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3200000134

第134章 5 赵盾纳捷葘于邾(文公十四年)

“左传背景”

文公十四年,邾文公死了,他的原配夫人是齐国的公主,生下了定公;他第二次续娶的夫人晋姬是晋国的公主,生下了捷葘。邾国人拥立定公即位,而捷葘就逃到了晋国。于是晋国的赵盾率领诸侯大军前往邾国,准备让捷葘继承君位。但是到了邾国,邾国说:“齐国的夫人生的儿子是嫡长子。”赵盾听了就认为邾国人说得很对,于是无功而返,撤回军队。

针对赵盾的态度的前后改变,东莱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原文”

物固有不可并者,一事而是非并,择一焉可也。一人而褒贬并,择一焉可也。参是于非[1],等褒于贬,则其论斗阋陵夺,无以自立于天下。信矣,说之不可并也!并其不可并,岂君子乐为异论哉?天下之言,固有相反而不可相无者,殆未易以前说律[2]也。是非有时而并存,褒贬有时而并立,异而同,舛而合,戾而顺,睽而逆[3],惟君子为能言之,君子为能一之。

“注释”

[1]参是于非:把对的混到错的里面。参,并,合。

[2]律:规范,约束。

[3]睽而逆:违背而又接受。睽,违背,背离。逆,相迎,接受。

“译文”

事物本来就有不可以混合的,一件事情如果有对和错并在一块,选择其中的一点就可以了。一个人如果有赞扬和贬谪混合一起,选择其中的一点就可以了。把对的混到错的里面,把赞扬等同贬谪,那么他的论点互相争斗抢夺,没有办法在天下成立了。的确啊,说法不可以混合。混合那些不可以混合的,难道是君子乐意做出怪异的说法吗?天下有这样认为的,固然有相反的但互不能缺少的东西,这不可以用前面的说法来规范。对错有时候可以并存,赞扬和贬谪可以并立,不同而又相同,错讹而又相合,乖戾而又顺畅,违背而又接受,只有君子才可以这样说,只有君子才可以把它们合并在一起。

“原文”

晋赵盾以诸侯之师,纳捷葘于邾,鸣钟击鼓,至其城下,屈于邾人长少之义,徒手而还。责之者咎其知之晚,奖之者欢其改之勇,论者莫能并也。吾以为,二说要当两行然后可。治疾欲速,愈久愈侵;知非欲蚤[1],愈久愈谬,由是说,则盾可责。遇过之尚浅者,盍以此警之?已成之疾,难望其瘳[2];已成之非,难望其革。由是说,则盾可奖。遇过之既深者,盍以此诱[3]之?用前说警过之浅者,使不敢自坚;用后说诱过之深者,使不至自弃。

“注释”

[1]蚤:同早。

[2]瘳(chōu):痊愈,康复。

[3]诱:奖励,激励。

“译文”

晋国的赵盾带着诸侯的军队把捷葘护送到邾国,敲锣打鼓,来到邾国的城门下,但却被邾国人长幼有序的言辞所屈服,空着手返回去了。责备他的人怪罪他知道得太晚了,夸奖他的人很高兴他能勇敢地改正,论者不能把这两种情况合并起来。我认为,关键是这两种说法同时并行才是对的。治疗疾病要快一些,越久就越病得利害;发现错误要早一些,越晚越错,照这样说,那么赵盾是可以责备的。那些遇到的过错尚且很浅的人,何不把这当作是教训?已经长成的疾病,难以希望它康复;已经犯下的错误,难以希望它改掉。按照这种说法,那么赵盾是可以夸奖的。那些遇到的过错已经很深的人,何不把这当作是激励?用前一种说法来警戒那些过错犯得比较浅的人,使他们不敢自我顽固。用后一种说法来激励那些过错犯得很深的人,使他们不至于到达自暴自弃的地步。

“原文”

缺一焉可乎哉?苟徒执一说,没其奖而专其责,以谓盾也,受诉[1]之时,弗询弗考;验命[2]之时,弗虑弗图。内兴车甲,外勤诸侯。跋履山川,传其国都而后反。盾意虽回,而既惫之力,既费之财,终不可回也。悔于邾不若悔于晋,悔于郊不若悔于都,悔于朝不若悔于室。其悔弥远,其失弥多。改过虽美,岂如无过之可改为快哉?

“注释”

[1]受诉:接到控诉,这里特指接到邾国公子捷葘的控诉和请求。

[2]验命:检验辞令,这里指检验对邾国动武的外交辞令。

“译文”

两种说法缺少一个可以吗?如果只坚持一种说法,忽视对他的夸奖而专门责备他,就会认为赵盾在接受控诉的时候,没有询问也没有考察;检验辞令的时候,没有考虑也没有图谋。在国内动用军队,在国外使诸侯国勤苦。跋涉山川,传达到邾国国都才返回来。赵盾的心意虽然已经回转,但已经疲惫了的国力,已经耗费了的财富,终究不可挽回。在邾国后悔不如在晋国时就后悔,在郊外后悔不如在国都内就后悔,在朝廷里后悔不如在家里就后悔。他后悔的地方越远,他的损失就越多。改正过错虽然很好,怎么比得上没有过错可改让人更高兴呢?

“原文”

呜呼!无疾则不必医,无过则不必论。医为病设,论为过设。使盾审之于初,师不出,过不形,则亦何论之有?惟其陷而能拔,迷而能反,弃前日之劳,成今日之决,此奖之之说所以不可偏废也。一言之尤,一争之误,或者犹讳其短,而遂成之。况盾以明主之令,入百乘之赋,反见阻于蕞尔小国,驱驰暴露[1]之疲,餫馈屝[2]履之耗,侯、甸、男、邦之訾,勇于徙义,皆不暇顾,是岂碌碌凡子所能辨乎?戏之代括[3],突之攘忽[4],以强胁弱,自古而然[5]。盾若挟晋之威,援周、宋之比[6],邾将覆亡之不暇,何力之敢抗?今见义之大,而忘邾之小。不念前功之可惜,惟知今失之当除。盾之大过人者,此也。

“注释”

[1]暴露:行军时的风吹日晒。

[2]屝fèi:草鞋,蔴鞋。

[3]戏之代括:凭借宠爱,鲁武公的幼子戏取代了长子括的太子地位。事见《国语·周语上》。

[4]突之攘忽:由于郑国的太子忽没有外援,结果被公子突夺取了君位,忽只好出逃。事见桓公十一年。

[5]自古而然:这里所谓的“自古”,是针对赵盾的时代而言,这两件事都发生在赵盾以前的时代。

[6]援周、宋之比:指此前晋国曾护送在外流亡的周朝王子和宋国公子分别回到周朝和宋国继承君位。

“译文”

呜呼!没有疾病就没有必要医治了,没有过错就没有必要议论了。医生是为了疾病而设置的,议论是为了过错而设置的。如果赵盾在当初就看清楚了,军队不出动,过错没有显出来,那么又有什么可议论的呢?正因为他陷入了错误还能够拔出来,迷误了还能返回来,丢弃以前的劳苦,成全现在的决定,这就是夸奖他的说法之所以不能偏废的原因。一句话的过错,一次争论的错误,有时还要讳言这样的短处,最终成人之美。何况赵盾凭着明正的君主的命令,进入一百乘兵车的诸侯小国,但反而被这样的小国所劝阻,军队行进以及风吹日晒的疲惫,吃饭穿鞋的耗费,侯、甸、男、邦等不同爵位的国家的讥笑,赵盾勇于向正义靠拢,没有闲暇来顾虑这些,这难道是凡夫俗子能够看清的吗?戏取代了括,突抢夺了忽的君位,以强凌弱,自古就是这样。赵盾如果挟持着晋国的威严,援引周朝和宋国的先例,邾国就连灭亡都来不及,怎么还有闲暇敢抗拒?现在看见了道义的宏大,而忘记了邾国的弱小。不惦念以前劳作的可惜,只知道现在的过失应当除去。赵盾非常大地超过别人的地方就在这里。

“原文”

盖尝观战国之际,诸子蠭[1]起,终身蔽蒙者,置不足议。至若宋牼、淳于髡[2]之徒,皆亲尝为孟子之所折,垒摧阵衄[3]矣,终不肯幡然儒服,竟自名其家,是非不知操术之误,反顾平生肄习之勤,未能决然舍也[4]。彼于呻吟估毕[5]间,尚恋恋不肯弃,况舆师之众,征伐之重乎?奖盾之义,宜吾之不敢废也。

吾尝历考世变,冒甚厚之名,必就甚厚之实;辞甚厚之实,必避甚厚之名。其避其就,不出名实之两端而已。盾之退师,将以避名耶?则有轻率之讥。将以就实耶?则无锱铢之获。所避非名,则避者果何事?所就非实,则就者果何物?学者尝试思之。

“注释”

[1]蠭:同蜂。

[2]宋牼、淳于髡:都是战国时期的辩士。

[3]垒摧阵衄(nǜ):堡垒被摧毁,战阵留了许多血。这里指宋牼、淳于髡他们在和孟子争辩的时候失败了,被孟子彻底地折服。衄,挫败。

[4]反顾平生肄习之勤,未能决然舍也:虽然被孟子折服,但还是不能舍弃自己以前长时间所学习的东西。

[5]估毕:估,买卖,贩卖。毕,书籍。

“译文”

我看战国的时候,诸子百家像蜜蜂一样群起,那些终身受到蒙蔽的人,可以放到一边不必讨论。至于像宋牼、淳于髡这样的人,都曾经被孟子所折服,争论的时候一败涂地,但终究不肯幡然醒悟地穿上儒家的衣服,竟然自己成为一个家派,这不是不知道所操持的方法错误,而是因为回顾平生的学习是那样勤奋,所以不能毅然舍弃。他们在贩卖的书籍中间呻吟叫喊,尚且恋恋不舍,不肯丢弃,何况车马军队是这样众多,征讨是这样严重呢?嘉奖赵盾的道义,也是我不敢废弃的。

我曾经考察历代的变化,假冒很高的名声,必定要向很高的实际靠拢。辞掉很高的实际,必定会免掉很高的名声。他们的去就,不出于名声和实际两者之间。赵盾撤退军队,是为了逃避名声吗?那么就会被讥笑为轻率。是为了实际吗?那么又没有丝毫的收获。所逃避的不是名声,那么逃避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所靠近的不是事实,那么所靠近的究竟是什么呢?学者尝试着去思考一下吧。

同类推荐
  •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本书从《南怀瑾谈生活与生存》作为出发点,根据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等著作将人生分为“人生的价值”、“事业的真义”、“圣人与英雄”、“君子与小人”、“读书与学问”、“修身养性”、“人情世故”、“时位与贵贱”、“烦恼”等,从这些主题入手,在南怀瑾先生的人生哲学基础上加以理论,使读者有机会在南怀瑾先生的人生哲学里获取更多的为人处世、安顿身心的人生智慧。
  • 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女人,是这个世界的半边天,让女人了解并控制自己,可以让半个世界保持理智的运行。本书恰是以此为目的,从恋爱、婚姻等问题,情绪、心态等问题,欲望、自立等问题的角度出发,帮助女性读者们了解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状态。此外,本书还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并从实践出发,为读者提供众多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调节自我心态的手段。全书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语言生动幽默,旨在让女性朋友能在会心一笑中体会到心理世界的奇妙。读者若能开卷而有益,并视此书为知己,即是作者对本书的最大期望。
  • 辩论守则:澳亚辩论手册

    辩论守则:澳亚辩论手册

    比赛中,辩手们都希望通过辩论来说服他人,而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工具——规则。这薄薄的《辩论守则》是一本介绍议会制辩论赛的辩论指南,阐释了国际通行的辩论赛制的各个组成元素、规则、句式及回答方式,裁判的评判标准以及这些规则存在的理由。虽然重点在讲规则,但规则中却包含着如此设置的智慧和理念,是高效、有序、公平辩论的有力保障。此书已被许多大型国际辩论赛采用,影响深远,相信辩手、裁判和辩论爱好者们都能从中获益。
  • 胡雪岩商道宝典

    胡雪岩商道宝典

    胡雪岩风云一生,离奇曲折,用他同时代人陈代卿的话来说,就是“游刃于官与商之间,追逐于时与势之中,品够了盛衰荣辱之味,尝尽了生死情义之道。”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掌握和运用了一套套成功的行商处事之道,而且留下了关于这些商道的许多充满哲理的精辟论述。本书准备将胡雪岩这些“致富的100个忠告”和他自己在这方面的故事结合起来加以评析,希望能更好地帮助你在商海中博击风浪,大展鸿图。
  •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

    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迫使人们为成功而奋斗,为人生而规划。要做到这些,就不得不和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不管你是身居高位,还是市井平民,均是如此。于是,如何说话、做事、做人也就成了人生在世,离不开的三件事。会说话,得天下。世间有一种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可,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上山擒虎易,求人办事难”,在办事过程中如果一根直肠子到底,不懂得方法、手段、策略,就难免吃闭门羹。
热门推荐
  • 蓠韧

    蓠韧

    真正的爱是什么,只有经历过背叛,复仇,等待,陪伴,才会懂得,当一切归于平静,谁会是你身边的那个人?也许这个世界上,女生是最脆弱的群体,就像崖边的蓠草,经历强劲的风暴之后依然坚韧。。。。
  • 天玄通神

    天玄通神

    身负父母血仇,陆天凌来到冲霄宗,真相大白手刃真凶后面对他的是更大的挑战,没有挑战,何以通神!机遇不断,让他可以更好地通向强者之路,一路荆棘,一路杀戮,战可斩魔,笑可伴佛,天地之大无处不可通行!
  • 贤妻造反

    贤妻造反

    前世为贤妻,却遇中山狼。杜霜醉善良一世,却不得善终,醒来后她自问: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 通天道路

    通天道路

    都市的天空怎敌得过高楼一天天无情的切割?青春的面容如何抚平过岁月的皱纹?爱情如何忍受那一次次的背叛?我们又如何遗忘了那些城市旮旯里打拼的真实地回忆?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的故事,单纯的情节到就像你我阅读者,既不身悬高位,不食人间烟火:亦无死生折腾,悲天悯人,唯有寻常日子的相守与接纳,诱惑与反诱惑。这部小说自始至终只是淡淡地回忆,淡淡的怅惘,轻轻地叙述,轻轻地走去,却牢牢地粘住了我们的目光,再不能移开。
  • The Contrast

    The Contra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暗黑圣心

    暗黑圣心

    放不下,就不要放下也许默默留在心底才是最好的选择。即便心痛!得之我命,失之我命。只要曾经努力。所以,世界我来了。
  • 中国好小说:当旧爱来敲门

    中国好小说:当旧爱来敲门

    夏云正准备结婚,前男友却给她送来一个5岁的小男孩!这孩子是谁的?爸爸去哪儿了?四年前,她像逃跑似的离开这个城市,断了与这个城市的一切联系,开始新的生活。当旧爱来敲门,在风中凌乱的会是你吗?
  • 来生不做刺客

    来生不做刺客

    本书完本,新书已发《暴神》在此,向所有支持关心过《来生不做刺客》的朋友们鞠躬致谢,蟹仔也希望你们可以去给新书捧捧场!多谢了!
  • 落木萧萧染离愁

    落木萧萧染离愁

    这是一个浸渍了年华,爱得疯狂的故事,故事中,十三岁的沈落萧惨遭亲眼看见沈家大院被烧毁的额场景,在心里留下了创伤,她把自己的心封锁起来不让任何人靠近。当她遇见正处在花季时节的李穆轩时,从未得到过温暖的她不可自拔的爱上了这个体贴,温暖的大男孩......
  • 帝王情:繁花似锦一朝落

    帝王情:繁花似锦一朝落

    她,是中央芭蕾舞团的优秀舞者。他,是名垂千古的大清帝王。一场舞台上的意外,让她穿越到大清遇见他。[叫我弘历!]他对她的爱,固执的让她的心微微发痛……[……我一定要嫁给四阿哥,不然我傅娅终身不嫁!]女孩坚定的语气,让她茫然失措,她能像她一样,即使是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还要飞蛾扑火么?……她不知道……[…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他不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何只有她,偏偏要逃离他?而且,还选择嫁给别人!那…为何他在她眼中曾见过那种鹣鲽情深…即使她用一辈子的恨来对待他,他也不允许她离开!这一辈子,除非他先死,否则,她永远也无法离开他……大清的情,深宫的怨,她该如何面对?在磅礴的历史中,她也只是一颗小小的尘埃…漂浮于这身不由己的时代…….(这个文偶真的有认真的查阅了一些历史,在一些人物上做了修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捏~~~)作者:grace0扣扣:752875287《爱上跑腿傻妹》:http://novel.hongxiu.com/a/206895/(正在大修,希望大家不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