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54900000015

第15章 二、“天之与人有以相通”

天人关系是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问题的一个集中体现。在天人关系上,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的认识观念,荀子强调“天人相分”,并认为庄子忽视了人的认识自然的能动性,即“蔽于天而不知人”。而《淮南子》承认天人之别,但认为二者并非处于对立的状态,而是相通的,这就为天人感应说提供了可能性。

首先,要通达天地人三者,这是由汉初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究天人之际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淮南子》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和行为追索天人相通之处,寻求天人的和谐与一致。《淮南子》中的“天”既有自然之内涵,同时又包含具有人格意志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但主张“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淮南子》一书是自然与社会知识的汇集,而能够贯通天地的认识和行为的主体是感性与理性并具的人。宇宙万物之中,以一贯之的根源是“道”,道具有通的特征与功能。“夫人之所受于天者,耳目之于声色也,口鼻之于芳臭也,肌肤之于寒燠,其情一也;或通于神明,或不免于痴狂者,何也?其所为制者异也”,人的感觉的相同说明天的公正性,而人的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的差异是人自身造成的。

是故圣人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

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日中有?鸟,而月中有蟾蜍。日月失其行,薄蚀无光;风雨非其时,毁折生灾;五星失其行,州国受殃。夫天地之道,至?以大,尚犹节其章光,爱其神明,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精神何能久驰骋而不既乎?

从形体、数量、情绪等多方面进行天人间的主观比附,以天人相副证明天人之间的联系。将天的形象拟人化、具体化,认为由天的任何变化都能推测出人世间的变动。人是天地造化的产物,以天之所为暗示人之应为,天反映和决定主宰着人间的一切。但人在“天”的面前并非完全被动的,人若因循自然依天行事,则天自会降福于人。

《天文训》有多处关于“通天”的观念:

人主之情,上通于天,枉法令则多虫螟,杀不辜则国赤地,令不收则多淫雨。

然而专精厉意,委务积神,上通九天,激厉至精。夫全性保真,不亏其身,遭急迫难,精通于天。

并非人人都具有这种能力,人能通天的前提是君主或有高深道德修养和精诚之心以及专注精神的特殊人物。这主要看人的至精、至诚若能感动天,天则降福于人。

其次,天人关系的现实目的是要贯通道与事或理与事。作为全书总纲的《要略》篇有“中通诸理”、“通其志”、“通回造化之母”、“通同异之理”、“使人通回周备”、“通维初之道”、“通古今之论”、“通古今之事”、“通殊类”等语,表明此书力图打通万物间的种种隔阂与障碍,揭示天地之理、人间之事和帝王之道,将万千事物统合成一整体,并将这一主题贯通体现在前面二十篇之中,反对“塞”、“隔”、“曲”,以实现“大通”。反映出作者立于天地之间的雄心与胆识以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在政治上所主张的“通治”,是既有所本而又有因时而变博采众长的自觉的社会改造意识。《淮南子》以道统事、言事、论事,以事体道、明道、证道,从而将天道与人事相结合、理想与现实相统合,道事并举是此书写作的总的指导思想。二十篇的写作秩序符合由天道到人事的思维模式,而天道与人事是天人关系的具体表现。

《淮南子》是以道开显宇宙的本根,同时以事释道、明道不致使道沦于蹈虚空谈和空说无着的境地,从而将天地人贯通在一起。“故圣人所由曰道,所为曰事。道犹金石,一调不更;事犹琴瑟,每弦改调。故法制礼义者,治人之具也,而非所以为治也。故仁以为经,义以为纪,此万世不更者也”,道为行事的依据,事为具体的行为,是道的落实与表现,道不可变而事随时变动。相对于道来说,法制礼义是具体的强制的道德规范,是人道之工具,仁义是抽象的道德本原,是治之本。前一“义”应为“仪”,是具体的行为规范,而后一“义”则指抽象的义理,二者是本末的关系。“夫作为书论者,所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故言道而不言事,则无以与世浮沉;言事而不言道,则无以与化游息。故著二十篇”,此书的目的是通过道事并用达到一种介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理想的生存状态。“今谓之道则多,谓之物则少,谓之术则博,谓之事则浅,推之以论,则无可言者,所以为学者,固欲致之不言而已也”,以现实中谈论道与术过多,而言物事少的事实,表明此书要改变现状,所以书中用大量的历史事实阐释道理。将道事结合起来,更能深刻揭示要阐明的事理。

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道与事及理与事的关系。“故圣人不以行求名,不以智见誉。法修自然,己无所与。虑不胜数,行不胜德,事不胜道。为者有不成,求者有不得。人有穷,而道无不通,与道争则凶。故《诗》曰:‘弗识弗知,顺帝之则’”,“今夫万物之疏跃枝举,百事之茎叶条蘖,皆本于一根,而条循千万也”。认为事是有限的、人为的、变动的,而道是无穷的;表明道与事正如根与茎叶枝条,事是道的展现,事最终循归于道。因此,道为本,事为末,人不能弃道而从事。由此提出“举事顺道”。“是故事其神者神去之,休其神者神居之。道出一原,通九门,散六衢,设于无垓坫之宇,寂寞以虚无。非有为于物也,物以有为于己也。是故举事而顺于道者,非道之所为也,道之所施也”,行事要以合乎道为原则。“言帝道而不言君事,则不知小大之衰;言君事而不为称喻,则不知动静之宜”,就君主来说,既要懂帝王之道,又需要有切实的行动去落实帝王之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表明道与事是一体不分的。

在理与事问题上,提出要“循理举事”的原则。理是道的具体化,是道的一种表现,是事物的特殊规律。“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圣人之从事也,殊体而合于理”,“治由文理,则无悖谬之事矣;刑不侵滥,则无暴虐之行矣”。理用以指导事,而事以理为标准和目标。在具体的行事之时,应依理而行,处理事情的方式虽有很多,但始终应合乎理,这样才不会有悖谬之事发生。“是故圣人举事也,岂能拂道理之数,诡自然之性,以曲为直,以曲为伸哉?未尝不因其资而用之也”,应依循事物的实际情况,才能成就功业。理与事实际是道与事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化,是道与事的表现。

在天人关系上《淮南子》,提出了一个总的原则,即“不以人易天”。“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而行事,只能因循自然而为。因此自然决定人事的方向,这是道的原则与要求。

同类推荐
  •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从《菜根谭》中体现出的有时孤高无为、有时又乐观进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作者激烈的内心冲突。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傲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道德情操论轻松读

    道德情操论轻松读

    《道德情操论》相比《国富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祉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道德情操论》早于《国富论》近二十年发表,前后经过五次修订,是亚当·斯密毕生最重视的作品。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作了很好的回答。
  •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本书既可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专业人员研讨使用。它广泛适用于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员、公关人员及娱乐圈,对于培养分析技巧,提高对伦理学的认识,颇有助益。
  • 罗素论两性价值互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罗素论两性价值互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关于幸福、悲伤的原因、情爱小析、妇女解放、论热情、家庭的地位、个人心理中的家庭、婚姻的解除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豪门隐婚之叶少难防

    豪门隐婚之叶少难防

    “叶少,我们接触这么久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幸去见一见你家里的长辈?”“你这是想和我结婚?不好意思,一旦和你去了民政局,我就犯了重婚罪”隐婚夫妻二人,一个是叶家独子,贝樱投行的创始人,华闻电器的执行董事,名门权贵,家世超然,一身贵胄气度;一个是从不张扬的副市长千金,著名影星的经纪人,外表知性,内心任性。他是她的九哥,许凉不知为何这声九哥叫着叫着,自己就成了九嫂;她是他的小疙瘩,叶轻蕴想,长久以来被人误会是一家子,不如就把她的名字坐实在配偶栏上。“你这个奸商,娶我就是为了不用办婚礼,送聘礼,买戒指!”“更何况几十斤猪肉便宜了别人谁不心疼?不如留给自己。毕竟就像你说的,我是个奸商”片段一:一见她来,发小就冲他挤眉弄眼:“你的童养媳来了!”,她一头雾水地问他童养媳是什么。他偷偷跟她解释,童养媳就是和男孩子玩儿在一起的女孩儿。“就像我们这样的?”,她一脸天真地问。他微微点头,脸却红了。过了几天,她把爷爷买给自己的栗子糕分给他,他对她说谢谢。她却笑眯眯地道:“没关系,我是你童养媳嘛!”,在场的人哄堂大笑。他恼羞成怒地吼她:“你闭嘴!”。她莫名其妙被凶,十分委屈,气鼓鼓地跑出去:“我再也不要当你的童养媳了!”。他立刻追出去:“你敢!”片段二:某男出差去分公司视察,许凉独自在家实在无聊,约好友聊天。当聊到男人生孩子的能力时,许凉口如悬河,侃侃而谈,好友一脸崇拜,问她哪来的经验。许凉心里得意洋洋,面上却矜持道:“观千剑而知器”。好友一边对她竖起大拇指,一边指指她身后。许凉回头一看,立马扬起谄媚笑容:“呵呵,九哥——”送别好友,许凉忽然被高大的男人横抱起来往卧室走,她挣扎惊叫:“你干嘛?!”叶轻蕴挑眉道:“只有把你累坏,你大概就没力气去观千剑。等会儿这一出儿我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亮剑!”第二天,许凉摊在床上起不来,心里宽面条泪:这把剑可真利。
  • 神魔夺天

    神魔夺天

    万年的恩怨,亲人的逝去,恋人的抛弃,朋友的背叛。且看主角如何在痛苦中强大,如何去追寻自己的梦,又如何弑神斩魔,重掌诸天····
  • 跃涧

    跃涧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过得一山又一山,不是巅峰不肯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三个山中青涩少年,吼出了梦的狂言。盛世大唐,拂菻、大食、波斯、天竺、狮子国,壮阔的海上丝路,一路走来,他们的梦想是否已经实现?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他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人生取舍,有得有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 都市逍遥兵王

    都市逍遥兵王

    昔日邻家少年,投身神秘营地。十数年血雨练就一身变态武功,涅槃重生,以王者姿态回归都市。本想安安静静过日子,却被安排保护美女总裁.......且看他如何一路护花救美,斩妖除魔,铸造都市传奇!
  • 重生之虚拟天帝

    重生之虚拟天帝

    八百年前,杨封是《暗黑世界》的冒险王,创造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打破的平民神话。灭世灾难降临,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融合为一体,逐渐形成新世界。八百年后,杨封重生于新生世界中,凭靠记忆与自身能力成功就职为最可怕的唯一隐藏职业……
  • 华严经纶贯

    华严经纶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终变革

    最终变革

    因为一次意外的车祸,李晨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参加了一个属于亡者的游戏。在这个等级森严的世界里,面对着的只有死亡。弱者随波而逝,强者逆流而上。不过到了最终,君临巅峰以后,会得到一次机会,一次可以弥补以往所有过失的机会……————————————————————————————————————————————————————
  • 世界文化博览1

    世界文化博览1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绝世杀手妖孽掌门

    绝世杀手妖孽掌门

    平凡女子睡了一觉后变身超级天才,还是长得特美的那种。基因突变?走了狗屎运?哈哈,都不是!这是天意!她站在樱花树下,朝着天下说:“那些曾经嘲笑我的人,看着吧。看着我做出翻天覆地的举动,称霸天下!做我的敌人,只配躺在脚下!”
  • 鬥神

    鬥神

    在兄弟聚會吃個飯,一個地震被吊燈砸到。一砸穿到鬥氣世界。在鬥氣世界卻成極品廢柴,還好不止自己廢,兄弟一起穿越一起廢。沒有穿越bug,只有穿越失憶。一步一腳步,橫行世界成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