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52700000056

第56章 55 怎么能这样就让别人脱去衣服?

《壹本便利》偷拍及刊登艺人“钟欣桐(阿娇)更衣照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在香港炸了锅,港人义愤填膺,出现了集体烧毁刊有阿娇“更衣照”的杂志以及集体声讨的、针对对无良媒体多种形式的谴责或声讨活动,媒体这种堕落的趣味,窳败的道德情调,对女性的侮慢的赏玩态度,拙劣的商业炒作,而遭到大多数人国人的普遍贬斥。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受害人阿娇担心被偷拍的照片会出现在其他地方,果不其然,北京娱乐刊物《演艺圈周刊》,新一期的内容竟堂而遑之地转载了《壹本便利》的封面和阿娇的四张更衣照片。对此,阿娇经理人霍汶希表示,这简直就是“在受害者的伤口上撒盐”。

娱乐媒体在艺人伤口上撒盐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比如从“王菲产子”到“菲女兔唇”事件,“阿娇更衣照”事件也同属此例,这何止是在伤口上撒盐,简直就是在伤口上捅刀!见血流的还不够爽,再给你补上一刀子。对于某些无良媒体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艺人或践踏娱乐圈,因为见得多了,我已经感到麻木不仁,愤怒的声讨、真诚的呼吁、激情的呐喊都在无声无息中变得苍白直到消亡,娱乐媒体依然我行我素,肆无忌惮,毫无一点收敛的迹象。

阿娇生活在这样一个“疯狂的娱乐时代”是她的不幸,遭遇这样一个“疯狂的人身迫害”是她的不幸,值得我们同情。这样的事之前也有发生过,比如网上曝光的陈紫函一组火辣写真,“激情豪放”的形象与她清纯的形象大相径庭,曾一度引起争议。陈紫函申明此组照片实为《壹本便利》“骗拍”。明星出这样的事会受人关注,但是普通人若遇到这样的事,眼泪也只有往肚子里咽,没有人为她们声援。可怜的阿娇,除了在惶惶不可终日中以泪洗面,恐怕也难能其奈了。再同情阿娇的同时,我不禁产生这样的一个疑问:这些无良的媒体为什么要脱阿娇的衣服?

媒体是严肃的,是崇高的,可是他们败坏了崇高的声誉,随之而来的精神矮化的“痞子流氓”娱乐和欲望化报道,毁伤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崇高在现今媒体圈和文化圈、娱乐圈里的生存境遇和悲惨情景。在当代粗糙、混乱、肤浅的媒体景观里,我们看到了自暴自弃的放纵、胡编乱造的杜撰、不知羞耻的淫荡和鸡毛蒜皮的琐屑。

其实认真想想也不难理解,自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物质主义的享乐倾向和商业主义的拜金倾向,则使八十年代的娱乐媒体就已存在的消极势头得到了恶性的发展。八十年代的娱乐媒体原本就很脆弱的精神原则,如人道主义原则、介入现实原则、主体重建原则等,几乎在一夜之间以一些“事件”的终结为标志趋于瓦解,商业化的利益原则取代了超功利的价值原则。报纸杂志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精神文明产物了,它们被推向了市场,变成了商品,它们也需要商业的包装,它们也想千方百计地占领市场赚取白花花的银子。因此,虽然后半世纪很长时段里的娱乐等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等,确实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牢笼和控驭而呈现出苍白、暴烈、异化的精神风貌。

《壹本便利》为了发行量无情地将阿娇暴露在公众面前。媒体一炒,阿娇成为公众的“娇点”,北京的《演艺圈周刊》便敏锐地嗅觉到了它的“市场价值”,这种眼光是十分刁毒的,《演艺圈周刊》编辑张宇航感觉到,脱阿娇的衣服一定会使《演艺圈周刊》名利双收,不但发行量会翻三番,而且知名度也会随之大增,所以他利令智昏了,利欲熏心了,忘记国家的法律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又“脱”去了阿娇衣服,步《壹本便利》后尘。《壹本便利》为了不义之财便去偷拍,偷拍了阿娇的照片就赤裸裸地刊登在杂志上;《演艺圈周刊》明知是偷拍,还要无所顾忌地转载;可见,他们从来不爱自己所报道的阿娇,即使爱也是一种病态的爱,其性质就是对阿娇进行惨无人道的羞辱和伤害。

当一个时代的爱金钱的利欲、爱享乐的奢欲、爱权力的权欲成为普遍而难以治愈的痼疾的时候,人的灵魂的腐败和艺术的堕落,就会成为在在可见的景象,《壹本便利》和《演艺圈周刊》都是如此。《演艺圈周刊》编辑张宇航说他们刊登的“阿娇更衣照”是向香港有关合作机构购买版权的。至于是否真正购买了版权还有待于验证,我认为所谓的版权拥有只不过是想过“法律关”,就是为了避免惹上官司,受到法律的制裁,有法律意识固然是好,但我想问的是,难道只要避开了法律就能欲所欲为么?一个人的道德良知又去哪里了?人的道德良知只要不受到法律的束缚就可以真正的“为人”了么?只要购买了版权就可以自由地刊登别人的裸照了?就可以视健康为粪土了?就可以什么也不顾了?

媒体也常常鼓说和吹嘘着什么“新闻报道底线”等等,认为只要不触到“底线”或“雷区”就不算是“失去良知”,其实这些所谓的“底线”云云,全是废话;很多媒体进行自我辩护简直就是笑话,你都有勇气把粗鄙的说成不俗,你还敢替“痞子”进行道德辩护,并且颠倒黑白,意思是媒体这一群无法无天的人对别人并不构成冒犯,这不是放屁吗?现在的某些媒体实在很聪明,他们明白在一个具有仇智倾向的社会里,揭露或侮辱明星演员,既能迎合大众心理,这种“大众”心理就是,红眼病的人太多,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看到别人红透了天便嫉妒,明星就是活该,就要承认这种痛苦,这就是出名后应有的报应……

所以说,这就是某些媒体向“大众”采取的明智可行的策略,他们具有逮谁灭谁的“激进”和“叛逆”,其实这就是无法无天的造反,他们将人推向兽性的桎梏和野蛮的深渊,他们不懂得优雅得体和高贵尊严的意义,而是蛊惑、纵容人沉溺于极度自私的道德放纵和精神堕落;他们没有稳定而可靠的道德基础,残酷地摧残着一切值得爱的人和事物,因此,他们不管别人罹受多么严重的摧折和不幸,他们都会逞一时之快地逃避崇高、否定道德,从而贬低别人的尊严。

《壹本便利》和《演艺圈周刊》对阿娇“事件”是无良的媒体的典型作风,这是丧失“个人价值观”和“媒体价值观”的沦丧,丧失价值观的后果就是文化相对论和道德相对主义的泛滥,就是给虚无主义打开了长驱直入的大门。在金钱驱使着一切的时代,媒体的社会职能似乎被完全否定了,眼下许多媒体,全盘否定了媒体教化的职能和对社会、对别人的价值意义,任意践踏人之为人的价值,对人性作无情的暴露,甚至以它的黑暗面为着眼点,以耸人听闻的情节制造轰动效应,诱使读者掏腰包买报纸、买杂志;报纸杂志媒体太过关注销售潜能,往往在内容中加入许多他们自己认为能够取悦读者的作料,恶俗和无聊之极。

纵观我们时代的期刊杂志或其他音影媒体,数量虽多但真正有价值的却很少,如《壹本便利》和《演艺圈周刊》就是这些“丧失价值观媒体”的典型代表,为何?究其原因就是艺术粗糙、思想贫乏、内容空洞,这些都是问题。在我看来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它们的情感态度和伦理境界上出了严重的问题。我们的许多媒体沦为自己时代流行价值观的牺牲品,成为利己主义世界观的信徒。在《壹本便利》等媒体看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天经地义的,而“利他主义”则是虚伪和落后的,他们只把娱乐报道和杂志内容当做“自己”的事情,他们总是乐于表现那种阴暗的心理和扭曲的情感,他们沉溺于“痛苦”,陶醉于“颓废”,炫耀着“堕落”,他们把羞辱明星当做自己的“骄傲的事业”,既不尊重自己,更不知道尊重别人。我感觉现今诸如《壹本便利》此类的媒体的堕落。感觉现金的媒体似乎没有了绅士和君子,几乎人人都是暴徒、流氓和打手,这种滋生出的媒体异常病象甚至严重到令人担忧的地步:社会和道德的反常现象风靡一时;人生似乎不再有明确的目标,有些媒体耽于淫乐而不顾道德准则;另一些媒体则不务实际,捕风捉影胡编乱造,逐渐变成一群啄食娱乐圈腐肉的秃鹫。

庆幸的是,当《壹本便利》刊登了阿娇的更衣照后立即遭到各界的谴责,这无疑是给《壹本便利》当头一棒,担愿该刊能在大众的讨伐声中得到应有的惩罚。我们国家对此类事件有明文规定:“严禁期刊刊登低俗的图片和内容,若有杂志社涉及非法使用新闻数据或图片,将受到法律制裁。”

某女星烤一串肉,肉价万元,而一位下岗女工烤一串肉,肉价仅一元,这真是天壤之别。区别就在于,该明星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客,因此她的“肉价”价值万金,而我们的下岗女工可贵的是,她需要钱,但她更在乎自己是不是一个有灵魂的人。

同类推荐
  • 贵平吟草

    贵平吟草

    主要包括:无题;登庐山感赋;清明扫父墓;寻诗;七回乡偶书;重走砍柴路;重游黄龙寺;三过双井村(三首);读《石湾诗草》(两首);一二怀乡;赠妻;修江月夜等。
  •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收录了闵凡利自创作以来的20年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200余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78篇风格各异的散文佳作,共分《故乡,和我的父亲母亲》、《看看咱的庄稼去》、《开放我们心花的万紫千红》、《人生是一棵爬满猴子的树》、《让狼舔舔你的手》、《阅读的芬芳》六辑。《在夏日里画场雨》中的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象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他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迷茫与希望,剖析了疼与痛的根源,开启了人生的禅机与觉悟,直抵心灵,绽放着感染和感动。
  • 日落情缘(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日落情缘(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世道

    世道

    这本书的文字,好看到一口气读完都不肯善罢甘休。这些围绕世道来书写的精短挂钩,为变幻莫测、虚实纷呈的世道,求证着不变的精神和情绪,用以温暖和慰藉人心。
  • 窗外诗雨

    窗外诗雨

    从星期一到星期天过得很快,一转眼十五年的写作时间“不翼而飞”。现在,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窗外诗雨》。我四处打工,到处漂泊,曾几度想放弃创作,只因心中有种无法割舍的情愫,又重新提起笔来。如果你也真的喜欢写作,就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的故事发生。
热门推荐
  • 勾魂世子“爷”

    勾魂世子“爷”

    前世,她是罪恶之峰的巅峰人物。一袭黑衣、一面玄铁堕泪面具惊天下,一挥手,如黑白无常夺魂般杀人于无形,冷血无情嗜血如命是她的性格特点,却被苦苦寻来的亲人所杀害;今世,一切重头开始,她发誓她不再信任他人,不再让任何人有伤害她的机会,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自己明明生为女儿身却要被迫当做男儿呢?这世人眼里的尊贵俊美的无情国师又为什么偏偏对“他”貌似很有“兴趣”呢……
  • 脉道恒天

    脉道恒天

    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没有力量,就没有一切人们可以肆意践踏你的所有包括尊严,包括信仰今世的我没有显赫的家世和天才的光环但是我要用这双手让那些曾经羞辱过我的人知道什么是,生不如死!
  • 婆媳的美好关系

    婆媳的美好关系

    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将自身与婆婆相处十年间的生活细节,以及婆婆癌症复发之后相伴相守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回忆,由此延伸出对生命的思考,以唤醒众人对亲情、对婆媳关系更深一层的理解与珍惜;并将婆媳相处之道从心理学方面、生活细节方面给予适当的指引,让人逐步领悟培养好的婆媳关系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这不是一本歌功颂德的书,这是一本媳妇对婆婆单独而美好的怀念,旨在全然地展现生活,展现美好的婆媳关系。
  • 一本书读透做人的哲学

    一本书读透做人的哲学

    本书以独到的人生视角、辨证的思维方式,深刻地阐述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社会现象,从而为人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和思想指导。
  • 一生的伴侣

    一生的伴侣

    叶涵在6岁时,被父母抛弃,在圣洛斯帝这所贵族学校,遇到了自己的闺蜜,之后她和自己的闺蜜都有了自己一生的伴侣,对她和闺蜜来说自己的男朋友就是她的一切,因为有了他的出现她才变得豁然开朗,让她有了安全感
  • 魔道传奇

    魔道传奇

    他,天赋平平人生基本上就是被定型了,但是当他去了那里以后,他的一切都因此改变。原本平凡的人生变得充满了变数从此他踏上了走向巅峰的道路**************,千万莫欺少年穷。今天你欺我少年穷,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绝世魔功,上天入地,战神战魔。魔者嗜杀随心所欲,可以为所欲为,不顾及任何的道德法律,追求绝对的实力。
  • 燕倾城

    燕倾城

    “这乱世何时是个头啊。”燕倾城攥着手里的青瓷酒杯,如是说。“我愿陪你坐看花开花落。”白子辰看着她脸上的倾世笑容,如是说。江湖庙堂风起云涌,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她是神算,算清天下却终究算不明白自己。命运终是让她遇到了他,如此看来,这乱世也并非如此可惧。她行走在这乱世之中,身边乱子不断。隐约间,她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洪水猛兽之声……
  • 慢慢地知道(花语小说系列)

    慢慢地知道(花语小说系列)

    走进花季,心头总能方便怒放一朵朵或浓厚或浓艳的花,它们保藏生长的阴事、倾吐蜕变的伤痛,吐露青春的芳华。“花语小说系列”力邀四位女作家解读花语,用最暖和、最细致的文学笔触描摹女生生长岁月里最甜、最美、最痛的绽放。
  • 4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女性篇

    4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女性篇

    本书针对40岁左右女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介绍了生理健康、运动保健、饮食健康、性爱保健、美容与健康、减肥与健康、按摩保健、心理保健、医疗保健等内容。
  • 绝色皇后传奇

    绝色皇后传奇

    心交出去了,只是一瞬间。永不收回,却是生生世世。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她的深情感天动,地有着安瑶灵魂的凌欣瑶简直就是一个发光体,安瑶的穿越注定不仅仅只是为了应前世之约而来!智计无双的她又是怎样为皇朝解决危机的呢?又是怎样妙答出邻国所出的难题呢?又是怎样揭出皇宫中众后妃不孕之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