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9900000011

第11章 逛省城

昨晚掌灯时分,尚全德从省城风尘仆仆归来。今天一早,村里人还没全从热炕头爬起,他就领了孙儿虎虎到村南小学校去,给虎虎报名念书。村里人都感到很惊讶:日怪,这榆木疙瘩脑筋老汉,逛了趟省城脑子就开了窍!是鬼使?还是神差?

尚全德,属猴。虚岁六十有五。身子骨本来就单薄,加之受了一辈子大苦,到老了时腰弯背驼,愈显得干瘦矮小。他常年四季穿一身黑不黑蓝不蓝,麻几几的衣服,膝盖、肩头都打了补丁。按说,他该享享晚年的清福了。眼下,他家是何家湾独一无二的阔气人家。大儿子保国在家里务农,是庄稼行里的好把式。近几年政策放宽,他家是衣满箱,粮满仓,又有票子存银行。二儿子卫国,两口子都在省城给公家干事,自带粮票,月月有近400元的活工资,只三口人,是城里人的高标准。

此地有句俚话:人老三件宝,贪财、怕死、瞌睡少。这三样,尚全德就占了两样。比如,保国曾几次拿出三五张平展展的“工农兵”,塞到尚全德手里,说:“爹,今天镇上逢集,羊我放,你去集上逛一逛,美美吃一顿,再买身料子……”尚全德总是连连摆手,拒绝道:“不不,枉花钱哩,家里吃得蛮好,身上穿得也不赖!我最不爱逛集,人多得像蚂蚁群,吵吵闹闹,你不挤人人挤你,一天下来,骨头都散了架,活受洋罪!”说完,把钱撂下,赶着羊上了山。又比如,卫国两口子进城后,三六九捎信带话,说老爹在山沟沟苦了一辈子,穷了一辈子,如今经济宽松了,生活过好了,请他进省城住上一年半载,开开眼界,过几天舒心日子。谁知,尚全德却以种种借口一推再推。不过,知道底细的人清楚,尚全德一不浪费二不逛省城的原因不单是舍不得花钱,重要原因有二:一是热土难离。土窑洞,热炕头,牛儿羊儿,责任田等等怪扯心。二是他一辈子养成的“土毛病”难改,凡事总觉得“土”的好,对“洋”的东西看不惯,不接受。再比如,分田到户后,村里人大都买了手扶拖拉机,耕地、送粪、打碾快得很。保国几次提出也要买一台,尚全德坚决不同意,还搬出了一些理论根据训儿子:“庄户人要那洋玩意儿做啥,还是二牛抬扛、驴拉车牢靠耐用。老祖先没用什么机,不照样种庄稼吗!数典忘祖的事咱不干。”因此,村里人都说他是榆木疙瘩脑袋。

不料一天,卫国突然从省城风风火火回到何家湾接老爹来了。尚全德却犯了难。开头,推推诿诿不想去。四邻八舍的乡亲们闻讯,纷纷相劝。尚全德经过再三斟酌思谋,觉得儿子儿媳还有众乡亲们都是为他好哩,自己再耍“榆木”脾气,岂不成了死狗不上抬杆秤,惹人耻笑!同时,也想到自己活了60多岁还没见过火车、洋楼、飞机,于是,答应跟卫国进省城逛一趟。

爷儿俩颠颠晃晃坐了两天汽车,傍黑时分进了省城。进了卫国家门,儿媳和孙娃兵兵高兴得忙乎起来了,一阵风儿进去,又一阵风儿出来。片刻,七碟子八碗碗摆了一桌子,比乡下人过年还丰盛。吃到半中,浓酽酽的茶水又递上来。尚全德应接不暇,激动得差点没掉下泪来。

吃罢饭,已是农村人睡觉时辰了。尚全德的“土毛病”马上来了,撂开饭碗就想睡觉。今晚上更不同往常,心情畅快,又多贪了几杯,自觉头上、心里“忽儿忽儿”有点上劲。上劲事小,唯怕一会儿吐酒,所以急着要睡觉。儿子儿媳知道老爹累了,就领进旁边早已收拾得干净整齐的小间里歇缓。尚全德看得清楚,房间里紫檀色五斗橱,嫩黄色写字台,两把黑油油的皮软椅,一张低得出奇的长沙发。床上是花单缎被。小小的房间,头顶上吊着灯,字台上放着灯,明如白昼,闪光耀眼,地下掉根针也看得见。尚全德心里想:城里就是比乡下阔气。在乡下,一家人挤在一孔黑乎乎的窑洞里,守着一盏墨水瓶灯,灯光如豆,半死不活……想着想着,两眼皮打开架了。尚全德还有个毛病:亮着灯难入睡。他欠起身子,伸手将墙上吊下来的花绳儿轻轻一拉,咔哒一声,头顶的灯灭了。这一招是他

在乡政府参加劳模会跟别的代表学会的。眼下,偏偏字台上又放着一盏尺把高的大红罩灯,哪儿也找不见开关绳。尚全德急了,便使出全身的解数,又是吹,又是煽,但全无济于事。这时他有些担心,电这玩意儿弄不好伤人哩,又不好意思惊动儿孙,只好作罢,任那白花花、亮刺刺的电灯照射。整整一宿,尚全德没合一眼,楞受洋罪。因此,他又觉得城里生活太复杂,不如乡下简单方便。

一清早,兵兵进屋背书包上学堂,问道:“爷爷,关灯吗?”“关,你给爷爷关了!”只见兵兵伸手将那灯座上的小钮钮轻轻一按,“叭”一声脆响,灯灭了。兵兵出去之后,尚全德盯着灯钮想了好一阵,连连摇头,暗自叹息:“唉,活啥哩,撑了一辈子五谷,蠢得抵不上个小娃儿!”

吃过早点,卫国一家三口,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全走了。卫国临出门让老爹在家好好休息,等身体缓过来,再陪他出去走走看看。殊不知,尚全德如今虽然上了年龄,身子骨却挺硬朗,坐两天车算个啥苦!他呆在屋里憋闷得怪难受,便站在阳台上四处张望解心慌。望着街面上熙来攘往的人流,川流不息的车辆……看得尚全德眼花缭乱,神不守舍。足足观赏了两个钟头,抬头看太阳,才一竿子多高,才是庄稼人地里干营生歇头工的时间。他闲得手脚怪痒痒,想找点营生打发日头。可是,好赖没个干的。扫院没院,喂鸡没鸡;扫地吧,地皮擦得油光闪亮,能照得见人影儿。又憋闷了一阵,实在无聊,他便带上门,走下楼梯,来到街市上转悠。他怕走丢了门儿,一步三回头,盯着他的家门。而且,不敢远离,只在楼下四周溜达。逛街的的确确能消磨时间,不知不觉日照当头,晌午了,该回去了。他转身走了几步,正要上楼梯,禁不住发愣了:咋日鬼的,连窝窝子也没敢挪,就不像刚才出来那个楼洞儿?他不敢贸然进去,又退后几步仔细端详。奇怪,眼前一下冒出几幢楼!四棱见线,一砖到顶,一模一样。这咋办?他为难了。思谋了半晌,辨认了几番,也没认出个子丑寅卯。最后,大着胆儿见门就推,推开就问。可是,连着问了几户人家,都说不知道,有的人甚至问不响。尚全德恼丧极了,唉唉,活啥人哩,大大的活人,出门竟走丢了,真让人笑掉牙。他憋着一股子劲,索性不再问人。哼,活人能让尿憋死!自己转来转去地找。又找了半天,自觉找对了门,就朝一个楼门洞钻进去,一口气爬上四楼。到门首一看,心才稍稍踏实了,差不离儿,卫国住的就是这种紫漆门面。他猛地推门跨进去。啊?他大吃一惊。糟糕,里屋咋是一位水灵灵的大姑娘!

“您找谁?”

“我,我找家!”尚全德见进错了门,心里一急又一慌,竟然冒出一句惹人发笑的夹生话。

姑娘抿着嘴儿差点笑出声来。

尚全德非常尴尬,一下愣住了。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结结巴巴补充说:“我,找我儿子家。他,他叫卫国,姓尚,年前从县城调上来的,还有媳妇、孙子……”

姑娘截断他的话,问:“尚卫国?哪个单位的?住几单元?几楼?几号?”姑娘嘴快得如连珠炮响,提出一串问题。尚全德除了知道儿子的名字外,被问了个大张嘴。他心里话:乖乖,这城里真格了不得,住个地方也这么玄乎!

姑娘只得领他走下楼梯,四下里打问尚卫国的住宅……

今儿,尚全德吸取了昨儿的教训,再不敢轻举妄动了,强忍着性儿在屋里憋闷了半天。下午,他让卫国带他去公园里看老虎。尚卫国近日工作紧当,可是,得满足老爹的要求。最后,他想出个两全齐美的办法:上班时将老爹带进公园游玩,下班后再去公园门口接回家。这办法正合尚全德心意。

整整一个下午,尚全德无忧无虑地在公园里转了个美,看了各类飞禽走兽,望了大小亭台楼阁,瞧了满园花草树木,甚至连那人不常去的角角落落也去了,直转得他腰困腿酸,比上山放一天羊还累。于是,他走出公园来到约定的地点———公园门对面一棵大榆树下歇缓等卫国。

等着等着,突然肚子不舒服起来,咕咕噜噜,一阵比一阵疼。这阵子,尚全德的头等大事是上厕所。可是,四周尽是整齐的高楼大厦,繁华的字号铺面,哪有厕所!无奈,他只好两手使劲地按着肚子,蹲在树根底硬撑。撑持了好大工夫,不但没撑过来,反而一阵比一阵紧张。咋办呢?问旁边戴表的人,说差10分5点。天爷,离下班还足足一个小时!不行,说啥也得上厕所。他也顾不了许多,慌忙起身,沿着大街拼命往前跑。他断定,厕所必然在街梢巷尾或拐角僻静的地方。他跑呀,跑呀,没松气跑了三四里地,终于在城外马路边找到了厕所。

尚全德出丑丢人不说,害得卫国大街小巷好寻找,直到晚上8点半才把老爹寻回家。

尚全德两天出了两次大洋相,自觉丢人晦气,情绪一落千丈,发誓再不上街乱跑瞎逛了。

事有凑巧,第三天正好是星期日,又恰逢西安市秦腔剧团来省城演《辕门斩子》,街头到处贴出醒目的红纸白字广告。尚全德一辈子死爱看个秦腔,特别是《辕门斩子》,他百看不厌,百听不烦,剧中有些唱段的台词也背得滚瓜烂熟。他常常将羊赶到山上就甩腔地唱,唱着唱着,便进入了角色,攉脚扬手,摇头晃脑,足可以乱真。卫国自然知道老爹的嗜好:提起秦腔,酒肉不香。因此,排了半天队买了两张票,让兵兵陪爷爷好好看一场。尚全德早就心里痒抓抓的,便高兴地答应了。

爷孙俩说说话话来到戏园子门口。正要检票入场,兵兵却把一张戏票递给尚全德,叮咛道:“爷爷,您先进里面坐,3排2号。我买根冰棍就来。”尚全德思忖:这回绝不会有啥麻达的,进到戏场里对号对座,保证错不了,就对兵兵点点头:“去,快点来。”便转身随了人流涌进戏场。他边往里走边不停地问:“3排2号在哪?3排2号在哪?”“前面!”“中间!”人们指指点点告诉他。尚全德没费多大劲很快找到位置落了座。

在这样阔气的戏场里看戏还是头一遭。偌大的戏场,一律是黑皮椅子,坐上去软乎乎的,怪舒坦。头顶十几架风扇滴溜溜飞转,吹得大厅里凉丝丝……尚全德正看得出神,一位中年妇女不高兴地对他说:“走开!”

尚全德猛一惊,莫名其妙。抬眼仔细端详:三十六七吧,头发卷卷的,身子胖胖的,脸面白白的,水色挺好,穿件两条胳膊全露在外面的半袖衫,胸前憋得圆鼓鼓的。他不知为啥,不敢正眼多看她,只平和地解释说:“咋话啦,这是我的座位,我买了票。”说着将手中的票晃晃。

中年妇女有些不耐烦的样子,拉长脸子,冷冷地说:“这老汉怪不,你买了票,谁没买票!快走开!”

尚全德马上领会到了:她分明是小看我这乡巴佬呢。顿时气得脖子上的青筋出了槽:“你这婆娘好没道理,我出钱看我的戏,碍你的啥事?!”

中年妇女脸刷地变了,对这位土气十足的乡巴佬称她“婆娘”大为不满。特别在这等场合如此称呼,感到她掉了价,受到了莫大侮辱。为了挽回面子,她冲着尚全德抖威风,质问:“我说老汉,你嘴放干净点,把谁叫婆娘?”

“啊?!”尚全德大为吃惊。怪事,从乡下来到城里,居然分不清男人女人了!明明是婆娘嘛!尚全德只习惯于把结过婚的女人统称婆娘,把没结过婚的姑娘统称丫头。乡下人都这么叫,从上古传下来的。所以,自认为他这样称呼眼前的中年妇女是绝对的正确,没一点麻达。他便毫不示弱,提高嗓门,据理力争:“你明明是婆娘嘛,有40岁了吧,不是婆娘难道是丫头?”中年妇女这下气炸了,赤着脖子红了脸,反唇相讥:“你才是婆娘呢!”围观的人哄地笑起来。中年妇女恼羞成怒,像只闹窝母鸡,倏地扑向尚全德,伸出光胳膊就要拉他。尚全德万没料到这婆娘这么泼,顿时怯火了。大庭广众之下,一个大男人,让个女人撕撕扯扯成何体统!多丢人!光棍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慌忙起身,挪开座位,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看戏了,我走,我走!”

这时,兵兵寻来了,见此情景,明白了八九分。他上前拉着尚全德的手,说:“爷爷,您坐错了位子!”

“不是说3排2号吗?”

“是楼上3排2号。”兵兵更正说。

“哎呀!”尚全德叫苦不迭,连连摇头叹息:“你龟孙子咋不早说!”他抱怨兵兵捉弄了他。

人们又是一阵哄笑。尚全德只觉得丢人败性,羞臊难当,跟了兵兵低头大步朝门口走去。他感到所有的观众都向自己投来鄙视的眼光。尚全德虽然土气、老实,但一辈子要强好胜,干啥事不愿落别人的话把儿(柄),宁肯挣死牛,莫让翻了车。可是,在眼前这件事上,实实的窝囊。都怪自己无能,只好忍气吞声干受了。

爷孙俩走到门口,戏已经紧锣密鼓开场了。兵兵拉他上二楼去看戏,尚全德不肯。窝了一肚子闷气,观戏的情绪早被撵跑了,哪有兴趣看戏!他懊恼地赌气道:“看杘,不看了,回!”

这一夜,尚全德又失眠了,忽眨着两眼咋也睡不着,翻来覆去想了许多,从乡下想到城里,从过去想到现在。城里人吃的、穿的、用的,都比乡下好,也方便,可是自己为啥到处作难呢?就连灭灯、找房、上厕所、看戏这些在乡下刚懂事的小孩也能办到的事,在省城里却使我尚全德丢丑卖乖,洋相百出。他辗转反侧,想了一宿,终于想出些渠渠道道来:唉,能怨谁呢?只怨自己太愚昧。自己要是识文断字,能出这些洋相?能丢这人?他又想起一件事来———

去年秋季,村南小学开学了,全村的小娃们差不多都进了学堂。保国两口子以商量的口气问他:“爹,咱虎虎已经九岁了,在家也没多少事干,让娃进学堂认几个字,睁个眼吧!”尚全德以毫无商量余地的口气说:“庄稼人全凭一身苦在土里刨食哩。你太爷,你爷爷,到我,又到你,都没离开过土地,不都活得好好的吗!咱虎虎生得粗胳膊壮腿儿,从小教娃在土地里跌滚,一准出个好受苦汉……”一通祖传的古训征服了儿子儿媳。自此,尚全德就领了虎虎给他当羊梢子,言传身教,精心培养,准备让虎虎接他羊把式的班。

接下来,尚全德又想到春天保国要买手扶拖拉机的事……这一夜,他想了很多,他觉得世事越兴越红火,人也越变越日能。唉,自己真真老迂了,不让孙孙上学,不让儿子买手扶拖拉机,不让……

尚全德想不下去了。自己丢人出丑事小,误了儿孙们的前程乃是大事。他觉得对不住保国两口子,对不住年幼活泼的虎虎。尚全德是个急性子人,谋算准了的事儿当下就要办,从不拖泥带水。可是卫国两口子要留他在省城住半年哩。果真如此,岂不误了大事!他又想呀想,天快明的时候,终于想出个好点子来……

一清早,等儿子儿媳孙孙全走了之后,尚全德急忙锁了门,从楼梯上走下来,给一楼那位退休的老头儿打招呼说:“老兄弟,请你转告卫国两口子一声,我家里有事,现在回呀,以后想来我自个来。回去我就给他们打信来,甭心慌。”说完,慌慌张张地走了。

……

村里人吃早饭时辰,尚全德背着双手从村南小学返回来了,一进村就被邻居们围住。人们用惊疑的目光看着他,热情地和他打招呼,问长问短,要他说说逛省城的所见所闻。尚全德此刻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似的,咧开嘴巴,嘿嘿地干笑道:“省城里景致多的太太,好地方,的的确确是好地方!”

“那你急着跑回来干啥?”有人问。

“地方是好地方,只是咱这光屁股坐不了那琉璃窝,没文化,在城里尽……”话到嘴边他马上来个急刹车。他怕说出自己在城里出丑丢人的事,被村里那帮孙子辈当小曲唱,臊他的毛,赶忙一本正经地说:“我是急着回来送虎虎上学呢。”

真是人多嘴杂,敲啥怪话的人也有。不知是谁提高嗓门问:“你这回逛省城出丑丢人了吧?”

大概是戳到了尚全德的“疤”上,他的脸刷地红了,但却矢口否认,说:“没,没出丑,也没丢人!不信,你问去,大戏我也看了,厕所我也找上了!”

尚全德不打自招的回答,撩得邻居们全笑了,他也畅笑起来。不过人们从他的笑声和情绪里感觉到尚全德逛了趟省城有了明显的变化:榆木疙瘩脑筋开窍了许多。

作者简介 高耀山,男,汉族,1943年生于甘肃省环县,中共党员,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1年至1983年在宁夏盐池县大水坑乡、麻黄山乡、党校、宣传部、县志办公室工作,曾任公社副主任、县志办公室副主任。1984年调银川市文联工作,先后任《新月》杂志主编,银川文联秘书长、副主席、主席,并兼任《黄河文学》主编、宁夏文联委员、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银川市作家协会主席。主编或责编《盐池县志》、《中国谚语集成·宁夏卷》等专业志书10余部,创作出版长篇小说《风尘岁月》、《激荡岁月》、《烟火人家》(即出),短篇小说集《春播集》,散文集《沙光山影》、《黄土绿叶》、《热爱大地》、《真诚的记录》,文论集《与文学有关》等。编辑成果和作品多次获奖,被银川市委、市政府记一等功一次,2000年获“宁夏十佳编辑”称号。

同类推荐
  • 你的地老是我一个人的天荒

    你的地老是我一个人的天荒

    纯爱里的花朵肆意开放,馨香了整个懵懂季节。人生在迷藏里的暖爱,就是向上的力量吧。多少在外人看来的若无其事,心底里早已暗涌澎湃。清亮的人组合的清亮故事,像现实里折射的光,丰满了文字的世界,小心翼翼守护着的人,在远方的问候里,会有迟到的答案。谁的青春里没有雷阵雨呢?青春期里一度的不完美,在成长的岔路口,总是有不满意横亘脚前,凌乱的自卑与忧伤是青春的主旋律吧,只是遇到了这个人,就想要把自己变得更好。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句话的温暖,开头和结尾都是自己的坚持,就这样一句话一个标点,把所有的经过再细数一遍。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描素的这些声音,这些脸,这些错杂的街头风景,全是熟极了的。
  •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本丛书是太原市老作家协会组织多位老作家编撰的合集或个人选集。该书稿作者均为太原市文艺创作园地的优秀作家,此合集选自他们近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原市文艺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发表过多部作品,本书有气势,旗帜鲜明,充满激情,有揭示生活真理的“机智”。语言有文采,却不做作。
  •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黑暗穿巡

    黑暗穿巡

    世界总不完美,希望与现实总在背离。曾今的你可能感叹在世上没有适合自己的角色,或者感叹自己没有扮演好当前的角色。然而,末日的悄然而至打破了这一切。许多人匆匆离开,剩下的人忙碌着为生存,残喘着为了希望。在末日中,餐桌旁烛光下。忽明忽暗,灰色是衬布,凄凉是佐料,狂热是毒药,还有那冷漠亦是便饭。为了生存去争斗,为了希望去反抗,为了私利去暗算。因果报应,天理循环,万事微妙关联着。追寻光明?融入黑暗?感受活在这段光阴中的凄美。些许惊悚、些许悬疑、些许宗教、些许哲学,加之一个未来的年代·······宛如你在陌生的世界,打开一道陌生、黑暗的门。你,永远不知道,那黑暗的后面是什么·········
  • 森罗大帝

    森罗大帝

    一个平凡的山村少年,因机缘巧合得到上古森罗天子的传承,一步一步崛起,战天,战地,战人,战无止境。冲破这大陆的束缚,最终屹立在诸天万界之顶,成神成帝,铸就一代森罗大帝的传奇。
  • 山西人勇闯上海滩

    山西人勇闯上海滩

    山西运城,关公故里,壮志少年,父母被害,无依无靠,奋发向上,勇闯上海,路遇不平,挺身而出,惹祸上身,身陷囹圄,高手劫狱,遇到少年,出手相救,诚心邀请,少年不肯,高手遂志,处处受辱,高手教育,大彻大悟,投身高手。适逢“1.28”淞沪抗战,投身战场,救回勇士。与高手一起收拾日本商人,直至1937年淞沪会战,上海沦陷之后,回到了山西老家。
  • 许忠犬一个未来

    许忠犬一个未来

    慕容菁菁很不爽,因为她看到一本书,里面的配角和她重名了,令她更不爽的是,那配角还是个痴心妄想的蛇精病属性。然后她就忍不住吐槽了……再然后,再然后她就穿越了。作者欺负人儿,人家不就吐槽了两句嘛,为什么会穿越到书里啊。还是个冒牌货。不过幸好还有一个忠犬不离不弃,常伴左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净土指归集

    净土指归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easure for Measure

    Measure for Meas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复制沃尔玛:山姆·沃尔顿帝国的八条金规

    复制沃尔玛:山姆·沃尔顿帝国的八条金规

    《复制沃尔玛:山姆·沃尔顿帝国的八条金规》从销售理念、服务措施、物流模式、管理风格、市场竞争力、产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这几个方面复制沃尔玛的成功经营理念。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
  • 光与冰的游戏

    光与冰的游戏

    她高冷似冰,他却温暖似光。是他没陪她度过年少时因为存在感低被人冷落的时光,所以她自私的喜欢上别人。可只是喜欢,她分得清界限,所以断的干脆。只要发现对方不喜欢不用心对自己,她就会离开。可对方突然纠缠着自己,终于在夜光下,对方决定不再纠缠。文章片段:灯光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就像他与她自己的那天河一样长。河不仅长还宽,让自己绕不开,也跨不开.......而最终,冰还是输给了光。
  • 北舞飞蝶

    北舞飞蝶

    武林中,门派林立,正邪分庭抗礼,正派有:柳月山庄,飞刀门,唐剑阁,神枪堡。邪派则是:仙水宫,八荒堂。而就在他们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有一只门派悄然壮大,迅速成长为他们不可小觑的势力,神龙殿,他们屹立在正邪中,既不属于正派,也不属于邪派。而神龙殿拥有一块至宝‘北舞飞蝶’据说这个至宝可以帮人处在武道巅峰在做突破,于是神龙殿的‘北舞飞蝶’迅速成为武林中人人垂涎的至宝。
  • 含妞修仙传

    含妞修仙传

    一个都市小姑娘,一次偶然的穿越,开始了奇幻的修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