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50400000065

第65章 善巧生存之道

各位有没有想过自己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在这里?我所遇过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有百分之八十都告诉我,他们有这样的疑问。但对这些人来说,很难寻找答案,只能猜测。既然不知道自己是谁,更不会知道别人是谁,那么别人的痛苦、生死、快乐也与自己无关。也因此,自己要给别人快乐或伤害,都是根据自己喜不喜欢的感受来决定。

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过得好,而且认为只要能达成目的,过程中是采用何种形式手段都无所谓时,就会没有是非观念,会变得愈来愈恐怖。例如,从来不会思考其他动物是不是快乐,只想到要怎么烹调才会好吃,而从没想过一刀砍下去它会不会痛。这个问题又出在,我们如果砍人,人会叫痛,而动物叫痛,我们却听不懂,所以根本不会站在动物的立场去思考。也因此,人会产生一种想法,认为动物生下来就是人类的食物。至今,仍存在把动物杀来祭天的情形。

我们不去了解每个生命对痛苦的感受,就是因为不尊重生命。而不尊重生命的原因,在于不了解轮回,或不认为轮回存在,或对轮回的存在半信半疑。如果我们确信有轮回,就不会这样去对待其他生命。当我们能用智慧作反省,就是有福报的众生。六道轮回里,唯一有解脱机会的是人类,因为人类有反省的能力。反省在佛教里称为忏悔。忏悔是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改过向善。通过忏悔,生命才能愈来愈珍贵,才能认清我们的生命为什么比别的生命珍贵。其珍贵之处,在于我们有能力了解其他生命的喜怒哀乐。

因此,我们要懂得珍惜自己得之不易的生命。当我们得到暇满人身,需要面对的是什么?从一生下来就要面对“老”,“老”就是变化。不同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有前后顺序,但离开这个世界却不是照年龄长幼排序的,棺材里躺的不一定是老人。每个人都希望长命百岁,但那需要相当大的福报。想要累积延长寿命的福报,关键就在于尊重生命。

在佛教观念里,寿命能不能延长,和是否尊重生命有关系,也就是要尊重他人及其他生物活在世界上的权利。

人的本质,具备佛性善良的一面,也有因烦恼污染而像魔鬼的一面。人基本上喜欢善,喜欢爱与被爱,喜欢关怀与被关怀。虽然喜欢,却不代表都做得到,原因在于本具的光明智慧和慈悲被恶性习气所污染。就是因为贪、嗔、痴、慢、疑等无明的污染,所以我们的心一直在做两种选择,一种是吸收正面的部分,一种是吸收负面的部分。无始以来的轮回中,我们已经很习惯负面习气,而正面习气却是我们不习惯、需要不断培养的;也因此,我们吸收不好的妄念、杂念,比起吸收正面的习气,速度会快很多。

今生有些业力是前世所造成,佛教称为定业。在今世生命发展的过程中,自己内在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不同的信息也会让心的习气不断累积增长。在生命持续老化的过程中有很多起起落落,当负面伤害愈来愈多时,我们往外付出的也会是负面的。如同有香味的花朵会吸引漂亮的蝴蝶、蜜蜂,发臭的腐肉吸引的是臭虫,人心也是如此。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一个人学会往正面发展,例如有宗教信仰,就能学会宽容,学会了解别人的心,尊重别人的思维方式及行为。如果来到这个世界时,父母是自私、没有包容心、行为举止非常恶劣的人,那么这个小孩长大后也很可能是这样的人。

人在长大的过程中会有两种力量影响他的发展,一个是前世的业力,一个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说,与生俱来的业习和今世教养的共同力量,决定他的业力会往什么方向发展。而当我们的经济、能力、文化水平到了一定层次,成长的环境也不错,在种种福报具足时,会渐渐不去珍惜,直到失去时才知道这些有多可贵。就像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彼此的见解不同导致无法包容自己的亲朋好友,纷争不断。像这样,又怎能家和万事兴?把一个不是很重要的理念看得比人的生命、亲情还重要,这是疯子玩的游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要懂得珍惜每一天,要让生命愈来愈有价值,而方法就是靠修行。修行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一定要靠佛菩萨的加持力。毕竟我们是凡夫俗子,对任何事情的起心动念,例如别人的恶语、绮语、两舌、挑拨都会动摇自己的信心,所以一开始就要建立对佛菩萨深信不疑的虔诚心,这个非常重要,也是让业力可以很快净化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要靠众生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而当所有生命的正面力量结合起来就会变成强大的共业,而且这个共业也会是正面的,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要把这种愿力延伸到众生,就需要所有众生的力量。

让自己学会发愿,并付诸行动。大部分佛教徒的愿力很美,但行动力多半不足;我们对因果大都能认知,但深信度不够,多是半信半疑,这和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是有关系的。如果对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应该会懂得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并付出代价。要知道,我们现在的起心动念或作为都将成为下一世好坏的来源,而且也牵涉到死亡时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如果未来的苦乐都和自己现在的作为息息相关,那么行动力就要更加强,多多学习别人的优点且付出行动。

有些佛教团体在佛法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多,但该付出的时候不愿意付出;有的团体则是一直慷慨付出,但佛法教育却做得非常少,连应该为自己做什么才有帮助也搞不清楚。如果能将这二者结合,是非常完美的。尤其寺庙出家人的教育要做好,出家人都不清楚为何而修行,就不可能去利益众生。现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出家人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我们昌列寺捐资助学、修建老人院的经费是由喇嘛和居士们将河边砂石做成砖头等去卖而得来,另外还经营一些小型杂货店,出售大家喜欢的一些物品。因为收入增加,就能做更多慈善事业,慢慢地,也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什么事情都要向信徒劝募。以前有很多人认为生意失败、婚姻有问题、心灵痛苦的人才会去寺庙出家,直到现在很多年轻人学佛,这种观念才慢慢纠正过来。

寂天大师说,当我们奄奄一息时,唯一可以救护我们的、真正让我们免于恐惧的,是一生中累积行善的福报。如果面对死亡会是恐惧的,而且一定要面对,那么有没有什么事物可以让死亡变成快乐的事,让我们能坦然面对?这个关键事物,绝对是一生中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善业,也就是信仰和这辈子累积的福报。

藏区有很多目不识丁的老人,往生时是带着笑容走的,甚至告诉家人:这辈子念了好几亿的心咒及经文,可以当作财富带着往生,不必替自己担心。这就是懂得生存的意义并且珍惜它,所以面临死亡无有恐惧。就像密勒日巴大师讲的:“死亡非死亡,死亡是小成佛。”所以,一个人一辈子的修行非常重要。

同类推荐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5辑)》是以刊发近现代汉传佛教专题研究的论文为主开拓的一块佛教研究园地,包括教下研究、敦煌佛学论丛、佛教文化研究三个专题。
  • 西北宗教论丛1

    西北宗教论丛1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拥有30多个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性大学。从它开办之日起,学校开设有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课程,为各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995年我们申请宗教学硕士点,1996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立宗教研究中心,于1997年开始招收宗教学硕士研究生,以西北地区的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研究为主,设立了藏传佛教研究与管理、伊斯兰教研究与管理和宗教学理论研究三个方向,进行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的宗教史、宗教思想理论、民族史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热门推荐
  • 星际之边缘皇帝

    星际之边缘皇帝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回火星。他,六合星皇;她,八荒星妃,一切皆从YY开始。几个传说中的星际爱好者,数个隐姓埋名的星际战队,全国范围内的人才交流,一代星际皇帝的成长之路。不管你是否是星际玩家,不管你是否习惯这情节,都向这里靠拢吧,哇哈哈!
  • 高冷首席:强宠娇妻逆翻天

    高冷首席:强宠娇妻逆翻天

    他是千和集团总裁,帝城最倨傲的钻石男神,更是人人尊称的“千岁”,不喜女人,却唯独宠她上天。她可爱娇蛮,当她还是一个小奶娃的时候,他就捧她护她,当她三岁那年,更是认定了她是他的新娘……好不容易熬到她十八岁,终于可以吞吃入腹,却没想到她竟然胆大包天的丢下他,携带肚子里的孩子跑人。“老婆,我们再生一个小孩吧。”“不要!”“怀上了就生!”他直接下着命令,不容辩驳。
  • 邪帝殿下:婢女大翻身

    邪帝殿下:婢女大翻身

    希芫。你轻声叫我。我奇怪你怎么会记得我的名字,我只是这深宫里万千奴婢中的一个,我极少伺候你,从你带我回宫那天开始我就极力要求不被派到太子宫,因为我苦苦的哀求他们随了我的意,所以我很少见你,虽然心里有些许思绪。
  • 绝色医仙:迫嫁公主绝情帝

    绝色医仙:迫嫁公主绝情帝

    本是金枝玉叶的公主,从小却被丢弃于宫外,终见生父颜面,却是要被送往异国和亲。心灰意冷,她已无所求,十里红妆,君主掀开珠帘那一刻,她陷进一双墨色的眸子中,刹那心动,刹那心碎……怎会是他?竟然是他?皇帝居高临下的宠爱着公主,公主不相信帝王之爱,却在他的呵护之下渐渐沦陷。然而命运没有忘记,和亲公主的爱情注定没有结果。他与亲弟大战,为求得胜,竟将她抛却在后。她万念俱灰。皇帝却不放过她,杀死违逆皇弟之后,将她锁在后宫。而便在此时,与之交好的楼家县主掀开惊天大秘密。原来,皇帝爱的那个人不是方绮罗……她终于彻底明白所有,在临终之前,对着远处的雪白梅花笑道:“你爱的是原是梅花,我却道是芙蓉……”
  • 星际无边

    星际无边

    我的大脑,记忆万千世界,计算无尽星空。我的双手,操纵世间机甲,指挥百亿兵盟。狭路相逢,扬刀立马!星际无边,挥斥方遒!男儿当出征!当一个小小的机甲狙击手踏上了一条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路。他是秉持心中本色,还是失去本性?试看张寒如何使这无边星际风起云涌,看一个小小的机甲兵,靠一副神秘的战甲,在这波澜壮阔的星际中,能走到多远多辽阔!
  •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要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入手。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但是怎样的习惯才有助于你成功呢?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超时空穿越幻想

    超时空穿越幻想

    主角小彬是一个十分爱幻想超时空的男孩子,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在宇宙里随便穿越,却不小心掉进了魔法学院的世界,他便开始了魔法学院的学习……
  • 轮回的终结2

    轮回的终结2

    不断的轮回......拥有希望之心的孩子的命运......作为魔域将领的孩子......作为这一次的轮回之子......最终是魔道,继续轮回,还是站在顶峰,结束轮回.........一切的一切终将展开.
  • 大地之雷

    大地之雷

    雷神死后,将自己的摄魂魔力化作高山,流水。在雷鸣大陆的一角勾勒出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界。这是他对自己后人最后的庇护。从此后人百年和谐。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一天当帝国的铁骑兵临城下时,人们记忆里遥远的恐惧重现在这天的灿烂午后。国破家亡,当少年卡尔隐然看到了一世琉璃的宿命时,他翻开了尘封已久的圣辉耀文,跟着上面的文字朗诵起来,“我转身走向黑暗,天堂屹立于废墟之上,我张开双手,热烈地拥抱地狱的烈火,黑暗即是光明,我是大地之雷!”最后的魔法师,带着记忆的荣耀,开始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