫乱后宫这是其三。三条罪状颠倒黑白,字字诛心将她逼到了绝路。废黜后位赶出皇宫,她被天下人唾骂。荒野之间她活了十年,苟延残喘。而等来的却是亲妹妹母凭子贵将要封后的噩耗。冷皇毒后,血洗朝堂,搅动天下风云。我既得重生,你们就该下地狱!
  • 女主冷艳高贵

    女主冷艳高贵

    同为小说女主,她尤其与众不同,拥有明艳的外貌傲人的身世。但是,女主是一朵彻彻底底的小白花!小白花也没关系,女主的光环和作者赋予她的外在资本,她注定会有无数美男的痴情守候。悲催的是唐宁发现,她不在原著,她在女配逆袭上位的小说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掌控天下

    掌控天下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乱世之中,妖魔狂舞,冥鬼不分,人心向恶,仙神独断,世间万民都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苦难,就在这纷杂的世界里,一个天生苦命,出生就具有煞天玄命之相的婴儿在乱世之中诞生,他自小被家人丢在山林,却巧遇神秘奇人天玄风,天玄风刚刚遭受人生最大的打击,身负血海深仇,见到这名婴儿,不想其与自己一样命苦,便将其抚养长大,传授仙法,希望他能改变与生俱来的命运,并为其命名为龙生……
  • 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胡雪岩:红顶商人叱咤商场的终极学问

    本书介绍了胡雪岩的成功经历和创业经验。 做生意既是一种资金、实力的较量,更是一种智力的较量。做生意要有本钱,但如何为自己弄到本钱,却是要靠智力,要靠精明的头脑和灵活的手腕。
  • 异族的爱恋:跨越世间的情

    异族的爱恋:跨越世间的情

    她以疯癫第一次出现在一个濒临死亡却不属于刘六界的男子面前。他走,六界怎会悲哀,本是万物所憎恶,奈何命运将他推入漩涡。在这六界的狂风暴雨,一场跨越世间的爱恋在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