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82600000005

第5章 显露非凡的才华

在华罗庚竭力选择老师的时候,王维克老师也在研究着这个班的每一位学生。

时间久了,王维克老师发现班上那个叫华罗庚的学生与众不同。

这名学生虽然字写得比较潦草,交上来的作业本也经常是涂涂改改的,但是仔细看你会发现,每次华罗庚所涂改的都是一种新的解题方法。而到最后经他反复涂改的答案,往往是最简单明了的确定答案。这引起了王老师的极大兴趣。

有一次,王维克老师为了征求对华罗庚的看法还与同校另一位教员进行了一番争论呢!

那位老师慨叹道:

“当今之世,国难重重,民生困苦。有钱人家的子弟、有才华的学生都转到大城市去了,我们在这儿不过是混个饭吃,还想个什么獐猫鹿兔呀!就这么个杂草丛生的校园,你还能指望栽培出什么玉树琼花来吗?”

王维克说:“谁说这里没有人才?我看华罗庚这学生就是一个!”

“华罗庚?你说的就是那个字写得像鳖爬似的华罗庚?”

那位教员显出很不屑一顾的样子,继续说道:

“他也能算得上一个人才吗?”

接着,他又摇摇头,说道:

“说老实话,也就老兄还有那个耐心批改他的作业!要换上我,我不退给他去重做,就算是对他客气的了!”

“你以为那些把ABCD写得工工整整的就是个人才吗?”

王维克用眼睛很轻蔑地扫了他的同事一眼,“你应该知道,那种敷衍迎合老师的工整,不过是临字帖!华罗庚这学生,他的那两笔字虽然无成书法家之望,作业本上确实也涂改很多,可他的思维清晰敏捷,解题的方法更是独特别致。”

王维克愈说愈激动。最后,他以这样一段话表明了他的慧眼独具和见解超群:

“你要知道,金子在被淘金工淘出之前,它与泥沙并没有什么两样!玉树琼花,难道只有高贵人家的花园里才有吗?自古‘茅屋出公卿’,请你不要小看了这位华罗庚!”

王维克不仅独具慧眼地发现了华罗庚的数学天才,而且尽心尽力地栽培他。

王维克的知识极其渊博,他不仅在数理、天文等自然科学上很有造诣,而且他的中国文学基础非常好。

他懂得英、法、意等三国语言,其中对法语更是精通。意大利的著名诗人但丁的名作《神曲》,就是他首先翻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来的。

华罗庚那时候最爱去的地方就是王维克老师的家,他差不多每隔两三天就要到王老师那里一次。

每次他去老师家里的时候,书包里总是满满地装有算术演算本,或是向王老师讨教问题,或是向他借书看。

在王老师家里,有一个大大的书橱,里面都是王老师的最爱。

王维克爱书如命,书是轻易不外借的,但是每次华罗庚来,他都不会吝啬,反而会介绍一些他觉得比较适合华罗庚的书给他看。

有一回,华罗庚踏进王老师的家门,将书包一放就奔向了老师家的书橱。他一连翻看了好几本书,拿出来又塞进去。

王维克一眼瞥见了,过一会儿后,他就借题发挥对华罗庚说:

“罗庚啊,学问这个东西是很渊博的,像大海一样,要样样知识都学到手是不容易的。最好还是先钻一样。学问就好比挖井,看准了一块地方就要狠劲地挖下去,才能见到水。甘泉之水,往往出自地心深处。做学问又好比是织布。织布要专心致志,还要舍得花力气,这样才不会出次品。”

这番话如当头一棍,把华罗庚的心智给打开了,他不再是那个做事毛糙的少年,而变得稳重认真,他的学习成绩也从此突飞猛进。

不久,在班上的数学课上,华罗庚又一次让王维克老师惊叹了。

那天,王维克老师给学生们讲《孙子算经》,他出了下面一道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物不知其数”,是一个历史名题,在我国古典数学中,较早问世的《孙子算经》首创了这个解题定理。

传说“韩信点兵法”就是运用了这个方法。后来传至西方,称为“孙子定理”。这道费解之题,不知难为了多少古人,也不知锻炼了多少数学家的头脑。

王老师为强调此题之难,声调缓慢,抑扬顿挫,如同诵读诗书。谁知他的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站了起来,答道:“23.”

王维克定睛一看,原来是华罗庚。

“怎么,你看过《孙子算经》?”

王老师惊诧地问道。

华罗庚摇摇头说道:

“没看过,甚至听都没有听过。”

王老师觉得更奇怪了,他本来就没指望谁能够答出这道题,他出这题的目的只是让大家知道数学知识的浩瀚,让大家以后能够学习更认真些。

“华罗庚同学,请你讲讲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我是这样想的: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余数都是二。我想公式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于二十三,用五除之恰余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之数了。”

“啊——”

王老师不禁为14岁的华罗庚的聪明感到高兴。他越发深信自己的眼力差不了。

虽然王维克老师对华罗庚的数学天分毫不怀疑,但是他从不像奶孩子那样,把他一灌一个饱,也不是将食物嚼烂了喂给他吃,而是引起他像吃一样好东西似的感兴趣。

王维克老师常说:

我们教学生,好比是牵着一条牛。但又不能像那些无知的牧童,只是任着性子牵了牛鼻子走。我们要学那有经验的农夫,只是到牛要拐弯的地方才抖动一下牛绳。我对罗庚就是这样。我总是先让他自学。他有不懂的来问我,我也只是稍微给他提示一下。

在王老师的谆谆诱导下,华罗庚的数学考试每次都能够考得满分。后来,每当数学考试的时候,王老师干脆叫他不要参加了,并说:

“这些题,对你来说太简单了,你去我家拿点别的书看吧!”

一晃一年的时光又过去了,王维克要去法国留学,在离开学校的前夕,他语重心长地对华罗庚说:

“罗庚,我要去法国留学了,不能够再教你了,你可不能像我一开始教你那样对待新来的老师啊!”

华罗庚郑重地点点头。

“老师,我再也不会了!”

“罗庚,这世界上的知识,就像星河灿烂的宇宙,浩瀚无比,我们的人生有限,不能不抓紧啊!”

“老师,我知道了,我现在对以前贪玩没好好学习真的挺后悔的,您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好好珍惜每一寸光阴。”

“你是我见到的最聪明的学生,你在数学方面的天分,会使你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你千万不要放弃它,千万不要把自己埋没了啊……”

王老师的话一句一句地都深深刻在了华罗庚的脑海里。

事实证明,他并没有辜负王维克老师的期望。华罗庚不仅数学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国文、外语也学得非常好。他能文能诗,常因作文立意的独特而受到老师的表扬。

1925年,华罗庚以全班第二的优异成绩毕业了。

本来他是想上高中的,但是由于经济问题,最后选择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又一段求学的历程开始了。

同类推荐
  •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纵观中国历史,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就是汉武帝。秦始皇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然而这个帝国由于缺乏统治经验——尽管秦始皇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它还是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之后的大汉屹立于民族之巅,经历过不温不火的统治时期,汉武帝的诞生,为这个王朝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如果历数历代帝王,也许只有汉武帝才算得上是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伟大君王……本书是其传记,讲述了其生平事迹。
  • 歌德(世界十大文豪)

    歌德(世界十大文豪)

    歌德,1749年8月28日诞生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1765年遵父命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因对法律毫无兴趣,于是转向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学习与研究,1768到1770年,他因病在家。之后转学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深造,1771年8月获得该校博士学位,1774年完成《少年维特之烦恼》,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1832年3月22日病逝。
  • 唐太宗

    唐太宗

    本书以唐太宗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唐太宗的一生,再现了唐朝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的历史画面。除给唐太宗本人作详尽的传记外,还给与他相关的人作传记。其中有唐太宗的父母、兄弟、姐妹、后妃、子女及王侯、将相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唐太宗复杂鲜明的思想、性格、情感和作风。本书依据正史,撷取趣闻轶事,既真实可信,又富有可读性,是了解唐朝历史的便捷途径。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踏北斗天赐英雄:努尔哈赤

    踏北斗天赐英雄:努尔哈赤

    本书包括少年才俊出身世家、努尔哈赤起兵扩张、一统白山黑水、筑实力满蒙大联盟、用汉官增强民族大融合、铲除异己权谋内外、大漠北斗星陨落等内容共10章。
热门推荐
  • 仲冬纪

    仲冬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字海寻趣(精彩的语言艺术)

    字海寻趣(精彩的语言艺术)

    本书将奇思,妙语,精彩段,一网打尽。语言就是在进行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进行一种美好的对话,在阅读中领悟,在借鉴中进步。
  • 绝世影门

    绝世影门

    影门灭门,灭门之仇,不共戴天,复仇之路,光复影门。欢迎加入影门,QQ群:487647085
  • 我不是你娘娘

    我不是你娘娘

    作为一个天生就有很强的敏锐度和观察能力的天才,其实有时候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为她的天才本事,给自己家惹来了灭门一样,她发誓,她再也不要做什么天才,她要做普通人,5岁的孩子在心里这样默默发誓,可是,她想的太简单了,特别是在这个复杂的古代社会里……
  • 末世观察者日记

    末世观察者日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当世界进入末法时代,天灾面前,富人穷人一视同仁;天塌下来,高个矮个一同赴死:生死抉择,首长百姓一样犹豫:丧尸面前,美丽丑陋一样美味:食物面前,强者弱者一样折腰......末世来临,这世界变的好快!末世来临,这世界一点没变!我是观察者,我来带领你们观察另一个宇宙末世到来的一切......
  • 天痕剑纵

    天痕剑纵

    “我想体验时间极痛,极苦,即使下地狱也不惜”我只懂冷漠,我只爱剑,一生剑相伴,此生剑相随……
  • 倾世聘,二嫁千岁爷

    倾世聘,二嫁千岁爷

    她是穿过嫁衣、心有烙印的怪女子。一道懿旨,她被迫嫁给全天下女人都不会嫁的男人。*他是权倾朝野、恶贯满盈的宦官九千岁。一朝得赐皇姓,姬妾娶了一房又一房,但都不长命。听说,第一个姬妾因常在他面前进言,他嫌烦,便命人割去舌头。听说,第二个姬妾因叫不出他爱听的那种声音,他一生气,便命人将其削发为尼。听说,第三个姬妾仅因为花了他一两银子,就被他活活打死。听说,听说……大喜之日,没有宾客,没有拜堂,一顶花轿将她送入新房。洞房花烛,盖头未揭,她的夫君就将一托盘工具丢到她眼前,“选一个。”后来,宦妻有喜,惊呆世人!所有人都以为残暴不仁的九千岁定会将其扒皮抽骨,或者活生生踹掉她腹中孽种。但是,九千岁却是凤眸轻挑,淡淡地说,“留着吧,爷刚好缺个孩子。”*当一切真相揭开,她转身,重投先夫之怀。他将她逼至墙角,“爷向来不喜欢别人欠爷东西。”“我欠你什么?”她淡漠以对。“你欠爷……”他眸光转冷,恨意浮现,“一个孩子!”※※※旧文推荐:《皇家逆媳,彪悍太孙妃》http://novel.hongxiu.com/a/987085/
  • 异世求生物语

    异世求生物语

    他是平凡普通甚至文弱的少年,也是一个常见的游戏玩家。可是有意无意间,他来到了游戏所描绘的异世,然而,在他面前的少女竟然是他在游戏里创建的角色。
  • 天才徒弟的坑师史

    天才徒弟的坑师史

    她,名震全球的顶尖杀手,自小被关在没有窗户的房间接受非人的训练。一朝重生,阴差阳错当上了导师,收了一个小徒弟调教调教,却没想过,被自家的徒弟给坑了。某天,某徒弟为了体现求学精神,问某师父:“师父,为什么师徒恋不被允许呀?”某师父淡定的回答:“为师认为师徒恋其实没有什么,毕竟师徒只是一种关系。”某徒弟眼中闪烁着不明光芒,说道:“哦,是吗。”
  • 泛

    花开缘起,花落缘灭。相信吗?两个缘尽的人是再也不会相遇的。现实,距离,时间,甚或是内心的不确定,分开的原因早在时光的流转中变得模糊。如今,无关悲欢,不提离合。我多么想和你相遇在街角的咖啡店,坐着聊聊天,说一句,好久不见。