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3200000068

第68章 4 楚文王宠申侯(僖公七年)

“左传背景”

起初,申侯是楚文王的宠臣,楚文王临终时给他一块玉璧,叫他离开楚国,说:“只有寡人最了解你,你一心贪婪财物不知道满足,你向寡人的索取和要求,寡人并不认为是你的过失,但也因此激起了别人对你的怨恨。所以寡人死后,你必须赶快离开楚国,而且不能到小国去,因为小国不敢收留你。”文王下葬后,申侯亡命到郑国,受到郑厉公的宠信。僖公七年,被郑文公所杀。当楚国的令尹子文听到这个消息时,说:“古人所云‘没有比国君更知道臣子的了’,实在是千古名言啊。”

东莱先生分析了楚文王等君主明知奸臣之恶而终身宠信的原因。

“原文”

爱而知其恶者,天下之至善也,亦天下之至不善也。凡人之情,有所爱,则有所蔽;有所蔽,则有所忘。不蔽不忘,卓然知其恶于深爱之中,惟天下至公者能之。何以反谓之大不善乎?

“译文”

喜爱他又知道他的歹处,是天下最大的善,也是天下最大的不善。人之常情,有所喜爱,便有所遮蔽;有所遮蔽,便有所忘记。既不遮蔽又不忘记,在深爱中又清醒地知道他的歹处的,只有天下最公明的人才能做到,为何反而说这是最大的不善呢?

“原文”

知而远之,善之善也;知而近之,不善之不善也。明皇之于李林甫[1],德宗之于卢杞[2],同用小人者也,同以小人而致乱者也。彼善于此,则德宗犹愈焉。德宗之言曰:“人皆以卢杞为奸邪,朕独不觉其奸邪。”是德宗之用杞者,爱而不知其恶者也。不知其恶而用之,犹人情也。若明皇则既知其恶矣,其目林甫以妒贤嫉能,品题之妙虽借辞于张九龄之徒[3],殆不过是。所谓“临乱之君,各贤其臣”者,惟不知其恶,是以不能一朝舍也;如使知其恶,亦必不能一朝居也。今明皇既明知林甫之恶,不能减其毫发之爱,尊宠信任至十九年之久,岂复近于人情乎?

“注释”

[1]明皇之于李林甫:李林甫是唐明皇的宰相,掩蔽圣聪,杜绝言路,嫉妒贤能排斥异己,他在位十九年,养成天下大乱,而唐明皇却不惩治他。

[2]德宗之于卢杞:唐德宗贞元五年,李泌称老还乡,请求另任宰相,德宗说:“卢杞忠诚清廉,可以担当宰相一职。别人说他奸邪,我却并不觉得这样。”

[3]虽借辞于张九龄之徒:张九龄是唐玄宗中后期著名的宰相,学识渊博,为人耿直,经常犯颜直谏,与李林甫对立。后来李林甫向唐玄宗进谗言,罢黜了张九龄等一派正直的官员。张九龄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所以说向他借辞。

“译文”

知道了便远离他,这是好中之好;知道了仍去亲近他,这是不好中的不好。唐明皇对待李林甫,唐德宗对待庐杞,同是重用小人,也同是因为小人而导致祸乱,相对来说,唐德宗还算是比较好些的。唐德宗说:“人们都认为庐杞是奸诈邪恶之人,我却不觉得他是这样的。”可知德宗的重用卢杞,是宠爱他却不知道他的险恶。不知道他的险恶而任用他,人情上还说得过去。像那唐明皇,已经知道了李林甫的罪恶,他看待李林甫说是嫉贤妒能,品评的精妙即使是向张九龄等人借用词藻大概也不过如此。所谓“面临乱局的国君把自己的臣下看得贤能”,只因为不知道他的罪恶,所以不能一天就舍弃得掉;假如知道了他的罪恶,也必定一天都不能安然不动。如今明皇已经明确知道了李林甫的罪恶,却丝毫不减轻对他的宠爱,却尊宠信任他长达十九年之久,这难道还近于人情吗?

“原文”

意在于用贤,而不知其恶者,德宗也,误也;意在于用奸,而不恤其恶者,明皇也,故也。误者犹可恕,知其奸而用之者,可胜诛乎?受欺者其罪小,自欺者其罪大。德宗不过为杞所欺耳,是杞之罪大,而德宗之罪小也。明皇洞视[1]林甫之恶,如见肺肝,是林甫本不能欺明皇,而明皇自欺之罪岂在于林甫乎?

“注释”

[1]洞视:明鉴。

“译文”

本意在于任用贤人,却不知道他的险恶的,是德宗,这是失误;本意在于任用奸邪,却不考虑他的险恶的,是明皇,他这是有意的。失误的人尚可以谅解,知道他的奸邪却仍重用他的人,不是应该被诛杀吗?受人欺骗的,罪过还小,自己欺骗自己的,罪过就大了。德宗不过是被庐杞欺骗罢了,是庐杞的罪大,而德宗的罪小。而明皇看到李林甫的险恶,就像能看见他的肝肺一样清清楚楚,可见李林甫本来不能欺骗明皇,而是明皇在自己欺骗自己,罪过难道在于李林甫吗?

“原文”

楚文之嬖申侯也,犹明皇之嬖林甫也。明皇知林甫之妒贤嫉能,楚文王亦知申侯之专利不厌[1]。一则终彼之身,任之不替;一则终我之身,宠之不衰。二君之罪,吾未知其孰轻孰重也。彼子文[2]不知楚文之失,反追诵其明,亦惑矣!

“注释”

[1]专利不厌:一心贪图好利不知道满足。

[2]子文:也叫“斗谷”,是楚伯比的儿子,为楚成王的令尹。勤于政事,天未明就去上朝,日落方回去吃饭。家中清廉,少有积蓄,孔子称他为忠。

“译文”

楚文王宠信申侯,就好像唐明皇宠信李林甫一样。唐明皇知道李林甫嫉贤妒能,楚文王也知道申侯专权好利永不满足。一个是在对方的一生,任用他毫不改变;一个是在自己的一生,宠爱他不衰减。两个君王的罪过,我不知道哪个轻些,哪个重些了。那令尹子文不知道楚文王的过失,反而追忆赞扬楚文王的英明,也是糊涂啊!

“原文”

古今以郭公恶恶[1]不能去为大讥,然郭公非爱其恶而不忍去也,实恶其恶而不能去也。郭公虽懦,而恶恶之本心犹未失也,岂若楚文与明皇,既知其恶而犹爱之乎?

“注释”

[1]郭公恶恶:齐桓公到郭这个诸侯国地方,问那里的人们说:“郭国是什么原因灭亡的?”人们说:“因为他喜好善美而厌恶邪恶的原因。”齐桓公说:“如果像你们所说,那是贤明的君主,为什么会灭亡呢?”人们说:“不是的,郭国国君喜好善良的人但是不信用,厌恶邪恶的人却不能除去,郭国因此灭亡。”

“译文”

从古到今,都把郭公讨厌恶却不能除掉恶作为大的讥讽,但郭公并不是因为喜爱恶而不忍心去掉,实在是讨厌却不能够除掉他。郭公虽然懦弱,但讨厌恶的本心还未曾失去,哪里像楚文王和唐明皇那样,已经知道了他的罪恶却还宠信不衰呢?

“原文”

声之不可并者,哭与笑也;貌之不可并者,愠与喜也。爱其人必不知其恶,知其恶必不爱其人。异哉!楚文、明皇之心!既知其恶,又爱其人,二者并处于胸中,不相陵夺,独何欤?盖有说也。善有力,恶亦有力。不见可欲而不乱者,善力尚浅也;他日见可欲,安知其不乱也?不见其奸而不怒者,恶力尚浅也;他日见其奸,安知其不怒也?

“译文”

声音当中不可以放在一起的,是哭和笑;表情当中不可以放在一起的,是愠怒和喜悦。喜爱这个人就必定不知道他的险恶,知道他的险恶就必定不喜爱这个人。奇怪啊!楚文王和唐明皇的心意!已经知道了他的险恶,还宠爱着他。两种感情并存在胸中,互不冲突,究竟是什么缘故呢?原来是有一定说头的。因为善的一方有力量,恶的一方面也有力量。没有见到可喜好的而心中不乱,是善力还浅薄;等到他日见到了可喜好的,怎么知道他还能不乱呢?没有见到他的奸邪而不发怒的,是恶的力量还小,等到他日见到他的奸邪,怎么知道他还不发怒呢?

“原文”

见可欲而不乱,则其心深入于善,善之力已坚矣;见其奸而不怒,则其心深入于恶,恶之力已坚矣。二君知二臣之奸,乃良知之犹未泯[1]者。至于知其奸而尚爱之,是为恶所持,其力既坚,虽良知不能夺也。吾故论而发之,以为善恶浅深之验。

“注释”

[1]泯:泯灭,消失。

“译文”

见到了可喜好的却心中不乱,那么他的心已经深入于善,善的力量已经坚固了;见到了奸邪却并不发怒,那么他的心已经深入于恶,恶的力量已经坚固了。两个国君知道两个臣子的奸邪,这是良知尚未泯灭。至于知道他们的奸邪却还宠爱他们,这是被恶挟持住了,恶的力量已经坚固,即使是良知也不能夺去他了。所以我发出这样的议论,作为善恶深浅的验证。

同类推荐
  • 抱怨不如感恩

    抱怨不如感恩

    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与其抱怨,不如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感恩,才能不断创造卓越。关闭抱怨“工厂”,开启感恩“花园”。只要我们抛弃抱怨,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就一定会让自己的世界发生质的改观,从而开创非凡的业绩!
  •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众人的一生中,总有让你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大事和小事。本书主要为您记录了一些生活中具有启迪意义的小事。事虽小,却件件忘不了。您在轻松的阅读后,会不由自主地为生活中的平时不易发现的细节和小事而感叹,如参禅般顿悟,您会感到不虚此“读”。
  • 生命太短 没时间遗憾

    生命太短 没时间遗憾

    这是一本写给那些犹豫不前的年轻人的人生励志作品集,包含了九十多篇文章,共分为八章。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和周边熟识的人身上的一些成长经历,以及世界名人的成长历程和成长故事,深入挖掘每个故事中所蕴涵的正能量,告诉我们:生命太短暂,来不及说后悔,当你驻足遗憾,别人正在奔向明天;当你悲叹命运,别人已经看见人生拐点。与其悲观地活着,倒不如积极向上,让生命不留遗憾。
  • 最有效的108条职场守则

    最有效的108条职场守则

    本书精选的职场故事从求职技巧、工作态度、工作方法、职场感悟以及如何晋升等方面为您提供最有效的参考,相信您一定能从中领悟到更多的职场生存智慧。忠诚、敬业、服从与勤奋是身处职场不可或缺的态度,而真正使你成功的是方法、是创意、是应该遵循的潜规则。只有了解职场守则才能减少差错,增加效率,从而养成一种习惯、树立一种行为准则。本书告诉我们成功有章可循!短小精悍的职场故事,像一把智慧的钥匙,开启心门,帮助你打开成就事业的通道。
  • 克林顿演说:繁荣时代中的温和(汉英对照)

    克林顿演说:繁荣时代中的温和(汉英对照)

    《克林顿演说:繁荣时代中的温和》收录了克林顿生平重要的演说稿件,采用中英文同步对照的方式呈现,读者在欣赏地道原文的同时,还能品读文字流畅的佳译。每篇演讲词从内容到形式均有其独特的风格,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经典词句极具阅读性,平实的词句在深邃的思想背后得到升华提炼,通过《克林顿演说:繁荣时代中的温和》,读者在领略英语语言修辞之美的同时,能够对克林顿及当时的美国时代有一个更为深刻且形象的了解。
热门推荐
  • 魔灵杀

    魔灵杀

    简介有三,风格各异,任君挑选。一,超不正经版:这是一部废柴成长史,这是一部草根崛起史,主角不仅没有外挂系统,而且只有一个老婆。穿越了,奇遇了,长相抱歉他认了,可女主角没几章就烟消云散了是什么状况?觉醒了,重生了,好不容易出头了,喜欢的女孩子却被兄弟拐跑了算怎么回事?“搞什么,玩我啊?来人呐,把作者拖出去砍了!”作者化作一缕阴魂,继续祸害人间。咳咳,孟婆说了,点击、推荐和收藏不达标,不让我过奈何桥。二,咬文嚼字版:魔尊觉醒,封印崩塌。正邪之战,成就英侠。一刀一酒,一战成名。一蟒一木,踏平天下。纵横七界,云游四海。魑魅魍魉,待我来杀。三,胡乱吹牛版:这是一本能hold住宅男的玄幻歪书,由斗得过土匪、打得过流氓、经得起吐槽、牛得过凤姐、拍得死小强的五好宅女一粒松籽所著。描述仅供参考,请以内容为准,谢谢。
  • 闲妻“太”无良

    闲妻“太”无良

    东朝四恶之首,当朝丞相之女,做为一个有文化的三有流氓,她怎么能不调戏、强抢美男呢?怎么能不逛逛青楼?东朝四公子之首,侯爷世子,绝色倾国,入京为质,正是调戏好对象!当女流氓碰假仙?会如何?究竟被扑倒的是她?还是他?
  • 侦破探谜

    侦破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侦破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 神器回收中心

    神器回收中心

    啥?进电影里变身吸血鬼,你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进到回收中心他才发现,神马能力在伟大的神器面前都是浮云,上古仙人随便摔碎个盘子就让这群人忙活了上下几百年,才刚拼出一个角。更别说什么聚宝盆、时空梭、桃花源了,额滴神啊,这神器垃圾回收工作玩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 一生三万

    一生三万

    这本《一生三万》阐述了以人为主旋律的世界,在家有亲人缘,在校有师生缘,在外有朋友缘,在单位有同事领导缘,在陌生的环境里,有萍水相逢缘……面对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人缘,我们怎能不懂一点观人之法、识人之道呢?正所谓“人海茫茫,各有各的心肠”;又有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还有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爱人乎?防人乎?避人乎?交人乎?……其尺寸把握皆源于一个“识”字。识人方能鉴人、方能交人、方能用人、方能远人……识人之用大矣哉!
  • 极武贯天

    极武贯天

    一个可以随意操控自己体重的人,重于泰山之时,掌劈乾坤,脚踏苍穹,轻于鸿毛之际,超越轮回,一纵光年。从远古山村里走出来的狼族少年,身怀混沌之阵,和自己的狼伙伴,踏上了至强者的道路。逆境中,少年发出不甘的怒吼: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是我的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强者为尊的世界,看极致之武,如何逆贯苍天!
  • 汉藏民族关系史

    汉藏民族关系史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搜集、阅读和整理了大量的有关汉藏古籍文献、考古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田野调查,多视角、多方位地考察了汉藏两个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和发展过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汉藏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
  • 载命

    载命

    命运,命运,何以载命?运也!而运,则细分为气运,天运,幸运命是脆弱的,它无法自己保护自己,而是需要依靠各种运来承载着它,命与运共生。人活一生,载命一世,我们何尝又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承载着自己的命呢?邱昊深知命的脆弱,为了载命,他需要寻找更多更强大的力量来逆转自己的运。逆天载命,与天争命!此二句,却是成了邱昊为了继续活下去的信仰……阴谋丛生的大陆,亦师亦敌的魔头,承载了千万年的谜团,危机四伏的战场当人心难辨善恶,当阴谋丛生阴谋,当危机孕育危机邱昊该如何保命,又该如何载命?只是让邱昊感到欣慰的是,在他身边总还有一只小猫在温柔的舔舐着他的手掌,从舌尖传递温暖……
  • 文堂集验方

    文堂集验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女打脸攻略

    魔女打脸攻略

    谁说修魔者不懂爱?她爱了,却爱得卑微,爱得惨烈。三十几年的风雨陪伴,换来的却是爱人彻彻底底的背叛——峰门被毁,双亲被杀,师兄弟们在自己眼前一个个死去,这一切,都只源于一场算计。临死前,她灵根被毁,修为尽废,所爱之人转眼另娶他人,娶的还是她的杀子仇人!重生回来,她要甩渣男、碾白莲、灭炮灰,哪怕踏出一条尸山血海,她也要守护住她的峰门、父母和师兄弟们。至于把温柔的师兄守成了腹黑,把狠戾的狼崽子守成了忠犬,这就不是她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