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50800000007

第7章 智斗电懋奇招迭出 招贤纳士高手如云

邵逸夫智斗“电懋”,上演“挖角”戏,在饭桌上“搞掂”当红影星林黛,随后又有一批影星加盟“邵氏”。从此“电懋”人才流失,“邵氏”群星灿烂。邵逸夫又从社会上招贤纳士网络人才,终于重金聘到影坛奇才郑文怀。“邵氏公司”一时人强马壮,高手如云,一个名垂青史的“电影王国”正在崛起。然而在拍摄一部什么样的奠基之作时,邵逸夫又举棋不定。

邵逸夫准备用七年的时间去建成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他要在这里建一座亚洲第一流的制片基地,把清水湾变成中国的好莱坞。在兴建影城的同时,邵逸夫就开始拍片。他在清水湾建起了四座摄影棚,一边拍片,一边建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电影界最具实力影片公司就数陆运涛的“电懋影片公司”了,其它的如“坚成”、“华达”还有李祖永的“永华”等公司,这时都已经是明日黄花了。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公司都没有自己的片场,要拍片只好租用人家的场地,难以施展手脚。所以,邵逸夫一到香港,第一件事就是建立自己的拍摄场地清水湾“邵氏影城”。这当然是他的明智之举,也是他两次在海外考察后得出来的体验。

邵逸夫这次到香港来了之后,除了建影城之外,他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发展自己的事业,在香港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于是,他第一个盯上的对手就是“电懋”公司。邵逸夫要与之决一雌雄,一是要为二哥报一箭之仇,二是夺回邵氏丢失的江山。当年,二哥邵村人就是在“电懋”和“长城”的前后夹攻下,失去了斗志,淡出影坛的。

1958年,“邵氏”和“电懋”之间的角逐已初露端倪,第一个回合就是上演了一出激烈的“挖角”戏。在这一回合中,邵逸夫亲自披挂上阵,结果大获全胜,把“电懋”的台柱子、香港的当红影星林黛给“挖”过来了。

提起林黛,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其中的原因,不仅是她那青纯甜美的银幕形象和精湛的演技,更主要的是她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后来不幸的归宿。

林黛原名程月如,是当年国民党的“桂系”政要程思远先生的女儿。程思远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兼秘书长、副主席、提案委员会主任、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兼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委员长等职;还出任过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会长、宋庆龄基金会特别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等职。程思远先生于2005年7月28日19时08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著名电影演员林黛就是程思远先生的长女。而在当时,无论是香港还是大陆内地,有很多人只知道电影演员林黛而不知政治活动家程思远。有一次,程思远和朋友一同北行,在途中,朋友相互介绍,当介绍到程思远时,有的人对他并无印象。这时有人补了一句,说他是林黛的父亲,于是,大家就对他特别注目了。程思远先生的故交曹聚仁先生曾对他开玩笑说:“你的名片上,应该印上这么一行字——”林黛之父、石泓之夫而李宗仁之秘书长也。于是,两人相对而大笑。

大陆解放前夕,由于程思远先生与其夫人蒋秀华女士感情不和,劳燕分飞,林黛便随其母亲蒋秀华来到了香港。

1948年冬,正值青春年少的林黛同母亲蒋秀华、姨妈和表妹林佩一行数人,在严寒的日子里,第一次踏上了香港这块陌生的土地。来港后,她们一家人住在九龙加连威老道的一幢小楼里。从此,失去了父爱和显赫门第地位的林黛,便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那种清贫的百姓人家的日子。

林黛步入影坛,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天,她同表妹林佩到金巴利酒店看排戏。当时白光、王豪等几位名角正在那里排演话剧《孔雀胆》,她的表妹林佩应邀在剧中饰一小宫女。

林黛出于好奇,便随表妹走进了排演场,想不到她那光彩照人的漂亮形象,一下子就引起了这些名角和导演的注意,觉得这是一块未雕之玉,是戏剧界难得的人才。恰巧在这时,她在17岁那年,由摄影家宗惟庚为她拍照的一帧沙龙照片,被放大后展示在橱窗里,她那天真的少女形象,又引得许多路人注目。于是,后来经在沙龙摄影室任职的楼子春推荐,那帧玉照就传到了长城影业公司的副导演苏诚寿手中。就这样,几度周折,林黛终于被“长城公司”的老板袁仰安相中,与她签了一分合同,聘请她为“长城”的正式电影演员,月薪为500港币。同时,袁仰安还为她取了个极动听的艺名——林黛。原因是林黛来香港后,曾在莱顿书院读过书,她当时的英文名字叫“Linda”。不过这个艺名,也很让人想到“林黛玉”。从此,林黛就涉足影坛,在“长城”的旗下当一名小演员。

当时,“长城”同“永华”一样,都是实力相当强的影业公司,拥有李丽华、孙景璐等众多的大牌明星。在竞争激烈的时候,那些导演们为保险起见,没有哪一个敢冒险启用新人。结果,就让刚入圈子的林黛一直无所事事坐冷板凳。那知林黛是一位心眼很高的人,尽管由于父母的婚变,让她沦为平民百性,但她毕竟出于名门,好歹也是一位大家千金。因此,她对这样的冷遇,做个只拿钱,不拍戏的“照片明星”很是苦恼,终日闷闷不乐,郁郁寡欢。闲着无聊,无以排谴的日子,她就到附近的“半岛茶座”去品茶散心。当时经常陪伴她去“半岛茶座”的,是她的同事黄河。

黄河充当了一段时间期的“护花使者”后,由于攻心无术,效果不佳。看看难获得林黛小姐的芳心,就只好知难而退。黄河退出之后,又一位“白马王子”顶了上来。此人不是别人,就是当时“长城影业公司”中最有票房价值的当红小生严俊。

严俊凭借自己当时在“长城”的份量,就出面为林黛斡旋。经过严俊的一手操办,林黛终于获得试镜的机会。当时“长城”正在拍《日出》,林黛出演剧中“小东西”一角,与严俊对戏。尽管林黛试镜后效果不错,但“长城”依然不愿给她以出人头地的机会,这就让严俊也感到愤愤不平,很没面子。于是,他就鼓动林黛和自己一起双双跳槽,最后进了李祖永的“永华影业公司”。

林黛到“永华”后,开始受到李祖永的器重,成为“永华”门下的一名基本演员,月薪开始是700元港币,不久便加到1500元。

正在林黛事业有望之时,她的人生却发生了意料之中的变故——原来,曾经给林黛经济上以援助的一位商人,这时见林黛已经出落得花容月貌,楚楚动人,便以“恩人”自居,要她“投桃报李”,对她纠缠不放。一位涉世不深的少女,又是刚刚出道的电影演员,遇到这种摆脱不了的麻烦事,自然是又气又急。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她只有和许多有同样经历的“前辈”或“同仁”一样,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想一死了之。

1951年12月8日下午,一位危在旦夕的少女被送进了九龙医院进行抢救。当时香港许多报纸,同时登载了这一“花边新闻”:此少女自称“李月华”,家住柯士甸道——其实此人就是林黛云云……

由于抢救及时,林黛终于脱离了危险。事后就与严俊公开“拍拖”起来,出双入对,感情甚笃。后来,严俊又同公司老板李祖永进行了多次交涉,费尽了口舌,终于让李祖永发了善心,同意林黛饰《翠翠》一片的主角“翠翠”。

《翠翠》一片是根据沈从文先生的著名小说《边城》改编的,其中“翠翠”的形象很是独特。也许是由于林黛有在湖南生活过的经历,才让她得到了这一角色。该片由林黛当时的朋友严俊亲自执导。为了捧红林黛,严俊几乎是拿出了看家的本领,镜前幕后,吃了不少的苦头。该片通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封镜。《翠翠》一上市,果然如严俊事先立下的“军令状”一样——不同凡响,票房不俗。林黛也从此一举成名,成了香港影坛一颗崭露头角的新星,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开始出现了她的芳名和玉照。紧接着一路下来,林黛又在“永华”主演了《春天不是读书天》、《吃耳光的人》等多部影片,同样大受市场欢迎。

然而,这时的“永华公司”已如强弩之末,江河日下,没有了昔日的风光。于是,严俊和林黛便趁机离开“永华”,在外头自由接片。这期间,曾任“永华公司”宣传主任的影坛元老朱旭华,在“永华”解体之后,自己组建了一家“国风公司”,请严俊和林黛联袂主演了《金凤》一片,效果极佳。林黛的形象再次获得观众的青睐。

“电懋公司”的前身是“国泰机构”。当时“国泰”在香港成立时,其总经理欧德雨非常器重严俊和林黛,两次让严俊和林黛去日本为“国泰”拍制影片《菊花姑娘》和《死魂谷》,还拍摄了一部题为《欢乐年年》的彩色歌舞片。当时严俊既导又演,十分风光,林黛自然是再次走红。

后“国泰”改为“电懋”后,林黛又为其主演了巨片《红娃》。《红娃》又是在日本拍摄,对戏的男演员是王引。《红娃》上市之后,林黛的名声已到了大红大紫的地步。

就在林黛影坛走红的时候,邵村人二进香港,他的“南洋片厂”也在大量地拍制国语片。为了争取观众,邵村人也不惜血本,请这位大红星林黛为他主演了上下集的《乱世妖姬》。这是林黛第一次与“邵氏”合作。

《乱世妖姬》上市之后,为邵村人的“南洋片厂”带来了丰厚的票房价值。接着又请林黛主演了由严俊导演的《梅姑》与《追鱼》等影片。这一期间,是林黛事业的黄金时期。她除了为“邵氏”效力之外,还为“新华公司”拍片,同严俊合演了《渔歌》,并同当时崭露头角的导演李翰祥合作,先后摄制了《黄花闺女》、《窈窕淑女》、《春光无限好》三部影片。

在当年的香港,只要是林黛主演的影片,都是片片叫座,场场火爆。后来,林黛在“电懋”主演了一部《金莲花》,参加1957年在东京举办的亚洲影展,终于让她一举荣登“影后”的宝座。

对于这样一位大红大紫的明星,由于邵村人舍不得花更多的本钱,终于没有留住。虽然林黛曾一度与“邵氏”有过多次成功的合作,但最后她还是投到“电懋”的门下,为陆运涛屡建功勋,成为“电懋”他的一根“顶梁柱”。这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邵逸夫来港主坛,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时,正是“电懋”的鼎盛时期。邵逸夫要想在香港影坛出人头地,就必须要把与二哥邵村人有一箭之仇的“电懋”拼下去。于是,他就准备亲自出马,使出“釜底抽薪”之术,挖走“电懋”的看家演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高薪重金诱惑林黛改换门庭,投靠自己门下。林黛是当时香港的大牌明星,很有号召力,极具票房价值。虽说林黛曾为邵村人的“南洋”拍过影片《乱世妖姬》,但因邵村人吝财惜本,没有把握机会留住人才,使她最终成了陆运涛门下的红人。

邵逸夫选择林黛作突破口是很有道理的。林黛正值演艺生涯的鼎盛期,又很年轻,潜力巨大,前途无限。很有潜在的市场价值。邵逸夫当时想,只要林黛加入了“邵氏”,既扳倒了“电懋”的台柱子,又对当时香港其它公司的众多明星,也是一种无形的号召。那些人也会择枝而栖,投靠到邵氏门下。

因此,“挖走”林黛,是日后扳倒陆运涛的关键的一步。

怎样才能成功“挖走”林黛,让她为自己为效劳呢?邵逸夫想了很多方法,但都一一被自己否认了。最后,他还是采用了中国人常用的方法,那就是找个机会,请林黛吃饭,争取在饭局上一举将其搞定。邵逸夫请“吃饭”的这一招,看似平常,其实是深谋远虑、透着不可告人的玄机——成功了,当然是水到渠成,皆大欢喜;要是失败了,林黛不答应他,不给他面子,也就不过是一位电影公司的老板,请一位当红演员吃了一餐饭,这在当时香港的电影界也是很正常的事,传出去既然不会丢什么颜面,成为圈内的笑柄;更不会成为小报记者的“花边新闻”。所以,这一餐饭,决非是吃一餐平常的饭那幺简单,其实就是邵逸夫为林黛设下的“鸿门宴”。

“梦断潇湘”是当时九龙老街上湖南人开的一家酒楼。别看这里的地理位置不在旺市,外表一般,但里面装潢却独具一格,很是别致,很有一种“三湘四水”的独特风味。当年林黛主演过的《翠翠》一片,还到这里取过几个镜头。而酒楼所供应的菜肴,大都又是湖南四川的辣味川菜。邵逸夫知道林黛祖籍虽然是广西,但却在湖南生活多年,对“梦断潇湘”这家酒楼又很熟悉,于是就在这里预订了一间包厢。

晚上,林黛应邀来到“梦断潇湘”。楼外竹影婆娑,月色溶溶,暗香浮动。楼内富丽堂皇,霓虹闪烁,歌声轻飘。

临窗一隅,烛光之下,邵逸夫独坐其间,正在等候林黛小姐的到来。他同林黛约定今晚共进晚餐的目的,是商谈拍片事宜。

林黛走进包厢后,两人彼此客套了一番,就开始共进晚餐。

这时,邵逸夫却不谈拍片之事,而是单刀直入,切入正题,同林黛谈及加盟他的“邵氏公司”的事。

邵逸夫说:“林小姐,你若肯加盟邵氏拍戏,我愿为你提供一切方便。至于酬劳,那可是你在陆运涛那里拿到的片酬的双倍。”

“邵先生,您真会开玩笑。”林黛微笑着摇了摇头。对于邵逸夫提出的这个问题,她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完全认为是他的一种心血来潮,一种开玩笑的戏言,一种临时的无话找话。

“林小姐,请你相信,我说的是真话,不是开玩笑。”邵逸夫连忙解释。

“邵先生,您别逗我了。”林黛再次摇着头。

“林小姐,看来你是不相信我了。如果我真的是给你拿双倍的片酬,你肯到邵氏来拍戏吗?”邵逸夫问林黛。

林黛睁大眼睛,半信半疑地望着邵逸夫。

“邵先生,假如你真的肯出双倍片酬,我一定到邵氏来拍戏。”

“好!一言九鼎,此话可算数?”邵逸夫逼着林黛下决心。

“邵先生,我决不反悔!”

“林小姐,请看这是什幺?”邵逸夫从公文包中抽出一迭东西,递到林黛的面前。

林黛连忙拿起来翻看。

“这是拍片的合同书和双倍酬金的支票。你在电懋拍片的酬金数目,我已核对过了。现在,只要你在这上面签上你的芳名,我们之间就算成交了。”

好厉害的杀手锏,林黛始料不及。她实在没有想到邵逸夫会来这幺一手,让她毫无回旋之地。她原以为邵逸夫同邵村人一样小气,舍不得花钱办事。她真的是错看了邵逸夫,低估了他的魄力啊!

林黛想到这里,在面前的合同书上看了一眼,就不再犹豫了,郑重其事地在邵逸夫的合同上签下自己的芳名,并落落大方地收下了邵逸夫酬金支票。

“好!林小姐是个爽快之人,为我们今后合作愉快干杯!”邵逸夫笑哈哈地举起了酒杯。

“承蒙邵先生抬举,以后请多关照。”林黛双颊泛起红云。

双方碰杯致意,一饮而尽。

邵逸夫“请吃饭”的这一招果然奏效。饭桌上“搞掂”林黛,邵逸夫十分高兴。后来他又如法炮制,果然弹无虚发。没多久,“邵氏”就从“电懋”挖到了大批人马。一时间,林翠、陈厚、岳枫、陶秦等这样一批有影响的大牌明星和导演纷纷“跳槽”,投向邵逸夫的门下。

在这一次“挖角”战中,邵逸夫大获全胜。“电懋公司”人才流失,陆运涛防不胜防。

邵逸夫除了从“电懋”那里“挖角”,还不惜高薪重金,从社会上网罗人才,而且屡屡得手。通过商场这三十多年的拼搏,邵逸夫已经成熟了。他清楚地意识到,“挖角”只是一种“破坏”,只是一种扳到“电懋”,打败陆运涛的手段。但是,香港电影业的竞争是长期的,是无情的。一个“电懋”被击败了,还有无数个新的“电懋”在等待着自己。因此这种“挖角”并不是什么最好办法。自己要想在这种长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的是要有一流的演艺人员,要有一流的导演、编剧和管理、宣传人才。人才,才是使自己立不败之地的根本。

于是,邵逸夫掌坛之后,就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网罗人才上,大打“人才战”,招贤纳士。对那些凡是在香港影坛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他都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招聘到邵氏公司中来。没过多久,邵逸夫不仅把一大批大牌明星、导演“挖”到了自己的公司,还把后来成为邵氏公司的“二把手”、邵氏公司的制片经理郑文怀也请了进来,从而让郑文怀成了自己一个得力的左膀右臂。

“邵氏”成立之后,邵逸夫除了招聘大量的演员、导演、编剧和其它技术人员外,他还一直想物色一位理想的宣传人才。这个人要懂业务、熟悉行情,同时又要具备经营头脑和社交能力,还要有雄辩的口才和善于策划、包装的特殊本事——这就是邵逸夫对这个人的标准。他要这个人进了公司后,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替代他统揽公司大局。

哪里去找这种“通才”呢?

虽然通过招聘和朋友介绍,前来面试的人来了一个又一个,但经过交谈、接触,一个都没有留下来。邵逸夫选择人才的标准是很原则的,他一直坚持一条“宁缺勿滥”的原则,即使暂时没有,他也决不会降低标准,随便找个人滥竽充数,宁愿虚席以待。他就不信找不到一个理想的人。后来,邵逸夫终于找到了郑文怀。把他请进了公司,充任这一职位。

郑文怀不是自己前来应聘的,也不是邵逸夫自己发现的,他是通过朋友介绍的。这位朋友叫吴嘉棠,是当年上海新闻界的才子、老报人,这时也在香港《虎报》供职。当年在上海时,吴嘉棠就和邵逸夫相识,而且交往甚密。当吴嘉棠得知自己的老友邵逸夫来香港创办“邵氏”公司,非常高兴,就来找邵逸夫叙旧。

故友重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在谈话中,邵逸夫提到了这个问题,说想找一位人来公司当家,负责公司宣传、交际、策划、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公司马上就要开始运作拍片子,但这个人还一直没有找到。

于是,吴嘉棠就向他推荐了郑文怀。

吴喜棠对邵逸夫说,这位郑文怀原籍是广东潮洲,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讲得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和英语。他的英文名字叫“雷蒙”(Raymond),朋友们也都习惯叫他雷蒙而很少叫其“郑文怀”。郑文怀原先是吴嘉棠的一位下属,在上海时曾担任过一家外文报社的记者。来香港后,开始在英文版《虎报》任职,后来到香港广播电台“美国之音”主治广播节目,然后又转到美国新闻处驻香港分处工作。他为人诚恳,工作踏实,事业心很强,所以在各处工作时,都有极好的口碑,工作很出色。

听到吴嘉棠的介绍,邵逸夫对这位还未谋面的郑文怀很感兴趣,于是,请吴嘉棠为他穿针引线,约郑文怀来谈一谈。

吴嘉棠欣然从命,答应帮这个忙。

郑文怀如期而至。

一见面,邵逸夫没有开门见山地直接和郑文怀谈工作和公司的打算,而是请他看电影。当时放映的是邵氏公司自己摄制的影片。邵逸夫的意思是,等看完了电影,再提出自己的想法。一方面让他有个思想准备,有个思考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自己的影片,让郑文怀了解一些公司的宗旨、实力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对他将要作出的考虑,也许会起到一种参照作用——“合则留,不合则弃”,人各有志,不能一厢情愿的强人所难。邵逸夫的这种想法,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

于是,两人就一边品茗闲聊,一边欣赏“邵氏”的得意之作。

看完影片,邵逸夫正了正身子,刚要征询郑文怀的意见。可是,郑文怀却彬彬有礼地站了起来,起身告辞了。

这一下真让邵逸夫措手不及。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郑文怀会一言不发,不可置否地就要走人。邵逸夫虽然一见到郑文怀,就觉得这位戴宽边眼镜的中年人的气质和风度,是自己人的“意中人”。但是,他也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不便过份的挽留,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

“郑先生,我想吴嘉棠先生可能已经和你谈过吧,你看这工作……”

“邵老板,你的诚意我受了,不过,那件事以后再谈吧。”郑文怀一句话挡了过去。

看着郑文怀坐上汽车走了,邵逸夫若有所失地站在那里。

几天以后,邵逸夫又亲自登门,去拜访了郑文怀。他觉得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不下点功夫,人家难道会找上门来么?

郑文怀终于为邵逸夫的诚意所感动。这一次,当邵逸夫提出,要聘请他为“邵氏”公司宣传部主任时,他欣然地答应了,不过,他欲提出一个“条件”:

“邵先生,我接受你的聘请。不过,这个宣传部,必须要由我组阁,就是你,也不能加塞,你看怎样?”

邵逸夫没有料到郑文怀会对向他提出这样的“条件”。但是,邵逸夫也没有问“为什么”,他只是点了点头,说了一个字:“行!”

邵逸夫果然言而有信。郑文怀加盟之后,带来了一帮他自己的志同道合的朋友,由他组阁宣传部。对此,邵逸夫真的一概不问,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干预。郑文怀找来在《香港时报》采访部任主任的何冠昌做“军师”,继而安插了梁风、汪晓高、黄握中、蔡永昌等人担任各种要职。就这样,“邵氏”公司的一个非常得力的宣传班子,就组建起来了。这个班子在后来果然为邵氏公司屡教奇功。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邵逸夫对郑文怀的原则。在后来的合作过程中,邵逸夫真的做到了这一点。他对郑文怀几乎是信任有加,言听计从。郑文怀在离开“邵氏”之前,对邵逸夫也同样是忠心耿耿,不忘知遇之情。他们两人的办公室,虽然是一人一套,但内室却有一扇小门相通。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关系之密切。

郑文怀从1959年正式加盟“邵氏”,到1969年邵逸夫现在的夫人、“邵氏公司”的总经理方逸华进入“邵氏公司”后,他才于1970年离去,先后在“邵氏”干了11年。在这不算短的日子里,郑文怀一直为邵氏公司对外出策献谋,对内管理内务,成为公司名副其实的总管。邵氏公司在这段日子里,能一直正常运转,而且能击败一个又一个的对手,在香港影坛上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可以说郑文怀功不可没。

同时,在这十一年里,他和老板邵逸夫之间的又一直是关系融洽,合作愉快。他们不仅是老板和雇员的关系,不仅是工作上珠联璧合的“黄金搭档”,他们还是生活中的朋友,人生中的知音。

后来,由于方逸华的介入,邵逸夫出于方面的考虑,不得不和郑文怀分道扬镳。从此,方逸华就取代了郑文怀,成为邵氏公司的新一任总管,并且在后来和邵逸夫正式登记结婚,成为邵逸夫的第二任夫人。

离开“邵氏”之后,郑文怀自己成立了“嘉禾影业公司”,自己独立门户地干起了这一行。由于郑文怀领导有方,使他的“嘉禾”后来一度成为“邵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是后话。

自从郑文怀加盟“邵氏”之后,邵逸夫的旗下已经是人才济济,阵容整齐,这为他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时,邵逸夫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开始拍片,因为这前面的一切运作,都是为拍片作准备的。一家影片公司,只的拍摄出影片来,才是一家真正的影片公司。

从大哥邵醉翁当年在上海成立“天一公司”的那一天开始,邵逸夫就知道,一家影片公司的第一部影片,往往会决定这家影片公司未来的发展前途。当年“天一公司”正是拿出了《立地成佛》这样的成功之作,才使它能在当年高手如云的上海影坛独领风骚,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自己在香港,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可是“邵氏公司”在香港的奠基之作,同样事关重大。

那么,到底拍一部什么样的奠基之作呢?

邵逸夫一时陷入了沉思之中。

同类推荐
  • 哥白尼 伽利略(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哥白尼 伽利略(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哥白尼伽利略》对哥白尼、伽利略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蒋经国传

    蒋经国传

    本书以大量的史料、访谈和经历描述了蒋经国一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活动,以及蒋经国所处时代的中国社会背景及国际大背景。
  •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 列女传

    列女传

    中国古代妇女史,也是一部指导女性言行的书。《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拥抱太阳的月亮》推荐。
  •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生平拒绝人们为他歌功颂德,但是却鲜有一位开国元首在死后仍然赢得人们一致的尊敬与称誉。美国人会拿柯立芝、布什开涮,却绝没有人会调侃华盛顿、林肯,提到他们的“国父”,他们都是一脸的向往与自豪。人们总喜欢排列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然而无论怎么排,华盛顿始终位居前列。他是一位罕有的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赢得了名副其实“伟人”称号的人。
热门推荐
  • 中医实用保健宝典

    中医实用保健宝典

    本书介绍心肝脾肺肾养护方法,应用经络穴位治病养生法,补气血的方法,四季养生法,中医饮食养生法,喜怒哀乐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的生活习惯,老人、孩子、中年人养生经,中医防病治病常用的方法。本书内容广泛,如果您每天静心坐下来花5分钟时间阅读一个小节,书中的保健知识将会给您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长期坚持运用,将受益无穷。本书适合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年人、老年人阅读参考。
  • 时尚美容形象设计

    时尚美容形象设计

    本书包括美容形象设计概论,形象设计的基准和数据,皮肤健美,头发美容形象设计,美容化妆,服装穿着艺术,艺术修养对形象的影响,礼仪行为,运动塑造形体美,整体的形象设计等。
  • 献给我最爱的小燕

    献给我最爱的小燕

    李辰是一个普通的男孩,王小燕是一个对于李辰来说不平凡的女孩,这是他们两之间的真实故事......
  • 在工作中树立个人品牌

    在工作中树立个人品牌

    美国首屈一指的个人品牌大师彼得·蒙托亚指出,品牌并不是名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个人品牌。如果说市场是战场,工作是夺取阵地的话,那么个人品牌则是你在夺取阵地的过程中形成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也就是说,个人品牌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树立。本书教你"朝三暮四"工作的核心,让你品牌打出去。
  • 萌妻到货:陆少请签收

    萌妻到货:陆少请签收

    她,有超乎常人的技艺,却因为私生女的身份,无奈代替姐姐与狼共枕;历经百般磨难,爱情花开,她与他彼此心照不宣却又欲言又止;遭人算计,她死里逃生,醒来后却失去了所有的记忆;生下孩子,却又不知其生父谁人?归属于另一个他的她,是否能最终寻回真爱?
  • 寒武再临

    寒武再临

    2012年,一场地震释放了陌生而庞大的能量,整个星球的物种陷入了疯狂进化,这场进化类似于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人们把这场灾难称之为二次寒武纪,但事实的真相远不只如此……快速繁殖的细菌致使食物无法保存,急速变异的动植物让人类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人类从全球霸主,一夜之间沦为温饱都成问题的危机物种,从食物链顶端轰然坠落的人类,开始了末世里艰难地求生之旅。面临末日,丛夏觉得他一定是这个世上最没用的男人。可是他遇到了成天壁,一个帅气刚毅的特种兵。此刻起,命运开始扭转。他们并肩作战,不离不弃!不管前方有多艰难,成天壁发誓,他都要保护着身边这个人,活下去!
  • 京城一霸

    京城一霸

    小时候不懂事把人骗出来吃干抹净,长大后才知道这是要付钱的。躺在床上,耳边是墨雪衣徐徐的呼吸声,顶着个肚子趴在她身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象棋残局精讲

    象棋残局精讲

    残局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能较为准确地认识各种胜、负、和的棋局形势,并掌握谋胜、守和的方法和技巧。但初学者要想做到这些是很难的,需要系统地学习和用心的实践。正因如此,为帮助广大象棋爱好者提高残局技艺,增加残局经验,掌握残局胜和规律,侯晓红特精心编写《象棋残局精讲》,本书所选局例短小精炼、构思独特、局局精彩、招招巧妙,讲解通俗易懂,难度循序渐进,实用科学,适用于广大初级、中级象棋爱好者,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将会对你提高棋艺水平有所裨益。
  • 捡个女鬼么么哒

    捡个女鬼么么哒

    一直深陷失恋阴影中的叶白,在喝醉之后半夜出去赏月,偶遇一位不知来历的神秘女子,错当成前女友。当捡回家后,生活中多出一位古灵精的少女,叶白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神秘的女子又来自何方?
  • 待风雪夜归人

    待风雪夜归人

    北海道三月盛开的樱花,看似冰清玉洁,却有着繁华后的落寞,短短不到两月的花期,有人搔首抚弄,有人采撷一支细品芳香,但当暮色降临,熙攘的人群尽数散去,趁着月光,樱花幽幽地摆动,散出醉人的沁香,此时却无人陪伴,缩在角落孤芳自赏,即便此刻美得倾国倾城,但再也遇不到肯独为自己抚弄琴丝,不离不弃的知音……是否我们也会像这妖娆一瞬的樱花,终究都要散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