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4900000003

第3章 说说武状元

练武的人都崇拜武状元,其实唐朝开始的武科考并没有武状元之称。中国历史上首名武状元出自明末,他叫王来聘,是崇祯皇帝亲选的。此后出的武状元,多有故事。

(一)武则天首创武科考

“武状元”是对武科举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皇帝钦定的一甲第一名的称谓。

科举考试名列第一者为元。按清朝制度,科考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省考,第一名称解元;会试是全国会考,第一名称会元;殿试是皇帝亲自考核,第一名称状元。

唐朝武则天执政时,虽然创立了武科考,但考试制度并不完善,只是每年由地方州、县公开考试选拔,然后送武举们赴兵部应试,只要合格,就由兵部凭考试成绩,授予不同武职。武举没有殿试,称“状元”者就是武举人的第一名。据史学家考证,唐朝真正明确为武状元的只有黄仁沨一人。连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卓越功勋的郭子仪也只以“武举高等”记入史册。

宋朝武举开始有了殿试。整个考试分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由皇帝亲试,先考弓马,再考策论。中者分为三甲,一甲一名为武状元。武状元为皇帝钦定。从北宋仁宗以后,武科考的建制逐步完备起来。

明朝武考开科较晚,直到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才颁布“武举法”,而且没有殿试。明朝的殿试是明思宗崇祯四年(1631)才开始的。所以明朝的武状元这一年才产生。

清朝是武科举鼎盛时期。武科同文科,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中者分别称为武生(或秀才)、武举人、武进士之名。参加殿试的武举依成绩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武进士及第,第一名为武状元,第二名为武榜眼,第三名为武探花;二甲若干名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武进士出身。

(二)中国首名武状元竟是明朝亡国皇帝崇祯亲选

虽然武举制度正式建立于唐朝武则天时代,但在此后的漫长历史时期中,整个社会状况是重文轻武。武科举考试的不定期举行,就反映了这种不平等。武科考的正规化是在明朝中期之后才逐渐形成的。这比文科考的制度化、正规化晚了近一千年。

宋以前称为武状元的往往是没有经过殿试的武举第一名。宋朝虽有殿试但只是一个形式,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恩典,虽也进行弓马和策论的考核,但只要面君时不出洋相,不出纰漏,应试者都能通过。武状元的产生则是根据考生的历次成绩及皇帝的好恶所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明末王来聘似乎可称作首名武状元。

王来聘,生活于明朝崇祯年间,是北京人,幼年习武,颇有勇力。崇祯登基做皇帝后,面临外患内乱的威胁。国内连年遭荒,迫使多处农民起义,北方女真部落又不断扩张势力,觊觎中原。为此,崇祯帝于崇祯四年(1631)开辛未武科取士。依文榜之例,将武榜分为三甲,为国选将。乡试在省城举行。会试考场设在京师。会试应试者是各地乡试中榜的武举人。会试考中者为武进士。考试内容是策略和弓马。在测试弓马时,应试武举能舞动百斤大刀者仅两人,一为王来聘,一为徐彦琦。可徐彦琦却未被录取。应试武举哗然,闹事,京城沸腾。事情传到崇祯那里,崇祯大怒,严惩考官,又将兵部22名官员贬职,重派官员方逢年、倪元璐复查,重新录取,并将武进士分三甲定榜。方倪二人将重考后的前30人的情况呈报皇帝。崇祯认真审阅,殿试传胪,亲选一甲三名,王来聘居榜首。这个状元真是殿试考出来的。

(三)武状元中不乏有文才者

一般人认为武状元大概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赳赳武夫。其实不然。文武全才的佼佼者大有人在。

唐朝有个郑冠,他参加唐穆宗长庆三年(823)癸卯科考试,得中文状元。过了五年,他又参加唐文宗大和二年(828)武科考,得中武举人。在当时没有殿试的情况下,也可称作状元了。实是文成武就。

宋朝有个江伯虎,是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武举第一名。入仕三年后,他又参加专为现任官员举办的科举考试——锁厅试。他又得中文进士。朝廷授以大理评事之职,品阶等同于当年文状元所授之品阶。他是武状元、文进士集于一身。

还有个林,是宋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科武举第一名。可他没有效力军队,而是担任了地方官,做过知州。这位武状元未以武传世,而以文扬名。《宋史·艺文志》记载他著有《永阳志》三十五卷。他还是位诗人。广东潮州一里湖有一座“观稼亭”,留有林的诗作《题西湖山岩二首》,是他任潮州知州时所作。《宋诗纪事补遗》也收录了他两首诗作。林虽没有双状元的身份,但其文才得到公认。

宋朝武科考增加策论——文化考试,使宋朝武举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宋朝文武全才的儒将也就多。

(四)师徒三人都成为武状元的故事

常言道,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傅。明末清初的王玉师徒却是三人皆状元及第。

在武科举考试正规化以后,一人能连中三元者极其少见。据不完全统计,明朝有两位,王玉和顾麟。

确切地说,王玉是连中四元。因为他是明末清初人,曾得中崇祯九年浙江乡试解元。入清以后,他连续三科拒不参加科考,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参加了顺治八年辛卯科武乡试获解元,次年参加会试,获会元,又参加殿试,得中一甲一名状元。这不是连中四元吗?

它的成功与他的师父分不开。王玉是浙江仁和人(杭州人)。他13岁随外祖父习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人后,他拜龙湾人(今安徽休宁)黄赓为师。黄赓是明末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武状元。有膂力,能运24斤重铁鞭。王玉的另一位师傅是浙江山阳人刘穆。刘穆是崇祯十年(1637)武状元。刘穆在明末名气极大,他擅长刀法,与众不同,世称“刘将军刀法”。王玉还有一位师傅,是浙江温州总兵马龙。马龙长于“避箭法”。

王玉的三位师傅,两位是武状元出身。马龙虽非武状元,能做到总兵高位,且武艺如此出众,必也有功名在身。

王玉参加殿试表现出众,能运120斤铁刀舞动88个胸背花,能抱300斤巨石“负石以走、举重若轻”,能手持双锏拨开四方射来之箭,能三弓九箭,箭箭射中靶心。

正是师傅高明弟子强。

(五)一人两次考武状元的故事

武举考试,一人只能中一科。然而有一位胆大包天,胆敢违规,改变名字,参加两科考试,此人名叫马全。

马全,原叫马瑔,山西阳曲人。膂力过人,武艺绝伦。唯性情急躁,易于冲动。他参加了乾隆十七年(1752)壬申科武科考,中武举。参与殿试,得中一甲第三名进士,也就是武探花。随后授官福建抚标右营游击。

任上,它与同僚处不好关系,时常大吹大擂。一日与一同僚冲突起来,继而角斗,大打出手。那人不敌,向城外逃去。马瑔不饶,骑马追至护城河吊桥上,又厮打在一起,结果双双坠入城壕,大失官体。为此遭到福建总督追责,参劾罢官。马瑔丢官以后流落到北京,靠朋友接济和撂地卖艺维持生计。后来设场授徒,才算安定下来。

乾隆二十四年(1759)己卯科乡试开考,马瑔改名马全再次报名参加,结果又凭高超武艺得中武举。次年庚辰科会试,再次得中武进士。参与殿试时,被乾隆帝认出,诘问他为何二次参考。马全惶恐,据实以告。乾隆见他武艺超群,遂格外开恩,不咎既往,钦点为武状元,再授官职,后逐级升至甘肃提督。在整个武科考历史中,一人名列两榜鼎甲,仅此一例。

(六)“哈其大族,每出将种”

在清代,中武状元的,除汉族人外,以回族人为最多。目前能知道的有:康熙庚辰科宁夏的马会伯,乾隆丁巳科河北肃宁的哈攀龙,乾隆壬申科河北献县的哈廷梁,乾隆丙戌科河北河间的白成龙,乾隆丁未科山东临清的马兆瑞,嘉庆辛未科河南邓县的马殿甲,咸丰庚申科河北抚宁的马鸿图。

其中河北肃宁的哈攀龙一家数代皆以武成名,为回族人增色不少。

哈攀龙出生在河北献县,幼年随父迁至肃宁。他父亲望子成龙,家教甚严,聘请名师教他读书习文,教他练习武艺,学习兵书战策。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之后,哈攀龙已是武艺高强,韬略精通。雍正十年中了武举,乾隆元年在乡试中选拔为贡生。乾隆二年,哈攀龙进京参加会试,得到“双好”评价。当年十月,乾隆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在马射中,哈攀龙六发六中。在步射中,他又夺冠。第二天考核技勇,即开弓、舞刀、掇石。哈攀龙具有非凡神力,平时练功就用百十斤重的大刀,能举数百斤重的巨石。在这轮考核中他又名列榜首。第三天的策论考试,他依然成绩斐然。乾隆帝大悦,钦点他为武状元,授头等侍卫。以后外放,凭战功卓著,累累升迁,由副将至总兵,最后升至提督。

哈攀龙的儿子都是武举出身。其子哈国兴,乾隆十七年中武进士,授三等侍卫。曾任云南督标右营游击,升川营参将,在平定金川叛乱中战死,追赠太子太保。其子哈国泰,武举出身,官至总兵。其长孙哈文虎,曾任陕西提标右营守备,在木果木战役中阵亡,被准入祀昭忠祠。其次孙哈文彪凭武艺任职千总。哈攀龙的父亲哈世荣(一说哈元生),也是武举出身。时有“三世拥旄,时人荣之”的美誉。其太祖哈先闻、祖父哈云,均因哈攀龙的功勋而获得乾隆皇帝封赠一等侍卫衔。

乾隆十七年(1752)壬申科武举殿试一甲一名进士及第武状元为哈廷梁。直隶献县人,应是哈攀龙的老乡。未闻是否与哈攀龙有血缘关系。其生卒年月不详。得中武状元后,授头等侍卫。

乾隆皇帝曾感慨说道:“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将种。”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化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社交礼仪、国学常识、中外未解之谜、文化典故等知识。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生肖文化 戌犬通灵

    生肖文化 戌犬通灵

    本书研讨生肖狗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本书精选国内知名作家、出国访问学者、驻外记者、留学生、华裔等撰写的有关外国人社会生活细节的精彩短文,可以让读者博览海外人文风情,了解海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五教止观一乘十玄门合行叙

    五教止观一乘十玄门合行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剃头匠

    剃头匠

    杨川年幼时体弱多病,长到九岁命已垂危,遍访名医却无人可治,最后是被村子里一名剃头匠师傅连夜送去赶尸客栈才救了一条性命。然而,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剃头匠这行的门道,也很少有人知道剃头匠自古以来便是有专门官职的,一是“礼官”,负责帝王公爵的发型仪表。二是“髡(kun)刑官”,是断发为刑的刽子手。剃头削发有很多门道规矩,此行中的高手甚至能看面断脉,知人疾病生死。我是民间剃头匠人,说说这行里不为人知的禁忌与手段。
  • 魔王的神医王后

    魔王的神医王后

    他是大陆最富强的中斯国的三皇子,传闻他帅气逼人,但却冷酷无情,不近女色,甚至杀人不眨眼…而他亦是大陆组织魔域的域主,一双紫色双眸,深邃,迷人,一袭银色面具,遮盖了他的王者风华…她是大陆人人皆知的丞相府的三小姐,传闻她丑如鬼魅,而且无半分灵力,还花痴的要命…可谁人又知,她是大陆组织暗楼的最高掌舵,一身白色衣裙,圣洁,高贵,一袭白色面纱,掩饰了她的绝代美貌…她以为他是无情无爱的“魔王”,却不曾想遇到她之后是个用情至深,入得厅堂,下得厨房,当得了奶爸的极品好男人……他以为她是世人皆传的“废物”,却不曾想她是来自现代21世纪的新新人类,古灵精怪,爱憎分明的调皮小鬼……他们的初次相遇究竟是命中注定,还是缘分使然,一见钟情,曾经自以为遥不可及,却真真实实,或许,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依依眷恋…前世,今生,缘起缘尽,是携手共进,还是擦肩而过?只能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看他们两个就是真谛…他为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怎样?她为他,拒绝若干桃花又有何妨?他曾许她太平天下,所以甘愿颠覆世界她愿与他执子之手,陪他站在世界巅峰绝世强者,超强萌宠,三个举世无双的小萝卜头,拉开了盛世巅峰的帷幕…….本文绝宠,无虐,无误会,男女主角身心干净,宠物超萌,孩子超可爱,期待不?期待的话,就留言,收藏,推荐吧,爱你们,么么哒…
  • 情不由己

    情不由己

    我独自呆坐在这灯光昏暗的陌生的小屋里。远处是震天响的春节爆竹声。昨天,我强作笑脸和全家人共度除夕,然后告诉他们,此后的三天我要和他一起出去玩。父母做出开明的样子,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去哪儿......
  • 抗战之终极卧底

    抗战之终极卧底

    晴空一阵噼啪响,李良穿越古战场。以为两方在拍戏,谁知他们搞实枪。最后被俘做伪装,成了汉奸披黄装。吃了日军他的粮,忍辱负重収情报。为了抗战能胜利,做个汉奸又何妨。身在日营心在汉,大家请来赏一赏。看穿越后的李良深入日营后与诸多英雄好汉,如何为民抗战,如何捍卫中华民族的威严,如何杀跑小鬼子这个侵略着,一次次的成为民族英雄吧。
  • 心魔战记

    心魔战记

    一个能够看见别人这生所剩下的生命数值时,他于是便成为了一个恶魔。……“神仙,求求你一定要给我换命!她不能死啊!呜呜……”“谢谢你……”岚恙说:“帮你,只是为了成全我自己。”
  • 天庭电玩城

    天庭电玩城

    在热闹非凡的天庭,有一家来历神秘的店铺。不卖美食,不售灵兽,只是单纯提供消遣的游戏服务。在举目皆是仙人的天庭,有一位名震四海的凡人。不惧众神,不求长生,只是悠哉悠哉地经营生意。这家店铺,不仅收费高,而且有很多不合情理的规矩,但是依旧有很多人趋之若鹜。这位凡人,不会仙法,不懂修炼,但是追随者数不胜数,有毁天灭地的大能,有风华绝代的仙子,有万年难遇的神兽……玉皇大帝:陈掌柜,要不你来当这个玉皇大帝,我去接你的班?陈乐:滚,这明摆着吃亏的事,哥会干吗?
  • 萌妹契约者

    萌妹契约者

    我,宅男愿望,非常想要一只兽耳娘。欢迎回来,御主人大人。要先吃饭?要先洗澡?还是说先要我……嗯,如果能这样就幸福了。愿望,偶饿了,汝今晚会做什么吃的……呣?有心愿到来了!愿望,偶们赶紧出发吧!但现实为嘛是这样!?明明都是兽耳娘,我身边契约的这只却为嘛只会让我到处奔波啊?“现在是晚上十一点,事不宜迟哦。”……呐,请问我能够毁约吗?
  • 纵宠佣兵狂后

    纵宠佣兵狂后

    她凤云宵,堂堂一届佣兵女皇,居然穿越到了爹不疼,娘无用的凤府七小姐身上?!姐姐欺凌,各路姨娘算计,还被王爷退亲?对,没看错,就是这样悲催。不过没关系。欺她者,她必然百倍还之,辱她者,她送其下地狱,失去的,抢回来,看中了的,夺过来!她凤云霄,既然已经来了这里,便要夺尽天下,自在逍遥。他慕容狂,人人称他为傻帝,个个不把他放在眼里,甚至还有王爷想要取而代之?!可谁想到,他暗地里隐藏的势力,可以颠覆整个天下。他的惊才绝艳足以迷倒天下少女,然而,他却只愿意为她倾尽天下,许给一世繁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根据巴菲特半个多世纪的投资经验,从理念、操作、谋略、心法四个层面,层层剖析,梳理出巴菲特的投资精髓,提炼出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本书还结合中国特有的投资环境,给出了“在中国跟巴菲特学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巴菲特的投资忠告永不过时,有心的投资者必能受益无穷,驰骋于瞬息万变的投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